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某市加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0-11-05 14:22:4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XX 市 加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 市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资源建设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做到“应招尽招、能招尽招”,切实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XX 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X 人,其中小学 X人、初中 X 人,分别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 X%和 X%,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X%以上均能到公办学校就读、X%以上学生均能实现按照居住地就近免试入学。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长,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形势依然严峻。

    一、经验做法 (一)优化资源,破解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入学难” 。一是扩大教育资源。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其他常住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近年来,XX 市累计投入教育项目资金X 万元,在 9 县镇和 XX 城区实施“全面改薄”、连片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改造、学前教育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等项目X个,县城和 XX城区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基本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需求。例如,先后统筹指导 XX 市新建了开发区实验小学 XX 校区,改建了开发区永安小学,扩建了 XX 天人中学,提升改造了 XX 镇中心学校,同时在与开发区XX镇邻近的XX大道新建了XX小学,不断满足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 XX 开发区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再如:XX 市 XX 县为解决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暨乌东德水库移民搬迁甘塘安置点子女就学问题,制定印发了《XX县XX水电移民子女入学安置方案》,妥善解决安置点移民子女的就学问题。XX 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接受义务教育阶段随迁人员子女 X 人,其中:接受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 X 人,接收率 100%,已全部安排到城区公办学校就学。二是创新办学模式。在 XX 城区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践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以优扶弱”,有效解决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先后创办了 XX 小学 XX 校区、XX 校区,XX 小学 XX 校区,XX 中学 XX 分校,XX 中学前进分校,XX 开发区实验小学 XX 校区,实现了 XX 市 XX 小学“一校三区”、XX 市北城小学“一校两区”、XXXX 中学“一校两区”、XX 开发区实验小学“一校两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扩大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 XX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三是坚持阳光招生。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划片,对片内的生源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及时制定招生计划和招生公告,广泛宣传招生

    政策和入学手续办理程序,开辟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手续办理绿色通道,统筹协调解决不符合条件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积极稳妥做好学校招生工作。提前在政府网站向全社会公布《XX 市 XX 年城区初中小学招生通告》和《初中、小学片区通告》,明确 XX 年片区划分、招生对象、报名办法和日程安排;
    要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校门口显著位置粘贴及召开家长会进行宣传。同时,设立服务咨询电话,随时接听群众来电咨询,解释相关政策及办理流程,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及时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XX 年 9 月,XX 城区小学招生 X 个班,招生 X 人,随迁子女 X 人,随迁子女占招生总数的 X%;
    城区初中招生 X 个班,招生 X 人,随迁子女 X 人,随迁子女占招生总数的 X%。

    (二)同等对待,破解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上学难” 。一是严格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农转城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资助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和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保障有条件的学生享受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户口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每天 4 元的营养餐补助。如:XX 市对接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实行公用经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 800 元/人/学年、初中生 1000 元/人/学年,同时按政策享受 4 元/人/天营养餐补助费,为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提供了强

    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深入开展“三同教育”。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教育权利,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施“三同教育”模式(即:“同城待遇、同班学习、同步发展”的教育模式),保证随迁子女在入学分班、评奖评优、入队入团、考试毕业等各个方面均享受到同城待遇,帮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更快地融入城市校园生活。三是创新开展“家校合作”。为给随迁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XX 市将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纳入工作范围,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有效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

    (三)创新机制,破解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升学难” 。XX市顺应城市化进程趋势,使有稳定住所、稳定工作、稳定收入的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例如:XX市自 XX 年秋季学期入学的七年级新生起,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完整接受初中教育,且取得连续三年学籍,监护人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且截止报考当年 8 月 31 日满三年或以上),同时提供考生父(或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其子女就读初一至初三期间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中的一险及一险以上,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回户籍所在地或在流入地有条件地参加普通高中学校录取。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教育资源整体不足。随着城镇化进城的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的快速增加,学校解决学位、保障公用经费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县镇以上地区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乡空城挤”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例如,XX 高新技术开发区因发展迅速,外来务工人员激增,但学校数量、学位等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入学需求。XX 年秋季学期入学时,近 150 多名辖区适龄儿童(大部分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不能就近入学,只能统筹到周边学校就读。

    (二)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目前,由于中小学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取得住(租)房证明较为容易,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在中心地区学校、知名度高的学校周边暂住,进而将子女送往这些学校就学,造成中心地域学校生源饱和,师源紧张,教室爆满,学校招生压力剧增。

    ( 三)学校管理难度较 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具有随父母流动的特点,很多学生从原籍来时无学籍或学籍不完整,使得正常的转学手续办理难度加大,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有效渠道获取随迁子女人口信息,造成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生源增减变化难以准确把握,而初中阶段流动的随意性,

    影响学校和地区的中考参考率,给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同时,由于其原籍与本地学校教学水平有差异,因此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调整往往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极易形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困生”。

    (四)转学手续复杂,耗时较长。目前,跨县、跨市、跨省转学手续较为复杂,如:XX 市 XX 县金山小学的学生要转学到 XX 县的小学,必须家长提出书面申请,金山小学同意转出、XX 学校同意接收才能办理,需要家长到两地教育主管部门签章转学籍,同时在办理过程中存在省网和国网要求不一的情况,国网要求对方先同意申请接收后办理,省网要求我方先同意申请转学后办理。此过程大约需要 7 个工作日,耗时较长,往返办理相关手续增加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负担。

    (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岗位薪酬低,工作环境差、强度高、时间长,基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管理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突出。还有部分随迁子女由于长期与家长分离,缺乏父爱、母爱,学业跟不上、行为习惯不好,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容易自我放弃、甚至出现暴力倾向。(例如:学生李某,男,湖南户籍。父母赶乡街卖百货,早出晚归,忙于

    生意,忽视对子女的关爱沟通。要钱给钱、要物给物,高兴就好。从小养成了骄横跋扈的脾气。向父母要电话、电脑、摩托车,全身都是名牌,伙同街上小混混抽烟喝酒。八年级时,扬言要把全班男生打遍,被学校及时发现并制止)。

    三、对策建议 ( 一)加大教育资金统筹支持力度。财政收入相对薄弱,难以为教育项目建设提供强大资金保障,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属于非贫困县,中央、省教育扶贫项目资金难以惠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建议加强向上协调,加大上级资金支持力度,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和人口变化流动趋势,教育项目资金向随迁子女流入地集中、倾斜,满足城镇化教育需求。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简化转学手续。建议建立完善公安和教育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信息互通机制,准确掌握每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情况,更好统筹好招生、入学工作。建议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学籍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为适龄儿童建立终身电子学籍,建立完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电子学籍数据库,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可以通过身份认证的方式找到学籍,避免往返跑。

    (三)建立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议制定完善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高层次保障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联合多部门共同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进一步完善关爱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公平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各类优质资源、平台和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学校在优质课程资源、优质教学名师、优质教育技术支持的共建共享,打破封闭的学校体系,突破校园的限制,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议统筹建设全国、全省性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以达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不再难的目标。

    (五)进一步加强随迁子女思想道德建设。建议从政策层面引导和加强学校、家长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意识培养,切实关心关爱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

    文风细腻。

    相关关键词: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 某市加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