•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与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攻坚中创新创新中迈进合集

    时间:2022-12-09 11:10:0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与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攻坚中创新创新中迈进合集,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与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攻坚中创新创新中迈进合集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与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在攻坚中创新在创新中迈进合集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意义重大。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了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中国在解决国际危机引领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清晰的宏伟厚景引领中国迈向新的步伐。也在国家政策连续性和全球性承担方面,给全世界以积极的信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息息相关,中国人民的梦想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紧相连。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会给给过提供一种新型的互联互通,带来更多的开放市场,为全球人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真正对外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既是经济全球的受益者,又是建设者贡献者。中国努力消除贫困,为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贸易水平,不断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提供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不仅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且也有能力有信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参照,启示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带动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在攻坚中创新在创新中迈进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在攻坚中创新 在创新中迈进党的十九大前夕,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一系列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诸多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专题实景纪录片,如《辉煌中国》《强军》《超级工程》《亚媒看中国》《中国正在说》等,真实生动的画面,铿锵有力的解说,令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我对国家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的振奋,想写点东西表达心中的喜悦。在每一个成就的背后,我们都会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这就是宝贵的中国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普通劳动者一身泥水、一身汗水的辛勤奉献,铸就了中国的辉煌,也铸造了可贵的中国精神。令我兴奋和激动的事太多,一时不知从何处下笔。于是,我想到了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关于“创新”的许多论述,他说:“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句:“我们不能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相对欧美国家有明显的差距;搞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建立自己强大的制造业,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几年,我们正是在诸多领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的步子才越走越宽,越走越扎实。核心技术别人是不会给我们的,即使是花高价也卖不来的。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成功,就是科技创新,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典型例证。这座 55 公里长的跨海大桥,体量之巨大,海况环境之恶劣,地质条件之复杂,“三地”共建共管,按最严格的标准执行,建设要求之苛刻,是前所未有、世界罕见的。建造如此艰巨的跨海大桥,中国人能行吗?全世界都在看,很多人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建成这样一座不可能建成的高水平的跨海大桥,其中也有看中国人笑话的。如果说仅仅是建设一座普通的跨海大桥,类似杭州湾那样的跨海大桥,我们还是有经验的,只是这座港珠澳大桥的难度实在太大,有人形容是 3000 多人在“共走钢丝”,而且是走了 7 年多时间。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地方,是让大桥通过两座人工岛,进入海床下 22 米(海平面下 46 米)深的深海隧道,这个深海隧道长 6.75 公里。这

     需要采用外海沉管技术,可我们在深海沉管方面是一张白纸,没有经验;当时,外国人只有两家搞过 3 公里的浅海沉管,我们想进去看一看,人家生怕我们学了他的技术,看都不让你看;荷兰人有这方面成熟的经验,我们请人家在关键技术上给予指导,给把把关,开价是 15 亿人民币,是整个隧道建设预算的 1.5 倍。核心技术值钱,可我们给不起呀,提出给 3 亿元作为咨询费,人家嗤之以鼻:“你们去向上帝祈祷吧”。言下之意,你们不懂外海沉管技术,没有我们的技术支持,你们肯定不行。人也是给逼出来的,求人不如求自己,现在只有一条路,迎难而上,工程进度即使延期,也要攻克技术难点,也就是我们自己必须掌握外海的沉管技术。港珠澳大桥双向8 车道,每一节沉管长 180 米,宽 37.95 米,高 11.4,重约 8 万吨,这样的巨无霸一共有 33 节,把这 33 节巨无霸从东西两侧对称安装在海底,这要面对两个严峻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沉管不发生形变,二是如何保证最后一节的合拢在允许误差之内。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隧道就会渗水“下雨”,乃至发生灾难性的后果。当时,世界上成熟、定型的沉管技术,采用的是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论证后认为,上述两种结构对浅埋式沉管是可行的,但港珠澳大桥的跨度太大,是深埋式沉管,它所承受的载荷(压力)是前者的 5 倍,上述两种结构不适合港珠澳大桥;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后提出一种全新的“半刚性”结构,外国专家冒火了:“你们现在只是个小学生(指沉管技术),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就想跑?绝对不行的!”国内的许多专家也反对这种没有先例的设计方案。为此,国家政府部门专门组织全国 600 多位著名的专家,前后 8 个月时间,论证这个设计方案,另外还聘请国内外 6 家专业研究机构“背靠背”进行分析计算,最终认可了这个“半刚性”结构。事实证明这个设计方案是科学的。33 节沉管中的最后一节,是用来合拢接头的,只有区区 6000 吨,按照常规办法,安装这最后一节沉管,一般要用 8-10 个月时间,误差允许在 15 厘米之内;我们呢,为了这最后一节沉管,用 4 年时间,化 20 亿元,专门建造了一座能够吊起 1.2 万吨重的超级浮吊,只用一天时间就完成合拢,东西向的误差 0.8 毫米,南北向的误差 2.6 毫米。如此的漂亮完美,一个不可超越的神奇合拢,以前没有人能做到,以后也很难有人能够做得到。这就是中国奇迹。还是听听权威们的看法吧:对港珠澳大桥,香港前土木工程暑署长、著名的香港“桥王”一直在

     静静的看,20**年底,他终于坐不住了,准备穿雨衣和防水鞋到隧道里看看,我们告诉他,不要穿了,他还是穿着防水鞋来了。这位“桥王”感慨万分,赞叹这是“当代最先进的技术”。他说:“沉管隧道没有不漏水的,没有想到你们的隧道能够滴水不漏,看来我们香港工程界要向你们内地学习。”这句话从这位“桥王”嘴里说出来真是不容易;荷兰是世界上深海隧道搞得最好的,汉斯先生是这方面有影响的专家,他是这样说的:“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超越了任何之前沉管隧道没有超越的极限,中国工程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英国《卫报》则赞誉港珠澳大桥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港珠澳大桥的诸多赞誉中,我觉得有一句是说到点子上的:这样浩大艰巨的工程只有在中国能够做得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创新式发展的一个缩影,每一项高水平的建设项目,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中国的建设者遵照习总书记指示的,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攻破了一个一个技术难点的同时,也就掌握了一个一个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又掌握了诸多拳头行业的核心技术,这就是两只可以飞翔的翅膀。腾飞起来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辉煌,而且会更加辉煌。

    相关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中国新征程带来世界新机遇与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攻坚中创新创新中迈进合集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