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发挥中考试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功能

    时间:2020-02-29 07:45:0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发挥中考试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功能
      
      孙全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顺应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要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设计新意迭出,亮点频现。特别是一些主观性试题的设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于一体。每年中考结束后,许多一线的初三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都能认真分析本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卷的命题特点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建议。笔者认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换个“视角”,尝试借“题”发挥,善于将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卷中的一些典型试题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发挥中考试题的多种功能,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无限!
      
      一、导入课题的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课题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精彩的课堂导人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产生“未有曲调先有情”之效。课堂导入的方法和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借助典型的中考试题导入新课,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苏人版九年级第2课第2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时,为导入新课,笔者首先通过幻灯片给学生投影展示了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思想品德卷中的“实践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并将原先试题的设问适当作了调整,如下:
      
      材料一:现在,我们的不少学生,只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喜欢过圣诞节,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怎么感兴趣。就外来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程度,某媒体在调查中获得如下信息(见下图一):
      
      材料二:作为全球第6个迪斯尼乐园,上海迪斯尼项目已于2011年4月破土动工,计划于5年后建成开放。“米老鼠”终于来了,但人们对“米老鼠”的争议还在继续(见下图二)。
      
      探究:材料一、二中某媒体获得的有关信息说明了什么?
      
      这道试题的情境图文并茂,趣味性强,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继而师生合作,对试题材料进行探究。分析材料一,特别是扣住调查统计图的标题“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分布图”,对比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材料一“某媒体获得的有关信息”说明了: (论文范文 www.fwsir.com) 在青少年学生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刻不容缓!而材料二直观地反映出:面对“米老鼠”为代表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人们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我便顺势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就将围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个话题重点学习“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怎样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问题,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了新课的学习主题与主要内容。
      
      二、化解难点的功能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原理表述较为抽象笼统,教材仅做了要点式的概述,并没有具体展开论述和说明,教师不易把握和讲清,学生也难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构成了教学难点。能否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第三课“认识基本国情”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都是教学难点,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能引入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卷中的第18题(如下),可有效地化解这三个教学难点:
      
      2010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讲话,他在充分展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同时,指出:“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方框中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有关表现,请联系学过的知识,在空格处分别填写相应内容。
      
      (2)根据上述表格的判断回答: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要解决这一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本题时代感强,试题围绕温家宝总理发表的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情景材料阅读与感悟的基础上归纳、理解教材主干知识,掌握知识联系。如上题方框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城乡、地区差距还在扩大。”的信息反映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国家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刚刚普及。”的信息反映了:我国的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大;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反映了: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综合三方面表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国情。正是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国家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构建联系的功能
      
      目前各种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基本是按照“单元→课→框”的结构呈现学科知识的,且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基本都是逐框进行,这很容易将教材知识搞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综合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尝试构建不同单元、课或框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驾驭能力,使学生在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时能够迅速、灵活、准确地调用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经典的中考试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四、课堂结尾的功能
      
      就课堂教学而言,除了需要引人人胜的导入,也离不开精彩有效的结尾。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强化重点、活跃思维、明理导行,使课堂教学收到“发人深思、余音绕梁”之效。如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4课“学会合作”中第一框题着重讲述了“合作的含义”与“合作的重要意义”,第二框题着重讲述了“学会与人合作的要求”,第三框题着重讲述了“竞争的含义”、“竞争的利弊”与“正确参于竞争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讲授完“合作”与“竞争”两个主题词后,必然要总结“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收尾。笔者在这一课收尾时便引入了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思想品德卷中的第30题,如下:
      
      阅读漫画《龟兔赛跑新传》,探究问题:
      
      探究:你认为这幅漫画表达了什么道理?从漫画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本题通过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漫画呈现背景,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明理”——概括漫画所蕴含的道理,进而“导行”——根据漫画所揭示出的道理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漫画的标题是“龟兔赛跑新传”,从字面上看,标题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龟兔赛跑”,联系所学知识,即:龟兔在“竞争”;第二层意思是“新传”,突出一个“新”,“新”在何处呢?仔细欣赏画面,第一幅画面显示出:龟兔开始赛跑时的场景,兔子健步如飞并对自己拿冠军充满信心,而乌龟气喘吁吁,落后了兔子很长一段距离;第二幅画面显示出:兔子最先到达河边,但却对过河到达终点束手无策,而随后赶上的乌龟似乎有好的建议;通过第三幅漫画可以发现:乌龟提出的建议就是“乌龟作舟,兔子划桨”。联系所学知识,即:兔子与乌龟在竞争的同时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因此,“新”就“新”在:竞争之中有合作。通过这道试题进行课堂收尾,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既要学会与人合作,也要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总之,中考试题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勤于搜集、整理和研究各省、市中考卷中的典型试题,并建立相应的资源库,我们在教学中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我们的课堂也将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相关关键词: 发挥中考试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功能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