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社会心理学论文 正文

    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论文-网络传播论文-通信传播论文

    时间:2020-08-25 08:41:4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论文

     

      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学派开启的符号互动论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思想来源,30年代后前后,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也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外文文献中,传播学研究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应,但绝大部分文献都没有系统的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未点明传播学研究新的发展路径。休斯和普奈尔在《传播学科中个人的位置》中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影响并提出性格、跨个体、认知路径,这三种路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都属于社会心理学;奥尔松在《大众媒介:范式的形成》中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中形成的四类典型范式,其中“作为刺激物的媒介”这一范式大体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基础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最为紧密;麦奎尔在《50年代的耶鲁传播与态度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耶鲁大学的传播与态度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实验心理法,与社会心理学具有密切联系;斯波尔在《传播:从概念、领域到学科》一文中追溯了传播学的发展历史过程,认为作为跨学科性质的传播学研究在战后的发展受到社会心理学的明显影响;德利亚在《传播学研究历史》梳理了传播学研究的几大系统,但未明确提及美国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系统;此外,拉扎斯菲尔德和卡茨的两极传播研究(《个人影响》,1954)、克拉伯的多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效果》,1960)、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理论、拉斯韦尔和李普曼的宣传舆论理论也是对建立在社会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基础上的传播研究范式的具体研究,特别是二战后传播学的发展更加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如《二战期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与拉斯韦尔.莱特斯《政治语言学》、墨顿、拉扎斯菲尔德的《社会研究中的连续性》等著作都对传播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美国其他重要的学术期刊也表明,传播科学在美国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综上,我们可以在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历史方面判断出这两个学科之间血浓于水的紧密关联。首先,从学科的结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美国传播学现在声称的主要概念来看,是由媒体和传播造成的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实现了社会控制的目的。研究课题上,美国的传播学更像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而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和实地调查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被普遍使用;从研究的核心概念上来看,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通常是传播研究的核心概念,比如传播学中研究的有限效果论、魔弹论、沉默的螺旋、社会依赖论、培养理论、第三人效果、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等也几乎是都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从研究主体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早期美国传播研究的最伟大的创始人都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Huofulan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被认为是美国认知心理学范式的奠基者之一;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美国传播科学的生命周期与社会心理学的生命周期几乎相同。总之,无论是学科结构、研究课题还是学术历史上,美国的传播学都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和相互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内传播学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知识流动中存在着盲目套用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误区,以及国内传播学和心理学面临的本土化困境。我国传播学研究急需导入其他相关学科的思想材料、思想成果、研究方法、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应被视为新闻传播学的近缘学科,它们对深化新闻传播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此外还要明确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建立传播心理学理论建设的理论批判性、理论超越性原则,关于建立中国本土传播心理学体系。想要重塑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框架,不仅要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更要创新发展出一套具有理论适应性、理论效用性和理论批判性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从而为未来大众传播活动的理性化、科学化发展提理论依据和理论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5]柯泽.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统[M].学习出版社,2016.

      作者:李敏苏士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关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论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