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跨学科 正文

    融创思维与技术:“1+N”跨学科学习新样态

    时间:2023-01-26 18:35:0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黄伟祥 广东省黄伟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让跨学科学习由个人行为转向国家行动,由个人意向转向国家立场,旨在加强课程内容的真实性、联结性、实践性和超越性。

    学校做跨学科学习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满足外界对办学的多重需求,所以,很多学校的课程结构分离,形成了基础型国家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拓展型的校本课程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校课程既丰富创新又满足社会需求的局面。但这样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导致拓展型课程实施热门有余、思维不足、学无所知,学习方式无实质性变化,高质量发展无法实现。

    新课标明确了各学科的跨学科学习主题,解决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分科教学与跨学科学习之间的矛盾,打通了知识与能力的壁垒。但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少新困惑,如为什么进行跨学科学习?怎样在技术赋能下进行跨学科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可以进行跨学科学习吗?这些学科跨学科学习会不会降低学习成绩?用10%的课时跨学科学习,基础课程的学习课时量够吗?一线教师有能力组织、开发跨学科学习课程吗?这些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跨学科学习的价值观缺失、唯分数思想影响之深、教学方法固化、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

    跨学科学习包含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是基于融创思维与技术视域下的组织形式和课程实施创新样态,是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以“1+N”模式推进跨学科学习的进程。“1+N”模式是基于学生本体、学科本位,以某一个主题内容为主干,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对N个学科内容进行融合与情境化设计,进行跨界教学与应用,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形成结构化的系统知识和思维,以全面的观点和系统化思维去认识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

    从学科性来看,“跨”就是立足本位,寻找突破。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也有不一样的实践路径,这是不可代替的。只有把握学科综合育人的理念,才能基于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避免顾此失彼问题。

    从联结性来看,“跨”就是突破界限、越过鸿沟、联结一切。联结不单单是在学科之间,还存在于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文本与实践、现实与虚拟(VR/AR)、现在与未来等之间。而这些联结是基于学科大概念和核心素养,联结越丰富,学生认知就越全面、越牢固,知识构建就越系统。

    从实践性来看,“跨”就是走出课堂、校园和书本,走进生活、社会,在实景中探究、发现、合作和创造,这些都是实现跨学科学习的鲜明特征。跨学科学习是围绕真实情境,历经选择主题、确定目标、整合知识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评价活动等实践路径,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破解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相互割裂、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互分离的困境。

    从超越性来看,“跨”就是越过界线、壁垒,到达学习彼岸,是对旧的超越与创新。“跨”这一行为结果就是超越单一学科无法达成的目标,找到学科之间的融合点。在跨学科学习进程中,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知识融通,全面育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怎样育人呢?笔者认为应通过正向的教育,在完整的学科教育中熏陶滋养,但目前的分学科教学,让知识支离破碎。跨学科学习是对分科学习的深化、发展、补充和完善,它突破了学科壁垒,能够很好地解决书本知识与现实情景割裂问题,以多学科融合探究为途径,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统整,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复杂的、多样的社会需要。

    2.共通素养,协同育人

    为学生人生奠基是教育的共识,学生面向未来的力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素养本位的教育,它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于一体,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不仅体现学科教育的基本指向,而且体现了学科共通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分科设置课程的现实背景下,跨学科学习能够避免学科教学知识碎片化、表层化等问题,对共通素养培养、综合课程开设、协同育人有着重要意义。

    3.学科实践,独特育人

    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是新课程方案五大基本原则之一,其强调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真实性学习环境下,突出学科思想方法与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和创造力,培育其指向未来的学习力。

    跨学科学习的关键在于生成有价值的活动主题,主题应“面向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兴趣、符合儿童立场、强化整体感知”,聚焦学生身边的场域,解决学生身边的真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充分体现学科与生活、学科与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但如何将生活主题以项目式活动进行设计,并将各学科联结一起,是完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对此,笔者提出了金字塔模型(如下页图),用以呈现“学科+生活”本位的跨学科学习项目的设计方法。

    1.家庭生活取材,激发应用意识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其获得直接生活体验与生活经历的重要源泉。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所以,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时,要把亲子活动纳入到学习中,让家长引领和协助孩子多操作、多实践、多体验、多感知,促进家校共建学习项目,营造共学共研的亲子关系。教师通过挖掘家庭生活主题,鼓励学生充分调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在“做真事”“真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应用意识。

    “学科+生活”主题项目设计金字塔模型

    2.学校生活取材,提升参与意识

    校园生活和学习是学生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集体活动、班级团队活动为背景获取原始素材,提炼活动主题,旨在让学生在进行跨学科学习时有强烈的参与感、代入感,主动参与主题项目设计,提升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理解学科本质内容。

    3.社会生活取材,增强爱国意识

    不论是从家庭还是从学校或生活中取材,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素材的线下收集是有限的。但跨学科学习往往涉及多元的资源,所以,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材料或资讯的收集与整理,便于开展跨学科学习。作为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主题精选适量的学习资源,并且进行结构化的整理,形成学习网站,这样既可以把认知模式隐含其中,又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探究主题,明确跨学科学习的方向性,提高效率。

    学以致用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体现,学生用学习所得解决现实所惑,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基础的构建过程,从横向来看,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纵向来看,拓宽知识内部的结构深度,具有超课堂、超学科的迁移价值。

    1.选择主题

    “儿童中心”“社会中心”和“学科中心”是跨学科课程主题选择的价值取向,主题来源于学科课程、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它是学习活动、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主题的选取以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作为驱动,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进行知识、技能、思维的应用活动,从而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但不同的主题,培养目标也不一样。

    ①实践式主题。指向于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实践中感悟知识、重构知识、内化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②探究式主题。指向于运用跨学科思维进行本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学习的探究问题必须是真的让学生困惑,并且是与现实发生关联,有助于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③项目式主题。是以项目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运用多学科、多资源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跨领域合作能力。

    2.确定目标

    跨学科课程作为融合体,其目标设定是基于学科目标,也高于学科目标,聚焦于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点突出构建力、解决力和实践力,致力于“三力”的培养。

    ①构建力,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理解知识,明晰知识的原理,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结论,并把知识进行深层意义的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圈,这是一种再思考、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

    ②解决力,就是创造性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面对综合性问题,学生从多维度、多途径进行思考,从而产生新方法、新途径。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多元融合与重构的活动,它需要学生多维观察世界,多方位思考分析问题,产生多元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③实践力,就是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检验知识内化、知识积累及知识输出等情况。在跨学科学习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各学科知识再体验、再认识,历经问题分析、知识跃迁等实践过程,深刻把握知识内涵,并有效地把间接经验内化为自身知识积累,再把知识经验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

    3.知识统整

    跨学科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课程融合,它包括学科内部知识之间的融合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学科内部知识之间的融合就是根据某一主题,对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不同知识进行整合。学科之间的融合就是打破或弱化学科边界,超越学科的单一性,在主题引领下整合于统一的课程主题框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设计活动

    跨学科学习通过系列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把整合的知识形成有逻辑、有系统的课程,学生在真实的、富有挑战的任务与问题解决中,调用多方资源构建学习环境,以沉浸式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促进知识内化,实现知识的重构,真正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①明确问题。“观察现实、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是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问题的提出必须包含综合性的宽度、实践性的高度和思维性的深度。

    ②细化问题。大问题是跨学科学习的表征,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把握问题的核心,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剖析问题,所以,采取“问题线索”策略,引导学生把关键问题细化为要解决的小问题,思考解决大问题要从考虑什么、顺序怎样、准备什么、怎么做等方面入手,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③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实施有效性的保障,小组根据问题与需求,通过头脑风暴,形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步骤与可操作的方案。在小组完成方案后,教师可组织小组间进行方案交流,通过对比与反思,优化本组方案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学生设计、优化方案的能力。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能集中讨论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发挥技术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的优势,通过微信群、教育交互平台等,形成有效的主题项目交互机制,让学生在网络上安一个虚拟的“家”,为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为跨学科学习持续开展保驾护航。

    ④实践探究。实践探究是以元认知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基础,对研究的关键问题有目的、自适应的决策过程,它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这些能力的习得除了来自教师,更多的是来自实践探究中的分析与比较。“做中学”是跨学科的核心,如何对学习进度进行监督,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软件,让学生梳理学习记录思路,使学习过程可视化;
    借助在线文档软件,让学生共同参与编辑完成任务,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⑤作品创制。跨学科学习作品呈现让学生有学习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大大激发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创制的欲望。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创制面对问题的模型、PPT、视频、海报、报告等作品,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了知识内化与外显,提升了综合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⑥评价反思。跨学科学习以发展个性为出发点,具有综合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所以,对学习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也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情感态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等。

    在评价环节,教师可利用问卷星等数据收集工具,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进行数据分析,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反馈,进行个性化指导,实施精准化教学,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据、分析数据,总结与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

    经过多年实践与研究,笔者既看到跨学科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也看到要继续坚守的立场。

    1.坚守学科本位立场

    学科课程具有极强的逻辑联系和系统结构,它是国家课程的体现,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跨学科课程要基于学科课程,超越学科课程,但无法取代学科课程,它能联结不同学科助力学生理解知识,感受多学科融合的价值。因此,跨学科学习应呈现出学科味,坚守学科本位。

    2.坚守思维发展立场

    跨学科学习融合了多种学科元素,学习活动必然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实践活动的活跃度肯定大大增加,但在动手操作活动前与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操作”“应该怎么操作”“得出了什么结论”等,不能过于强调学科学习的实践性,而削弱学生思维发展。

    3.坚守个体学习立场

    项目式主题引领学习是跨学科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需要运用多学科、多技能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但合作学习应以个体学习为前提,这样才能让合作学习产生深度学习成果。

    4.坚守融创思维立场

    跨学科课程是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教师应用融创思维推进学科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协同化,用课程结构的变化引领传统授课方法的改变,从而带动教与学本质的变革。

    跨学科学习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为理解而学,为生活而学,为学科而学,破解了学科分裂、实践不够、方法单一等问题。通过真实的问题驱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习得“跨”的方法、“融”的策略、“技”的支撑。以思维为核心,以融创为途径,以技术为手段,整合知识与能力,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融合创新的能力。

    猜你喜欢 跨学科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学科新书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2022-08-15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中国音乐学(2022年2期)2022-08-10【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4-14“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相关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的魅力 跨学科教学设计 小学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研究: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跨学科
    相关热词搜索: 跨学科 学习新 思维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