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心本”管理之我见

    时间:2020-03-03 07:53:0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心本”管理之我见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张达林
      
      【摘要】对学生的认识角度决定我们对学生主体的宏观认识。物本认识论有一定的不足,从心本角度出发,运用心本规律,可以很有效的起到尊重学生,塑造学生的作用。
      
      【关键词】物本;心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23-01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集体”以来,鹤立鸡群者便当然地成为该集体的领导者,管理便由此而产生。
      
      什么是管理?简言之,便是控制,而人性则是崇尚自由的,不喜欢被控制,于是就出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生存状态。管理者基于责任或权力或私欲或公心,总是想方设法让被管理者服从其个人意志,而常常事与愿违,苦恼不堪。被管理者则由于倍受约束,失去自由,常对管理者或敬而远之,或无言以对,或心生怒意,总是想方设法摆脱受制于人的状态。
      
      这种有形的、无形的、有意的、无意的矛盾状态何时休止?
      
      于是,掌握发言权的管理者、学者、智者、哲人等,实践出了许多管理法则、公式、理论,而其中比较著名的则是“物本”管理、“人本”管理理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物本”管理的核心是将人“物”化,仅突出人的“工具性”,人不具有创新性,只能按规则行事。“人本”管理则有所进步,核心是在管理中突出价值性,承认人有主动性、创造性。然而,问题还是存在:到底应该以谁为本?在学校,是以校长为本呢?老师为本呢?还是以学生为本呢?抑或又以其中一部分人为本呢?在政府,是以领导为本呢?下属为本呢?或是治下人民为本?抑或是以所有人为本?由此观之,根本无人为本,因为人人都会以为应以自己为本!
      
      依余拙见,“心本”管理则可解决以上两者之弊端。
      
      何谓“心本”?即人心之本。心本管理即依据人心的基本规律,重视人心之道,似引水灌渠,顺而治之。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通过熟练的技巧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无为”。“心本”即是这样的一种境界。
      
      心理有哪些基本的规律呢?
      
      第一、发展律。发展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人们总是在追求着比现实更好的状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人生和世界。人类历史就是一步发展史,否则人类社会还处于体肤皆毛的时代,文明、进步则无从谈起。因而出现了一大批为求发展而忘我探索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相对于个体的人,通过对自己和环境的反复认识,在有意无意中,总是在确定着更好的、更强的、更高的、更美的目标,从而形成自己发展的宏伟蓝图。(教学管理论文 www.fwsir.com)班主任接班之时,即应确立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承认每一位学生都是有问题的学生,都是会出错的学生,都是能够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是能够提升的学生,他们一定会是今后某些或某一方面的专才,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还需要老师的指引。这样,我们的心里就坦然了。引导学生成才是我们的任务,这样,学生就显得十分可爱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和谐,在引导学生学习上也不会因学生有差距而产生失落感,因为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会有收获,比以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应当高兴才对。
      
      第二、快乐律。人生是从哭声中开始的,又在哭声中结束,当中的时间,更多的便是在寻找快乐。不快乐的事情本来就太多了,诸如天气不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运气不顺、交通不畅、爱情受挫、作业困难、家庭变故等等,有时更有莫名的烦恼不请自到。于是“人生难逢开口笑”就成了名言,追求“开口笑”就成了比较轻松的目标。不用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寻找快乐的。有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没做好一道题便会有会心的微笑;有学生在锻炼中寻找快乐,于是,每一次运动都会给人以快乐;有学生在网络游戏中寻找快乐,在游戏中每过一次级便会有无限的快乐。然而,真正的快乐在于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能做正确,哪些正确地做,亦即明白自己人生,尤其是人生过程的战略与战术的应用与实践。这样的快乐乃真乐。学生在茫然中如能辨析自己快乐之根源,教师积极挖掘这样的根源,学生就能真正做到:我成长,我快乐!
      
      第三、忠恕律。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即尽力做好分内之事,达到理想的程度,亦即结果与过程成正比。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即推己及人。如果自己做得好,把这种做法普及给别人,让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换句话说,如果自己不希望的,自己也不要去做。我们的学生的“源点”也在这里!这就要求老师相信学生的身体里有“忠恕”的灵魂在!相信学生能做好自己的事,能不迟到,能不早退,能完成作业,能写好字,能尊敬师长,能团结同学,能坚持劳动,能珍惜时间,能“温、良、恭、俭、让”,能与人和谐相处,能积极参加活动,能表现自己的“君子”或“淑女”形象。但有时为何又表现不出这些优良的品格来呢?用孟子的话来说,那叫失去了“本心”。为什么会失去“本心”呢?因为有“万钟之禄”这样的极度诱惑。由此观之,学生表现出的一系列违反常理之举,皆由于其受到诱惑。学生多大呀?没见过世面,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想当然的成分很多,不确定性就多了。老师干什么呢?“拂去学生心灵的尘埃。”我问过嗜游戏如命的同学陈俊宏一个问题:“你不想好好学习吗?”他说:“想啊。”我说:“那为什么成绩这么差呢?”他说:“都是游戏造成的。”我说:“你知道游戏的危害吗?”他说:“知道,但我控制不住自己。”原因是“控制不住”,并不是不想学好。我建议他逐渐减少游戏时间,每天坚持多看一些书。一年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心本”管理之我见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