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百年孤独3000读后感

    时间:2022-09-27 08:35:0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独3000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百年孤独3000读后感

     

     百年孤独 3000 读后感

      《百年孤独》 读后感

      一

      雷梅苔丝的孤独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百年家族里的各色人等, 他们都充满自由与孤独精神, 强盛的原始欲望, 封闭而饱满。

     雷梅苔丝是马尔克斯最怜爱的人物, 她看上去不经世事, 不谙男女之事, 然上校说她是家里“最聪明的女孩”, 她看的太透反而行事过分简单, 她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宁静和天然, 不像那些堂兄弟们,天生被打上家族烙印。

     她长时间地做某件事, 比如洗澡, 并不是她要干净, 而是无处打发时间;她剃着光头, 只因为长发麻烦, 她是世人眼里的白痴, 智者心里的最爱。

     不幸的家庭是相似的, 因为孤独感相似。

     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她是布恩地亚家时别出心裁的一个孩子, 也是作者心里纯洁无暇的爱。

     透明、 简洁、 一尘不染。

     最后不翼而飞, 丑的天使降落在院子里, 翅膀都是脏的, 雷梅苔丝与飞毯一起消失在天空中……宛如一滴水蒸发在云彩中, 又似珍珠重回大海。

     保留自如宁静的孤独, 不安的灵魂总想脱离沉重的肉身羁绊, 俏姑娘雷梅苔丝与欲望无穷的蕾蓓卡是两个极端, 蕾蓓卡暴烈、 肉欲, 压抑, 紧张时就吃墙壁上的土, 蕾蓓卡是为孤独而病态, 她会传染失眠, 并且会让村人得病。

     她仿佛是人精神深处压迫一个心魔, 她死的僵硬而顽固, 但也极其完整。

     在马尔克斯笔下, 没有哀怜, 只有肃穆。

     对生命本身的敬意与玩笑。

     除蕾梅苔丝以外, 所有人都在情欲中打滚而不可自拔, 她远离情欲, 却坠入虚空。

     自满于孤独境界而与世永绝。

      二

      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

     一本长久让你迷惑而着魔的书, 如同一个长久让你迷惑的人一样, 都是把握不定的。

     书里的张力似醇酒, 历年不衰。

     让你从高空中下坠, 心却又悬浮。十年前我第一次拿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便从书名一下子坠入书中哀伤又活泼, 混乱的轮回的孤独中。

     第一次花了长长的一天一夜读完后, 我知道从此放不下这本书了。十年来我并没有经常去翻它, 有一种凝重在那里而不想触碰太多,对孤独的体会, 也要适合的心境才恍然大悟。

     读它经常在深夜, 夜色笼罩下审视心灵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幸福。

     无论是他虚构出的马孔多小镇, 还是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不屈服的自由精神, 反抗精神,及面对人类本能的孤独的无力自拔, 庞杂的家族系统和让人头晕目眩的重名是里面我最喜欢的细节, 其实每一代人貌似不同, 但血液里传存的精神却无一不同。乱伦是藐视世俗的结果, 是自由精神达到彻底后的一种混乱不堪, 反过来这个恶果要人类自己去承担。

     天生的欲望被理性强制压抑着, 所以奥雷连诺上校内心原是很安静的人, 却会投身于革命洪流中, 花了长长的十七年时间终于明白他赖以为荣的那些战争不过是堆狗屎。

     其实天下的革命说白了都是一堆狗屎, 人们不停标榜的某种标签, 革命者要得到安宁与幸福, 唯有认识到自己的命运荒唐可笑,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乌苏娜这个伟大的女性, 也是布恩蒂亚家族百年来的精神支柱, 她顽强、坚韧, 是天下伟大女性的典范, 她是一位母亲, 而且寿命极长;她凭直觉行事,出于伟大的母性她庇佑着家族里的每一个人;至于叫阿卡迪奥的, 身上兽性十足,是靠本能存活的, 往往情欲超强而死于非命。

     布恩蒂亚家族最后在小镇上消失,小镇在地图上消失。

     那个靠着民族自由精神建立的小镇, 也逃不脱消亡的宿命,也许命运就是这么回事, 反抗与不反抗其实都无关紧要, 默默忍受其实也是种反抗, 只要是活着那就是对命运最好的诠释。

     而自由也并非一定要去抗着枪革命。不懂得爱情心灵却会有自发的召唤, 只是无从表达, 只好夜以继日地铸造小金鱼,那是奥雷连诺上校孤独的图腾, 精细地制造, 然后焚毁, 不用如此繁复的手法,便无法打造艺术品;其实艺术的本质也是孤独, 是人类借以消磨时间而发明的一种娱乐办法。

      至于爱情, 更是布恩蒂亚家族中的人借以消磨打发时间的工具, 对自己

     的折磨大过对别人的。

     每一代的阿玛兰塔都很羞怯、 高傲、 自闭, 对爱情极度渴望却无力跨越自己障碍, 她们身上仿佛看到许多被爱恨纠缠折磨的人的影子, 所谓文明与理性, 就是给爱情再加一道沉重的桎梏。

     每一代的雷蓓卡, 从第一代开始, 瘦小的身躯站在布恩蒂亚宽敞高大的家里, 便预示着这是一个将被驱逐的灵魂。

     她们情欲、 愤怒、 自虐, 是理性文明对立面的另一原始欲望, 这些极强的张力分铺到不同人身上, 就成了布恩蒂亚家那些女人们个性鲜明的特征。

     奥雷连诺上校对雷麦黛丝的爱, 那么深沉, “使他经常感到痛苦。

     这是肉体上的感觉, 几乎妨碍他走路, 仿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

     一块石子掉进鞋里还算好的,阿玛兰塔的爱情是一把毒剑插入胸膛, 雷蓓卡的爱情是一粒子弹呼啸而过, 那些死于非命的爱慕者们, 都是完整献给马尔克斯内心爱情定义的人。

     那些配角默默无闻, 却如树上的柆子, 闪着晶莹的光。

     也许马孔多什么也没发生过, 如同南京屠杀后现在的集市, 万人坑后的高楼大厦, 人们很快会遗忘, 除了艺术与文学, 把人类奋勇反抗后的孤独得以保留, 其余一切毫无意义。

     如同镇长说的:“马孔多过去没有发生, 现在没有发生,将来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这是一个幸福的市镇嘛。”

     马尔克斯在后记中写道,“这部小说是一部反帝、 反封建、 反独裁、 反保守的作品, 结尾表明作者的主导思想――孤独的拉丁美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新的、 团结的、 朝气蓬勃的拉丁美洲必将出现。” 我想, 所有一切的反抗其实就是顺应, 反帝反封建反保守, 这是文学作品对政治需要的某种提法吧。

     也许马尔克斯内心并不这么认为。

     官方公布的, 总是不一定准确, 尤其对于当时被压迫着的拉丁美洲来说。

     一只暴怒的兽隐藏在体内, 它叫百年孤独。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相关关键词: 百年孤独3000读后感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