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关爱“问题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时间:2020-03-03 07:57:5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关爱“问题学生” 构建和谐校园
      
      张 华
      
      《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7期刊发了题为《标签理论下“差生”问题的深度研究》一文,该文分别从标签理论简要的解读,标签理论对“差生”研究的解读,标签理论的启示(重建标签)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但该文关于“差生”一词的提法值得进一步商榷,“差生”是应试教育时代的畸形产物,北师大教授安文铸曾建议把“差生”“后进生”从“教育辞典”中抹去,因为这些称谓对相关学生来说是一种侮辱。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对这类学生应冠之以“问题学生”。对学生的研究,无论从什么角度,从什么方面,都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宗旨“以人为本”,着眼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坚守皮格马利翁效应,彰显“教育公平”。
      
      一、教育怪招和教育冷暴力加剧“问题学生”现象
      
      给“问题学生”贴标签司空见惯,从给“问题学生”戴绿领巾,到给优等生穿红校服;从给问题学生脸上盖蓝章,到给违纪学生喝猪奶;从要求问题学生在走廊考试,到给问题学生测智商,到要求问题学生缴纳“不听话押金”等,五花八门的教育怪招,无一不在挫伤侵蚀学生的自尊,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反思。“冷暴力”,顾名思义是暴力的一种,但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以冷淡、放任、嘲讽的态度区别对待学生。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为了培养一小批“尖子”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失败者”——云南某中学校长曾如是总结当前基础教育弊病。心理专家则指出,相对于体罚给孩子造成的身体伤害,“冷暴力”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更不容易被发现,同时也更难恢复,有可能带来自卑、孤僻等性格缺陷,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这些异常做法折射出的是义务教育的一大死结,只会让问题学生在歧视中个性被扼杀,最终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被教育,这无疑是在向应试教育亮出“黄牌”。平等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按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校急功近利的做法,实质就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颠覆。追溯源头,其根源在于现行教育评价考核体制出现了扭曲。
      
      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是“三个一切”“四个育人”,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在优秀教育工作者眼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推进教育公平,杜绝学校分实验班、快慢班,消除大班额现象,让每一个学生共享优质资源。要更新教育观与学生观,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至少有7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思维智能、交际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律智能。突破了传统,这为我们发现和开发学生具有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弱项,为发现人才,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据。要构建素质教育的学生五维评价标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象。坚持“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成功的学生”。
      
      二、“问题学生”现象成为世界教育难题
      
      如何教育管理“问题学生”,这一课题由来已久,从国外看,在日本有所谓的“问题学生七五三”(指七成高中生、五成初中生、三成小学生为问题学生)之说。日本全国教育政策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被调查的6614名小学教师中有32.4%反映他们所在的学校至少有一个班已经崩溃。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学,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高中存在着暴力、高辍学率和少女援交等问题;在英国约四分之三的中学教师因学生言行变得越来越粗暴而考虑过辞职,七分之一的教师反映他们被学生攻击过,中小学平均每天有6万多名学生逃学,每星期都会逃课的学生达到了3.8万人。2001年美国总统专门签署了一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公平教育与均衡发展的机会,并以此来考核评价教师和学校,这值得借鉴。从国内看,2001年6月25日《北京青年报》上一则报道指出: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的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之众的青少年被现行的评价标准划入了问题学生行列,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一百个卢森堡的人口;2009年华东师大社出版了北京教科院退休教师王小春专著《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湖北省的张华发表了有关问题学生的系列论文《关爱问题学生打造平安校园》(《平安校园》2011年第6期(下))、《强化青春期教育——上海少女援交案反思》(《平安校园》2012年第1期(上))、《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6期(下))、《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成因、特点及对策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年第4期)。
      
      他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题学生”已产生了新的变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只有通过研究“问题学生”的特征、类型和成因,才有可能会探索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适应新形势的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与途径。要从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师评价机制开始,不仅要求教师不单单做“教书匠”,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还要建立问责机制,禁止任何学校、任何年级的教师以任何借口将学生分为好、中、差等级别;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千差万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
      
      三、对“问题学生”施以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他们负面影响较大,辐射面广,是集体中的消极因素,常常拖班级的后腿甚至影响学校声誉。他们一般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处事机灵胆子大,重感情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关爱“问题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