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单元 正文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时间:2023-01-26 14:55:0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 乐碧云

    2019年9月,部编语文教材全面投入使用。全新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线索按照“内容主题”来组织单元;
    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系统之中。部编教材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实际使用中,发现还存在许多理解和使用不到位的现象。比如,由于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不足,导致弱化单元整组的优势,没能合理开发教材中可以整合的资源,也没能注意教材单元主题下各部分内容的相互联系。其次,从学生习得而言,本该在课堂上习得学习方法,从一篇文章中学习多篇文章的写法,从而最终获得写好一篇文章的能力,然而在课堂学习中,通常以掌握零散的知识点为主,而没有形成体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对部编教材中“单元整组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课前预习自学并非只是进行浏览,而是将看、读、思、想这四者结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这一种方法也体现在课本“综合性学习”这个小部分当中,通过这一个部分的学习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老师长时间带领教育的,过程当中老师的耐心和学生的努力加速了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清楚上课框架和上课内容。“整组教学”是本单元主体内容的概括,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在开始进行细化学习之前都是需要整体把握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通过预习课本单元,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能够自己理解课本所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潜在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老师通过提前编写教案,基于此,学生可独立理解教材,自己提前把握课程内容的轻重,并且提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这样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讲,为课堂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准备。

    “单元整组”教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把整组教材看做一个整体。教研组经过“分析教材—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提炼模式”等环节,总结出了“点面切入”“并列比较”“穿插交融”等单元整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单元主题的不同,课文内容、结构及表达方法的不同灵活运用。

    同时,在部编教材读写结合的导向下,教研组初步构建了单元整组教学模式:即借助“导读课”对整个教学单元进行全面了解,随后依据单元特点,或是课文教学,或是活动支撑,最终都是指向最后的习作练习。学生在这样的单元整组模式的推动下,对单元由全局把握,到细节落实,最终习作成文,对他们的语文能力提升大有裨益。这一由“导读”切入,从“习作”升华的单元整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期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为例。

    1.抓住主题,寻单元教学整合点

    部编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在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单独列为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个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分为四个板块:一是篇章页明确任务,二是课文围绕话题引出要求,三是活动提示对综合性学习进行具体指导,四是综合性学习对活动进行总结。

    部编教材单元的导语目标较为清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单元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导语中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要求:“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通过对于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分析,我们有了一个较为宏观的把握。我们发现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都是围绕着综合性学习展开的,这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开始尝试做单元整组的教学研究后,每个单元教研组都会做一份这样的单元整组的设计,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细读文本的能力,把握部编教材的特点,探索出有效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的策略方法,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导读引领,挖单元教学突破点

    教师所整理分析出来的单元学习脉络,需要一节导读课,帮助学生理清整个单元的学习思路。

    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组教学的导读课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1)感受传统文化,明确单元安排。先让学生在对对子中,感受传统文化。然后出示四书五经、十二生肖、民间工艺等图片,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了解。接着,回顾单元导读页,明确人文主题,同时关注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了解了单元整组的内容,并在诗中找到的相关节日的习俗,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袋了解节日习俗。

    (2)总结迁移,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出示本学期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让学生用IRS遥控器,选定本次亟待研究的传统节日,并根据选定的传统节日,思考可以研究的角度方向。随机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贴,形成思维导图。接着,小组自主讨论,商定研究主题,并讨论了解信息的方法和记录的方式。课后小组成员还要商定好活动的分工,明确各自的活动任务,合作着完成对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教师通过提炼板书,画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起整个单元的框架。这样的导读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且了解了单元安排,更明确了综合性学习任务。

    导读课在单元中承担着帮助学生了解单元整组的内容,明确单元学习任务的重任。老师在导读课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单元内容的探究兴趣;
    要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了解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从而对整个单元进行整体把握,绘制思维导图。

    3.指向习作,觅学生能力发展点

    部编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教材编排的意图使得教材中阅读课的指向要紧紧地扣着这单元的目标。《纸的发明》一课的阅读,看似是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纸”的发明过程、制作过程,利用图表提取信息,其实是指向于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资料,对学生收集资料、信息提取、整理资料能力进行的培养。这样具有指向性的阅读教学,实现了阅读与综合性学习的有机互融,不仅让教师的教学更主题化、系统化,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科学性、整体性,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4.联系生活,找习作教学落脚点

    (1)尊重兴趣,删选主题。在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确定好研究的主题,学生通过IRS进行选择喜欢的节日,志趣相投的归为一组。

    (2)确定方案,强化指导。在确定了研究主题的情况下,引导成立小组,对组员进行分工,活动提示中的气泡帮助找到了一些收集资料的途径。随着活动的展开,教师注重方法的指导与过程的监督,询问进程,适时反馈,建立评价机制。

    (3)搭建支架,任务驱动。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表格,设置一些活动任务,孩子在这些支架的帮助下,有效地展开探究学习。

    (4)多种形式,展示成果。这一部分有两个方面的展示,即个人学习的展示,就是习作。另一方面是合作学习的展示。教材中的气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式,比如写春联、尝美食、朗诵诗文、介绍食物的制作方法等。

    1.课外书籍阅读延伸

    例如,在进行《纸的发明》篇课文的教学当中,老师除了加强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并借助导图等形式进行材料的整理,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学生尝试用不同形式的图表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通过这种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接着,教师还需要安排学生在本单元推荐书目阅读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进行阅读。老师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自己理解作者笔下场景和人物的描写,然后邀请学生来分享自己在读完感兴趣的课外书之后的感受,并且分享在推荐书目和自己阅读书目当中所找到的共同点是什么。在学生分享完这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之后,老师进行总结,这几篇文章都是对可唤醒和想象性的描写,其主要是通过作者在查看相关资料听取奇闻逸事之后发挥自己的想象所编著的一本书。在课外书的阅读当中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教师分享课外阅读并进行讲解就是知识点回顾的一种手段,而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地针对性练习是教师注重学生自主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这二者相结合起来极大程度上改进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弊端,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

    2.课内文章的相互贯通

    例如,《古诗三首店》这三首古诗的阅读可以融入在一起进行赏析。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会本单元生字词语,明确单元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同时,聚焦传统节日,了解节日文化的知识,激发探讨传统节日的兴趣。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确定探讨主题,初步指导学生合理分组,设计开展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资料收集的渠道、记录方式等。使学生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老师针对这三首诗所布置的任务是了解三位诗人的经历背景,然后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推测为什么会作出这样一首诗,作诗的目的是想表达他怎样的情感。在古诗的阅读当中,老师除了让学生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还需要让学生知道古诗词虽然字数很少,但是字字钻心,每一个字经过不断地推敲和钻研才凝练而来,无论是用词的精炼还是句式的对仗,都是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体现。从诗歌鉴赏中学习思想情感的表达,提升自我的欣赏品味,对己对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老师通过让学生结合三首诗整体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共性与特性的把握。例如,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思想品德等的培养是与古诗词的学习密切联系的,小学古诗的鉴赏对培养学生优秀的鉴赏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与此同时,老师需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利用单元整组教学发挥语文真正陶冶情操的功能。

    对于“整体”教学中的语文课程,老师可以根据整体文章的构思情节基调安排学生的课后作业内容,不单是纸质版的作业,同样需要实践性动手操作的作业形式,主导学生结合课程目标自由发挥,在发散个人兴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寓教于乐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布置作业以及学生完成作业后需要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换位思考,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老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情况如何,其二是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何看法,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样,老师在课堂作业任务完成后可以安排简单的课后作业侧面进行反馈收集,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老师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改进。对于学生而言,同一固定化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采用引导的手段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消极情绪,重新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发展。不过,对于一味地知识教学说教的老师来讲,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理解认识还有失偏颇,但是相互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述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并且力求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整组部编综合性 基于单元整组 用好习作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辽宁教育·管理版(2022年5期)2022-05-25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民族文汇(2022年11期)2022-04-23基于C50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水泥优选试验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舰船科学技术(2021年12期)2021-03-29紧扣单元双线,凸显主题教学读与写·下旬刊(2019年12期)2019-12-02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树立整组观 凸显单元要素 关注联结点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9年3期)2019-04-12科学、合理、创新使用“部编”教材之我见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年7期)2018-09-08大还是小?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8年6期)2018-03-15 相关关键词: 初二语文上册单元作文 政治高中必修1第四单元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知识点 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三大产业知识点 同步作文:三年级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三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
    相关热词搜索: 单元 为例 下册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