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教务 正文

    关于艺术类院校教务管理工作模式的路径探究

    时间:2023-01-16 11:00:0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刘汉卿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以高效运行的教务管理为支撑。教务管理工作,不仅肩负着组织教学活动、承担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等多重职责,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固本之举和长远之策。对于艺术类院校,学科特色较为突出,教学活动实践性、创造性、主观性强,这也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

    (一)国外关于教务管理的研究

    Z L Tan(2005)指出,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教务管理者要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服务教学活动为目标,发挥自身作用。Kathleen Manning(2006)围绕学生管理实践工作和管理模式,指出“一刀切”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高校。M.Isaeva和H.Y.Yoon(2016)围绕大学教务档案,阐明“无纸化”教务管理模式不仅更简单快捷,同时能够确保高校档案数据的透明度和公开性。T T Gu等(2017)指出高校二级学院是学校教务管理的政策执行单位,要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理念。Joshua D.Pitts(2017)以肯尼索州立大学为例,使用回归分析模型,对高校教务管理环节中的成绩管理进行预测分析。

    (二)国内关于教务管理的研究

    朱丽丽(2016)提出只有树立“大数据教务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务信息需求设计。钱宇光认为改变高校教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意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候锦琴(2020)基于管理理论,联系二级学院教务工作实际,提出了优化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韩雪莹(2020)认为信息化对于高校教务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是社会发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必要措施、必要条件。吴桂清(2020)认为教育管理信息化与科学化是教务管理创新发展的路径之一。崔志杰、肖本嵩(2020)以湘潭大学为例,认为成绩管理是教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尝试性地提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成绩管理模式。殷潇(2020)提出了运用柔性化管理改进教务管理方式,可从去程序化、多渠道教务工作培训等四个方面,提升教务管理运行效能。关幼萌(2022)认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推动教务管理变革提供了重要抓手,并建议将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运用到优化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课堂、提升管理能力等多维层面。此外,也有部分学者围绕艺术类高校开展教务管理研究,陈芳(2013)指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明确目标定位。洪波(2014)强调艺术类高校与普通综合类高校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出发,做到均衡发展、步调一致。

    (三)文献述评

    从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一方面已有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务管理流程化、信息智能化等方面,研究主体大多为全类型高等院校,进而提出具有普适效应的对策建议,针对特殊类型高校,例如艺术类院校,特别是结合高校课程、教学特点、学生结构提出优化方法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对实际教务管理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琐碎困扰、难点、痛点剖析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建议往往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落实。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以艺术类高校为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当前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原因分析,从而探寻出有针对性地优化路径。

    (一)管理模式以管为主、关怀为辅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高校都在持续加大改革力度,针对教务管理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例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及“规范管理、热情服务、提高效率”等。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仅将工作重心落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既定要素,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艺术类院校更是如此。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强制性、命令式模式为主的情况,对教师队伍发挥能动性关注不够,对更好地服务学生、贴近学生谋划不足。

    (二)制度模式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艺术类院校大多参照综合类院校,采用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及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只能在学校给定的框架内选择课程和教师,无法按照自身爱好、专业所长和学习需求灵活改变。同时,制度落实较为刚性,针对学生出现的“水土不服”情况关注不多,难以及时做出优化调整。

    (三)信息系统通用性强、个性化弱

    先进的教务管理系统不仅是各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助推器,还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石,更是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艺术类院校普遍具备基础信息化条件,如具有特定教务管理系统用于教务排课、教师登分、学生选课、学生评教等,但教务系统的功能设置难以满足各个专业的学科、学分特性,此外,为师生服务的网络平台建设还较为缺乏,更无法应对学生、教师调课等复杂但在经常出现的场景。办理休学、退学、退课、教师调课等日常性事务仍需要人为操作,且需留存纸质文件,显然这并不利于后期的存档、调档工作。

    (四)队伍建设压担子多、教方法少

    教务管理人员往往是被动地完成教务处分配的任务,无法做到教务管理创新,导致教务秘书的工作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欠佳。而工作成果一般很难直观体现,再加上繁杂的教务工作难以定量考核,更无法作为教秘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依据。同时,艺术类院校教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招聘新的教学秘书又需要较长磨合期,传帮带难以形成固定机制。

    (一)思维惯性仍然存在

    传统教务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现有的高校教务管理流程中,“令行禁止”的管理模式仍然是主流“声音”,普遍认为该模式能够提升教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确保各环节流转顺畅,实则忽视了对学生、教师等被服务群体的关注和重视,导致教务管理工作缺乏柔性。

    (二)生源差异不容忽视

    与普通高校相比,艺术类院校招生标准更加侧重于艺术专业素养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文化课分数要求并不如普通高校那么严格。文化课基础好的学生和较薄弱的学生安排在同一课程体系下,二者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深度要求不同,导致出现班级内两极分化问题,最终引发高挂科率、在规定年限内难毕业等后果。

    (三)个性需求难以满足

    大多教务管理软件开发公司并未直接参与到教务管理工作中,对艺术类各专业了解不够。但艺术类院校各专业普遍在授课、排课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传统软件开发思路难以满足学院由学科性质和办学特点决定的教学管理方式的特殊要求。

    (四)系统培训亟须加强

    教务管理工作大部分是由教学秘书完成的,且绝大多数教学秘书招聘来源为应届校招,缺乏必要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而在正式上岗前,大部分院校并未安排集中岗前培训,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鲜有系统培训,教务秘书必须边学边工作,而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教学秘书队伍中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一)更新教务管理理念,建立多元参与机制

    学校和二级学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务管理理念,以学生、老师为主体,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教师和学生上。在实施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作用,即教育引导教务管理从业者,站在更高层面,认识到教务管理等行政工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而把准职业定位,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在处理日常性事务时做到态度亲和,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时,秉持“师生无小事”的观念,尽可能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管理的条理性,增加管理的主动性。特别是教务管理部门,兼具管理者和服务者身份属性,应时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牢记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紧紧抓住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使得各项工作和决策能真正符合师生员工的意愿。同时,鼓励师生参与到教务管理工作中,让教务管理员这个身份不仅仅局限于教秘,赋予教师、学生这个多元化的身份。就学校而言,着力提供师生能够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教务参与渠道和平台;
    就教师而言,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方面,参与到教学管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站在本职立场提出教学想法、理念以及实际遇到的教学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
    就学生而言,在参与各项教务交流过程中,对教室管理、学习管理、学习困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需求。

    (二)优化完善制度体系,建立个性培养机制

    一方面,要完善选课制度。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针对选课目的、内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分门别类完善制度,同步做好选课制度的普及工作,确保学生选课有条不紊。积极发挥学科导师制作用,指导二级学院合理分配院内教师资源,让专业任课教师从专业学科角度、艺术人才培养角度、职业生涯规划角度等指导学生理性选课。同时,由于艺术类学生受展演等校外活动影响,经常需要退课、补课,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从执行层面明确具体条件、要求以及截止时间,使教务管理人员办理时有章可依,也让学生能够了然于心,最大化利用好教学资源。此外,建议试行弹性学分学制,即四年制的本科专业的计划学习年限为四年,最长学习年限(包括保留入学资格、休学和保留学籍)为八年,让艺术类院校文化基础较差,但专业能力素质过硬的学生也能在弹性学制内完成其专业的课程学习。另一方面,注重制定与艺术类院校学生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须精准把握艺术类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保障专业核心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并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坚持全面提升和个别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在做好专业知识全科培养的同时,针对各科拔尖人才建立选拔培养机制,帮助拔尖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三)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线上通办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一定资金采购互联网设备、管理办公软件、建设本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平台,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教务管理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即可办理休学、退学、重修、课程请假等日常性的教务管理事务,让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审核基础性的教务管理事务,做到无纸化办公,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高校教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重大教学活动、展演活动、师生获奖情况、试卷、期末结课视频等材料线上收集、自动归档、实时检索,有效提升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及工作效率。当前,周期性的归档工作对于存储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高,但目前高校大多仍采用纸质存档、视频文件采取硬盘存档的,易出现纸张、硬盘自然损坏、文件丢失、档案调取难度高等困难。因此,应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高校教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此外,教务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公开服务信息、办事流程、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办理各项事务,如学生上课请假、教师停调课、休学复学事宜、学籍证明等相关事宜。教务管理人员也要保持热情的办事态度,认真倾听师生的困难及意见,避免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对于师生提出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付诸实际解决,切实地站在师生的角度为其处理困难。

    (四)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建立能力提升机制

    无论是纵向与学校行政部门的沟通、还是横向上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这都要求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沟通协调、周密思考、组织实施等能力。要培养敬业精神。要把熟悉、掌握传统教务管理基本的办事技能作为教务管理人员的“必修课”,自觉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提升解读政策文件的能力,在工作中更好地领悟上级文件精神。要加强沟通协调能力。教务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与教学、科研、学工等多个部门综合协调来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教学质量平稳,要依据学校教学规章制度行使相关职责,加强与学校教务部门、学生、兄弟学院教务人员的沟通,合理、安全、科学的组织各项教学科研活动。要建立教务管理人员能力提升机制,比如定期举办教务管理人员岗前培训、教务工作交流会等活动,为教务管理“新兵”提供向优秀前辈汲取宝贵经验、了解其他学院教务管理小组的工作分工情况的重要平台,提高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更好地发挥“螺丝钉”作用。

    猜你喜欢 教务艺术类师生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期)2021-02-22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1期)2020-02-10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1期)2020-02-10关于教务工作的几点思考陕西教育·综合版(2019年8期)2019-09-19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期)2019-09-10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学苑创造·B版(2019年3期)2019-04-24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学苑创造·A版(2018年12期)2018-03-04麻辣师生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2期)2015-12-11高职院校教务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探究商业文化(2015年6期)2015-07-27写在最后中国信息化周报(2014年42期)2014-11-15 相关关键词: 2017年春季教务处工作计划 2017小学教务处工作心得体会 2017教务处工作总结 教务处工作计划2017 小学学校教务主任工作总结
    相关热词搜索: 教务 探究 艺术类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