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正文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时间:2020-02-25 07:56:3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口陈新民
      (浙江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推出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综合课程,各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的、本质的联系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由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加以综合而成,因而如何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就成为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初步的探索。
      一、史地综合学习的理由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理由有以下几点。
      1.体现了史、地两门学科领域的密切关系
      对于历史与地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学者对此不乏精辟的论述。我国自古就有“史地是一家”之说。例如,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人地关系的探讨,他有一句治学名言,说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地理与历史,最有紧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最当留意也”“历史者,因空际时际之关系而发生意义者也”“史迹为之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言”。当代美籍华裔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地理环境不仅能决定古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影响后期文明的发展。”毛泽东也认为:“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及百科,莫不根此。”外国学者关于史地关系的论述也很多。例如,康德认为,“地理乃历史之基础”“地理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变动的地理”。洛克指出:“地理与历史之关系,一如肉体之精神。”哲学大师黑格尔也有许多关于史地关系的论述,在其《历史哲学》中曾指出:“地理基础就是推动民族精神产生的自然联系”。以上这些有关论述说明,史地两门学科领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的,加强“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史地知识的综合教学,是由这两门学科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
      2.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载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与舞台。正是由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制约,人类才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出了一幕幕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异彩纷呈、有声有色的活剧。以原始社会而论,没有东非大裂谷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生物进化史上就不会产生“人猿相揖别”这一质的飞跃;没有自然界的压力,就不会导致社会的形成和生产力的进步。以奴隶社会而论,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与兴盛均具有特定的地理条件,即位于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和大河中下游地区,而某些古典文明的衰落也与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异息息相关。以封建社会而论,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侵,气候变迁则是其天然动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也与其周边独特的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资本主义社会而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在地中海沿岸萌芽,继而在西欧临海国家或地区开花结果,显然与这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公元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则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就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澳大利亚之所以称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日本之所以成为外向型经济强国,我国之所以出现东西部差异、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达的规律等,都离不开特定地理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当今社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们在对历史上人地关系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得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
      3.体现了综合课程所追求的价值理念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综合课程,要充分体现综合课程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就不能将原来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内容简单地拼合在一起。综合课程所追求的是一种整合、集成的教学效果,正如有学者描述的,“课程统整就像计算机的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将个别独立存在的电子组件结合起来,成为功能强大的处理器。课程统整也像人体的组织结构,将各种器官系统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思考与行动的人。”加强史地知识的综合,就是旨在为学生展示一副完整的世界图景,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认知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史地内容的综合策略
      历史与地理是人们进行思维的时空维度,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地理从空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两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那么,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与地理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可以借鉴社会科发展较早的美国的经验。在社会科课程设计过程中,美国的学者认为,要在历史内容中整合地理,应特别关注地理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地理教育指南》中提出的五个地理核心概念:
      定位(location):在地表所处的位置
      区域(place):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human an denvironment):区域内的关系
      运动(movement):区域间的关系
      地区(region):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
      具体到历史内容的学习中,“定位”是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区域”可以让学生知晓形成史实发生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人地关系”让学生知道历史上某一区域内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运动”让学生知道历史上的各区域间的人口、物种和信息的流动情况;“地区”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的主要地区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历史过程。
      下表以七、八年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为例,来说明在设计历史学习内容时应如何体现这些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四、史地综合的教学策略
      要使学生获得史地内容整合的学习经验,除了对内容进行综合外,教师还应该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上述地理学的思想,正如美国课程论专家塔巴指出的:“只有当内容和过程都丰富多彩和富有意义时,才谈得上有效学习”。据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空间位置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空间位置指地表上某一事物与其外在客观事物间的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