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促进学生 正文

    培养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时间:2023-01-15 13:40:0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宗全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教师发展中心)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科学的深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着力实现科学的深度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对科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意识。

    (一)增强教学效果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科学思维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到实处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思维活跃、抽象逻辑缜密和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时期,开展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起着关键作用。开展小学科学的深度学习也能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世界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教材、组织课堂活动。通过小学科学内容的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概念、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便于教师调动多方面力量来开展科学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身主动探索,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课中包含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将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习惯,并提升创新意识及实践应用技能。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探究,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使课堂上所教的科学观念更加具体和直观,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能得到很好体现。深度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使其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充满热爱,乐于钻研,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应鼓励、支持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去,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知识体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核心,只有掌握了教学内容,才有可能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科探究。在开展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系统和高效的深度学习课堂。首先,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课例之间所具备的目标性因素;
    其次,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特点来设计问题情境,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最后,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将科学知识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成熟、独立思考能力逐步上升的阶段。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教材中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的结构化分析,帮助学生利用所获取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科学思维品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思维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教师要注重对科学知识体系的深入研究。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概念等方面的学习;
    其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一些科学探究思想方法,提高小学生对于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关系的认识;
    最后,可以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以增强他们在实际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科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但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及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积累,他们的科学认知也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加强科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鼓励他们多动脑,并尝试用所学习的新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例如,科学观念、探究实践能力和态度责任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来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目标,让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且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与进步,以适合每一个阶段发展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并设定相应的任务。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难度适宜的有意义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同时,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习内容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供学生欣赏。在观看学习视频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制定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目标。还可以通过科学前概念的探查,分析学生科学学习的起点,确定适切的科学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激发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去思考、探索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通过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提出自己对科学的独到见解,提出能解释问题的观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小组成员实际能力相符的问题。

    (一)运用思维导图,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和外延间关系、概念内涵与基本规律等清晰准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步接受或了解一些相关事物特征,让学生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或图画描述,然后再引导其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思维导图中的信息内容,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出结论性的语言符号。

    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一些抽象难理解、难以掌握和概括的内容产生疑惑。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相应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十分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展开探究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用自己所具有的认识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等方面的能力,去了解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而科学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厘清知识间的结构关系,促进科学观念的形成,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有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

    在小学阶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创设开放性问题,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创设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尝试动手设计、制作活动材料和工具,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物体、思考并记录实验现象等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
    其次,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实物演示法,将所学内容转化为生活经验,使其成为思维的基础和来源之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首先提出一个假设,设问时应以问题为起点,要把科学核心素养提升点确定好后,再进行提问和引导式学习。其次,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在课堂上组织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他们多动脑、巧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进行深度比较,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必须进行深度比较。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形成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体化,并使之具有操作性强、趣味化程度高、便于记忆与复习效果好等特点,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四)开展实验活动,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内容、课后布置环节等,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斜面有什么作用呢?”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分析这些问题,并得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准备实验材料,再让其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经验,共同提高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五)活用科学史,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也说明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小学科学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解事物本质特点等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科学史实,或者给他们讲科学史的故事。然后由学生根据教材上所提要求进行理解分析,并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总结,这样能够锻炼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科学史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分析总结而形成,内容多而杂,具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小学生接触的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设计,将相关科学史资料以故事形式讲述给学生听。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困难,也能唤起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感受到探究式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下开展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必然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以科学探究实践教学为主线,开展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动手和动脑习惯,促进他们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深度科学小学生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2022年16期)2022-05-01深度思考之不等式新高考·高三数学(2022年3期)2022-04-28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阅读(低年级)(2018年2期)2018-05-14我是小学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非常小学生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5期)2006-05-10深度挖掘棋艺(2001年21期)2001-01-06 相关关键词: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让追问促进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促进学生 深度 思维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