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徐特立德育目的论——读《徐特立文存》五卷本的启示

    时间:2020-02-16 08:15:3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摘要:

     

    关键词:德育目的 任务 

    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份,它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们需要具有的正确的思想观点、良好的道德风貌,却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进行培养和建设。从教育学的意义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常称为德育。

    笔者最近展读由广东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月出版的《徐特立文存》(五卷本),发现这部宏篇论卷中有不少篇章论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深感他对于思想道德建设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现实借鉴意义。本文拟对他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含义、目的、任务及其理论依据的论述,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含义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规范要求是不同的。徐特立生活岁月的年度跨度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道德教育有过不少的论述与提法。最早的述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在他著述的《小学各科教授法》中论述修身科“教授目的”时写道:“修身科以涵养生徒德性,指导道德实践为要旨。”还具体论述了小学各年级修身科教材编写原则与教授方法。20年代初,他在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代部长时,制定签发的有关《小学教育制度》的文告中明确提出:思想道德教育“要同革命战争的各个方面——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的自动能力和创造性。……还应当从根本上训育儿童,读书讲解和实际行动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求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政治课。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日寇的奴化教育,他坚决主张:“要消灭一切教育上的医学专用剂,使人民从民族解放斗争中觉悟起来”,尤其是要有对于政治的了解,和自己的解放、社会的解放及民族的解放的高度觉悟。为达此目的,应把十岁以上的儿童都组织起来,加以教育,使人人都懂得抗战。

    由上可见,徐特立是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国解放前夕和解放之初,正是急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他就此问题发表了系列文章与讲话,予以系统论述。1946年秋,在一次讲述伦理道德问题时说:“一般教育问题,总是把伦理教育提到第一位”,并指出:“经济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伦理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建立在生产关系上。当时社会合理的社会关系就是道德,当时合理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当时的规范。”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时代的“道德既是绳人也是律己,这是道德的基本问题。”他还谈到:“道德、能力、思想都是政治教育,在学校要放在第一位。学校要讲道德和能力。”在引导学生重视道德修养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他们的智能,日后才有立足社会的本领。并且,他阐明了道德与政治、法律的联系与区别: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要有一种高度的热情,这是跟政治不同的地方。“这种意识形态,还不等于政治法律,但政治结合上情感,结合以道德,就使政治更有生命。道德主要是从思想感情上表现。”

    以上论述透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了以德育为首的地位。道德教育是以传递社会意识形态使受教育者向着预定目标加速社会化的活动。1949年11月2日,徐特立曾在讲述“科学民族化与大众化”问题时说:“进步的社会,把意识形态的科学哲学放在第一”。所以,在我们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里,“新道德的建立,是要从学习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论开始。”只有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与方法来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才能真正有得(德)于心,为新的道德打下基矗显然,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宇宙观作为培养青少年儿童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人的个性心理的和谐发展能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徐特立曾在谈及教师与儿童家庭的关系时说:儿童是社会有机体构成的一部份,儿童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是互相影响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儿童的父母“共同研究儿童之性质及其需要……故教育儿童者,不可不谋求个性之发达,又不可不适合于社会。”可见,培养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对其身心发展及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论述揭示,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包含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构成整体。它为我国普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或曰德育规定了明确的内涵,为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矗。

    二、“造成一定立尝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的德育目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什么样思想品德的人,即培养年轻后代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徐特立说:“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格。我们也要造成一定立尝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当时社会要求的教育及其所决定的德育目的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要求塑造与以往剥削制度下完全不同的、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格。他明确指出:我们学校的“思想教育就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故此,“思想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使儿童建立辩证的宇宙观。”

    以上的论述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目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年轻后代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陶冶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树立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养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共产主义者,把革命的红旗世世代代传下去,直到消灭一切阶级,实现人类的完全解放。”可见,徐特立揭示的德育目标体现出了人的身心的完满发展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上述教育目的制定有三方面的依据。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规定性  徐特立于1950年1月在《教育讲座》中写道:“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又说:“可以断言教育的本质和方法是受同一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式决定的。”他这里所指的“社会形式”就是指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它是制约着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他所说的“人格”,既是指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的道德品质,又指教育学意义上的人的智能和体能的要求,也含有心理学上的个性心理品质。他还具体论述了“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四种形式”社会中的教育对各自需要的“一定人格”的标准。在一切剥削制度下,“两个阶级对立的社会,必须培养两种不同的人格”的人,即“劳心者”的统治者与“劳力者”的被统治者,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在我们人民民主制度的国家,社会变革使社会习惯和个人道德也就来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转变。我们无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是没有剥削、压迫”,“求得人类完全平等”。这说明在我们人民民主的社会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的社会特别看重人,我们培养儿童“要有主人意识、自学的能力、习惯。……要有批判的态度,独立思考的头脑。”他还一再强调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独立人格的“国民”,而不是甘当奴隶的“顺民”,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人翁人格,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对德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德育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要通过德育目标的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徐特立在解答什么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正确道路时指出:我们培养学生“都必须针对培养目标(教育方针),极为讲求效果”。这正说明,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效果。徐特立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原理确立德育目的的。他指出:“人类的发育包含着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求得德智体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历史上由于剥削制度的偏见,教育与社会生活和儿童发展相脱离,结果使“人类的发育因此偏枯成半身不遂的‘偏枯帛,只是造成一些“书柜子”和“字纸篓”,更有甚者,未及成年就已夭折,这是旧教育的祸害。1958年他在阐述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时指出:我们今天新的教育方针的制定,“这是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心愿,也不是共产党要这样做,而“这是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的结果。这个教育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发展方向: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文化科学水平。”贯彻这一方针,尤须“特别注意培养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树立共产主义的方向。”他在这里阐释了教育目的对于德育目的的客观制约性。

    3.德育目的应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和其智能发展是相并行的,德育不能超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提出要求。因而,德育不仅要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适应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青少年年龄特征,促进儿童整个个性心理的和谐发展。徐特立很重视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他观察到在日常德育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是不注意心理问题引发的,其结果不但不能奏效,反而弄得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给他们的心灵和身体都带来严重损害。他指出:“人都是可以改造的,不学好的人,他的个性是积极的,你压不下去的,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就容易教育了。”所以,德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生活的环境出发,充分考虑其个性心理特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他强调“教育小学生问题,要从他们的家庭出发,从小学生的个性出发”,以激发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素质上不断自我完善的需要,形成完满的德育为目标。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觉悟的德育任务

    德育目的的实施规定着它所要完成的德育任务。德育是“实践的教科”,它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其所规定的德育任务。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徐特立关于德育的基本任务。

    1.“要使儿童建立辩证的宇宙观”  宇宙观即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人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各种社会现象无奇不有,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的孕育、形成时期,为使他们自觉地认识与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徐特立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即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教育,将其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延安时期,他曾就宇宙观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深刻地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世界的改造;对人的认识,对人的改造,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认识也即宇宙观、人生观。”为此,他勉励受教育者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看事物”,即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1950年1月,他在阐述新中国文化教育政策的源流时指出:它“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就是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他的这些讲述历史地说明了我们社会主义新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的巨大影响的论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由此,他于1949年12月28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论文,开宗名义地指出:“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去处理他们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并且,这种教育应“从年纪极小的儿童起”,就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及日常活动中打下“唯物论世界观的基幢。这样,就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培养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就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警惕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些都充分说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思想教育的最高要求。” 所以,培养青少年儿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务。

    2.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  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为着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培养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增强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所以,他强调:在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方向”,否则,“不能发挥政治是统帅的作用”(同上),就会成为一个政治观点模糊的糊涂人。他勉励青年们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出要进行“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他以自己和董必武、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历程为例,说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亲身参加广大群众的革命运动来锻炼,才有可能在革命事业中贡献个人力量,求得个人的发展与前途。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奋斗史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讲到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时,他说:“马克思一生的学习研究和行动都是要解决一个问题:何社会代替资本主义?何人为社会的主人翁?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因此,在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勉励青年们要“跟社会一起前进”,“跟着党走”,同全国人民一道齐心奋斗,把祖国建设得富强起来。他还谆谆教诲年轻一代“要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立潮,启导青年学习阶级斗争的历史,以使自己在大风大浪中能分清是非,树立起对旧社会剥削制度的愤恨和新社会民主制度的热爱。这样,就更能焕发出青年人的朝气,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兴旺。徐特立上述有关政治教育的深刻见解,与我

    [1] [2] 下一页


    们今天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3.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徐特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道德学说的原理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和我国无产阶级新型道德建设的内容与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徐特立德育目的论——读《徐特立文存》五卷本的启示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