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类
  • 会计类
  • 资格类
  • 医学类
  • 公务员
  • 学历类
  • 外语类
  • 计算机
  • 金融类
  • 【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试题】 五四爱国运动

    时间:2019-02-21 00:03:0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大家熟记五四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试题

      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试题篇1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道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a、1920年 b、1913年 c、1919年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 上的外交失败。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波茨坦会议

      3、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 举行游行示威。

      a、中南海 b、天安门 c、故宫

      4、北京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火烧卖国贼 的住宅。

      a、章宗祥 b、陆宗舆 c、曹汝霖

      5、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b、爱国、革命 c、反帝、反封建

      6、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以哪一家杂志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使新文化运动得以迅速发展?

      a、《向导》 b、《中国青年》 c、《新青年》

      7、1919年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中,以哪一个大学的学生为主?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北京师范大学

      8、在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成立了什么组织?

      a、北京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 b、北京学生会

      c、北京同学会

      9、从6月5日起,下列哪一个城市的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10、从6月份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哪个城市?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11、五四运动的后期,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移到哪个阶层?

      a、农民 b、工人 c、士兵

      12、1919年 月 日,北洋军阀被迫释放5月4日被捕学生。

      a、6月5日 b、7月1日 c、6月10日

      13、6月28日,下列哪一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a、中国代表 b、日本代表 c、美国代表

      14、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什么阶段?

      a、结束 b、伟大开端 c、高潮中

      15、在五四运动中,广州进步学生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陈铁军、毕磊 b、周其鉴、阮啸仙、刘尔嵩 c、曾生、杨康华

      16、1919年5月7日,广州各校爱国学生举行纪念什么日子的活动?

      a、五四运动 b、“五七”国耻日 c、五一劳动节

      17、在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a、蔡元培、鲁迅 b、陈独秀、李大钊 c、郭沫若、郁达夫

      18、下列人员中,哪一位是因参加北京五四运动而遭反动军警殴打,呕血致死的广东籍(现海南)北京大学学生?

      a、陈天华 b、郭钦光 c、邹容

      19、在五四运动中,广州哪一间学校的学生最为活跃?

      a、中山大学 b、广东甲种工业学校 c、广东法政学校

      20、五四运动时,在广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

      a、彭湃 b、杨匏安 c、苏兆征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道题目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21.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在于:

      a. 它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22.五四运动在北京持续猛烈开展之后,受到中外反动派的极力破坏,军阀政府大肆逮捕爱国学生。但是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广东到黑龙江,爱国运动的浪潮在二十多个省份的一百五十多个大中小城市掀起,五四爱国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普及,其特点是:

      a.运动的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

      b.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

      c.运动的主力由青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阶级;

      d.重视农民问题。

      23.自五月四日北京学生运动爆发后,这一运动迅速普及到全国,广州的爱国学生闻讯也积极起来响应。1919年5月11日,在广州东堤东园广场举行的国民大会,所有广州中上之学校,几乎全体参加,综计人数将及10万,成为广东五四运动最早的洪峰。爱国群众在会上向南方军政府提出了多项要求:

      a. 通电巴黎专使,坚持在和约上不签字;

      b. 取消二十一条及国际上一切不平等之条约,直接收回青岛;

      c. 尽法严惩卖国贼;

      d. 请北方政府释放痛击卖国贼因而被逮之志士。

      2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如下几次激烈的论争?

      a.“问题”与“主义”之争;

      b.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争;

      c.“工业救国”与“教育救国”之争;

      d.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

      25. 五四运动在广州猛烈发展,继罢市、罢工运动之后,群众爱国运动斗争的锋芒主要转向贩卖日货的奸商,使广州排获运动发展到高峰的,是 事件。

      a. 东园焚烧日货事件; b.“福州惨案

      c.“先施风潮”; d.火烧赵家楼。

      26. 纵观五四运动在广州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a.响应较早,规模较大,发动面广;

      b.斗争的持久性与彻底性;

      c.广州青年学生运动较早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d.发挥了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把爱国运动推向全省。

      27. 广东共产党小组成立时,最早的成员有:

      a.谭平山; b.谭植棠; c.彭湃; d.陈延年。

      28.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有几个以下特点:

      a.曾一度取得合法地位,为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重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结合中国为农业国的实际,重视农民问题;

      d.重视军队的改造和无产阶级军队的建立。

      29. 五四爱国运动在广东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思想上、干部上为广东青年团组织的建立做了准备,1922年3月14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东园正式成立。从酝酿到成立,其创建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坚持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b.“纯以马克思主义做中心思想”;

      c.广东青年团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筹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正式宣告成立;

      d.坚持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30.五四运动的性质: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

      b.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c.是一次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革命运动;

      d.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的标志

      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试题篇2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B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中国人民与封建军阀矛盾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五四运动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D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李大创、陈独秀等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表现在 A

      A.指导和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 B.站在五四运动最前列

      C.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D.发动工人阶级参加

      4.最早发起五四运动的高等学府是 A

      A.北京大学B.南开大学 C.清华大学D.武汉大学

      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的原因是:A

      A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中国政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D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6.下列口号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五四运动斗争性质的一条是 A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还我青岛"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C

      A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 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 孙中山开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8.下列叙述不适合五四运动的是 D

      A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B 启导了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

      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 运动挫败了日本占领中国的阴谋

      9.五四运动的最伟大功绩在于 C

      A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

      B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C 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D 释放了被捕学生

      1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有①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进步的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③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其他非马克思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D

      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1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B

      A.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一战的推动

      B.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矛盾的加深

      C.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但其意义不应包括(A)

      A.促使中国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促使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C,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不妥协性

      13.“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 B )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天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B )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A.1950年 B.1949年 C.1951年 D.1952年

      15.“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是( B )。

      A.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B.新文化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民族意识的觉醒

      16.“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中心是( B )。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17.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段队伍达到( D )人左右。

      A.10万 B.50万 C.100万 D.200万

      18.1915年9月,陈独秀在( B )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东京

      19.1920年春,在中国最早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是(B )

      A.周恩来 李大钊 B.陈独秀 李大钊

      C.毛泽东 周恩来 D.毛泽东 陈独秀

      20.“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中心是( A )

      A.上海 B.北京 C.济南 D.天津

      21.陈独秀在共产国际代表( C )的帮助下,经过酝酿于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A.越飞 B.鲍罗廷 C.威经斯基 D.李德

      22.“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主力是(C )。

      A.无产阶级 B.先进知识分子 C.青年学生 D.市民商人

      23.“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方式是( B )。

      A.罢市 B.罢课 C.罢工 D.罢市.罢课.罢工

      24.“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A.阶级矛盾的加深 B.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25.“五四”运动的阶级基础是(B )

      A.阶级矛盾的加深 B.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C.民族意识的觉醒 D.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26.“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方式是( D)。

      A.罢市 B.罢课 C.罢市、罢工 D.罢市、罢课、罢工

      27.“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主力是( B )。

      A.先进知识分子 B.无产阶级 C.青年学生 D.市民商人

      28.“五四”运动后,( B )等在天津组织觉悟社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A.李大钊 B.周恩来 C.陈独秀 D.胡适

      29.最早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是( B )。

      A.周恩来 B.陈独秀 C.毛泽东 D.李大钊

      29.“五四”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是( B )。

      A.无产阶级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C.青年学生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0.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C )。

      A.香港海员罢工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省港大罢工

      31.在“五四”运动中,对运动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 A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C.青年学生 D.上层小资产阶级

      32.1920年,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 B )。

      A.觉悟社 B.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工读互助团 D.俄罗斯研究会

      33.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B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4.新文化运动是( A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3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③鲁迅④胡适( D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36.新文化兴起的主要阵地是( C )。

      A.《苏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37.新文化运动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8.在“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力量是( C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C.青年学生 D.上层小资产阶级

      39.1919年6月10日,北京政府宣布免去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他们是①曹汝霖②章宗祥③徐世昌④段祺瑞⑤陆宗舆( C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40.“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 B )。

      A.团结奋斗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民族解放精神 D.集体主义精神

      41.“五四”运动的第一个胜利是( A )①三个卖国贼的免职②国务的辞职③释放学生④工人阶级罢工声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42.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标志是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①《青春》②《法俄革命之比较观》③《庶民的胜利》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⑤《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43.从“五四”运动到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论战有①问题与主义之争②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之争③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④新的革命方法⑤新的革命前途(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44.“五国”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拒绝巴黎和约签字③结束北洋军阀统治④要求民主和自由⑤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B )。

      A.①②③ B.②⑤ C.④⑤ D.②③④

      45.1919年5月3日晚,北大学生谢绍敏听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当场将中指咬破,扯断衣襟,血书四字( B )。

      A.驱除鞑虏 B.还我青岛 C.自由和平 D.惩罚国贼

      46.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被北洋政府警察厅捕去( B )名学生。

      A.20多 B.30多 C.40多 D.50多

      47.“五四”运动的国内背景①阶级矛盾的加深②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④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 B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8.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等校学生( B )多人,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49.五月八日,北京大学校长( C )在军阀政府威逼下辞职离京。

      A.胡适 B.傅增湘 C.蔡元培

      50.“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为( A )。

      A.5月4日-6月3日 B.5月4日-6月5日 C.5月4日-6月7日

      51.“五四”运动的第二阶段为( A )。

      A. 6月3日-7月初 B.6月5日-7月初 C.6月7日-7月初

      52.“五四”精神为( B )。

      A.团结 进步 民主 科学 B.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C.自由 进步 爱国 科学 D.自由 民主 爱国 科学

      53.巴黎和会是在( B )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A.英、德、美、日、意 B.英、法、美、日、意 C.英、美、日、法、德

      54.“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的中心口号是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拒绝和约签字”③“取消二十一条”④“诛卖国贼”( A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5.下列哪些人参加了中共一大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陈公博④李达⑤张国焘(C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 ①②⑤

      56.“五四”运动后,①上海②北京③法国巴黎④日本东京⑤长沙( D )等地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7.“五四”运动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出现,其中有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②俄罗斯研究会③觉悟社④工读互助团( C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8.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有①《劳动音》②《劳动界》③《劳动者》④《劳动与妇女》( A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9.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胜利成果是( C )。

      A.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B.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0.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发表著名演讲( B )。

      A.《“五四”运动》 B.《青年运动的方向》 C.《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61.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巴黎和会,出席的有①陆征祥②顾维钧③陆宗舆④王正廷⑤曹汝霖( B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6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句话是( B )总结的。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周恩来

      63.关于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最后是由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国④日本⑤意大利( A )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64.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这一决定写进了( C )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中华民国约法》 C.《凡尔赛和约》 D.《临时约法》

      65.1919年5月7日,上海60多个团体( B )人举行国民大会,并游行示威。

      A.10000 B.20000 C.30000 D.40000

      66.1919年5月11日( C )学生联系会成立。

      A.天津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67.1919年( C )北京政府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释放被捕学生,企图熄灭群众的怒火。

      A.5月5日 B.5月6日 C.5月7日 D.5月8日

      68.1919年( B )上海各学校全体停课一天,各界开始抵制日货。

      A.5月8日 B.5月9日 C.5月10日 D.5月11日

      69.北京政府仍不肯接受学生的爱国要求,到1919年( C )北京学生再次全面罢课。

      A.5月17日 B.5月18日 C.5月19日 D.5月20日

      70.北京学生再次全体罢课后,学生们组织( C ),开展讲演活动。

      A.“救国十人团” B.学生联合会 C.护鲁义勇队

      71.北京学生再次全体罢课后,同时,开展了抵制日货活动,出版了( A )等刊物,扩大爱国宣传。

      A.《五七日刊》 B.《民报》 C.《每周评论》 D.《劳动者》

      72.“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界知识分子纷纷参加到运动中来,全国报界联合会要求“严惩四凶”①曹汝霖②陆宗舆③章宗祥④徐世昌⑤徐树铮( 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3.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罢工,目的是①“唤醒国民”②“为国家之大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救释放”③“对于卖国贼表示愤怒”④“格政府之心,救灭亡之祸”( D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4.自1919年6月5日到6月11日,上海罢工的工厂企业有50多个,工人( B )万人。

      A.五、六 B.六、七 C.七、八

      75.1919年6月5日,上海各业大小商店、影院、饭店、银行等都停止营业。许多商店门前贴着①“商学一致”②“挽救学生”③“罢市救国”④“不除国贼不开门”( D )等标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6.上海三罢斗争开始后,在学联推动下,于1919年6月6日成立了上海

      ( B ),作为各界的联络机构。

      A.全国学生联合总会 B.上海各界联合会 C.全国学联筹备处

      77上海学生的斗争,推动了全国的罢课进一步发展,“六三”以后,①镇江②南昌③南通④南京⑤九江⑥徐州等地( D )学生也陆续罢课。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78.从上海开始的三罢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 C )个省的一百五十多个城市。

      A.20 B.21 C.22 D.23

      79.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19年6月10日,国务( B )辞职。

      A.徐世昌 B.钱能训 C.段芝贵 D.王怀庆

      80.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19年6月11日总统( A )也提出了辞职。

      A.徐世昌 B.钱能训 C.段芝贵 D.王怀庆

      81.1919年6月12日,上海和各地商人先后开市,工人也陆续复工,此后,运动的目标便集中到( A )。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2.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华侨工人和留法学生包围了中国代表住所。不准他们前往签字。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被迫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运动爱国的( A )目标实现了。

      A.直接斗争 B.政治斗争 C.阶级斗争

      83.“五四”爱国运动在取得拒签和约的胜利之后,继续向前发展。1919年

      ( B )上海成立了全国各界联合会。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

      A.11月9日 B.11月10日 C.11月11日 D.11月12日

      8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8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 )。

      A.革命的领导阶级 B.革命的性质 C.革命的任务 D.革命的发展前途

      86.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反帝反封建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

      87.“五四”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D )。

      A.“五四”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88.“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 A )的准备。

      A.思想上和干部上 B.思想上和政治上 C.理论上和思想上

      89.“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 C )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90.经过“五四”运动,一批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认识到( A )。

      A.和工农结合的必要 B.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必要

      91.“五四”运动后,全国出现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中包括①《新青年》②《每周评论》③《湘江评论》④《青年》⑤《民报》(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9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的贡献在于( D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悟

      C.促使北洋军阀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在和约上拒绝签字

      93.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 D )。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特点

      累死了,整了俩小时。
     

    猜你感兴趣:

    1.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试题及答案

    2.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测试题及答案

    3.趣味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4.党的知识竞赛试题

    相关关键词: 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试题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