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立足于历史 立足于文化 立足于现实

    时间:2020-07-21 08:08:4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立足于历史 立足于文化 立足于现实教育者,不一定是先知先觉者,但一定是勇为人先者;科学的实验,渐进的改革,明晰的理念,自觉的践行,是我们从教者的应有属性。当前,创建省特色示范学校这一重大举措的推行,顺应了浙江省普通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和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步调相一致。

      什么样的属性可以称为“特色”?什么样的特色可以长葆活力?把特色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才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特色,顾名思义,是“人无我有”,或者是“人有我优”的本质属性。对于一所学校来说,特色是学校的历史中长期生动的源流,是学校的文化中始终活跃的因子,同时也是教育实践中基本齐备的现实。换言之,这样的特色,是学校生态中的生命,生长于师生的心田里,流动在学校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确定湖州中学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秉承湖学明体达用之精要,以人为本,为国植贤,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弘扬以“正气、大气、和气、灵气”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涵养优良品质,培育“大器英才”。

      这一表述包涵了我们珍视的学校特质:

      (1)办学精要:明体达用(源远流长);

      (2)培养目标:大气英才(定位高远);

      (3)课程理念:以人为本(开放灵动)。

      尤其值得我们自豪的是,这样的定位是基于生态的。也就是说,这些特质是湖州中学的“家园”里自然培育和生长的,而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植入。

      一、立足于历史

      在湖州中学的办学历史中,有绵绵不断的改革脉络。分科教学、自主选修、因材施教,是我们的历史,代代相传。

      学校前身为湖州州学,可上溯至北宋思想家、教育家胡瑗主持的安定书院(后易名爱山书院)。州学安定书院,得到州府和乡贤的长期稳定支持,为地方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胡瑗创立了以“明体达用”为鲜明特色的“湖学”。他在苏湖设教二十多年,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重经义和时务,创立了著名的“分斋教学”制度,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研习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

      胡瑗首创的“苏湖教法”,成效卓著。宋仁宗下旨,“下湖学取瑗之法以为太学法”,并在各地推行,影响深远。

      明体达用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远。改制为现代学校(1902年)之后的湖州中学,从上世纪初的引进西学,以至八十年代开始的“劳技课”和自主选修,到九十年代的全员走班,因材施教,道而弗牵,拾阶而上,与时俱进。

      现代教育,较之书院的体式,从形式和内容,自然都有很大的不同。“明体达用”的内涵,也不可能一成而不变,所以,才需要体现国家意志的新课改,才需要实施这一新课改方略的学校和教师。而从书院传统中寻求教育智慧,师法其教授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的根本理念和宗旨,把德行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正是所谓“明体达用”。

      从“为学之方”的角度看,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便是我校的重要原则。湖州中学的选修课,历史长久,定位大气,选课自主。目前,学校建立了选修课程建设机制,编印《湖州中学选修课纲要》《湖州中学学科知识拓展教材》《教学讲义》等,有5门以上课程教材被其他市属学校直接选用。此外,我校的素养类课程《新概念化学(双语)》《合唱》《民乐》《科技创新类》《健美操》《漫谈中西方文化》和综合类课程《校友大讲堂》《开心农场》《志愿报务》等20余门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特色选修课程。其中有2位教师的课程被列为省精品课程。现已列入学校选修课程目录的选修课程数量有190余门,不少于每30名学生1门,并确保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5%。

      学校的历史留存了前人的智慧,时时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在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上,学校的历程是一面镜子,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的借鉴。立足于历史,让我们更有信心。

      二、立足于文化

      “大气英才”的培养目标,是湖州中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为国植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学校文化中师生共同的坚守。

      111年来,学校治学严谨,人才辈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原任北平大学校长钱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字改革先驱钱玄同等名师曾在湖州中学执教。1902年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有用人才,当代文学巨匠茅盾、“龙潭英杰”钱壮飞、中国 “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科技“铁人”王启民等,均为湖州中学知名校友。

      学校校名曾多次更易,校址几度迁移。抗战期间,学校更是西迁,进入天目山,在颠沛流离中艰苦办学,直至抗战胜利后“复员”迁至莲花庄校区(现莲花庄路16号)。学校的办学层次,曾有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师范等部,分合多次。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国植贤”四个大字,当年曾经书写在学校的围墙上,现在虽然已经无处可觅,但已成为镌刻在师生心扉上的高远追求,永不泯灭。

      湖州中学一直秉承“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理念,学校有使命,教师有担当,学生有理想,惠风和畅,秀彦辈出。

      我校对“大气英才”的定义是:具有“正气、大气、和气、灵气”的特质,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良好的身心品质、优异的学习能力、坚实的学业基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湖中人”应当有爱国的情感和奉献的准备,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应当有担当的意识和行动的能力,应当牢固树立为学校争气,为家乡争光,全力报效祖国的人生志向。

      “正气、大气、和气、灵气”是湖州中学传承百年的学校文化标识。

      正气:人格健全,行为规范,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具有公民自觉和担当意识。

      大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成就自我,奉献社会,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和气:多方交流,多元融合,真诚合作,和谐共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灵气:讲求方法,注重效率,敏感敏锐,善于质疑,具有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树正气、养大气、讲和气、增灵气”,是学校的价值定位和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校训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时刻熏陶着我们的师生。近二十年来学校开展的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养育着师生的大气和正气,增长着师生的灵气和和气。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多元化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立足于现实

      学校在育人目标上的定位,“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开放灵动的教学风格,既扎根于优良的传统,也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办学环境。

      开放性、人文性的制度环境,和谐宽容、团队合作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承、教化、发展和创造,教师的生命发展、学生的生命发展,都实现于学校的教育活动之中。

      在教育上,着意于“大气、正气、和气、灵气”,正是顺应了学校的定位,反映了文化的自觉。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5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现已成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重点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2011年,学校成为湖州市高中语文、数学特色学科建设承担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先后培养了11名省特级教师,由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命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以及一至三层次的教师数,我校占全市之首。学生面向全市招收,其学业基础相对扎实,学习品质较为优秀,个性培养更具潜力。优秀的师资和生源、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课程理念,为学校的深化课改提供了良好的学情和坚实的基础。

      作为2006年被确定的浙江省课改样本学校,我们拥有省新课程实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5人,湖州市新课改学科指导小组成员17人。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选课走班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多次在新课改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在全省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作为第一层次一级重点中学的样本学校、试验基地学校,我们对课改的认同程度较高。

      优良的校风,开放的文化,齐备的师资,良好的生源,赋予我们必要的实力和足够的底气。我们认识到,创建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的过程,是回顾历史、展望前景、整合资源、协和步骤的过程,也是挖掘、发现、整理、升华学校办学经验和智慧的过程。一年多来的创建工作,特别是在以裴娣娜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指导下的多轮磨砺,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认识到,办学的规范,是示范的前提,而学校的生态,是特色的基础。只有经由规范之路,才能登临示范之峰,也只有通过生态优化,方可凸显特色之胜。否则,就有可能沦为刻舟求剑的盲动,误入缘木求鱼的歧途。

     1

    相关关键词: 国家安全工作立足于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