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心得体会 正文

    汽车构造实物课教学心得体会2020

    时间:2020-09-19 07:43:3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汽车构造学习心得

    短短的一个学期过去了,在大学里对汽车构造这门课程的学习也结束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汽车构造这门课有了些许学习的心得与体会,老师活泼的授课方式和认真的授课态度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学习这门课程是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汽车结构和构造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所以汽车构造的学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我显得有些紧张和兴奋,面对未知的课程,我不知能否掌握知识重点,也不知如何把这门课程学好。面对陌生的老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他的讲课方式。但是对知识的渴望,对不懂的知识领域的好奇却让我兴奋不已。

    通过几周的学习后,我已经完全适应并喜欢上了老师的授课方式。老师认真的授课态度和严谨的授课作风,成为了我的学习榜样,提高了我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我更加重视对汽车构造这门课程的学习。在汽车构造的课堂上是充满自信与激情的。老师在讲课时,胸有成竹,内容讲解有条不紊,而且目光始终注视着我们。课间的时候,老师还会和我们交流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肯定我们的学习成果,并鼓励我们继续努力认真学习,使师生感情融为一体,让我体会到了老师的关怀和期待,也下定了要学好汽车构造这门课的决心。

    在课堂上,老师总是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讲课时,老师总是循循善诱,启发我们积极思考,引导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发表对新知识的理解及想法,帮助我们发掘出自身潜力,使我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体。

    每节课之前,老师总会对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提问,问题不只是书本上的内容,大多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问方式即活泼又新颖,让我们更乐于去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通过课前提问,不仅可以加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也会学到一些书上没有的内容,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在每节课快结束时,老师会对本节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方便了我们的课下学习。

    发动机的拆装实习也是这门课的一部分,通过对多种不同型号发动机的拆卸与安装,使我们更形象的了解了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和总体构造,也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一学期对汽车构造的学习,我完全掌握了汽车的大体构造,熟悉并理解了两大系统和五大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许多汽车专业领域的名词意思,学会了如何计算压缩比和空燃比,懂得了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画得出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曲线…通过对汽车构造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很多知识,在此不能逐一列出,从汽车构造这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会让我一生受用。

    为希望汽车构造这门课程能够更好的开展下去,使同学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此提出一些建议。汽车构造这门课内容很多,课时显然不够,应增加课时,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汽车构造方面的知识。最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

    最后,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学习这门课程的机会,感谢老师半年来对我学习上的指导与关心。

    车辆091班

    王诗文

    为期二周的《汽车构造拆装实习》终于结束了,我认为这十四天是很值得回味的。《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共有九个实习内容,随着《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进度而展开的,贯穿整个学期。

    在实习之前,我们总是在抱怨大学本科纯粹就是学习理论知识,一点也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这次的实习课程既帮助我们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期间,有的同学对课堂上所学的本次实习内容的理论知识很不熟悉,实习时更是不知所云,部分同学虽然出勤较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积极动手实践,只是站在后面看,最后的实习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大部分同学都有提前复习且积极动手实践,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通过老师讲解,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虽然同学们在实习前在现实中没有机会对汽车各个部分的构造进行全面的拆装,在学习《汽车构造》时,所说的零件也只知道它大概的用途,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在什么位置,但是经过这次实习同学们不仅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更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也加深了。

    汽车是由众多零件所构成的,在拼装的过程中,一颗螺丝钉,一个小通孔,部件安装的方向,这一个个小小的细节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汽车都将无法完好地运行。这更是提醒我们要注重过生活和工作中的细节。在拆装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拆装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们需要合作,需要团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学的更多的知识,并且使工作变的事半功倍。团队精神,互帮互助是以后我们进入社会,投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汽车构造实习,我们收获颇丰,它不仅给了我们学习有关汽车知识的机会,更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动手实践机会,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团队协作和注重细节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篇二:汽车拆装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2年5月28号—6月16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三个星期的汽车拆装实习,作为车辆工程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全面的汽车拆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先后参加了汽车变速器拆装(包括二轴式和三轴式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汽车发动机拆装(汽油机、柴油机),奥迪100汽车的制动系和悬架的拆装以及汽车驱动桥的拆装等六大项目。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能力。

    在拆装之前,老师现在课室给我们简单介绍了相关的拆装知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到我们分好组之后,老师还着重强调了一遍规范操作级安全注意事项,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拆装。首次拆装我们接触的是变速器,我们组拆装的是三轴式变速器,刚刚接触到专用工具箱,面对那么多的套筒,扳手等工具,让我们拆装使用工具时都不知道用什么好。接着我们拆装二轴式的捷达变速器,这结构比三轴式的有很大不同,体积小,结构紧凑;
    最后我们拆装自动变速器,在拆装过程中比较前面的两种变速器的异同,找出其自锁、互锁、倒档锁的基本结构,是怎么实现的。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拆装实习,以及老师对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自动变速器的实现方法跟变速器的变挡互锁装置,这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是液力变矩器和油压阀。与手动变速器相比,我觉得自动变速器有以下优点:
    1.可根据汽车行驶工况自动选择档位。

    2.驾驶简单,减少换挡次数,不用离合器,省力安全。

    3.降低传动系统的动载荷,提高寿命。

    4.载荷突然增加,发动机不会熄火。

    很快进入第二周的拆装实习,这次我们拆装发动机,首先我们就接触到柴油发动机,在拆卸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柴油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拆下的零件都比较脏,整个手都是黑的。与汽油机的不同是,柴油机进气过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的空气;柴油机是压燃式内燃机,没有点火系统。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外部开始形成延续到进气和压缩行程终了,时间较长;
    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部形成,从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开始,

    慢慢地,我们习惯了这种拆装实习的生活,第三周的实习拆装,我们都很珍惜这种实践活动。首先,我们进行汽车制动系和悬架的拆装,我们通过对前后盘式制动器的拆装,我们认识到了制动系的基本结构和对制动系的材料要求高,如果制动盘或者制动块磨损大要更换时,一般都是成套更换的,还有后制动器有手刹装置。我们这次拆装奥迪100的车,其前悬架使用麦弗逊式悬架,而后轮采用横臂式悬架,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悬架的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我觉得这又扩充了自己对汽车的认识。最后,我们拆装驱动桥,由于我们拆的驱动桥速没有拆卸过的,有很多螺栓,轴承都生锈了,所以对拆卸带来巨大的挑战。虽然拆卸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最后我们成功拆卸下来啦,这让我们组感到特别有成就感。拆卸过程中我建议拆装锈死的零件时,我们可以用油先润滑或者用除锈剂,不可强行用力拆卸。

    通过几次的拆装项目下来,我们熟练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在发动机拆装过程中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对汽油机跟柴油机的分析,且在发动机上特别多的传感器,我们一一对它分析了解。在变速器的拆装过程中,除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我们还要对《汽车构造》、《汽车原理》等知识的学习,分析其换挡的传递路线,如何实现变速器的自锁、互锁、倒档锁,实现行车的安全性,接着,我们进行制动系和悬架的拆装。让我们骄傲的是,在拆装驱动桥的时候,由于我们组所选的驱动桥常年没有拆过,螺栓、轴承锈死,我们除了使用润滑油和除锈剂外,我们还用铁锤暴力拆装了下(应避免),最后把半轴拆出。

    本次实习中,我们对汽车整体拆装以及各个部分零部件的装卸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休息时间中,我们对汽车方面的疑问积极地向指导老师提出,老师们也对我们的问题详细地一一回答。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吸取在这次实习中的不足,让书本和实践结合起来,才会打到最后取得成绩

    的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是对以后工作的一种锻炼,加强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最后感谢赖老师和邹老师的悉心指导。篇三:汽车构造实习报告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汽 车 构 造 实 习 报 告

    专业 班

    姓 名

    实习时间 2014.2.24——2014.3.14 实习单位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彭伟利、于奎刚、常英杰 成 绩

    目录

    一、实验目的-----3

    二、实验要求-----4

    三、实验时间-----4

    四、实习单位-----4

    五、实验内容-----4 项目9 轿车变速器 、130轻卡变速器(2014.2.24)-------5 项目10 大众变速器(2014.2.25) ------------------------------7 项目11 小件实习(2014.2.26)----9 项目12

    驾驶实习(2014.2.27)---13 项目1 解放ca1091汽油机(2014.2.28)--------------------15 项目2 bn492q汽油机、桑塔纳电喷汽油机(2014.3.3)17 项目3 尼桑v6 3000汽油机(2014.3.4)---------------------19 项目4 尼桑电喷汽油机(2014.3.5)---------------------------21 项目5 大众电喷汽油机(2014.3.6)---------------------------22 项目6 奥迪柴油机、375柴油机(2014.3.7)----------------24

    项目7

    江铃汽油机、车桥(2014.3.10)-----------------------26 项目8 解放1091变速器、bj211变速器(2014.3.11)----28 项目13 校外实习

    (1)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2014.3.12)-----31 (2)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2014.3.13)-----------------33 (3)中国重汽卡车有限公司(2014.3.14)-----------------34

    六、实习总结---36 概述

    此次汽车构造实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同学课本知识和实践

    结合的能力。实习共设立了12个小项目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重要部件以及三次课外实际参观学习。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三周的实习,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漏洞,通过查阅书籍,将知识盲点加以学习。同时通过十分具体的拆装实习,让自己对汽车的各个部分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并且能够真正意义上可以了解到汽车的各个部分的运作机理,让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实习,将令自己对为了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车辆行业的动向,避免做一只井底之蛙。对车辆知识的加深,进而帮助我们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的理解。总之,实习将我们的认识由单纯的书本升华到了实践的高度,摆脱了只认图不认实物的大学生的尴尬。对汽车的各个部件的认识更加直观,更使今后的专业学习充满了乐趣和期待。

    二、实习要求

    1、校内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专业老师 的安排,做好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

    题,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积极思考,及时回顾课本,

    把知识融汇到每一个零件。

    2、校外实习期间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有严格的时间观

    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多问问题。

    3、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

    会,及时撰写实习日记。

    三、实习时间

    2014年2月24日——2014年3月14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

    四、实习单位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实验楼车辆实验室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重汽卡车有限公司

    五、实习内容

    项目9 轿车变速器、130轻卡变速器 (2014.2.24)

    今天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我们的任务是轿车变速器和130轻卡变速器,如图,两变速器的的外形所示,变速器从外形上看大小几乎相同,但130变速器仍然保留了换挡操纵系统。我们对130变速器展开细致研究 130轻卡变速器是我们拆装实习的最先接触到部件,变速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用:改变传送比;
    能够实现倒退行驶;
    利用空挡实现中断动力。经过全组的

    成员合力拆卸我们

    将整件拆成各个相

    对独立的部分,大

    致上可以分为两个

    部分:操纵机构和

    传动机构,操纵机

    构是指换挡机构等,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主轴、中间轴、惰轮轴及上面的齿轮和接合套等。

    篇四:汽车构造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汽车构造实习》共有10个实习内容,贯穿整个学期,随着《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进度而展开。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强的求知欲,出勤及课堂纪律较好,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上交很及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1、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在每次进行实习之前,我都要让学生回顾一下课堂上所学的本次实习内容的理论知识,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很不熟悉,这样就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2、部分学生实习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虽然出勤较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积极动手实践,只是站在后面看,最后的实习考试成绩不理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实习环节上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提示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回顾理论知识的时候,多采取提问方式,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

    2、在实习过程中加强提问次数和让学生复述工作原理的次数,重点关注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的女学生,提高实习的学生整体参与度。

    篇一:汽车构造实习报告(心得总结) 汽车构造实习报告

    学 院:
    专业年级:
    学 号:
    姓 名:
    目录

    实习安排表 ---01 实验一 发动机拆装 -------------------------02 实验二 汽油机、柴油机供给系 ----------09 实验三 发动机点火系及起动系 ----------18 实验四 汽车传动系的总体构造 离合器 变速器及分动器 --------22 实验五 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 车桥 悬架及转向系 --------------28 实验六 汽车制动系 -------------------------36实验一 发动机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的组 成和结构;

    2.初步掌握发动机的分解、装复及调整方法。

    二、实验要求

    1.讲解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两大机构五大系功用、结构认识。

    三、使用的工具 1.发动机一台

    2.各种常用工具、量具、专用工具及工作台架。

    四、实习内容

    实习所使用的发动机类型为: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

    1.拆装注意事项

    1) 重要的螺栓、螺母松开或拧紧应按一定的顺序同时进行,不能单独松(或紧), 装配时应按规定的扭力进行,如在拧紧汽缸盖、主轴承盖、连杆盖等时;

    2) 一些配合件在拆卸时应做记号(如已有记号的应认定)以便按原样装复以

    保证原样配合;
    如:连杆和连杆盖、主轴承盖、气门、气门座及导管、活塞、活塞环、活塞销与汽缸、曲轴主轴瓦、连杆瓦、正时齿轮等。

    3) 对具有平衡要求的高速旋转体,如飞轮、曲轴、平衡重、离合器压板、离 合器盖等,如相对位置装错将破坏原来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4) 装活塞环时,镀铬环应为第一环;
    锥形环的小端向上;
    扭曲环的内缺口向上,外缺口向下;
    活塞环的开口应采用“迷宫式”布置;

    5) 拆装时对零件的工作面以及精密零件,切勿用铁器敲击,以防损坏;

    6) 装配时应注意清洁;

    2.发动机外部组件的拆卸与讲解 a.拆卸步骤

    拆卸前,先认真观察发动机的外貌,记住各附件的位置。先按老师的要求拆下化油器,然后卸下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管、气缸罩、散热扇、冷却风扇,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以及节温器等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b.配气机构的讲解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 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 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 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 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 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 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 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 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总成结构的拆装 a.拆卸步骤

    1) 拆下气缸盖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 下螺钉。

    2) 抬下气缸盖,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3) 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 旋松油底壳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 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 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 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c.汽车五大系统讲解部分

    1) 起动系统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2)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3) 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篇二:汽车构造实习总结

    为期二周的《汽车构造拆装实习》终于结束了,我认为这十四天是很值得回味的。《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共有九个实习内容,随着《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进度而展开的,贯穿整个学期。

    在实习之前,我们总是在抱怨大学本科纯粹就是学习理论知识,一点也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这次的实习课程既帮助我们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期间,有的同学对课堂上所学的本次实习内容的理论知识很不熟悉,实习时更是不知所云,部分同学虽然出勤较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积极动手实践,只是站在后面看,最后的实习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大部分同学都有提前复习且积极动手实践,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通过老师讲解,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虽然同学们在实习前在现实中没有机会对汽车各个部分的构造进行全面的拆装,在学习《汽车构造》时,所说的零件也只知道它大概的用途,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在什么位置,但是经过这次实习同学们不仅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更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也加深了。

    汽车是由众多零件所构成的,在拼装的过程中,一颗螺丝钉,一个小通孔,部件安装的方向,这一个个小小的细节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汽车都将无法完好地运行。这更是提醒我们要注重过生活和工作中的细节。在拆装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拆装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们需要合作,需要团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学的更多的知识,并且使工作变的事半功倍。团队精神,互帮互助是以后我们进入社会,投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汽车构造实习,我们收获颇丰,它不仅给了我们学习有关汽车知识的机会,更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动手实践机会,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团队协作和注重细节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篇三:汽车拆装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2年5月28号—6月16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三个星期的汽车拆装实习,作为车辆工程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全面的汽车拆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先后参加了汽车变速器拆装(包括二轴式和三轴式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汽车发动机拆装(汽油机、柴油机),奥迪100汽车的制动系和悬架的拆装以及汽车驱动桥的拆装等六大项目。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能力。

    在拆装之前,老师现在课室给我们简单介绍了相关的拆装知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到我们分好组之后,老师还着重强调了一遍规范操作级安全注意事项,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拆装。首次拆装我们接触的是变速器,我们组拆装的是三轴式变速器,刚刚接触到专用工具箱,面对那么多的套筒,扳手等工具,让我们拆装使用工具时都不知道用什么好。接着我们拆装二轴式的捷达变速器,这结构比三轴式的有很大不同,体积小,结构紧凑;
    最后我们拆装自动变速器,在拆装过程中比较前面的两种变速器的异同,找出其自锁、互锁、倒档锁的基本结构,是怎么实现的。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拆装实习,以及老师对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自动变速器的实现方法跟变速器的变挡互锁装置,这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是液力变矩器和油压阀。与手动变速器相比,我觉得自动变速器有以下优点:

    1.可根据汽车行驶工况自动选择档位。

    2.驾驶简单,减少换挡次数,不用离合器,省力安全。 3.降低传动系统的动载荷,提高寿命。

    4.载荷突然增加,发动机不会熄火。

    很快进入第二周的拆装实习,这次我们拆装发动机,首先我们就接触到柴油发动机,在拆卸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柴油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拆下的零件都比较脏,整个手都是黑的。与汽油机的不同是,柴油机进气过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的空气;柴油机是压燃式内燃机,没有点火系统。汽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外部开始形成延续到进气和压缩行程终了,时间较长;
    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部形成,从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开始,并占小部分做功行程,时间较短。在汽油机的拆装实习中,让我们巩固和加强了对《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拆装过程中掌握了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以及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慢慢地,我们习惯了这种拆装实习的生活,第三周的实习拆装,我们都很珍惜这种实践活动。首先,我们进行汽车制动系和悬架的拆装,我们通过对前后盘式制动器的拆装,我们认识到了制动系的基本结构和对制动系的材料要求高,如果制动盘或者制动块磨损大要更换时,一般都是成套更换的,还有后制动器有手刹装置。我们这次拆装奥迪100的车,其前悬架使用麦弗逊式悬架,而后轮采用横臂式悬架,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悬架的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我觉得这又扩充了自己对汽车的认识。最后,我们拆装驱动桥,由于我们拆的驱动桥速没有拆卸过的,有很多螺栓,轴承都生锈了,所以对拆卸带来巨大的挑战。虽然拆卸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最后我们成功拆卸下来啦,这让我们组感到特别有成就感。拆卸过程中我建议拆装锈死的零件时,我们可以用油先润滑或者用除锈剂,不可强行用力拆卸。

    通过几次的拆装项目下来,我们熟练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在发动机拆装过程中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对汽油机跟柴油机的分析,且在发动机上特别多的传感器,我们一一对它分析了解。在变速器的拆装过程中,除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我们还要对《汽车构造》、《汽车原理》等知识的学习,分析其换挡的传递路线,如何实现变速器的自锁、互锁、倒档锁,实现行车的安全性,接着,我们进行制动系和悬架的拆装。让我们骄傲的是,在拆装驱动桥的时候,由于我们组所选的驱动桥常年没有拆过,螺栓、轴承锈死,我们除了使用润滑油和除锈剂外,我们还用铁锤暴力拆装了下(应避免),最后把半轴拆出。

    本次实习中,我们对汽车整体拆装以及各个部分零部件的装卸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休息时间中,我们对汽车方面的疑问积极地向指导老师提出,老师们也对我们的问题详细地一一回答。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吸取在这次实习中的不足,让书本和实践结合起来,才会打到最后取得成绩的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是对以后工作的一种锻炼,加强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最后感谢赖老师和邹老师的悉心指导。

    科学课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我对科学课教学的一点认识

    浙江省龙泉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陈永飞

    2014年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全面展开,新课程实施以后有什么样的变化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下面,本人根据科学课教学实践,对教师、学生及教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变化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过分侧重于自己的表现,不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

    生身上,不会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等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教师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学生的需求上,改变了过去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感受的做法,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科学课中,教师让学生取一个指纹,大部分同学用胶带,有少数同学则用印泥、橡皮泥、墨水等。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批评哪位学生,而是让他们介绍了方法,并让全班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就引发了思维的碰撞,从而深人思考,开阔思维,激发创新的欲望。

    2.教师必须参与教学研究。在传统的教师角色界定中,教师只需按书本传授知识,无需研究创新。对教育科研仅停留在如何便捷地传授知识方面,认识较片面、肤浅。随着新课程在学校的逐

    渐实施,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全力提升教育科研意识。新课程从本质上否定了传统单向的灌输做法,强调教师、学生、课程的互动关系,重视课程的生成性、体验性,从而迫使小学教师从被动的传授者走上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中,要注重用研究和改革的观念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中面对课本中诸多体验性的教学内容时,我和学生一起共同搜集有关资料,整合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当学生面对众多问题时,我就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科研意识对走进新课程的作用,也真切感受到了新课程的实施没有既成的模式和预成的教案,确实需要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结合自己的课改实践,我认为教育科研的目的与价值,是要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真诚地投入,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在于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

    理念,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我应把教育科研视为教师的一种需要、一种手段和方式。

    3.在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精神。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充满民主精神和爱心,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传统师者总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什么都在学生之上,教师要扮演一个居高临下的圣者的角色,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上下尊卑的关系,无法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定位发生扭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在的学生发展的研究者转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同时受到激励和鞭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拓宽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对怎样比较出水多少方法的讨论、用哪些方法观察我们身体内部结构、怎样设计一辆既结实美观又能跑的远的纸车等等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

    “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

    只有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教师对学生应不偏爱与溺爱,不迁就和姑息;
    在平时的教学中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让每一位学生都爱学乐学。

    二、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了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教师讲课外,亲身实践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动手实验、寻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先让孩子们自己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画出蚂蚁的简图。这时,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画出简图,却急于寻找正确的答案:到底蚂蚁的各部分是怎样的?接着,他们分组观察蚂蚁,参与观察实验的热情很高。孩子们很快展示出了观察结果,

    较准确地画出了蚂蚁的简图。这之后,再让学生分组玩小蚂蚁,继续探究、讨论平时自己了解小蚂蚁的哪些生活习性。在讨论中,孩子们畅所欲言,甚至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课后,他们将小蚂蚁送回家,继续观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以听、记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是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不仅获得了表面看到的知识,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三、科学教材带来的新变化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材从内容的选择、组织到呈现方式都紧紧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摆脱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发

    展。教材突出强调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科学探究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三年级上册教材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在典型活动的设计中,教材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上,还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问题与思考

    目前,在科学课中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问题是:学期课时明显不足,有些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能完成;
    要完成课堂作业,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同时,由于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具的限制,配套的教学资料相对少,部分探究学习活动不能进行。

    那么,教师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怎样做到有效指导呢?对“活动结构、活动价值、科学素养”的理解是当前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外,目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教育要求尚有差距,教师既要提高专业知识,又要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能力,任重而道远。

    学科学课教学心得体会

    土城镇白鸡小学王厚清

    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科学课国培学习活动,聆听了四位教师的科学课课堂教学和小学科学首席专家李国权老师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

    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乔丽老师主讲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这节课,使我明白教学设计是科学课成功的关键。主讲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安排的程序先提出问题,接着开展实验,而是别开生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在看似相同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相等量的食盐,让两名学生搅拌,结果一杯水中的盐很

    快溶解了,另一杯水中的盐怎么搅拌也溶解不完。这是为什么?教师这一设计自然引发了学生三种可能性原因的猜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还直接指向本节课探究目标之一: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乔丽老师不是教教材,也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大胆进行创造性设计,化平淡为神奇,体现出较高的科学素养。

    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陈中云老师主讲的《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除学生准备了有关房县的图片资料外,教师准备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的若干图片,不同海拔的山川对比图片,中国地形图,湖北行政区图,地球仪以及她亲手画的中国地图。每认识一种地形,教师都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示,然后将图片贴在教师画的中国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屏幕展现中国地形图。学生不仅对每一种地形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对中国地形有整体印象,

    突破了教学难点。这就是充分而有结构的材料发挥的作用。首席专家李国权老师给我们做了《如何提高实验活动有效性》的专题报告,李老师用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案例重点阐释了如何做好课前准备的问题。他告诫我们,课前准备决定一节课的成败。上课前要精心策划活动内容,精选活动材料,要经历活动过程,熟悉实验方法,设计引导问题,预测探究效果,创新活动形式。对照自己教学,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我们今后的科学课就要在课前准备上多下功夫。。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我们听的四节科学课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话。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

    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

    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⑴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⑵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⑷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

    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者。

    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教师得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学生有了这种寻找知识的办法,将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到哪儿去寻找知识,就能知道在众多的知识中,知道怎样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道用这些知识可以干什么,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山丹县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霍城镇小学

    王琼4月13日我参加了“山丹县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培训”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经验。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要想打造高效益的课堂,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一、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我们首先要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深刻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应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有利于学生做探究为原则,选择实验操作的材料,设计恰当的课堂形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我们利用导学案的优势指引学生自己去找适合课堂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对于学生不常见的比如像《细菌和病毒》这样的课,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来辅助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我们要设计恰当

    的课堂形式,让学生贴近科学,不感觉生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科学探究措施,保证有效课堂。

    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是实现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攻坚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力发展的措施尤为重要:一是依据探究程序,明确课堂探究的重点。探究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交流评价。”虽然不必环环紧扣,或在一节课中让学生经历所有的步骤,但内在的程序不能颠倒;
    二是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探究时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时间提出问题、有时间作出各种猜想、预测、假设、需要有时间进行设计方案、计划、实验、需要有时间进行表达与交流、需要有时间相互评价……与此同时,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规划好

    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的时间之比,策划好每一单位时间学生做什么、学生有什么问题、教师从哪里入手予以帮助和支持。三是把握好探究的开放度,实现由扶到放。实际上,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大量指导是分不开的,它的开展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问题进行探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把一堂课的重点定位于探究的某一环节上,教师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势利导,及时疏导学生思维盲点,促使学生的思维泛起层层涟漪,教学一步一步推向高潮,最终达成理想的目标。

    三、课堂中要培养合作探究的协调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刚开始,就要重视学生科学学习常规的养成,让学生讨论制定探究、合作、交流等各种活动的

    规则,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章可循;
    做到细致入微,放手而不是放任,自主而不是自流。

    1、不过分强调合作,提倡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往往会产生个别思维活跃的学生包办或掩盖了其他同学,“陪客”现象自然产生。课堂中能够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要合作探究。如:小游戏活动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2、小组合作探索中,既要分工又要合作。

    首先要有分工,小学科学强调分工,这有利于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分工中要有必要的合作,在探索中“观察结果”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任务,也是第一任务,是建立在个体任务之上的。

    3、对于小组内得出的结论要得到小组内一致的认同,有异议的要反复论证,

    这样就凸显了科学课的文化现象特点。同样,全班学生得出的结论也须全体同学的认同,对于结论概括不能老是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动口说、动手填一填、写一写,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这次教研活动告诉我对于新课改,我们需要足够的热情,但我们同样需要足够的理智和冷静,把学生的一切放在首位。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真实标准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系统。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音乐课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

    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

    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

    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赏欣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

    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低年级识字课教学的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听了於丹老师一年级的识字课,不由地感慨,听她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以前听课总认为是上课教师是在先进教学设备的支持下的表演,对我们实际教学没有帮助。今天听了这节课真是茅塞顿开。老师上课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她在课堂教学中,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不仅令学生兴趣浓厚,更让我得到不少启示:

    一、游戏识字,兴趣盎然。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而她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活动中,她的“开火车”游戏开展得非常好。这种游戏方法,不仅大范围地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也很有好处。

    “火车火车开到这儿”、“双轨火车开起来”……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

    於丹老师的的一幅动物开会图导入,寓教于乐,把识字融入动物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积累了语文素材、增强了识字兴趣!她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二、规律识字,易懂易学。

    汉字有多种识字方法,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难点。本课教学的是有关动物的汉字,与“虫”有关。他抓住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这些字。我体会到真正让孩子们掌握识字的规律,这才是识字的最好方法。

    三、正确姿势,终身受益。

    活动中,她不时提醒孩子们要正确的写字姿势,因为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她格外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写字前,指导学生削好铅笔,

    放好作业本,告诉学生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从中我体会到执笔方法正确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执笔方法不正确,她在教学过程中逐个观察指导,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手把手的纠正。不厌其烦地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社会情感课学习教学心得体会

    接触社会情感课已经一年有余,从自己作为学生去学习,到作为老师给学生上课,随着角色的转变,有不同的感受,体会颇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作为学生,学习了社会情感课程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喜怒哀乐本是一个正常人有的情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我反思了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发现自己缺乏一种儿童视角,平时对学生苛责过多,表扬太少。想想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表现好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好评,尚且会高兴很久,那么,孩子就更需要多的表扬和肯定了。许多在我们看来简单的问题,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并不简单,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孩子,因为我们没有换位思考,以儿童四位视角去看问题。在学习了社会情感课程之后,我把自己的反思试着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如:上一堂课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很差很差的学生,我都找到一个优点表扬他,结果确实是非常好,收到表扬的学生一节课心情都是愉快的,可以看到他眼睛里闪着光,虽然他不一定能学到多少,但至少老师和学生都有了一个快乐的课堂!

    作为老师,我前后分别给五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上了社会情感课。给五年级学生上的是《喜欢我自己》,给三年级学生上的是《紧张》。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所收获。

    1、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社会情感课的教学让我体会了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学生一起解决一些问题。如在上《喜欢我自己》的时候,了解到学生的一些自卑的方面,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天生长得比较黑而对自己不满意;
    有得学生因为看到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特别的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而对自己不满意;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没有别人身上的一些优点而对自己不满意……通过活动交流,我了解了学生们对自身的一些真实的想法,然后,全班师生一起帮这些同学解决问题,通过别人帮自己找出闪光点的方式,让这些学生减少这种消极的情绪,从而喜欢自己,更加自信。

    2、注重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上《紧张》这个课题的时候,设置了游戏,游戏规则是输的同学要给大家表演节目,有的学生因为害怕输了要表演节目,而自己又不知道表演什么,所以游戏的过程中心情特别的紧张。游戏之后让他们谈切身的感受,这样子他们对“紧张” 这种情绪的理解就更加真实而深刻。由此想到了自己平时在其他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多采取此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总之,接触了社会情感课程后,感受和收获都有很多,相信在今后的学习、教学中会有更多体会和收获。

    体育课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取乐’,达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要作好体育游戏的教学,首先应懂得如何创编游戏。娱乐性是检验体育游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体育游戏只有具备了娱乐性、趣味性,才得以使其存在与发展,更具有诱人的魅力。如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游戏(母鸡爱小鸡、丢手绢、猫抓老鼠),源远流长。所以体育游戏的创编,应从提高其娱乐性、趣味性出发。

    1、使游戏具有新奇性并带有较强的喜剧色彩只有使游戏新奇,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游戏的创编出乎学生的意料,好奇心被激发,他们“蠢蠢欲动”,或许会想:“我能做好吗?我一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认真地去完成这一个游戏。如一年级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比赛,学生受腿长的限制,跨下夹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走完10米距离的路程,那是“雪上加霜”,便会出现很多的滑稽场面,不能用手抱球、举步难行,或是走几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鸡下蛋”,让学生捧腹大笑。所以为了能完成好而作不懈的努力。

    2、体育游戏的设计应淡化竞技意识,改变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也是大纲的要求,淡化竞技意识,能更大的提高游戏的娱乐性。学生只要在体育游戏的竞赛中认真完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都能拿到一块“金牌”。这样在游戏教学的比赛中,每位学生都会认真去做,集体项目更会为集体着想,争取“第一”,培养了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精神斗志。达到竞赛目的,又实现了体育游戏的娱乐目的。当你向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或只有几个不在内的众多学生宣布游戏结果均取得“第一名”时,他们会双手握拳高举头大声地喊“耶”。

    3、同样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班级却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当“游戏法”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又将怎么样去面对这帮淘气的学生呢?一位带着眼睛的资深教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一位严厉的教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害怕,一位可爱的大姐姐却深受学生亲赖!大姐姐语言动听,和学生融在一起,学生当然喜欢了。我,是个高个子叔叔,我又该怎么办呢?我用什么特点来吸引学生呢?对,我可以用我标准的示范动作,可以加强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参与学生活动,用我的激情带领他们玩乐。于是,操场上一幕“老狼和小羊”追逐的画面就出现了,和学生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钟,和学生一起做队列练习,和学生一起模仿老鹰做广播操。用自己的一笑一颦与学生传播的情感,用激励的语言提醒落后的学生。当然,你不可以缺少严厉,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你不可以用善良保护他。因为,你要教育那些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并要处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

    毕业以来,从事的主要是小学体育教育,感觉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育的较好方式是融运动与体育游戏中去。让学生在玩中能有所收获,这是我想看到的结果,但是由于经验和知识等各方面欠缺,总是会出现点问题,下面做一下总结。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了解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学生很少能认识到这一点,以为体育游戏就仅仅是游戏,就只是玩,有的纪律就很差,在玩面前没有一定的自控性。组织游戏时,有太多的地方要注意和改进,纪律的强调和学生按照规则要求去做非常重要。不然,一节课就是一团糟。爱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就是要在发展天性的时候学点必要的体育知识。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

    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这时,体育游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游戏,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小组活动,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体育运动,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当然,作为组织者,也是他们的参与者与技术支持。会为每一组提供技术动作讲解。

    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概论课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努力,我们的教学实践课也落下了帷幕。

    结束的那一刻真的是感慨万千,特别是我们组的同学讲解结束的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放空的感觉,当时只觉得结果已经不太重要了,至少我们组的同学都为之努力过。收到讲课通知后,经过前期的痛苦迷惘期,毕竟理论性太强是咱们课程的最大特点,刚开始真不知如何着手。当时停留在讲课内容的选择上,是侧重理论性还是要选择娱乐性强一些,以吸引大家的关注,可最终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组选择要在15分钟这么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涵盖本章节的有关内容。就这样我们从前期的迷惘中逐渐走出来,确定了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作为本组组长的我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给大家分配了任务。经过这个前期的迷茫,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句话的意味,即“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此,我把它拿来用是想说,前期的选择过程是一个对我们来说很痛苦但对于本次讲课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的表现有时候会让我很感动。在把任务分配下去之后,大家都没动静了,我还以为大家都没行动,就一个人尽可能多的去各方面收集材料,加紧“啃”课本,使收集的材料尽可能围绕课本的主题。可当我去找大家商量的时候,很多成员都做了足够多的准备,提出了好多他们的见解。最后我们汇总总结之后,把做PPT的任务分配给一个技术很不错的组员,等大家的努力出结果的时候,我们跟要代表我们组讲课的同学多次修改协调,最终敲定我们在课堂上要展示的内容。

    整个准备过程,大家都在很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微小力量,最后汇聚出来我们组的展示成果。最后就是感觉展示过程很快便结束了。正如那句话“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这一次的实践教学环节给我最深的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之前并未意识到一节课背后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像我们以前去上课拎着包就去了,并不会去考虑太多。通过这次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意识到:老师们每节课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去备课,想想我们组那么多人分工去准备15分钟的课程,都要费那么大劲。所以我们以后再上课的时候都会去尊重老师们的“劳动成果”。

    二.通过这个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对书本上的内容掌握的更牢固了。以前上课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现在我们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充分透彻的掌握了所要讲解的内容,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三.通过这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组的成员之间又增进了了解,毕竟大家曾“并肩奋斗”过,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四.通过观看其他组的PPT展示与讲解,让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出自课本但又高于课本的知识。而且大家的人生经历、阅历相似,在讲解的过程中,偶尔穿插一些个人的理解进去,这也增进了我们与其他人思想上的交流。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践环节,我们觉得很成功,学生从最初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到现在转变为“参与者”,这一角色的转变真的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实践的能力,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很喜欢这种“参与式”的学习,真心希望以后多多增加这样的环节。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樟树临江小学

    付志琴

    心得一: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2014年月29日--30日,有幸听了“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自己的头脑得到了洗礼。

    回首这两天的经历,整理出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在前,老师在后。

    正如在讲座里说的:他在尝试着用最朴素的方式把自己藏在背后,把学生推在前头。一堂课,如果看到的是老师完美的表现,总觉得有某种遗憾,因为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有时候尽管看到学生踉踉跄跄的表现,但在这踉踉跄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数学素养在提升。

    二、多看看教材。

    教材内容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集许多优秀思想才写进来的,书上的每幅插图、小精灵说的话,每道习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的钻研程度、领悟能力、教龄等影响,有时未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看不懂,相信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以前总认为尽心尽力地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如果学生不懂,还很负责地把学生留在教室,给他补课,这是我以前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经过听讲座,这种思想有点颠覆,有时想想也是:你是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是要“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时我们在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困生,某个知识点,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你会提问学困生,如果他不会,你会请一个优生先回答,再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还不会,你会再请一个优生回答,最后再问,这不正是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吗?还有一些老师,学生经过你这学期不断地给他补差,他也许真的及格了,但下学期一抽测,又跑回

    三、四十分,老师气了个半死,其实这都是由于老师没有认识到这犹如弹簧,你一使劲,它又就绷紧,拉得很长。等寒假一过,一放松,这又弹回去了。

    每个人是个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正视“差异”,不知大家听过“花圃里的玫瑰”吗?讲的是早开的玫瑰绽放得很灿烂,但就是有那么

    一、两朵,依旧还是花骨朵儿,园丁要做到的只是给它不断地施肥、浇水,给它营造一个适宜开放的环境。老师其实有时候就像园丁一样,上课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向前看的氛围,你的课堂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学懂了,学通了, 但只要每个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只要学生都愿意学数学,哪怕他学得不是很好也行。

    所以老师有时候真应该多花点时间来思考:我到底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要做到这些,都应该建立在读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如有不足,请指正!

    心得二: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 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心得三: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 于 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老师各自给我们展现了同一内容却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精彩课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课堂需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及亲和力。

    2、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当时一个男生每次都举手回答问题,他说“你们班是不是这个男生最聪明?”我想 封涛 老师会说大家要跟这位男生学习,没想到他却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还有许多同学比他聪明,只不过有点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4、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5、授课语言经典、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幽默,体现了超凡脱俗,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的声情并茂亲切又富有激情,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总之“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课改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高一地理组

    魏丽娜

    4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尖草坪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观摩活动,并参观了学校的课间操、心理活动室、陶艺活动室等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特别是下午听了孔海余老师的展示课对课改的具体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时间短,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案编制

    尖草坪一中的学案都是十六开大的纸张正反两面,为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相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学案一课时内容基本是八开大的纸张正反两面,内容上感觉强调基础,简练,不繁难,不啰嗦。这样的设计使得自主学习起来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也正是我们现在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做学案花费太多时间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学案只是学习方案,用来自主学习使用,教学中的重难点总结性的知识,教师还会让学生重新总结到笔记本上。

    学案基本环节与我们现在编制的学案还是基本相似的,说明我们现在的课改还是走在正道上的。

    二、自主课

    这次学习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主学习了。尖草坪一中早晚全部安排为自主课,并且还是无师自主课,充分说明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充分的自主才会有课堂了火花绽放,才能使展示课上有顺利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能充分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完成自主,是我接下来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自主学习的渠道丰富,学校开设了电子小书包,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上网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

    三、展示课

    展示课的基本环节与我们基本相似。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任务分配、各小组展示。各小组在上课之前将本节课要展示的内容书写到黑板上,各小组成员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提问。印象深刻的是尖草坪一中的学生训练有素,展示大方,表达清晰。

    四、评价

    评价主要是小组相互评价,每节课都有一张评价表,设定的评价角度非常清晰。展示课完成之后现场公布各小组的得分。

    以上四个方面是我对课改观摩课的一些感想,通过观摩四节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课堂,我对目前我们的课改还是很有自信的,虽然课改成效不显著,也没迈开太大的步子,最起码我们正在正确的路上不断的摸索前行。现在我们缺的可能还是一个真正实施课改的全民行动的大环境。相信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前进的步伐会加快,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习也会成为一所课改示范学校。

    教改心得体会

    ——市八中教学课改工作心得体会

    王 辉

    摘要:通过这一阶段的课改实践,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 关键字:课改实践 亲身体会 心得

    【正文】教师的教改变了,则学生的学也会随着有所改变。

    下面,我从教学的几个环节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备课

    之前,教师们上课统统用的是手写式的教案,大部分教师的教案都是抄写优秀教案,很少穿插自己的创新,(即使上课的思路有创新,也由于惰性很少记录下来)多数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完成任务。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帮助甚微。

    但是,现在由手写的教案全部改成电子版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案”,不仅同课头的教师每人一份,而且同年级的学生每人一份。这就是“逼”的我们备课时:不仅要认真,而且要细心,还要有创新精神。自然而然,教师的计算机使用水平提高了,而且业务水平也提高了。

    二、学生预习

    过去,预习这一环节被很多老师和学生忽视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课前预习,也就是浏览一下课本而已。

    但是,现在的自主学习保证了预习,数学老师每天下午

    都有两节自习督促学生独立完成第二天的“自主学习方案”,然后小组讨论。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备而战”。

    三、上课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教师的教的方式由过去的“填鸭式”逐渐改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师作为辅助。具体地:

    (1) 小组讨论

    课堂上,经常展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比如,以前讲一次函数这节课,都是老师详细地分析各类例题,学生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得听,很被动,也易走神。现在,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分组完成,各组派代表板演同类不同题,留一组代表讲解。大部分同学都动手了,记忆更深刻,老师只强调易错和难点。效果好还节约时间。

    (2) 担任小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小老师,把部分题让他们来解释,让他们从自己的做题的角度和思路出发,来解释做题的理由。有些同学做的非常好,不仅说出了理由还说出可他们的困惑和错的原因,说明他们真正思考了,听着也受益匪

    浅,老师从中了解了学生,抓好学生,调整好方向,培养了双向能力。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课改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效果较以前好,但在很多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还不完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尽好的实现我们梦寐以求得教学目标。

    我对科学课教学的一点认识

    浙江省龙泉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陈永飞

    2004年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全面展开,新课程实施以后有什么样的变化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下面,本人根据科学课教学实践,对教师、学生及教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变化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过分侧重于自己的表现,不会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不会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等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教师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学生的需求上,改变了过去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感受的做法,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科学课中,教师让学生取一个指纹,大部分同学用胶带,有少数同学则用印泥、橡皮泥、墨水等。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批评哪位学生,而是让他们介绍了方法,并让全班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就引发了思维的碰撞,从而深人思考,开阔思维,激发创新的欲望。

    2.教师必须参与教学研究。在传统的教师角色界定中,教师只需按书本传授知识,无需研究创新。对教育科研仅停留在如何便捷地传授知识方面,认识较片面、肤浅。随着新课程在学校的逐渐实施,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全力提升教育科研意识。新课程从本质上否定了传统单向的灌输做法,强调教师、学生、课程的互动关系,重视课程的生成性、体验性,从而迫使小学教师从被动的传授者走上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中,要注重用研究和改革的观念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中面对课本中诸多体验性的教学内容时,我和学生一起共同搜集有关资料,整合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当学生面对众多问题时,我就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科研意识对走进新课程的作用,也真切感受到了新课程的实施没有既成的模式和预成的教案,确实需要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结合自己的课改实践,我认为教育科研的目的与价值,是要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真诚地投入,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在于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我应把教育科研视为教师的一种需要、一种手段和方式。

    3.在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精神。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充满民主精神和爱心,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传统师者总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什么都在学生之上,教师要扮演一个居高临下的圣者的角色,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上下尊卑的关系,无法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定位发生扭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在的学生发展的研究者转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同时受到激励和鞭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拓宽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对怎样比较出水多少方法的讨论、用哪些方法观察我们身体内部结构、怎样设计一辆既结实美观又能跑的远的纸车等等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

    只有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教师对学生应不偏爱与溺爱,不迁就和姑息;
    在平时的教学中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让每一位学生都爱学乐学。

    二、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了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教师讲课外,亲身实践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动手实验、寻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先让孩子们自己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画出蚂蚁的简图。这时,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画出简图,却急于寻找正确的答案:到底蚂蚁的各部分是怎样的?接着,他们分组观察蚂蚁,参与观察实验的热情很高。孩子们很快展示出了观察结果,较准确地画出了蚂蚁的简图。这之后,再让学生分组玩小蚂蚁,继续探究、讨论平时自己了解小蚂蚁的哪些生活习性。在讨论中,孩子们畅所欲言,甚至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课后,他们将小蚂蚁送回家,继续观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以听、记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是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不仅获得了表面看到的知识,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三、科学教材带来的新变化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材从内容的选择、组织到呈现方式都紧紧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摆脱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教材突出强调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科学探究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三年级上册教材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在典型活动的设计中,教材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上,还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四、问题与思考

    目前,在科学课中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问题是:学期课时明显不足,有些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能完成;
    要完成课堂作业,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同时,由于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具的限制,配套的教学资料相对少,部分探究学习活动不能进行。

    那么,教师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怎样做到有效指导呢?对“活动结构、活动价值、科学素养”的理解是当前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外,目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教育要求尚有差距,教师既要提高专业知识,又要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能力,任重而道远。

    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心得体会

    摘 要:小学语文课文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要求老师精讲精炼,略读课文往往被老师忽略了,但我认为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课文,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对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今的教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总之,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阅读、爱阅读、并且会阅读。

    关键词:朗读;
    参与;
    调动

    小学语文课文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要求老师精讲精炼,略读课文往往被老师忽略了,但我认为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课文,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对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今的教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尝试,对略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略读课教学,读是基础,读中悟情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陶冶情操都有明显的作用,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朗读。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理解文章的大意。这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基础,学生只有自己熟读了课文,才会被课文中的内容所吸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把自己初读的收获写出来,那怕只是一点点,也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同桌互读课文在略读课文教学中也可常用。这样同学之间可以利用互读的机会纠正读音,更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朗读的技巧,改善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再一次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

    再次、学生读后谈收获,这是初读的最终目的。读完课文,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是集体交流。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信息,对于学生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给予补充。

    二、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
    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
    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
    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在教学略读课文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文本中来。让学生体验文本带给他们的快乐。

    如在学习《半截蜡烛》这一课时,学生对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不是很熟悉。在学习这一课是我把重点放在了剧本的排练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5人),在组长的领导下,都参与到排练中,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热情投入,准备很充分,在小组展示的时候非常成功。学生表演的有模有样,特别是有的小组还准备了简单的道具。学生在这个参与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剧本这种文学形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快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厚了,更重要的是多利用这样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三、设置符合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略读课文不可能像精读课文那样去渗透,所以设置符合学生阅读的问题,显得很重要,问题的设置不能马虎,应带有启发性,最好是课文的的一条线,能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完成略读课文教学的任务,学生能围绕问题自觉去获取课文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

    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享受到的种种乐趣,课文中描写的内容挺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于是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做过许多的趣事,你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呢?请同学们先找出来,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你喜欢的原因。我把要求一说,学生马上投入到课文中去了,并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积极与学习小组的同伴们交流。同学们个个都说的挺带劲。最后,在班级交流中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在回答问题时同学们脸色都洋溢着笑容,此时的学生已经融入到课文中去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和作者一样的快乐。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要多为学生提供质疑的锲机,使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疑点,并能够带着疑问去读书,深入地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中收获。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阅读、爱阅读、并且会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多花心思,全心全意地充当好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路人,一定能让学生提升阅读的能力,并对于我们精读课文的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学生将来的阅读也能起一个垫脚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三--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值得我们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一位教师具有这种吸引学生的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是积极的、愉快的。作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此外,音乐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受课堂或者课堂以外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自身的情绪;
    其次,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要将自己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如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眼神、有趣的动作能使孩子处于轻松的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上音乐课,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运用音乐游戏与律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天生好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游戏、律动都很感兴趣。当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起来,孩子们一个个盯着老师,参与的欲望也很强烈。节奏较强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合节奏训练,如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教学中让孩子们模仿叫声并表演。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像《牵牛花吹喇叭》、《唱呀,跳呀》这一类的歌曲,我则利用律动的形式让学生演唱,鼓励他们动起来,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小学音乐教材上有许多歌曲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或者律动创设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三、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要引入曲谱、乐谱、图片和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如果教师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板书,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如果在课前把需要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来,在教学中巧妙的使用,这样将给学生视觉上产生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牵牛花当喇叭》这一乐曲时,可以引入视频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牵牛花当喇叭》的舞蹈,一边聆听《牵牛花当喇叭》的乐曲,使学生从欣赏画面到聆听音乐对《牵牛花当喇叭》这一首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们边唱边跳学习歌曲。这样的音乐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又让孩子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会了歌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手段,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因此,音乐教师要坚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播放贴近孩子们生活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儿童歌曲,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自然资源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响板、碰铃、沙锤等,自由组成小乐队进行演奏。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在班级或者学校举行文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表现美的平台,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到:“对于音乐学习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养也好,均离不开音乐兴趣这个根本的源泉。”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实践教学作业

    实践教学作业

    一、讲课教案:

    本次讲课涉及以下六个方面:改革开放的简介、背景、内容、实质、意义、出现的问题。主要以理论的形式,将改革开放做简单介绍。

    讲课内容主要以改革开放的内容为主,先讲理论,再辅以改革不同时期的流行语,让同学们感受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不仅是对整个国家,还有老百姓生活的巨大改变。对国家形势有所关注,并非身处大学,只知玩乐。关注国家政策,国家形势,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做的事。

    实践教学心得体会

    讲课大赛已经圆满结束了。虽然名为比赛,但我想更多的是我们师生、生生在各方面的交流,这种特殊形式的交流给了我们在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体会。

    一、讲课形式

    以往都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而大赛是学生讲课老师和学生共同听课,这种“反客为主”的模式虽已不新颖,但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而且作为师范类院校,讲课应该是我校学生的必备技能,这一讲课形式的改变恰恰能锻炼我校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也为将来我们的就业奠定基础。此外,除了提高学生参与度外比赛的形式进行也使同学们在竞争中更好更快地提升自我知识积累和讲课内容质量,不断完善自我,这无疑也是此次讲课大赛在形式上的一大优势。最后,每次讲课后任课老师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积累的点评与补充也使该次讲课内容更加完备的同时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教学艺术上更为专业化和职业化,二者结合使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与技能的双提升。

    综上所述,本次讲课大赛从讲课形式的角度出发可总结为三个亮点:

    1、教学对象“反客为主”;

    2、竞争形式促使提升;

    3、老师总结拔高水平。这三点无疑从根本上就决定了此次教学形式变革的成败与否,而此次变革的成果也是我们学生有目共睹的。

    二、教学内容

    前文总结了此次讲课大赛从教学形式角度出发的优劣的评价,下面我们将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来讨论本次讲课大赛的教学内容。

    首先,从量的角度来讲,由于形式一改以往的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由学生授课,教学内容的不充实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相对于拥有多年教学经验且专业的老师来讲,学生的知识积累肯定不足。并且虽说这是一门公共基础学科,但跨专业授课也是非常困难且具有挑战性的,故量上的不充足也是情有可原的。

    虽然量上不足,同学们准备的教学材料不管是视频或图片还是可圈可点的,也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同学们利用其快捷的网络搜寻到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取代了之前老师们惯用的冗长无趣的长篇大论,用精致突出主题的视频或图片材料结合时事热点、紧跟时尚潮流使同学们快速高效地接受所讲内容,这不失为此次讲课大赛同学们作为新新一代的知识传播者和未来教育事业接班人所表现出来的时代优势。引用其中授课同学的一句话:“演讲就像是少女的裙,越短越好”。所以内容也或多或少地弥补了教学内容上量的不足。

    此次活动为同学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进步,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讲课大赛,同学们以老师的身份感知知识的魅力和与同学互动的激情,在此,他们明白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和应备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涯甚至教学生涯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回顾本次比赛活动,可以发现参赛学生们无论是在个人综合素质、教材把握能力还是在课堂驾驭能力上和以往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家课型选材广泛,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并且他们大多能自行通过上网来搜索资料,制作相关课件,独立操作电教工具,整体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最后,这次活动促进了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注意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前让大家体验了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把握好课堂氛围。希望以后还能举办这种促进师生交流的讲课活动!

    体育课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一)、尊重学生,课堂注重人性化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我不欣赏有个别教师轻视学生,认为自己身份高于学生,搞得学生不敢与你交流,望而生畏,这样你就不能了解学生实际想法,摸不透学生心理,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不能有效的开展。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提意见,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教师给于正确指导。

    (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就必须让学生喜欢你教师这个人 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敬重你,服你,那么教师一定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为人师表。课堂上要注重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以及适当的运动量。

    (三)、关心问题学生以及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

    我在课间休息时间经常会主动找问题学生和差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认为体育课是多功能性的,除了锻炼身体主要功能以外还要协助其他课程老师搞好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体育课来调节身心,以最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学习。

    (四)、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这样我们离课题堂有效教学就会越走越近了。

    (五)、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要合理

    (六)、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宜安排运动量

    (七)、三结合循环模式”教学方法

    “三结合循环模式”教学正是在“常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作为榜样参与,诱导学生学练,严格把握教学环节,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多动脑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反复学练动作过程,逐步强化规范动作意识,使学生听、观、想、仿、练融为一体,紧紧相扣。

    (八)、有效“小团队”教学法

    “小团队”有效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练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协同,促进他们自发、自主地学习。这些有效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满足师生之间的情感需求——“亲其师信其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诱发了体育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将“玩与乐,乐与学”融为一体.使教学体系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
    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使学生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保证体育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一个指标。

    新课改之后我有很多困惑与想法,把握不了有效教学评价的\\"度\\"。有时学生对一个项目从不认识到认识,或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虽然他水平提高不明显,但这不也是很好的有效吗?只是令我困惑的是,这又怎么来评价呢?很多时候,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可是定性研究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定量研究之上的,如果连简单的百分比描述都没有,而只是一个圆滑性的描绘,可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所以总结一下还是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之外,教师作为一堂课的主导者也很关键,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实,有效无效我觉得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标志——学生出汗了没有。我曾在听课的时候听到一位教研员说新课标体制下的体育课应该是\\"笑与汗\\"的课堂。感受很深刻,真正感受到前辈们在磨练中学习到的东西我们还要下苦功夫去不断的摸索。笑,体现快乐教学;
    汗,体现有效教学。借他的话来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体育课下很少参与锻炼。体育课就那么点时间,如何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在体育课下也积极锻炼身体,这个是个难点。有效的体育课应该是教会学生基本技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最后,总结我的看法,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可以是体育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素质逐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学习运动技能,端正学习态度行为,和表现自我的同时锻炼交往与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过程。之所以称过程,我是想表达有效教学也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

    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一个指标。

    新课改之后我有很多困惑与想法,把握不了有效教学评价的度。有时学生对一个项目从不认识到认识,或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虽然他水平提高不明显,但这不也是很好的有效吗?只是令我困惑的是,这又怎么来评价呢?很多时候,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可是定性研究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定量研究之上的,如果连简单的百分比描述都没有,而只是一个圆滑性的描绘,可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所以总结一下还是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之外,教师作为一堂课的主导者也很关键,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实,有效无效我觉得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标志——学生出汗了没有。我曾在听课的时候听到一位教研员说新课标体制下的体育课应该是\\"笑与汗\\"的课堂。感受很深刻,真正感受到前辈们在磨练中学习到的东西我们还要下苦功夫去不断的摸索。笑,体现快乐教学;
    汗,体现有效教学。借他的话来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体育课下很少参与锻炼。体育课就那么点时间,如何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在体育课下也积极锻炼身体,这个是个难点。有效的体育课应该是教会学生基本技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最后,总结我的看法,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可以是体育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素质逐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学习运动技能,端正学习态度行为,和表现自我的同时锻炼交往与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过程。之所以称过程,我是想表达有效教学也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

    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一个指标。

    新课改之后我有很多困惑与想法,把握不了有效教学评价的\\"度\\"。有时学生对一个项目从不认识到认识,或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虽然他水平提高不明显,但这不也是很好的有效吗?只是令我困惑的是,这又怎么来评价呢?很多时候,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可是定性研究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定量研究之上的,如果连简单的百分比描述都没有,而只是一个圆滑性的描绘,可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所以总结一下还是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之外,教师作为一堂课的主导者也很关键,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实,有效无效我觉得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标志——学生出汗了没有。我曾在听课的时候听到一位教研员说新课标体制下的体育课应该是\\"笑与汗\\"的课堂。感受很深刻,真正感受到前辈们在磨练中学习到的东西我们还要下苦功夫去不断的摸索。笑,体现快乐教学;
    汗,体现有效教学。借他的话来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体育课下很少参与锻炼。体育课就那么点时间,如何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在体育课下也积极锻炼身体,这个是个难点。有效的体育课应该是教会学生基本技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最后,总结我的看法,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可以是体育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素质逐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学习运动技能,端正学习态度行为,和表现自我的同时锻炼交往与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过程。之所以称过程,我是想表达有效教学也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

    音乐课有效教学体会

    本学年,我学习欧美、日本、台湾等地艺术综合课程改革经验,学习借鉴我国艺术课程倡导者、著名美学家滕守尧教授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20世纪初美国重建主义艺术教育理论和奥尔夫、柯达伊教学理念等,积极探索音乐有效教学。主要教学体会如下:

    一、有效拓展音乐教学内容,是开展音乐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等,以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识谱为教学主线,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传授。《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整合与拓展。实践中,我注重领取《新课程标准》精神,努力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如我在上《我和星星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唱与齐唱这种演唱形式,我与学生分别交换角色领唱歌词、齐唱歌词,然后过渡到领唱、齐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不仅很快掌握了演唱形式,而且通过歌词中的相互对话、分角色表演等,进一步培养了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唱歌、识谱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能尝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取得学科综合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开展音乐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的根本途径。《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课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中,我是这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我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等特征,开展了“认字、拼词、学歌词”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边听歌曲边合作拼写歌词,拼写完后对照我列出的答案进行自查。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而且有效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兴趣。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在上《过新年》一课导入时,让学生两手甩着花手绢、扭着秧歌,亲身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在最后的表现歌曲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这时,有的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唱得有强有弱、对比明显;
    有的选用打击乐器,高低分明,还挺有韵味的;
    有的选择了边唱边甩起花手绢、扭起秧歌,充分表达出过新年时那种欢快热烈的情绪。这样,学生主动了,而我只需要在关键时候引导、提示学生,有效避免了长时间讲授的负面影响,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实验操作、情感体验的空间,学习兴趣自然就浓厚了。

    三、创新教学评价,是开展音乐有效教学的有效办法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师本教育,强调的是评价的“三个统一”,即评价内容统

    一、评价标准统

    一、评价模式统一。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教无灵性,只是机械地教唱几首歌曲;
    学生学不自主,只是被动地跟唱,严重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我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尝试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实践。

    音乐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为了体现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几点是我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严谨性 1.严谨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堂课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个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有理、有序、有趣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的质量。

    比如教学目标,现行主要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是理论型的,一种是实际型的,两者各有其特点。理论型的模式注重深层次的、意义广泛的要求等等,比较贴近素质教育的宗旨,但缺乏实际评价的可测量性;
    实际型的模式则注重评价的可测性,比如:学生领悟了多少知识、学会了多少方法和技巧等等,比较易于评价和测量,但与新课标的要求似乎又有一些距离。如何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正确应用到备课中,还需要我们多下功夫。

    备课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还应考虑到是否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是否适于所教授对象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
    是否能适于自身的客观条件;
    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等等。

    2.规范的教态

    教室是一个“大舞台”,整台戏的成功取决于你能否调动起“群众演员”及“配角”的情绪,共同完成这场“演出”。

    规范的教态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声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仪表、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的沟通工具,可能在不经意中,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个鼓励性的动作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和力。

    3.精炼的教学语言

    “讲课”不是“说课”,“讲”和“说”的意义不同。“说”是很随意的,“讲”就不能。“讲”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教授、传授”的意思。所以“讲”不可随意,要精炼。一堂课下来,和教学中无关的甚至是个人的习惯用语要少说,或者是尽量杜绝,以免误导或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

    精炼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便于更好地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思路深入下去,以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4.严谨且不失幽默

    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单凭一味认真地讲解是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位成人对陌生事物的专注时间每15分钟为一个生理周期,超过这个限度,疲劳感马上袭来。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伤大雅的小调侃即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觉,又重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效果。

    然而,难就难在一边能保持严谨的教学,一边还能不失水准地幽默调侃。要想做到既不失严谨又能幽默诙谐,只能认真地从平时常态课教学中一点一点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讲解应该是生动的、风趣幽默的,同时还要善于捕捉友砩戏蠢』乩吹挠幸嫘畔ⅲ⑸约诱砭湍鼙涑煽翁蒙系囊桓錾凉獾恪S判愕慕萄в镅曰岣四蟮挠湓酶泻兔赖南硎堋?

    二、科学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感知艺术。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是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器官接收,通过他的心灵体会、感受,从而使他得到美感的一门艺术。

    高中学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如同他们的生理结构一样,自身的知识结构已近雏形;
    一方面知识结构亦如同他们的心理层面一样,虽自我感觉成熟,其实往内里挖掘还是稚嫩的很。这个时期为他们安排的课程内容浅了不行,不愿意听(学生语:小儿科了);
    深了也不行,听不懂(学生语:又讲些老古董)。所以在制定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时应当遵循音乐这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和自身规律,同时还应考虑到所教授对象(高中生)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

    1.教学中,应侧重于在聆听基础上的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2.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体现了音乐课程独有的魅力特色,音乐也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必须通过直觉的方式去获得。教学中,教师应尽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好学生的“感觉——体验——学习”这一学习过程。

    3.围绕学习主线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程,挑选一些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音乐素材来增大课堂信息量。

    三、创新性

    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师;
    同样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
    同样的教法有不同的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教学中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

    提倡创新性的教学是在符合自身学科知识特点,切合学生心理、能力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长沙的孙衫老师在《音乐与影视》这堂课中,加入了“我为电影片断来配乐”这一章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开发区一中的刘磊老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中,尝试着将“知识导引”这一章节加入到了教学中,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成功地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许多成功的创新教学事例不胜枚举。要强调的是,创新是提倡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创新不是随意的改变;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创新,还是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及规律、切合教学的实际。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平时一朝一夕的积累,规范严谨的常态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概念课的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2017年十月16日至17日,我们国培数学班的50名教师齐聚一堂,在基地校和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概念课的有效教学进行了学习和实践,本次活动围绕概念课进行讲课、评课、说课、议课。下面我对概念课的教学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概念课往往是一章知识的第一个内容,前面没有知识支撑点,处在知识的断面。结合本次数学概念教学观摩与展示活动,我将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概括为: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提出数学新概念→揭示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与旧概念的联系→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系统构建、加深理解。

    一、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数学概念是抽象枯燥的,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把概念放在一个丰富的、典型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心理需求上,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何设置恰到好处的探索性问题,并且能体现本节课概念的必要性,这必须建立在认知和教学内容的生长点上。

    二、提出数学新概念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这种过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丰富的感性材料,从各种类型的感知材料中概括抽象出数学概念,所以,数学概念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学习,感悟,体验到的。由情景得到解析式,然后再辩一辩,最后得出概念。

    三、揭示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与旧概念的联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才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概念教学中,会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找出概念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弄清其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概念的理解,又可以强化新知。

    四、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概念的内涵,认识概念的“原型”,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概。

    五、系统构建、加深理解

    数学概念经常是一个一个地进行教学的,即使在教学时注意了概念之间的某些联系,也往往是为了学习新概念的需要。因此,在学生的头脑中,概念常常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我们在教学时就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放在一起,寻找概念之间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组成概念系统,使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种系统化了的认知结构,不仅有利于巩固对概念的理解,也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无定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学习、研究、讨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概念课教学设计时尽量给学生选择比较好的展现自己才能的题材,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较好的参与氛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投入全部的激情与聪明才智,使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学生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体现,这样的参与将取得了问题解决与自主发展的双面作用,那我们的学生就会\\\"获得受用终生的教育。\\\"

    汽车销售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

    汽车销售培训心得体会(共17篇)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计划(共11篇)

    物理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共20篇)

    数学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共8篇)

    相关关键词: 钓鱼心得体会…… 钓鱼的启示心得体会 扶贫心得体会 敦煌网产品上传心得体会 敦煌网开店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构造 实物 课教学 汽车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