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苏轼定风波与赏析

    时间:2020-09-04 08:43:1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

     教学目的:

     1. 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 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 淡泊人生、 意存退隐的心情;

     2. 理解本词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的艺术特点;

     3. 了解“披文入情”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作品提供的文本出发, “披文入情” ,取得共鸣,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

     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

     三年。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

     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东坡志林》中又说: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可见,这首词应当是苏轼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阵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

     它表达了苏轼当时被贬黄州、 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

     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

     一说到鉴赏文学作品,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以为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在中学语文课上形成的习惯。但是,它们

     并不等于文学作品。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审美对象,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语言文字) ,它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在

     鉴赏文学作品时, 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自己已有

     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具体再现和丰富作品所

     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鸣” ,从中获得丰富的审

     美感受。

     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 “披文入情” 的过程, 它才是文学鉴赏的真正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

     当然, 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 但我们不能把

     它们作为文学鉴赏的起点。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画地为牢,从而“一叶障

     目,不见森林” ,甚至抛开作品本身,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去主观

     臆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背离了文学鉴赏的目标, 也失去了文学鉴赏的乐

     趣。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在文学鉴赏中所得到的东西与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现

     的东西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不同。因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两回事。

     下面我们就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必要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来具体感受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复杂心情。

     二、 作品内容分析

     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上。

     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逢雨有感而作。由此可见,这是一篇即景生情的作

     品。词的正文分为上下两片。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

     先看上片,它主要写作者在雨中的行为和感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急雨骤至,盖

     顶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并不为之所动,且吟且啸,徐步向前,竹杖

     芒鞋, 自我感觉轻快无比, 一点也不害怕, 仿佛风雨并不存在一样, 这与小序中的 “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相呼应。大家只要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苏轼在此时吟诗啸词的具

     体情景,就不难体会他那淡泊外物的从容气度。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的,作者说“莫听”显然就有外物不足

     萦怀的意味。

     “竹杖芒鞋轻胜马” ,这是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竹杖芒鞋的确很轻,轻

     巧, 轻便, 然而在雨中用它们来行路, 拖泥带水的, 比起骑马的便捷来显然就差远了。

     所以,这里的“轻”只是作者此时心情的外化。显然,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

     必然另有所指,这里的“轻”字因此也必然另有含义。它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这

     就需要仔细分析了。

     竹杖芒鞋是普通人或闲人的步行用具, 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

     骑,“行人路上马蹄忙”嘛。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曾在《答

     李之仪书》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

     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 从这里可以知道, “竹杖芒鞋”是此时的苏

     轼的常见形象。此外,被人推搡谩骂,大家都不认得他是个官,此时的苏轼认为这是

     可喜的事情。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此时对于做官的畏惧与厌烦。这是

     可以理解的,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后来又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

     被他人从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廷” ,在知湖州的任上被逮捕送御史台狱,

     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经过这些年的仕途遭遇后,

     他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 这里的 “马”与“为官” 相联系, 这里的 “竹

     杖芒鞋”则与“为闲人”相联系,这里的“轻”显然就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了。

     很明显,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他用眼前的风雨比喻自己在仕

     途上遭受的打击;用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潇洒风度,比喻他遭受打击后淡泊人

     生的旷达胸怀; “竹杖芒鞋”喻指赋闲, “马”喻指为官, “竹杖芒鞋轻胜马”则表现

     了他此时 “无官一身轻” 的的从容自在。

     苏轼在遭受生与死的打击之后还能达观自解,

     有这种淡泊旷达的心态,实属少见。不过,在苏轼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隐痛,这也

     主要表现在词的这两句中。

     “莫”是“不要”的意思, “莫听”在这里有“劝阻”的意

     味;与此对应,“何妨” 在这里有 “推荐” 的意味; 两者连在一起, 形成了“不要,, ,

     不妨,, ”这样的句子,由于在这里是苏轼自己对自己说,于是就有了一种自我劝解

     的意味。他这样劝解自己,实际是也是这样去做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苏轼的达观自解。正是这种痛楚让他产生了“退隐江湖”的想法,于是有了下面这句: “一

     蓑烟雨任平生。

     ”

     封建士大夫常有这样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出仕为官”相

     对的常常是“退隐江湖” ,由此引出了词的下一句: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这里的“一

     蓑烟雨”,不是写眼前景, 而是道心中事。

     试想一想, 此时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

     哪里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眼前的沙湖道中雨,而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

     片雨丝的景象。遭受打击后的苏轼是想着要退隐于江湖!苏轼写这首《定风波》是在

     三月, 到九月写的《临江仙》一词中, 又有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这样的句子,

     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 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

     再结合他

     在《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的心

     境,把“一蓑烟雨任平生”理解为归隐是合适的。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也与此合拍。

     注: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

     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 )这种解释从

     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再看下片。下片比较简单,它着眼于雨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想“退隐江湖”的心情。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一句是写实。此时阵雨刚过,

     天已放晴,空气清新;料峭的春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有些冷;前边的山头上,夕阳

     斜照,好像在向诗人致意。微冷的春风吹走了诗人的酒意,使他头脑清醒;山头的阳

     光又送来缕缕温暖, 让他有了淡淡的喜悦。

     如此的文字正显示了经历风雨洗礼之后的诗人内心的平静。

     (这里的理解不同于教材,教材上句对句的机械理解过于牵强,且

     与词的下文互相矛盾。

     )

     然而,诗人毕竟已经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在这之后,他会有些什么想法呢?“回

     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这一句中,诗人不仅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还化用了陶渊明的句子“归去来兮” 。“向来萧瑟处”表面上是指刚才遭遇

     风雨的地方, 实则比喻自己在仕途上经历的坎坷。

     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年来自己在仕途

     上的遭遇,实在是阴晴莫测、安危难料,还不如陶渊明那样辞官回家,退隐江湖,那

     样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此时此刻,苏轼想退隐江湖的想法已跃然纸上。这一句

     正好与上片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相呼应。当然,这仅仅是他当时在遭受重大打击

     之后的一种想法而已, 现实生活中的苏轼由于深受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的影响而并

     没有退隐江湖。

     三、 作品艺术特色分析:小结

     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一篇即景生情的作品。纵观全词,写眼前景,想心中事,言

     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是它的主要艺术特点。

    相关关键词: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