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塔山阻击战 正文

    山作文之宝塔山导游词

    时间:2020-09-15 09:11:3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宝塔山导游词

     篇一:延安导游词】

     篇一:延安导游词

     延安

     宝塔山导游词

     高耸于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塔,始建于公元 766 年— 779 年,距今已 1200 多年了。这 座古塔在宋代曾经重修,金、

     明两代又予以修葺。现存塔高 44 米,塔基周长 36.8 米,为八角九 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

     壁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 “俯视红尘 ”,南门额书 “高超碧落 ”。

     二至八层每层有一至两

     个拱形窗,第九层则四面开窗。

     明清之际,均称这

     座塔为 “古塔 ”。1937 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 的中心和总后方。

     “滚滚

     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 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 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于是便有了 “延安宝塔 ”之称,古老 的“嘉岭山 ”之名也被

     “宝塔山 ”所代替。

     自明以来,宝塔历

     经 350 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 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

     后,古塔也获得新生。省、市人民政府曾于 1959 年和 1984 年两次 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了

     全面维修。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装设了楼梯,加砌 了基座,并在塔尖安装了

     避雷针,在塔身檐角上环饰了彩灯。

     1996 年国庆期间,我们拆卸了 所有彩灯,在宝塔周围及

     塔顶层重新安装泛光灯; 2001 年,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宝塔山 实施了 “点亮”工程,将 宝塔和山体按照主题美观的要求安装了各种灯饰,每天晚上开灯 2 小时,使宝塔山光芒四射。

     从远处看,金碧辉煌,塔影婷立,景色蔚为壮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 钟亭。在这个钟亭里悬挂的钟是明代的铁制洪钟,为明朝崇祯元年 (1628 年) 4 月铸造。该 钟高 150 公分,直径 160 公分。

     钟原置于对面的太和山道观,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部把它移到这 里,做为报警之用。铁钟

     音质清宏,余声久绕,可传方圆 30——50公里。

     1938 年 11月日 寇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口钟 发出报警的钟声,日机将延安炸成一片废墟,而它却象一位忠诚的 卫士,岿然屹立于宝塔山

     崖,为保卫延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大家向东边看!这 座建筑物叫做望寇台,当年范仲淹镇守延安时,为了观察敌情,指 挥作战,就在嘉岭山的最 高峰修筑此台。此台建于最高峰,到了夜间,星辰逼临,好象伸手 可摘,因此人们又称其为 摘星楼。原楼已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是 1987 年在原址上重 建的。

     沿摘星楼往下,向 西延伸的这道土畔,是一段古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直到山下, 通过南门与凤凰山的城墙 相连。(南门的位置在现在育才小学附近,现在人们仍称 “南门坡 摘星楼的北面,是

     一个约 400 平方米的大平台,这就是东岳庙的遗址。东岳庙始建于 宋代, 1506 年,延安知府 王彦奇予以重建。宋明以来,直至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周围很 有名气,在佛教界也颇具 影响。每年四月二十八为庙会,据一些健在的老人介绍,本世纪 20 年代,宝塔山的庙会(东

     岳庙和鬼王庙)还相当兴盛。

     东北边那个独立的 砖砌成的四棱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的一种通讯报警设备, 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

     白天燃烧柴草或狼粪生烟。据说狼粪燃烧时生烟更烈,垂直上升, 便于观察,因此有 “边关

     起狼烟之说。

     ”范仲淹镇守延州时,曾在那里修有烽火台,是一个黄 土夯筑的四棱台。现在我

     们所看到的烽火台是 1993 年 6月至 9 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台 高 10.9 米,台顶面积 103.3

     平方米,台底面积 253.8 平方米。这座烽火台的位置选择绝妙,虽 不在山巅,但视野十分为 开阔,登临台上,能看到东、西、南三川的尽头。

     从烽火台往南,那 山腰中的建筑群,是新修的茶社。那里原是嘉岭书院遗址。

     子,进行习文研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栋梁之才。明弘 治年间在其遗址上重建嘉 岭书院,当时修有正堂三间,内塑范公像;五经会讲堂三间,供诸 子讲经教学之用;院内还 植有松柏桃李树千余株,环境幽静,特别优美,对当时文化的发展 起过很好的作用。清乾隆

     十六年又重建。

     1979 年修建茶社时,在书院遗址出土了《嘉岭书院 记》石碑一通,记载清乾

     隆十六年重建事迹。

     在烽火台下,距烽 火台高约 100 米的延河之畔,有一 口通河井。该井是范仲淹驻守延 安时,特别为嘉岭山的守 军供水而修凿的,后人称为范公井。井口呈椭圆形,井深 24 米,四 周以块石围砌。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

     宝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观 —— 摩崖石刻。该处占地面积 2864 平方米, 该石刻高 6—7 米,长 260 米,上面有历代文人墨客的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书 “嘉岭 山”三个隶书大字。

     “嘉 ”

     是美好的意思, “岭 ”是指山脉。每字高 3.68 米,宽 3.37 米。因风 雨剥蚀,字迹模糊,明朝 初年曾加以深凿,后被涂成红色。(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刻字的照 片)。其南约 50 米处,还刻

     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说得是范公用兵如神,也十分珍贵。还有 宋代石刻 “高山仰止 ”、

     “出将入相 ”、“先优后乐 ”、 “重岗叠翠 ”、“云生幽外 ”、“嘉岭胜境称 第一”、 “泰山北斗 ”、“一

     韩一范 ”等刻字。

     说到这里,就不得 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公元 989 —1052 年),苏州

     吴县人,其先世为彬州(今 陕西彬县)人,后徒家江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 家。

     1040 年 5月,宋王朝 开始对延安地区的城防进行全面的整修和加固,其中就包括对嘉岭 山的整修。当时,范仲淹 把嘉岭山做为守备延安的重要阵地和指挥中心,因而予以精心修筑。

     以上介绍的望寇台、烽 火台、范公井等就是其遗迹。范仲淹抵达延州后,励精图治,竭力 医治战争的创伤,使得延 州一线军心、民心大为振奋,实力也得到加强。于是夏人相戒说: “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 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小可欺也。

     起句,现存一首。我们刻录于碑石,立于钟亭旁。这首《渔家傲》 词曰;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在延安戌边 只有近一年时间,但其建树颇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选贤 任能,并在军事、政事繁

     忙之际,注重教育,兴建书院,实在难能可贵,无愧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家的称号。他的《岳阳楼记》至今仍为散文之杰作,特别是他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

     句,可谓众口皆碑。这句名言,不仅是他文才的集中表现,同时也 是他高尚胸襟的崇高精神

     的体现。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导游词

     沿山势而筑的古城

     墙据考证始建于公元前 215 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是延安 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

     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据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以北方的 匈奴为威胁秦王朝安全的主要敌方,故命大将蒙恬亲率大军 30 万北征匈奴。蒙恬为了伐师进 退畅通,采取了两条重要

     的军事策略,即进攻线上稳打稳扎,防守线上步步为营,以守制攻。

     延州当属其列,被命大

     兴土木在凤凰山筑城为池,随着边陲战火的久久不息,历代皆有重 修,尤其大唐名将尉迟恭

     镇守延安期间,亲自督修扩城。

     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途经延州时,挥毫写下《塞芦子》名句: “宝 塔钟声三川闻,肤施(今

     延安)鸡鸣五城应 ”。

     1937 年 1 月 13 日, 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城后,第一个住地便是凤凰山。

     因此,凤凰山之名更加驰

     名中外。古今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愈发给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 城池增添了无限光辉,历

     代名人纷纷登山揽胜,俯瞰延安的壮丽景色。

     近年来,随着延安 城市建设的发展,凤凰山已由过去的延安城西北屏障而变为现今延 安城内的山城公园。

     朋友们,凤凰山到

     了。

     这间石窑是毛主席 在凤凰山居住时的第一院窑洞,它原先的主人叫李建堂。毛主席在 这里会见了第一个进入延

     安采访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与之通宵长谈。范长江后来将采 访所得整理为《陕北之行》

     发表。

     1937 年 6 月下旬,

     毛主席移居 200 米远的吴家窑院,即现在开放的毛主席旧居。

     吴家窑院系前后两

     院,后院有三孔石窑,一门两窗,中间一孔是会客室,左右有过洞 同另外两孔窑洞相连。左

     边的一孔为毛主席寝室、右边的一孔为办公室和书房。里面陈设有 木质办公桌椅、柜子、两 只小铁皮文件箱、木澡盆等。西室壁上悬挂毛主席写作《论持久战》 时的照片;东窑壁上悬

     挂毛主席指夹香烟读报的照片;中窑西壁上悬挂毛主席与印度援华 医疗队交谈的照片;东壁

     悬挂毛主席与白求恩亲切交谈的油画;正中悬挂毛主席与贺子珍的 合影照片。

     1937 年 10 月, 贺子珍离开延安赴西安,后去苏联看病。次年 11 月,毛泽东与军委 办公室秘书江青结合。

     篇二:延安导游词

     从红 军长征的角度看,延安 长征的红军,终于 找到了 “家” 在陕北开辟了延安 时代,历经抗日战争洗礼和解放战争的风云,红星照耀中国。

     夏大地上,建立了

     新中国。

     中心。

     延安之名,始出于 隋。

     1937 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 在地。

     享誉中外,为扩大 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 848 处,有保存完好的宋

     代石刻群洞 18 个,石窟寺 14 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 12 处古建 筑,有革命旧址 6 处。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 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 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延安旅游景点介绍 百姓生活 2010-04-25 18:18:31 阅读 481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 北部 ,地处黄河中游。

     延安在历史上一向 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 经久不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址 5808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

     4处,省级文物 26 处,县市级文物 183 处。

     延安又是中国革命 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 过 13 年,留下了一大批宝 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 延安精神。全市 境内的革命文物达 140 多 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 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 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

     延安黄土风情文化 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主要有民间社火、 灯会、闹秧歌、转九曲、 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 还有陕北农民画、布堆 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

     黄河壶口瀑布距延

     安市 178 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处黄河水面从 400 余米的 宽度突然缩窄为 40 米,在

     壶口处骤然下跌 30米左右,随后沿一条长达 5公里的“十里龙槽 ”直 去。黄河壶口瀑布气势 如宏,四季晨昏晴雨变化无穷,瀑布与十里龙槽河心的右岛 —— 孟 门山、黄河大桥等景点组 成了黄河中游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黄河系列自然景观。

     概况: 区号: 0911

     邮编: 716000 面积: 3.7 万平方 公里 位置:位于陕西省 北部,地处黄土高原 人口: 206 万 区划:延安市县共 辖 1 区(宝塔区) 12 县(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 甘泉、富县、洛川、宜川、

     黄龙、黄陵)

     景点介绍: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 圣地,被誉为 “人文初祖 ”的轩辕黄帝的陵寝地 —— 黄帝陵雄伟、庄 严、壶口瀑布是黄河流 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暴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 25 公 里的黄河壶口处。黄河巨 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 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 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 300 米宽骤然收束为 50 余米。

     壶口瀑布

     古时这里有 “旱地

     行舟 ”、“飞鸟难渡关 ”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口, 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 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四震,去烟迷漫,惊吓 得也不感飘然不过。

     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 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国第一陵,在黄陵县城北 1 公里 的桥山之巅,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是朝圣旅游的胜地。

     黄帝陵地处桥山, 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境幽雅。山下有大 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祭

     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题黄帝陵 3 个大字。祭亭后的一块 石碑上书桥山龙驭 4 字。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 3.6 米,周长 48 米。陵前数十米处有 一高台。

     黄帝庙呈四方形, 庙门朝南,气势雄伟,门额上大书轩辕庙三字。庙院内有大殿,门 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 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 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四千余年。巨柏高 19 米,树干下围 10 米,有谚语称它七楼八扎 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传 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

     军柏。

     杨家岭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 于延安城北 3 千米处。中共中央在此继续领导抗日战争、大生产运 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中

     国共产常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领导解放战争。这里修建了中央大 礼堂、中央办公厅楼及百

     余孔窑洞、百余间房屋。

     1942 年 5 月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 会, 1945 年 4月,中共中

     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讲座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这里有毛泽东、朱德、 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及中央各机关旧址 等。

     篇二:龟山汉墓导游讲解词】

     龟山汉墓导游讲解词 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龟山汉墓是第六代楚王 — 楚襄王刘注的陵墓。它位于徐州市西北郊的九 里山。《水浒》里有首诗是这样说的: “九里山 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起乌江水, 恰似虞姬别霸王。

     ”九里山是著名的古战场,传 说是楚汉相争决战地。可以说九里山古战场是 徐州这块军事重地和兵家必争之处的标志和象 征,历史上这里狼烟四起,战争频繁,也可以 说一部徐州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各位嘉宾,大家看到的这座形似金龟的小山就 是龟山。它并不很高,海拔仅 73.5 米,但山不 在高,有仙则灵。因为在它的下面保存了一座 构造完整的汉代王陵,使它的名声远扬,那就 是我们将要参观的龟山汉墓。两汉文化看徐州, 就是因为徐州拥有凝聚着 2000 多年历史沧桑 的汉代三绝,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以及汉墓, 在徐州现已发掘的几十座汉代王侯墓中,龟山 汉墓就是这些汉代墓葬中的典型代表。龟山汉 墓是 81 年 2 月当地的农民在开山采石时偶然发 现的。

     81 年 11 月至 92 年 11 月南京博物院会 同徐州博物馆共同发掘整理。在 85 年文物普查 时收集到的一枚龟纽银印,揭开了墓主人的身 份之谜,得知此墓就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和 他夫人的合葬墓。这座汉墓工程浩大,打凿精 细,气势雄伟,特别是该墓的设计和施工,处 处凝聚着汉代建筑师和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巧 技艺,甚至很多方面是当代科技仍无法破译的 千古之谜,故而被誉为 “中华一绝千古奇观 ”。

     请跟我进去参观。

     现在我们位于南墓道的入口处,墓道是运送棺 木的进口,这里原本是露天的,但为了便于保 护和管理便封了顶,建造了这座门厅, 除此之 外龟山汉墓均保持原貌。让我们先看一下这座 墓葬的平面图。这座汉墓由两条甬道、两条墓 道、 15 间墓室组成。它座东面西,东西全长 8 3 米,南北最宽处达 33 米,总面积 700 多平方 米,容积达 2600 多立方米。因为这是一座夫妻 合葬墓。所以中间以壶门为界,南十间为刘注 墓,北五间为夫人墓。两墓均凿山为室,结构 均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

     从这里由此向内是全长 56 米的甬道。甬道高 1. 78 米,宽 1.06 米,56 米长的甬道沿中心线开 凿的最大误差仅 5 毫米,精度为万分之一。我 们可以从这条红色的激光线看出,墙面几乎是 和它平行的。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打凿精度最 高的一座汉代墓葬甬道。在发掘时,南甬道被 26 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密密的塞住。每块塞石 打凿的都十分精细,接缝严密,连一枚硬币也 塞不进去。这些塞石每块重 6-7 吨且不是徐州 附近的石质,古人究竟是怎样将这些条石运来 并塞进甬道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现在让我们进入甬道到主墓去看一看。各位可 以摸一下石壁,非常的光滑,全部是经过打磨 的,且甬道上方的夹角也全都是直角。大家请 看地面两侧都留有排水槽,宽深各 10 厘米,不 仅甬道中有,墓室中也几乎全部打凿了。

     现在我们来看十五间墓室的第一间,这一间的 面积为 22.2 平方米,大家请注意一下这间墓室 的顶部结构,是四角攒尖顶,很像现在的蒙古 包。这是一间马厩,是拴马、养马的地方。所 以这里有拴马桩和饮马池。此外这里还出土了 一个陶盆和一个陶俑象征着马的食槽和马夫。

     我们再来看一下里面这一间。这一间是车马室, 是放置车辆的一间库房。汉代时马车逐渐成为 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乘坐马车也有一套严格的 规定。楚王刘柱作为一个诸侯王,乘坐的是四 匹马拉的车,而且车内可坐可卧,并且可以调 节车内的温度。我们面前的这辆马车是仿造的。

     这一间墓室比我们刚才看到的车马室要大得 多,为了防止塌方,古人特意在中间留下了一 根石柱,以起到支撑作用,这一间墓室顶部结 构为五坡顶。

     我们再到对面小车马间去看一看。这一间只有 5.91 平方米。却出土了四件堪称国宝级的陶马。

     尤其是对马头的刻划,既符合真马的解剖比例, 又突出了马的豪放个性,是国家一级文物。此 外在这间屋子里还出土了一些御手俑和铁制马

     器。这间墓室也是四角攒尖顶。

     ? 作者: 122.96.128.* ? 2009-11-15 14:13 ? 回复此发言

     2 请问谁可以帮我翻译下徐州龟山汉墓的日语导游词,谢谢啦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看过的这前三间墓室,都是和车马有关系 的。在西汉初年,据史书记载 “天子不能具纯驷,将相或乘牛车 ”, 就是说皇帝也难能找到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来驾车,文官武将所乘坐 的很多还是牛车。说明经过秦末的连年战争,社会经济十分困难。

     对此刘邦所领导的西汉政权采纳陆贾、萧何的建议,顺应民意,以 “无为而治 ”作为安邦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社会经济快速恢复。到了墓主人刘注所处的时期,也就是西汉的中 期,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用马代替牛架车已成为富足的标志,以 汉武帝为代表的爱马癖好,也造成了当时社会爱马之风的形成。在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汉中期墓葬不仅在与车马有关的墓室的数量 明显增加,而且墓葬中频繁出现车俑、马俑也是不足为奇的,这是 与西汉早期墓葬有所不同之处。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刘注的礼乐器具室,作用和现在的歌舞厅相 类似。这一间为两坡式屋顶。中脊高 3.55 米,所以室中的这根石柱 显得十分高大。它的宽度有 80 公分。同时在这间墓室里出土了大量 翩翩起舞的歌舞俑。在汉代,从皇帝到贵族、官吏都好歌乐舞,成 为盛行一时的社会风尚。据史料记载,西汉成帝的皇后 赵飞燕 “丰若 有余,柔若无骨 ”“纤便轻细,举止翩然 ”,以舞姿轻盈,身轻如燕得 到成帝的宠爱并以此而著称于世。而且这些达官贵人还特别会享受, 他们在欣赏歌舞的同时,还要品尝美食,所以在礼乐室的旁边特意 安排了一间厨房,请大家接着看一看。

     考古工作者在厨房里清理出了大量的谷物和一些动物的骨头,这些 都说明了古人所信奉的灵魂不灭的思想,认为人死了以后,只是从 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所以他们会在厨房中放上炊具、餐 具、食物等供其到了阴间继续享用。有厨房当然要有水井。各位请 看这口象征性的水井,口径是 1.1 米,深 20 厘米。这样一口象征性 的水井又被墓葬的建造者设计成为这座墓葬排水系统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大家请看井内的水来自上方的山体裂隙,常年不干,水满 则外溢至排水槽流出墓外。整个排水系统由东向西、由高渐低。经 过专家测量,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比甬道口地面高出 527 毫米,这 样就有利于水的排出。同时这里还清理出许多果核,根据这些果核 考古工作者推断出刘注下葬的时间在 8-9 月间。

     这一间是武器库。

     出土时并没有发现很多的兵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兵器都是铁制 品,早已锈蚀掉了。武器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刘注 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当年对这一间武器 大家看到的这道门叫壶门,连接着刘注和他夫人的墓室。汉代的葬 制讲究夫妻同墓不同穴,遵循的是灵魂的合葬。也就是说生前夫妻 两人分别打凿自己的墓葬,只有夫妻两人都下葬以后 ,才能把中间的隔墙打通。通过从刘注及刘注夫人墓中清理出的钱币推断出刘注比 夫人早下葬三年,也就是说在刘注下葬三年后才将这道门由夫人墓 向这边打通,这在当时叫做 “开门寻夫 ”。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一间是刘注夫人的乐舞厅。大家或许注意到了它 的顶部结构与刘注墓中的截然不同。屋顶上是拱形的,还有一些突 出的小石包。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如果把拱形的屋顶看作天,那一 个个小石包不正象征着满天的星斗吗?古人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下一 个人,凡伟人英才离世,天上必有一颗星要陨落大地,所以大家请 看,石柱两侧的那两颗正在陨落的流星就象征着刘注和他的夫人。

     这一间是刘注夫人的前殿,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规模远不如刘注那一 间,而且打凿也比刘注那边粗糙。这证实了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男尊 女卑的事实。

     请看,这一间是刘注夫人的棺室。但考古工作者并未在里面发现夫 人的棺木及尸体,这里陈列的棺木也只是一个仿制品。大家请看棺 木前 40 厘米,距墙 20 厘米的这些凹线及凹坑,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为了稳固棺木,这在考古方面来说叫做棺床。这就是推断这一间为 棺室的主要依据,为什么没有发现棺木和遗骨呢?这仍然是个谜。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让我们到夫人的厨房去看一看。夫人的厨房 中也有一眼水井,但这间墓室里最有特色的要数屋内东西两壁上的 一对对称的凹槽。关于这对凹槽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 为它厨房里象征性的壁橱或者碗橱,还有人认为刘注有十间墓室, 而夫人仅有五间墓室,所以这两个凹槽是准备继续开凿的墓室未完 工的痕迹。

     大家看到的这条甬道是北甬道,是运送夫人棺木的通道。而龟山汉 墓最有特色的要数这南北两条甬道。这两条甬道相距 19 米,但它们 的平行误差仅为 1/16000 ,形象的说,这两条甬道如果沿着这个误差 继续向西延伸,它们在 2000 公里以外才会交汇。同时两条甬道地面 高低之差也只有 8 毫米,长短之差仅有 2 毫米。据专家推测,即使 是 300 名能工巧匠一起动工也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 程。请跟我沿着甬道往前走,我们现在所走的这条甬道并排只能走 两个人,众多的工匠不可能同时做工。而刘注在位只有 13 年时间, 可想而知他要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来打凿这座地宫。所以龟山汉墓 不仅是汉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也是当时封建贵族奢侈的 见证 。

     各位嘉宾,汉墓有 “十墓九盗 ”之说,龟山汉墓也在劫难逃。当时的 盗墓者就是通过这条北甬道进入这座墓葬的。

     81 年考古工作者进来 的时候,这条甬道只有下面一层塞石了,上面的塞石已被盗墓者拖 出墓外。考古工作者在北墓道发现了两件不属于刘注所在年代的文 物:一件是货泉 —— 王莽篡位时发行的货币;一件是属于

    相关关键词: 塔山阻击战
    相关热词搜索: 塔山阻击战 作文 之宝 塔山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