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社会学概论论文 正文

    社会学概论课程论文

    时间:2020-08-25 08:43:5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1 贫困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

     1.1 贫困的界定

     1.1.1经济学对贫困的定义

     贫困首先被看作是经济现象。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的状态。与之相近的界定有:贫困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能力;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达到所在社会可接受生活标准的那种状况。由此可以看出,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贫困,它是因经济收入不足而不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或可接受生活标准的状况。对最低生活水平的界定相对容易一些,国际上一般用贫困线来测量贫困。所谓贫困线是指社会中家庭品平均收入的一半,人均收入低于这个水平的家庭极为贫困家庭。显而易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困线可能不同,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水准不同,包括的范围为不同,家庭收入的平均水平也不同。实际上,测定贫困线是为实施社会救助服务的,因此,它一般以行政区为单位。

     对贫困线的测定有收入法,也有的有市场菜篮子法。市场菜篮子法是制定出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作为人们每月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从而计算出在市场购买这些必需品所要支付的金额,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这个水平的即为贫困。

     1.1.2 社会-经济的定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对贫困的界定包含了更多内容。比如英国学者汤森德(Townsend)认为,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贫困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认为,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国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近些年来,世界银行在反贫困方面也指出,贫困不但是经济上的,也是健康、文化和社交方面的,因此贫困具有综合特征。上述对于贫困特征的指认已经超出了纯经济范围,而认为它具有社会-经济特征。实际上,贫困被认为是与低收入相关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人认为,在一定社会中没有体面的生活就是贫困。

     贫困现象是复杂的,以致难以获得统一的界定和衡量标准。不过国际上也有一些比较公认的测量贫困的方法。除了贫困线外,恩格尔系数也被经常使用。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得比例越大,就越贫困。国际上一般把60%作为贫困线标准,即当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达到和超过家庭总支出的60%时,他们就属于贫困。恩格尔系数可以用来测量一个家庭,也可以用来测量一个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贫困程度。

     1.2 贫困的类型

     贫困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分类。

     1.2.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的生活时曾指出其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状态。在关于贫困的研究中,绝对贫困是指收入不足以维持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状态。所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首先是从营养学的角度着眼的,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他是贫困的。当然,除了营养之外,人的基本生存还需要穿衣和住房。绝对贫困是最严重的贫困。

     相对贫困是与某一生活标准比较而呈现的贫困状态。当然,并不是与所有的生活水平相比所形成的短缺都可以成为相对贫困。在贫困研究中,相对贫困是指收入虽然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但与一般的生活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的状态。或者说,相对贫困是贫困的一种状态,是优于绝对贫困的贫困状态。

     1.2.2 个案贫困与群体贫困

     个案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处于贫困的状态,是相对于周围的个人、家庭的贫困。这种贫困主要是有个别的、或特殊的原因造成的,是某一范围的人口或家庭中的个别现象。由于灾病、遭遇突然事件,少数个人和家庭陷入贫困之中,即是个案贫困。在一般意义上,个案贫困是相对于群体贫困而言的,它可以指个人、家庭或村庄。

     群体贫困是在一定范围内某一类社会单位普遍处于贫困的状态,所以也叫普遍性贫困。它指的是一个区域、某一类社会成员大多处于贫困状态,如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农村、有残疾人的家庭、单身母亲家庭等。群体性贫困是由共同的原因造成的。群体性贫困具有相对性,一个农村县、乡的贫困是一种群体性贫困,但在全国范围内可能属于个别现象。

     与群体性贫困相连的还有结构性贫困。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分配制度不平等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贫困现象。比如,一定时期政府忽视农民利益而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劳动就业政策的调整使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年工人失业,导致家庭贫困等。结构性贫困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它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态。

     2 我国的贫困问题

     2.1 我国贫困问题的历史与变化

     我国的古代社会虽然有丰富的农耕文化,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及制度方面的原因,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民的生活,大量的农民起义几乎都与农民的贫困有关。近代以来,我国人口急剧增加,但生产力发展缓慢,贫困仍然是最重大的社会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的格局有所改变。由于国家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并长期实行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所以,城市的贫困问题并不突出,而农村贫困却异常严重,这同样与人口大量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978年,我国有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年收入不足50元,农村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面对普遍贫困政府难有作为,贫困农民只有在灾年才能得到有限的救济,我国对待贫困的政策是“救急不救穷”。

     经济体制改革对缓解农村贫困发挥了显著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贫困状况明显好转。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决心在20世纪最后的七年时间内使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以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点思路是经济开发,即通过支持农民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收入解决贫困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则采取了项目开发、小额信贷等方式,在组织方式上有“企业加农户”、“农户加市场”等形式,力图通过扶贫开发的“滴渗效应”逐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乡村工业、劳动力外出打工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有了较大改观。

     2.2 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

     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点仍然在农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农村的贫困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到20世纪末我国仍有3000万农村人口未能脱贫,如果使用世界银行的标准,这一数目就更大。“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机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扶贫资金渗漏、贷富不贷穷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依然大力致力于农村的反贫困,并引入了参与性反贫困机制。同时,中国政府决定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农村反贫困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突出的表现是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与东部地区距离拉大。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认真搞好西部开发是农村反贫困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

     3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变化趋势

     3.1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现状

     从地势上来看,贵州省地貌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4种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贫困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乌蒙山和武陵山等“六山”为代表的边远山区。按照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整个贵州省的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从行政区域来看,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大致以贵阳市的中心城区向外呈层级扩散。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50个,其中36个为民族自治贫困县,36个中有27个集中分布在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下简称3州),另外9个则分布在铜仁、遵义、安顺、毕节等地区。

     3.2 贫困人口分布趋势

     3.2.1 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贵州省设有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3个民族自治州。3州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01年底的290.06万下降到2008年底的204.6万,贫困发生率从29.53%下降到19.88%,但占全省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2000年、2001年、2003年、2005年和2007年3州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 比重依次为32.87%、32.94%、34.59%、34.42%和34.95%。2009年3州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比重为34.97%,比2000年高出2.1百分比。

     与全国、民族8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比,3州地区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国首位。2001年,全国和民族8省贫困人口分别为9064.37万和2710.84万,3州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3.2%和10.7%。而到2008年底,全国和民族8省区贫困人口为4011.76万和1 586.04万,3州地区所占比例为5.1%和12.9%,分别提高了1.9和2.2百分比。可见,随着贫困线的提高,3州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民族8省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5年除外)。

     3.2.2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相对贫困日益严重

     通过大规模的持续扶贫开发,贵州省反贫困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2008年,贵州省贫困人口从914.8万下降到585.1万,净减少329.7万,贫困发生率从28.9%下降到17.6%,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净减少了206.23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3.6%下降到21.5%。与此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1年底的1411.13元增加到2008年的2 796.83元,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 251元增加到2414.4元,增长了近l倍。虽然绝对贫困人口在减少,但是相对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2001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954.67元,2008年,这个差距扩大到1 963.69元。与民族8省区相比,这个差距从275.31元增加到589.2元,与全国和民族8省区的差额都是原来的2倍多。从人均财政收入看,贵州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额由2001年的349元扩大到2008年的858元,差额扩大2倍多;与民族8省区的差额则从2001年的126元扩大到2008年的484元,差距扩大3倍多。3州地区的情况则更为突出。截止2008年底,3州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的差额由2000年的46.16元扩大到2008年的216.73元,人均财政收入与全省的差额由2000年的109.79元扩大2008年的496.1元,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与全省的差距都扩大到4倍多,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县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力、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末位。

     3.2.3 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研究表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收入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低,意味着扩大就业和向非农业转移的机会和能力也就越小,贫困发生率也就越高。2008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中文盲与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的百分比分别为20.68%、39.45%、34.34%、3.71%、1.53%和0.29%。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以下,该类型农户在总体中比重较大,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的比重较小。

     与非贫困人口相比,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较少。以黔东南州为例,2007年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分别为5.8年、6.1年,比全省平均水平少0.8年和0.5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分别占63%、60.7%。

     3.2.4 贫困人口分布呈相对集中、连片分布的趋势

     如果将贫困人口高发区与贵州省人口密度分布结合来看,该省属于大分散、小集中的连片型分布。“大分散”是从全省范围来看,农村贫困人口总数逐步减少;“小集中”则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贫困人口主要在偏远地区,且分布相对集中。2000年全省有48个贫困县,绝大部分集中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的武陵山、乌蒙山、九万山等山区。至2009年,全省88个县(市、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83个,占总县数的94.3%,而国家扶贫重点县占总县数的56.8%。这从3州地区国定贫困县多、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多中可以看出。另外,插花型贫困人口也存在,贫困程度严重,贫困发生率高。

     3.2.5 纯农户易陷入贫困

     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结构单一,主要是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通过对贵州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与农业劳动力从业比进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即农村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的比例越高,贫困发生率越高。2008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16.4%,而从业人员占70%以上,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养殖业。贫困农户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82.8%,只有16.4%的劳动力外出务工。2008年底,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黔南州55.7%、黔东南州76.8%、黔西南州61.85%。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中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的占58%,分别比全国高出12.2和15.6百分比。纯农户(家庭收入的95%以上来源于农业)家庭贫困率为3.5%,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贫困发生率为2.1%,非农户家庭贫困发生率为0.3%。

     3.2.6 人口多的贫困户比重增大。老人儿童的贫困发生率较高

     当家庭人口为1~4人时,贫困发生率明显较低;家庭人口为5人以上时,其贫困发生率明显偏高。2008年贵州省平均每户贫困户人口为5.1人,低收入农户平均为5人,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人和0.6人。与此同时,2008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中12岁以下未成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为20.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百分比,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达到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百分比。

     3.2.7 返贫问题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的贫困人口中,连续2年贫困的约为1/3,其余的2/3属于返贫,是一种徘徊在贫困边缘的状态。贵州省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耕地资源数量少、质苣差,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尤其是石漠化问题突出,加之贵州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经常发生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因此贵州省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返贫的人口数最众多。另外,受天保工程等农村政策调整影响,也有部分农户返贫。据调查,2009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因病返贫人口占已脱贫人口的10%以上,因子女受教育支出过大的返贫人口占已脱贫人口的5%以上。2010年年初的大旱,给贵州省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可以预见2010年贵州省将会产生更多的返贫人口。

     3.3 扶贫政策及其启示

     3.3.1 扶贫政策

     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在湖南吉首召开,会议对今后十年的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副省长禄智明代表贵州省参加会议。

     回良玉强调,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是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和扶贫开发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要认真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源,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要切实抓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赵克志作了题为"突出转变扶贫方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大会发言。他说,新世纪以来,贵州省武陵山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该区域仍较落后,是贵州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抓住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机遇,围绕到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认真落实规划,着重抓好"五个突出、五个转变":

     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扶贫开发由治标向治本转变。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快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二是突出开发式扶贫,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就业,推动扶贫开发由救济输血型向创业造血型转变。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城乡群众就近就地稳定就业作为最根本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着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产业促进就业;研究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兴办、领办民营科技企业和加工制造业等,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扶贫开发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着力发展旅游业,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和知名景区景点。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优质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培育一批产业化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是突出织好保基本的安全网,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等建设;新建一批大型高中阶段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对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进行定期粮食救助,尽快实现新农保全覆盖,不断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抓好区内农村危房改造和整体生态移民搬迁。

     五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扶贫攻坚合力,推动扶贫开发由部门扶贫向社会化大扶贫转变。围绕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继续开展集团帮扶、党建扶贫、"四帮四促"和"二万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对区域内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连片开发,整县推进,限期脱贫。实施"减贫摘帽"激励政策,对提前整体脱贫县保留原有政策不变并给予奖励。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模式,搭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不断扩大区内金融服务覆盖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据悉,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武陵山片区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3.3.2 扶贫政策启示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不仅是社会转型的客观结果,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分配制度扭曲的结果。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政府的扶贫政策不仅要治标也要治本。为此不能局限于仅通过经济扶贫来克服贫困,而必须将经济扶贫与政治文化扶弱相结合。

     3.3.2.1 政策制定应向少数民族倾斜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农户收入较低,因此必须进行重点扶贫攻坚。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注重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相结合,切实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贫困户的增收。

     3.3.2.2 实施教育扶贫计划

     教育是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他们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策略。以往的政府扶贫更多的是通过扶贫措施来促进农户对资源的开发,对农户自身的开发关注不足,因此今后的扶贫应该注重对贫困人口自身的开发。一方面国家应当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贫困农户进行教育扶贫。充分整合师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提高贫困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能力。同时,应将扶贫项目尤其是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作为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自我发展能力,防范贫困代际转移。

     3.3.2.3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减震器,但是大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需要先行缴费才能享受相关待遇。而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群而被这些社会保险排除在外,因此完善作为“最后安全网”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全面落实财政政策,确保稳定的救助资源,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实行专款专用。其次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救助,广泛培育各类的救助主体,充分发动各种NGO、国际机构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切实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村社会救助制度。针对老人、儿童、无劳动力能力者制定特殊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3.3.2.4 建立产业扶贫模式

     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合理协调农村产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引进、推广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确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带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产,为农民增收开拓渠道,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9.

     [2]冯育毅.贵州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杨军昌.略论贵州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J].农村经济,2002(10):27—31.

     [4]沈茂英.四川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变化及其扶贫政策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92—3994.

     [5]冉茂文.贵州扶贫攻坚成效、贫困特征及对策措施[J].贵州民族研究,2000(3):44—48.

     [6]张艳萍.我国城市贫困演变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07(5):27—28.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天津农学院经管系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该表附于课程论文最后;评语字数不少于50,一律用蓝、黑字迹手写;评语要有针对性,指出肯定与不足方面;不同论文、不同成绩的评语要有明显区别;成绩以百分制记载。

    相关关键词: 社会学概论论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