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管理体制 正文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村民自建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时间:2020-08-15 16:20:2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村民

     自建情况的调研报告

     xx人民政府2011年3月9日

     按照肃发改发[2011]46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我镇高度重视,抽调部分人员于

     2011年3月7日至3月9日,围绕我镇近两年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村民自建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银达镇地处肃州城区以北7公里处,辖14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农户7555户,人口29622人,耕地面积71299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2.41亩,201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7289元。

     二、我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现状及成效我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和村民自建两种方式进行。政府主导为主要建设方式,通过招标方式组织实施,由中标单位负责建设项目的管理、材料采购和施工建设。村民自建方式在我镇近两年实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农户参与建设积极性很高。根据调研的情况,通过农户投工投劳折资、农户自筹资金以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的项目占已实施项目的43%

     1.农村道路建设方面,2009年至2010年,我镇共修建道路3条,总长度

     49.5公里,总投资

     1594.5万元。其中,2009年由政府主导,国家投资1100万元修建银沙公路29公里;通过区级配套资金

      1 / 9

     70.5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折资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

     43.5万元修建xxxx村1至10组

     4.7公里通村公路

     4.7公里。2010年由政府主导,国家投资226万元,农民自筹

     154.5万元修建xx公路

     15.8公里。截止2010年,我镇主要道路铺筑率已达到96%,有效改善了我镇乡村道路通行状况,初步形成了村村相通、支干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为我镇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方面,2009年落实了杨洪村、明沙窝村人畜安全饮水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

     344.9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

     116.8万元,农户自筹

     58.4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

     174.7万元;2010年落实了佘新、拐坝桥、明沙窝村人畜安全饮水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

     478.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274.3万元,农民自筹

     204.6万元。通过两年的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6404人安全饮水问题。

     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方面,2009年至2010年,新建成

     沼气池155户,沼气服务站10个,共投资

     68.1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2 / 9

     23.25万元,地方配套

     2.25万元,农民自筹

     42.625万元。截止2010年底,我镇共建成沼气池1655座。

     4.农田水利建设方面,2009年至2010年,共投资

     102.6万元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黑水沟村4,5,6组10公里农田毛渠建设项目总投资

     48.7万元,其中地方自筹

     2.96万元,群众筹资筹劳

     26.8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9万元;六分村西滩

     2.04公里支渠项目总投资

     37.7万元,其中地方配套24万元,群众筹资筹劳

     7.7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万元;银达村5—10组10公里U型渠建设项目总投资65万,其中村集体自筹

     0.4万元,群众筹资筹劳

     39.2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5.4万元。

     5.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方面,2009年至2010年,共投资

     111.9万元进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2009年银达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总投资

     33.4万元,其中村集体积累投资10万元,农户自筹、投资投劳折资

     13.7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3 / 9

     9.7万元;2010年杨洪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总投资

     78.5万元,其中地方自筹

     6.5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49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3万元。

     6.集镇建设方面,2010年,镇政府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投资150万元对银达集贸市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目前已

     完成市场场地硬化、集镇上下水建设、装菜台修建、办公区修建,计划年内投入运营。

     三、我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我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面对十分繁重的建设任务,整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严重,极少数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保障低的问题仍然存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制约了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当前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一)个别村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一是认识不到位。少数村对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错误认为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花钱多,无效益。因此,不愿投资或少投资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领导不到位。多年来,个别村的领导没有真正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及时,工作部署不到位,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群众意见较多。三是措施不到位。有的村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措施不过硬,落实

     不得力,加之投入十分有限,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速度跟不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4 / 9

     (二)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投入不足是我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为上级财政投入,而肃州区财政状况比较困难,因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少。农业产出效益低,加上长期以来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方针的实施,致使农村积累比较薄弱。据调查,我镇大多数村无集体收入来源,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虽然近年来政府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与庞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相比,仍远不能够满足其需求。二是缺乏引导机制和信贷支持。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引导措施,民间资金目前极少涉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贷款风险高,又导致农村基础建设信贷投入不够。

     (三)项目、资金整合难、配套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范围广,管理涉及部门多,各项涉农资金多属专项资金,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投资分散,导致一些项目使用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不理想。村民自建项目需要村集体出资配套,而配套资金村集体难以筹措,造成一些项目未能及时落实到位。

     (四)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表现为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电力、通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量和规模较小,部分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功能陈旧、落后甚至失效,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

     (五)村级公益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到位。表现为村容村貌整治进展缓慢,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特别是安全饮水、道路硬化、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管护责任不落实,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老化失修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多是由政府、村集体建设,村集体管理,产权不明晰,管理主体缺位,导致投资效益低下。

     三、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5 / 9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责。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浓厚氛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一切舆论载体,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特别是中央近两年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二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

     组织领导。各村、各部门应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典型示范,采取先易后难、集中突破、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等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建设能力。发展我镇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基础设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性办法。各村各部门应深刻领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一主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各村应当结合我镇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坚持“抓产业、促发展、保民生”的工作思路,在有条件的村重点培养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典型农户,培育产业强村,带动群众共同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我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一是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做好我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结合国家政策,从适应未来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需要出发,在充分研究我镇目前条件的基础上,科学提出我镇短期、中长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突出重点,镇政府要认真做好 6 / 9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并按规划的内容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因地制宜,切实做好村镇的发展规划。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合理编制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镇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协调安排好区域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区域共建共享。切实尊重村民意愿,统筹规划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文化、卫生、商业、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等布局。强化建设规划的基础性指导地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四是突出中心村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为促进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我镇应逐步规划建设规模比较大、发展有潜力、便于集中安臵的

     居民中心村,以新建成的蒲上沟村集中居住小区、佘新村光明如意苑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在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建设中心村、村庄整体拆迁,村庄内部拆旧新建等形式,推进中心村建设,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突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通村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全面提高农村路网通达程度和通行能力。本着质量第一、长期受益的原则,借助国家、省、市“支农惠民”政策的东风,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并重,尽快解决部分农村人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状况,让更多的农民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推进信息惠农工程建设,促进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逐步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能上网。继续推进沼气池建设,健全沼气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沼气池、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推广、使用力度,净化乡村环境。

     (五)多策并举,加大基础投入。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为进一步贯彻落

      7 / 9

     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投资用于农村的比重。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努力增加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投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加强政府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资金管理方式,整合各级各部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制定不同的扶助标准。

     集中现有各部门的专项涉农资金,在不改变管理渠道和投向的前提下,实行资金项目跟着农村建设和整治规划走,集中用于整村推进的相关项目建设。三是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

     (1)设立区政府新农村建设专项引导性资金,建立竞争性项目投放机制。引导性专项资金不搞平均分配、不搞固定补贴、不照顾落后,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干部群众积极性高、完成情况好的村,优先、重点进行帮助和支持,以引导社会资金和群众投资投工。

     (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小型水利设施、集镇建设等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3)荣誉激励,如给予公共设施冠名权,政府组织评选,对贡献较大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等等。

     (4)社会责任感召,充分发挥社会捐赠和慈善事业的作用。动员社会富

     裕阶层和民营企业采取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鼓励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或农民企业家建设家乡。建议区政府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三清”(清粪堆、清柴堆、清垃圾堆)、“三治”(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以增强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文 8 / 9

     明意识和卫生意识为着力点,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保证,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活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七)创新机制,加强设施管护。加快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建议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设施,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对于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可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经营权与工程管护责任相统一;对于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

     工程的管护,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配臵和综合利用,有条件的村可将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超市、体育健身场所等相对集中,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实行村民自主管理,建立卫生保洁、乡村道路养护、绿化养护、河道管理等长效机制,做到制度、人员、经费“三落实”,使农村基础设施真正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确保农村和农民长期受益。

      9 / 9

    相关关键词: 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李岚清谈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决策背景(上) 乡镇教办管理体制 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改革中小学德育管理体制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