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时间:2020-08-11 12:53:2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阶段工作汇报

      按照区政府的统一安排,现将近段时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进展情况

      春节上班后,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落实攻坚任务。初九之后,岳区长就带队深入各乡镇,对改善农村人际环境攻坚逐个乡镇落实任务,明确路线和工作目标。

      2、进一步再动员。3月7日,区政府隆重召开了由各乡镇主要领导、村书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和清收还林动员大会。刘区长亲自做了动员讲话,乌拉街镇和大口钦镇桦树村分别就农村环境攻坚做了表态发言。

      3、开展初步设计。委托吉林省丰玺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对乌拉街民俗雾凇旅游专线涉及的村屯,进行了风貌设计。现已拿出设计初步草案,正在征求乌拉街意见,本周三计划再出第二稿。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确定乌拉街民俗雾凇旅游专线风貌设计,明确具体任务,落实具体任务。

      2、开展攻坚项目申报。以乡镇为单位,对攻坚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

      3、实施攻坚路线的绿化过程。

      4、利用整地之机,开展新柴草不进村屯集中整治。

      5、利用农户整理园田之机,开展庭院集中整治。

      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方忠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

      ●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二是坚持产业为支撑,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农牧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写进了中央文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笔者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村庄及农房建设缺乏规划引导。沿公路建房,居住点散乱;建新房不拆旧房,村庄建设用地浪费较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空心村”现象。农民反复拆建自有住房,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据有关部门XX年组织的调查,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40%的村庄行路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68%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5%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在农村居住区,每年工业和建筑废弃物总量达亿吨,农村自身又产生亿吨生活垃圾,很多地方直排的生活污水污染了农村的沟渠、水塘、溪流和地下水。不少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少。

      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规划建设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政府引导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手段。规划是否先行到位,是否科学,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认真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按照“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

      农村往城镇靠”的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适应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科学预测和确定县域、镇城内需要保留的村庄。加强与城市相关规划的衔接,通过村庄布点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交通、能源、通信、电网、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治理行动计划。县市级规划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提出人居环境治理计划,以村容村貌治理、废旧露天粪坑整治、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庄内主要道路以及和人居环境治理涉及的“两建、三清、四改、五通”的建设治理为目标,使治理后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证,农牧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三是加强对村庄环境治理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稳妥分步分批组织实施,要结合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结合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注意区别地域性、阶段性特征,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

      2、坚持产业为支撑,持续发展。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新农村规划和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培育产业为支撑,始终坚持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抓好具有不同产业特色的村庄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人居环境优美村庄、生态社区和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村容整洁”不能单纯理解为打扫卫生、粉刷墙壁等形象工程,也不能片面理解为建新村、盖新房,要围绕

      解决农村的“六难”,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创造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3、坚持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妥善处理建设中涉及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全面周密的筹划,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把握好政策,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涉及需要农牧民出资等重大事项,要严格办事程序,坚持民主决策,并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没有条件的项目,不强搞;群众没有统一认识的,不强推。坚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推进城乡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共建共享。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分户建设项目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既要防止包办代替、大包大揽,又要防止增加农牧民负担。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幅员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村庄布局分散,具有高山峡谷、广阔草原等复杂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差异较大。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必须按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突出特色。对过于零乱分散,不利于生产、生活的

     自然村落,特别是偏远村寨,高山村寨要进一步实施移民工程,逐步进行相对集中,集约使用土地,降低设施配套成本。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和保护农村自然生态风貌,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乡土气息。避免“千村一面”的类同现象。一要体现地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融草原风光、田园风光、自然山水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二要体现产业特色。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产业特色,抓住重点,并办求在规划中体现出来。三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要善

      于融入藏羌各民族的人文元素,使农牧民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四要体现建筑风格特色,使不同的村寨体现出各自的民族文化和区域特色。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产业结构,进行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选择抓好不同类型的示范点,既要抓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风景名胜区附近基础好的村庄,也要关注高山、偏远和基础薄弱的村庄,积极探索高山峡谷村寨、草原村寨和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庄,并结合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观光农牧业、土地整理、移民工程,依托重点建设等项目发展不同产业的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标准,防止一刀切。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5、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进取的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管理和环资源境保护体制不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弱化的矛盾十分突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极不适应。要切实改变规划建设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工作机制及队伍建设,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充实和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人员队伍,工作职能向村镇延伸,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标准,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监察服务和指导,组织更多的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加强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经营等各类专业培训,分期分批开展对村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农民建设新农村基本技能的培训,科学指导农民建房,注重村庄安全建设,规范农村建筑市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帮助农民用好管好村庄公用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建立起以农民为主的公共设施运行与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和资源、环境保护机制。

      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XX年08月11日15:21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得到增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2%的农户自发建房。XX年底,全国村庄人均住房面积达平方米。二是村庄的综合防灾能力明显增强。在加强对农民建房指导的同时,一些地区通过实施移民建镇、工程移民、扶贫移民、牧民定居等,使村庄和农房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投入,部分地区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城市供水、公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农村延伸,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有所改善,城乡联系更为紧密。四是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部分地区分期、分批、集中对规模较大的村庄进行治理,建立了村庄公共设施与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明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改变。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仍然普遍较差,与城市相比总体上仍然十分落后。一是建设乱。大多数农民建房和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引导。沿公路建房,居住点分布散乱,建新屋不拆旧宅,形成“空心村”,有的盲目模仿城市建小区,村庄建设用地浪费较大。建筑风格缺乏当地乡村特色。东部地区有些村庄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中西部地区农民改建住房逐渐增多,有的在重复东部地区的老路。二是饮水难。北方地区不少村庄严重缺水,东部地区部分农村出现水质性缺水,村庄集中供水设施缺乏,许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三是环境差。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村内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河流、水塘污染,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每年约亿吨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沟渠、水塘成为污水池、垃圾堆放场。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强度的加剧,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大量增加,超出农村生态环境自我平衡能力。二是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不足。中国农村的传统是

      农民自建房屋,村庄公共设施因陋就简,村路等设施建设一般来源于募集捐助。由于缺少公共积累,村集体没有能力投入;因村庄公共设施服务面小,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资金不愿投入;与农村发展的需要相比,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也显不足。这就使得村庄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欠账严重。三是村庄规划和管理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对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加上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不断叠加。为解决这些问题,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提了出来,这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财富积累。据测算,近年来,仅拆旧房和因灾造成的农房损毁,农民每年损失资产约350亿元。加强对农民建房规划设计的引导和服务,延长农房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既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需要,又能大大增加农民的财富积累。二是有利于为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造条件。专家估计,目前每100个外出农民工就有4人回乡创业。良好的人居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回乡创业。三是有利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公共服务,将有效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总体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内涵。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2%,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不论是当前还是将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重视农村发展,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基本被征用,虽然“城中村”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城乡分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城中村”杂乱无章、环境恶化。因此,政府必须将“城中村”纳入城市发展中通盘考虑,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解决协调发展问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一是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XX年,全国农村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仅台、台,有较大发展潜力。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为农业机械、交通工具、家用电器进入农村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有利于调整城乡投资结构。政府增加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投入,能够鼓励和引导社会各

      类资金投向农村,引导农民投工投劳。三是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村庄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能扩大水泥、钢材等市场需求,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条件,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一些地区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践

      近年来,各地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搞好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在对部分省区市的调研中,发现他们的做法与经验有推广意义。

      坚持为农民服务,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新疆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XX年2月巴楚—伽师强烈地震后,针对当地经济水平不高,既要尽快解决灾区农民居住问题,又要提高住房抗震能力,实现农民长久安居的实际,自治区政府急灾民之所急,经过对各种造价的彩钢板结构、砖混结构、木板夹芯房进行比较试验,向农民推荐取材方便、施工简单、造价较低、符合抗震要求的木板夹芯房,县级建设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巡回指导,仅7个月万户灾民就建好了抗震安居房。以此为契机,该区从XX年起在全区实施农房抗震安居工程。江西省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与实际需要,以村庄整治为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先配套农民急需的道路、供水、排水等设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随意拆房开路,重点治乱、治脏、治路、治水。农民负担不多,却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浙江省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平原和交通便利地区,按照“户三包、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运作;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元相对集中,“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深圳市渔民村在“城中村”改造中,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在政府引导下,由村集体组织村民自主改造,既改变了“城中村”的面貌,又保护了原村民的长远利益。

      政府帮扶,规划先行,合理引导资金与项目投向。广东省实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省要管到县,市要管到镇,县要管到村,充分发挥建设部门在村庄整治中的作用,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江西省赣州市将村镇规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动员规划设计力量深入农村编制规划,组织技术人员送技术、送农房设计下乡。湖北省以多种形式探索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

      对农村建设的指导与服务。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动,政策集成,把原来分散使用的资金集中起来,加快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隐患。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地方各级财政第一年就投入资金40多亿元。

      实施村民民主管理,激发群众自主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河南省商丘市的西刘村,先由村民大会形成整治工作预案,在村务公开栏公布,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对涉及村庄规划、整治项目、资金筹措、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等的重要事项,由每三户选派一名户主组成代表大会表决,赞成票超过80%方可实施。江西省不少地方推举农村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公信力和号召力的德高望重人士,成立村庄整治村民理事会,志愿无偿参与村庄公共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有的地方将环境治理、设施维护等内容编成“三字歌”,编入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讲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共同关心公益事务的氛围。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带领广大农民参与村庄整治。江西省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争创“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使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浙江省开展以“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十送”服务和“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从XX年起连续从省、市、县、乡镇抽调万名机关干部,为每个行政村派驻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对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德庆县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固本强基工程”,群众自行拆除一些“社坛”、“香火堂”等封建迷信场地,改建为日常休闲、健身、交流的公共活动场所。

      三、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村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的关系,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发展小城镇与村庄整治的关系,集约节约用地与统筹城乡用地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健全机制,稳步推进,注重实效。

      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重点是明确村庄整治选点、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必须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确定未来十至二十年内的村庄布局。各地应依据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协调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村通”工程合理布局提供

      技术支持,避免因村庄自然消亡带来的投资浪费,避免因支持村庄规模过小造成的投资效益低下,提高公共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的集中度,提高公共设施共建共享的服务范围,提高对优化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引导力度,降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总体成本。

      合理确定村庄整治内容。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性目录,是各级政府根据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目标、结合公共财政能力提出的政府给予帮扶的村庄整治项目的政务公告,并由各级政府公开发布并修订。国家制订全国性指导目录,各地制订地方性指导目录,确定支持整治项目的资金与实物补贴形式、范围、标准,规范申请核审程序、支付方式、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列入指导性目录的整治项目,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确保项目的实施。制定村庄整治规划。村庄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与治理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其重点是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既注重解决当前村庄整治的重点问题,又充分考虑后续的村庄规划与管理需要,突出乡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编制村庄整治规划,要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并做出相应的现状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整治项目的空间布局与技术要求,明确整治项目的主要指标,测算工程量,提出实施计划、实施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管理建议。

      推广应用适用技术。加强村庄治理适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积极推广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村庄适用技术研发推广的支持。研究村庄秸秆生物质能技术与装置,开发利用沼气资源,推广应用农村住宅节能技术和太阳能、风能、热泵技术。开发适合当地资源条件的建材生产技术,推广新型建筑体系成套技术。

      加强对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农房建设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严禁城镇居民以租用、借用和“荣誉村民”等形式占用农村宅基地。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与服务能力,吸引过于分散的村落和散居农户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对“土草房”、“土窑洞”、“土坯房”等农房改造的指导。对于正在萎缩和消亡的村落,加强规划控制,停止新的宅基地审批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关键词: 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总结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