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

    时间:2020-03-10 07:48:1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34中 张春玲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和改进,全面激发学生潜能,要求学生有所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热点问题,我进行了思考与初步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一般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其教学的一般程序如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实验验证假设→分析验证过程及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这些程序中始终贯穿着创新学习。
      
      1.提出问题。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在以往生物教学中多是由教师提出面小、狭窄的问题,学生进行解疑,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会产生定向的探究反射,也就存在许多发自内心的疑问,如:花为什么五颜六色而叶片是绿色的?鱼为什么生活在水中?鸟为什么能飞?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向往自己能亲自解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应“圈地为牢”,限制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相反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创造民主平等的地位,使学生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权利,允许和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可以是教材中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也可以是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难度不能太大。
      
      2.作出假设和设计方案。根据已有的信息,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提出可能的假设。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假设,优化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假设仅仅是尝试性的解释和推测,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阅最新的知识动态,对各个实验进行观察探究,使学生能设计出相应的最佳实验方案去验证假设,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在设计中难免有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教师不必急于指正,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纠正,从中寻找正确答案。生物学实验不能只求循章办事,应该提倡创新。我将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验验证假设。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具体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收集资料、数据等步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创设适当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性活动。探究是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由于是学生独立操作,因而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操作活动,及时反馈信息,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探究过程和思维坡度,使学生敢于改进和革新,不被现有的实验条件限制,又能沿着科学道路探究,这样才能使其创新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注意经常鼓励学生不要因一、二次的错误而气馁,更不要因一、二次的失败而放弃,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之处,失败之因,让其逐渐形成坚忍不拔之精神,要能经受挫折,承受失败。从而能使学生的求异、发散、怀疑、否定等创新思维在假设理论设计方案中充分地发挥、运用和展现。进而培养学生不懈探究精神,提高创新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分析验证过程和结论。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进行判断、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所作的假设被得出的结论所验证,则可撰写研究报告;如果所作的假设不能被得出的结论所验证,则可提出新的假设,重新设计探究方案。
      
      5.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整理信息,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研究如果。各个课题组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并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着重说明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本组的假设,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对探究过程及结果进行互评,教师对探究过程及结果进行点评,分析并对照实验的优缺点。通过互评和点评进行交流研讨,各课题组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取得共识。
      
      二、两点思考
      
      1.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创造始于质疑,研究性问题在质疑中产生。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不会质疑,就不会有思考,就不会有探索。问题与质疑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解决问题的欲望是研究性学习的动力。
      
      2.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体验。鼓励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本实验为何要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否采用其它方法?实验材料是否可以替代?等等。还应鼓励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索、尝试、验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关关键词: 高中英语 作文 大全 英语 初中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