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社会学概论论文 正文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

    时间:2020-08-25 08:44:0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事实。(费孝通例子说明)

     社会学“暧昧性”色差。研究对象:第一类社会及社会现象(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个人及其社会行为(韦伯)反实证主义路线。

     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科学。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社会学的作用(社会功能)——1、描述功能——客观地、完整地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即“社会是怎样的”;2、解释功能——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做出明确的理论说明。即“社会为什么这样”;3、预测功能——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即“社会将会怎样”;4、规范功能——不断的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即“社会应该怎样”

     6.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理论家

     形成标志:孔德(法国实证主义创始人)《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创立初期

     孔德(法)的主要理论:(1)第一个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2)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观察、实验、比较、历史(3)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社会静力学——结构和制度、社会动力学——发展与进步。把人类智慧分为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人类社会三阶段:军事、过渡、工业。

     赫伯特·斯宾塞(英)主要理论:(1)社会有机论:社会有三个系统——营养(生产)系统,循环(分配)系统,神经(调节)系统。社会是为个人成长和幸福而存在的。社会有机体是超级有机体。(2)社会进化论 :社会进化虽然是充满矛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进步的。————社会有机论思想对后来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有一定的影响。

     此后,进入独立学科的形成时期,代表人物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

     卡尔·马克思(德)主要理论:与孔德的实证主义传统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是西方社会思想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包括一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1)社会批判理论(2)社会有机体理论(3)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迪尔凯姆(法)创办《社会学年刊》(涂尔干)(第一个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主要理论:⑴、“社会事实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个人外部的存在,决定个人行为且并不因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事物。把社会事实分为物质和非物质⑵、“社会团结论”(社会整体论),社会团结分为“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种类型。⑶、“宗教论”,宗教实质上是社会的产物⑷、给予社会学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马克斯·韦伯(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主要理论:⑴、“理解社会学”⑵政治社会学。权威分为三类: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

     以上(1-6)为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阶段。

     美国社会学研究的兴旺,“芝加哥学派”的建立和形成(城市社会学)托马斯、伯吉斯

     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结构功能理论(帕森斯、莫顿):帕森斯受迪尔凯姆、韦伯影响,《社会行动的结构》——标志结构功能理论的崛起。理论内容:社会行为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均衡理论。莫顿理论内容:中层理论、均衡功能论科学社会学理论。

     冲突理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资源、报酬分配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科塞、达伦多夫。

     交换理论:依据心理学行为主义和经济学功利主义理论,把社会行为视为至少两人以上之间发生的计算得失的交换行为的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彼得布劳。霍曼斯把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与观点结合在一起,理论目标:“把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交换行为。”

     符号互动理论:反实证主义的主观社会学。核心观点: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解释,而人际互动是以运用符号以解释和确定相互间行动的意义为媒介的,因此,社会是个人借助符号互动的产物。米德(美)是这一理论核心体系的创立者。

     总结: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轨迹

     孔德 马克思 马克斯·韦伯、乔治·米德 霍曼斯

     ↓ ↓ ↓ ↓

     斯宾塞、迪尔凯姆 ↓ ↓ ↓

     ↓ ↓ 间接影响 ↘ ↓ ↓

     帕森斯、默顿 科塞、米尔斯 ↓ ↓

     ↓ ↓ ↓ ↓

     功能主义 冲突理论 符号互动主义 交换理论

     第三章 社会

     1、社会的定义——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1)、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

     2)、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横向联系——同代,纵向联系——历史联系

     3)、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机体。

     3、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并调整种种矛盾、冲突,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人类交往的场所、规范人类交往的行为。

     导向功能。提供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际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导向可为有形(法律等),也可为无形(习惯等)

     继承和发展功能——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和发展。

     4、社会结构

      (1)社会基本要素:自然环境、文化、人口。

      (2)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秩序。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功能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

      (3)社会结构-指社会关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序的体系或关系模式。、

      (4) 社会地位——个人在社会中占有一个或多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位置。

      社会角色——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与人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P50)

     社会结构的组成

      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以群体形式出现,人们总是生活在不同规模与类型的群体之中。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

      社会制度——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而且也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有组织的社会力量,是各种社会力量交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需要,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

     5、社会类型:历史唯物主义: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德国滕尼斯提出“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按照基本生存方式:狩猎采集、畜牧、园艺、农业、工业、后工业。

     6、社会学观察社会的几种角度: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个人关系、全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的角度。

     第四章 文化

     1、文化的含义:(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产品,包括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2)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的要素:1、价值观念——社会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是社会成员关于善良、正确、好坏、称心合意等的共同看法。2、语言和符号——具有表意性质的语言和符号起着沟通的作用;语言和符号还是人类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3、社会规范(包含制度)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他包括习俗和惯例两类,他限定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应该怎样待人接物、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调整着人们的社会关系,他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上述各种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基础。5、物质产品

     3、文化的特征:

     1)、 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和创造出来的2)、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而非遗传获得。

     3)、 文化具有复合性。

     4)、 文化具有象征性。

     5)、 文化具有多样性。

     6)、 文化具有共享性。

     4、文化的功能

     1)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2)社会导向功能——提供知识、协调社会管理工程、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

     3)社会区分功能——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5.文化的结构(全了解)

     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或基本元素;文化集丛——有一组在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元素组成一个更大的功能单元就是文化集丛;文化模式——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在功能上相互关联和依存而构成的文化整体。

     2)文化区:文化空间分布的最小单位,是“指一个在同一社会经济体系和文化中生活方式较为一致的地区”。共享一种文化模式的一个广大的地区称为文化区域。文化区域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历史沿革。

      文化圈:在区域上比文化区域更为广大,并在文化上有着联系的一个空间范围。

     3)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⑴、主文化定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⑵、亚文化(次文化)定义——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主文化 民族亚文化——少数民族群体特有的文化。

     

     文化 亚文化 职业亚文化——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越轨亚文化——反社会集团特有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社会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立,他们不断在发生变化,可以互相转换。

     4)文化中心主义,亦称民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6.文化交流与文化变迁(了解)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狭义的说是个体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广义的说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人生始终。

      1、技能社会化——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2、政治社会化——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3、道德社会化——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

     

      4、行为社会化——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

     

      5、性别角色社会化——学习社会对性别角色期望和要求的行为模式。

     3、社会化的类型: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

     4、社会化的环境:

     1)家庭——家庭是最早、最为直接同时也是最为传统和持久的社会化场所。

     2)学校——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和组织机构。

     3)同龄群体——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

     5、有关人格

     1)人格的定义——个性又称人格,它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分为认知、行为及情感。

     2)人格体系的层次——见教材P85 的 人格模型图。

     6、库利的“镜中之我”理论——人对自我的认识、自我形象的形成不是我们实际的样子,也不是别人对我们的真实看法和评价,而是指我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我们的理解和解释。它包含“表现”、“辨认”、“主观解释”三种过程。

     7、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人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境来解释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动。

     每个人都有两面,即“主我”和“宾我”(客我)。

     主我——在自我中不含任何符号的那部分直接经验。是本能的(只是借用本能这个词,并不意味人有本能)、自私自利的、一时冲动的、非社会化的自我。

     宾我(客我)——自我的社会方面,是受到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社会道德规则和组织制度制约的那部分,是社会化的产物。

     8、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超我”大致相当于米德的“宾我”,“本我”相当于“主我”,“自我”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渠道,沟通二者。(P86-89)

     个人的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所有贯穿终生的欲望和冲动。自我——是我们自身的理性部分,教给人们学会抑制对快乐的追求和欲望的急切满足。超我——良心的等同物,是社会道德在人的内心的体现,他通过自豪感和羞耻心发生作用,来影响自我的决定。

     9、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划分社会化的八个阶段

     婴儿期

     幼儿期

     嬉戏期

     学龄期

     少年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分析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幼儿的智力只能通过他对外界的感觉和与外界的实际接触表现出来。

     前运算阶段——儿童不能进行许多即便是简单的脑力运算。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不能离开具体的外部世界,而不能抽象的思考和假设的思考。

     形式运算阶段——可以形式的、抽象的进行思维。

     11、社会化过程

     儿童期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12、问题

     社会化的不一致性——来自于社会制度、利益群体的现实冲突导致观念、规范的冲突,给青少年带来新的社会化的不良条件。

     代差问题。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对待态度:客观、具体

     网络冲击问题——虚拟社会化成为可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正在消解着传统的社会化模式。

     第六章 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定义——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⑴、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⑵、角色是人们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⑶、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⑷、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角色的类型

      ⑴、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区分。

      ⑵、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根据承担角色时心理状态上区分。

     社会角色的类型

      ⑶、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根据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区分。

      (4)、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根据角色追求的是利益、效率还是公平、理想、道德、价值观念区分。

      (5)、支配角色与被支配角色——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以将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3、社会角色的有关理论(了解)

     米德的“社会角色”理论、林顿的结构角色论、特纳的过程角色论、社会拟剧论(社会戏剧论)

     4、社会角色的扮演

     1)包含3方面:角色领悟、角色学习、角色扮演

     2)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四方面:对角色地位的领悟、对角色义务的领悟、对角色行为的领悟、对角色形象的领悟。

     3)角色学习是学习顺利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履行角色义务和权力,塑造良好角色形象所必备的知识、智慧、能力和经验等。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并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三方面:角色学习是综合性学习、在互动中进行的学习、随着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

     4)角色扮演——戈夫曼提出“戏剧理论”。角色距离。

     5、社会角色的失调及调整

     1)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2)角色失调的原因——角色准备不足、多重群体的社会化、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3)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角色规范化、角色合并法、角色层次法、角色地位变化法

     第七章 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定义——社会互动是指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具体说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社会互动的性质:⑴、理性互动——行动者基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利益精确计算而采取的互动方式。⑵、非理性互动——未经精确的利益计算而采取的一种互动方式。

     3、社会互动的维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利益关系)、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

     4、社会互动的类型:⑴、顺从型互动,包括暗示、模仿、从众三种形式。⑵、合作型互动,包括社会交换、援助行为。⑶、冲突型互动,包括竞争、斗争、战争。

     5、集体行为

     1)含义:人们在行为方式上的一致性,它是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2)几种典型的集体行为:时尚和流行、情绪感染、骚动、恐慌、流言

     3)特征:自发性、狂热性、暂时性、无规范性、人数众多

     4)原因:结构性压力是发生集体行为的主要原因;意外事件的发生;变革中的规范和模式不明确;是否产生还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

     6、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米德认为,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符号互动论的观点:符号在社会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图,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

     2)表演互动论“拟剧论”戈夫曼

     3)共享定义的互动论。托马斯

     4)本土方法论

     5)角色理论

     6)社会交换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霍斯曼修改的主要要点: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计算;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忽略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前提,带有浓厚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7、社会网络——社会是由社会网络构成的,人们的社会互动也是通过社会网络进行的。社会网络是资源分配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征:弥漫性、多重性、隐蔽性。功能:促进信息的流动、对组织代理人施加影响、社会信任的证明、社会网络被期待着强化身份和认识。社会网络在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中发挥效力。

     8、强关系-同质性,弱关系-异质性

     第八章 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定义——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狭义的社会群体概念是社会学上关于群体的定义。

     2、社会群体的特征:⑴、有共同的活动。⑵、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⑶、有相似的群体归属意识和规范。⑷、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⑸、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的类型(五组分类)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指包含人数较少,相互之间影响较为直接、密切和持久、彼此之间熟识、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群体;次级群体指交往人数比较多,成员之间影响比较短暂、互不都相识,或最多知道彼此担任的某种正式的角色的,为了某一个目的暂时组合在一起的人。初级群体中形成初级关系,次级群体中形成次级关系,二者有不同。

     2)内群体和外群体:按照人们的归属感划分。内群体指一个人经常参与其中,并对该群体产生一种感情上认同的群体,又称我群;外群体与内群体相对,泛指内群体以外的社会群体,又称他群。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其形成与行动原则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是社会成员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组成的,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职能分工,按照特定的规范和正式的规章制度行动;非正式群体往往是自发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分工不严格,虽有群体规范,但往往没有明文规定。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主要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常活动;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被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根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来划分的。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联系而形成的叫业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叫趣缘群体。

     其他分类:小群体(小群体与初级群体的关系);准群体(包括群众、大众、公众;或划分为种姓、阶级、阶层)(P136-140)

     社会群体结构及作用过程

     1)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成员,并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对规范的遵从、把群体的目标自觉看成自己目标。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⑴、利益因素;⑵、安全因素;⑶、压力因素;⑷、认同因素。

     3)群体规范——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4)群体内部关系。

     5)群体领导与决策:群体领导的定义;群体中的主要领导形式(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领导的作风(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群体决策的阶段(收集信息、估价信息、做出决定)(P144-145)

     初级社会群体

     1)初级群体特征:⑴、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⑵、一定的群体规模;⑶、人与人之间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⑷、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特征;⑸、非正式的群体规范;⑹、群体整合程度高。

     2)初级群体的功能:⑴、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社会整合。⑵、负功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的积极性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几种典型初级群体类型:邻里;伙伴群或友群。

     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影响:⑴、衰落的表现——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外移;社会群体成员关系日趋松懈;一些初级群体已解体;⑵、衰落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P149-150)

     第九章 家庭与婚姻

     一、家庭

     1、家庭的定义——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以直接面对面的互动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初级群体,是人类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单位。

     2、家庭与家族的区别:家庭主要是婚姻的产物,家族则是血缘的产物

     3、家庭与户的区别:家庭是群体,户不一定是群体,户的概念要比家庭的概念更宽泛,户包括家庭、集体户、和单身者。户是单独生活的,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形式和制度,不具有普遍性。

     4、⑴、血缘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⑵、普那路亚家庭——人类的婚姻形式由内婚制转变为外婚制,排除家庭内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形式,实行两个集团之间的群婚制。群婚制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⑶、对偶家庭——原始母系社会的婚姻形式,一对配偶短暂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属母系所有。家庭内男女平等,共同照料子女,在对偶家庭里确认自己的生父成为可能。→⑷、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其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适应了财富的增加和按父系继承财产的要求。

     5、家庭的结构与类型

     划分家庭的几种形式:

     ①、核心家庭(原子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又有一些不完整的形式,指没有子女的“配偶家庭”和因为各种原因只剩下夫妇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

     ②、扩展家庭——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可叫血亲家庭,强调与不同亲戚的“血缘纽带”。它包括“主干家庭”(是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的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和“联合家庭”(是由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它包括“异代联合家庭”和“同代联合家庭”。

     家庭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社会化始于家庭,家庭是承担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生育功能——家庭是目前社会所认可的生育子女、繁衍后代的合法的社会制度,是人口再生产的唯一合法社会单位。

     、感情功能——家庭赋予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家庭成员存在着最紧密的联系。

     、性爱功能——男女缔结婚姻关系后,性爱成为维系双方相互关系的主要纽带,只有家庭内的性关系才是道德的合理的。

     (5)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现代社会家庭的消费功能上升为其主要功能

     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

     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成为社会主要家庭结构形式,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二、婚姻

     1、婚姻的定义——指男女双方按照习俗和法律的规定结为夫妻的一种制度。

      条件互等原则

      双向选择原则

     2、择偶的原则

      男女标准有别原则

      择偶梯度原则

      满意优化原则

     3、 婚姻问题——离婚

     1)离婚上升的原因:①、经济依赖的减低。②、离婚的社会成本降低。③、期望过高。④、社会流动速度加快。⑤、社会对性行为的宽容

     2)离婚的过程:感情上的离婚、法律上的离婚、经济上的离婚、抚养上的离婚、精神上的离婚。

     4、未来家庭发展趋势(西方社会非主流家庭形式)

     非婚同居家庭

     无子女家庭(丁克家庭)

     同性恋家庭

     第十二章 社区

     社区概述

     社区的定义——滕尼斯(德)“一种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是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

     基本要素:一定的人群。共同的地域空间。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情感联系和价值的认同

     社区与社会的联系

     联系:社区可以看做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社区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

     从社区的内涵上来看,二者有明显的区别:社区的同质性较高;社区更注重地域概念;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关系更亲密;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社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行政区是为了社会管理的方便或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划定的,边界或范围清楚,而社区是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边界和范围是比较模糊的。

     社区由于其主要的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因而只能是单一形态的,行政区则可以是多种形态的,一个行政区可同时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社区。

     对社区的分析研究一般都限定在范围并不很大的社会区域内。

     社区的类型

     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纵向划分

     传统社区

     现代社区和发达社区

     发展中社区

     根据社区的空间特征或功能特征横向划分

     法定社区即地方行政社区

     自然社区

     专能的社区

     根据社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

     虚拟社区——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特征: ①、 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②、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

     ③、 创造了新的语言模式。

     ④、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

     社区发展包含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有弊、发展中的问题。

     农村村民自治——基层政权民主化的尝试。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将其上升到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

     城市化(了解)

     1、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包括人口集中的过程也包括生活方式传播的过程。

     2、 城市化的过程。(影响城市化的三次分工: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商人阶层的出现)

     阶段:⑴、城市的孕育和产生。→⑵、前工业社会阶段→⑶、工业社会及以后阶段→⑷、信息化城市阶段。

     3、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论

     ⑴、 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⑵、 人口异质性强。

     ⑶、 社会分工复杂。

     ⑷、 社会活动科层化。

     ⑸、 城市文化世俗化。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和度低

     4、城市问题:指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人口、就业、环境、社会保障等。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⑴、 城市决定论⑵、人口决定论 ⑶、亚文化论

     5、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致为43%。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52-1957)停滞阶段(1958-1978)恢复阶段(1978-1992)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

     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的定义——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如何理解社会分层:⑴分层是一个社会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的等级秩序是一成不变的。⑵、只有当财富、权力和声望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被不平等的、有系统的分配时,社会才是分层的。⑶、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⑷、被分配的奖赏或稀有资源是什么,要视有关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定。

     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判断社会层级的重要标志,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有些地位,我们自己不能控制和改变,是先天赋予我们的,为先赋地位或既得地位。有些地位,如职业和教育等,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获得或个人行为可以起作用,为后致地位或获得地位。

     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对社会系统的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水平分化”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并且这些群体存在着价值序列的高低差别,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就叫做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社会不平等可分为“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也可分为“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

     社会分层的有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观点:阶级主要是指拥有共同的经济生产资料,并且控制这些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基础,阶级也会随着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列宁的定义——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任何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上处于对立状态,存在着厉害冲突,表现为阶级间的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

     韦伯的社会分层观点及其影响: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源头之一。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考察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一批在经济状况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权力地位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拥有权力的大小确定的。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之间往往是彼此相关、紧密联系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转化为其他两个方面。财富可以很容易地换取权力和声望。政治地位高的职业倾向于赢得较高的收入。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一些基本特点来源于韦伯分层模式,特点:1.采用多元分层标准。2、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3、引入了主观分层标准。

     7、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分层背景及其结构:

     背景:①、行政权力控制社会资源再分配。②、城乡的分割。③、城市社会的单位化(隶属性、行政性、多功能性、低流动性)。

     改革前社会体制的基本特征是行政权力控制着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分配,城乡分割和单位壁垒设置极大地限制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公有制和以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为代表的次级制度化结构,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

     分层结构:①、社会的核心阶层——干部阶层;②、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阶层;③、工人阶层;④、农民阶层。

     分层特点:①、属于一种政治性分层;②、是一种权力化分层;③、是一种身份制分层。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

     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特殊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特点: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利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9、现代社会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特征

     1)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

     2)公平性、开放性和合理性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本质特征

     第十四章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的定义——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变动,即他们从已有的地位向新的地位的转化过程。职业地位改变成为社会流动的标志。

     社会流动的类型

     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教育筛选机制、人事筛选机制、市场筛选机制、政策筛选机制影响垂直流动。

     根据参数基点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代际流动的状况,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分层体系的变化发展状况,也更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方向,是双向的,既有上升也有下降。

     根据社会流动的原因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规模大、速度快、变动加剧的特点。

     社会流动的功能:形成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形成缓解冲突的社会机制;形成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形成拾遗补缺的社会机制。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口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流动的最根本的原因):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战争、民族歧视与压迫;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发明创造引起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性因素,即社会分层体系分化、组合的原则与社会继替的规则;教育机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流动状况:政治地位成为影响社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无论阶级身份还是其他身份都是封闭的,个人流动的难度很大。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甚至有时候出现倒退和政策制定者认识上的偏差是限制社会流动并组织向下流动的情形的原因。社会流动的政治学与封闭性特征所产生的负功能是明显的:价值导向扭曲;公平竞争受到压抑;社会压力加大(马太效应:越是处于社会上层的成员,生活的选择机会越多,生活质量越高,生活得越舒适轻松。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流动状况:带有转型和转轨的特点

     1)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社会流动

     实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制,政府部门的部分权利下放,一部分地区放宽了农村与城镇间的人口流动限制。全国各地向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流动。多半为垂直的上向流动。流向呈单向式(流出一方有出无进或出多进少)结果是使人才拥挤和人才奇缺共存于同一社会的不同行业、地区和单位。流量和流速上呈迅猛式,结果使流出一方因人才顿失而工作受损,而且流入一方因人才猛增而出现新的人才积压和浪费现象。出现上述现象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流动

     社会转型整体推进,是我国社会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开放继续扩大的年代。社会阶层化为农民、工人、干部。开始了内部流动和相互流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农民的流动表现为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职业分化和地域变动构成了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流动的两大基本特征。工人流动没有地域的变化也很少有职业的分化,而是表现为体制的变动和收入的分化。干部阶层的流动特别是流出显得越来越平缓,追求在阶层或群体内的向上流动,而不是向外流动。总之,社会流动的主体是农民,其次才是工人,最后才是干部和知识分子。

     第十五章 社会失范与社会控制

     失范的含义——迪尔凯姆“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景”。莫顿认为失范是社会目标与达到该目标的准则之间缺乏一致性,它是文化体系与社会结构脱节的必然产物。莫顿指出个人为适应这种断裂采取了五种不同的方式:遵从型、创新型、形式主义隐退主义(社会中真正的异化者)、反叛。社会失范简单表述即为“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目标与实现这些目标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或紧张状态。”

     社会解组的定义——是指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制度丧失正常的调节功能,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凝聚力明显减弱和社会结构发生分化的现象。“失范”在宏观层面上理解就是“社会解组”。

     越轨的定义——指的是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并因此受到许多人否定评价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失范”从微观层面上理解就是“越轨”。

     越轨的类型:⑴、不适当行为。⑵、异常行为。⑶自毁行为。⑷、不道德行为。⑸、反社会行为。⑹、犯罪行为。

     5、如何理解越轨的概念:

     越轨行为的标准是社会所制定的。没有规范就不会有越轨。

     越轨行为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规范本身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社会对越轨的界定不同。

     当不同规则出现冲突时,社会承认遵守价值更大的规则的行为。

     越轨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社会对不同类型的越轨反应也不同。

     越轨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只有频繁的对社会造成危害,使相当数量的人受到威胁和伤害时,才会转化为社会问题。

     6、越轨的功能:

     越轨的负功能:

     越轨可能减低社会效率和扰乱社会秩序。

     越轨的存在能毁掉他人遵从规范的信心。

     越轨能毁坏人们预期的制度安排。

     越轨会伤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4)长期的广泛的越轨则会导致社会功能失调。

     越轨的正功能: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增强群体团结,增强社会控制效果。

     越轨能带来某些规范与制度的变化。

     越轨行为有时可以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

     越轨行为给社会提供一个缓冲的余地。

     7、越轨的有关理论:

     病理学观点。——社会结构类似于庞大的有机体,当生理功能失调时产生越轨。

     文化冲突理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越轨。

     亚文化群理论。——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冲突导致越轨。

     标签论——他人的责怪、斥责、惩罚有效界定了越轨行为,执法者与越轨者有双向影响关系。给越轨者贴上越轨的标签也会导致越轨行为本身。

     8、社会控制的定义——美国爱德华罗斯提出,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社会统治,是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其目的是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9、 如何理解社会控制的概念:

     ⑴、 社会控制的任务既包括对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制裁,又包括引导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以协调个人、群体、组织、社会整体的关系。

     ⑵、 社会控制的目的不仅要使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服从社会稳定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个人和团体的自由与社会秩序达到和谐的统一。

     ⑶、 社会控制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进行,同时社会控制又必须使社会规范被每个成员“内化”,从而达到积极控制的目的。

     ⑷、 社会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维持,还包括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社会控制的构成要件

     ⑴、控制主体

     ①、社会场的控制——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社会组织的控制。

     ③、全社会的控制。

     ⑵、控制客体——社会控制的客体是社会行为,包括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

     ⑶、控制的手段——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是社会规范。

     、控制的保障——社会控制的保障是明确而有力的奖惩措施。

     11、社会控制的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维持社会正常生活。

     促进社会发展。

     负功能:

     僵化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产生和扩大社会矛盾。

     片面的社会控制会妨碍社会发展。

     12、社会控制的类型

     按照上控制的对象划分。

     对社会成员意志的控制。

     对社会成员情感的控制。

     对社会成员判断能力的控制。

     按照社会控制的手段划分。

     制度化社会控制,即硬控制。

     非制度化控制,即软控制。

     根据控制对被控制者的价值和意义划分。

     积极的控制。

     消极的控制。

     按照社会控制的动力来源及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阵地划分。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力量的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

     内在控制,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控制。

     按照控制的社会结构层次划分。

     宏观控制,社会利用政权力量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

     微观控制,对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

     13、社会控制的手段

     1)习俗2)道德3)宗教4)纪律5)法律6)政权

     14、社会舆论的特点:大众性、现实性、大众传播、软约束性。作用: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社会行为的导向作用;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

     第十六章 社会问题及其调适

     社会问题的定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中产生和客观存在的,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和社会机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且需要和只有以社会力量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

     2、社会问题的四个含义: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事实”。

     社会问题是一种“公共问题”。

     社会问题是一种“公众认定”。

     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行动”。

     3、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与社会性。

     复杂性与周期性。

     破坏性与联动性。

     4、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交织性、突发性、多面性。

     5、社会问题的类型

     1)依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趋势或可能性分类:必发性的、偶发性的2)依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否与社会结构有关分类:结构性的、非结构性的3)依社会问题产生与社会存在(运动)状态的关系分类:稳定性的、过程性的4)依社会问题的表现状态与主体人行为的关系分类:社会反常性的、社会解组性的5)依社会问题的表现程度分类:显性的、隐形的6)依社会问题对社会影响的根本性质分类:消极性的、积极性的7)依解决问题的条件分类:在一定时期内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一定时期内暂无条件和能力解决的6、主要社会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人均耕地日益减少。

     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动植物资源迅速减少。

     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酸雨危害加剧。

     淡水资源短缺。

     各种污染日益加重。

     2)人口问题——在一定区域内,人口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1)数量方面,人口数量过大、增长快,从而对社会运行发展造成阻碍。

     (2)素质方面,人口中未受教育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数偏多、健康状况不好或受疾病困扰的人较多。

     (3)人口结构方面,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城乡、文化结构等,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协调。

     3)贫困问题——人们缺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造成生活困难的状态。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相关关键词: 社会学概论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学概论论文 社会学 概论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