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历史教案
  • 生物教案
  • 美术教案
  • 音乐教案
  • 地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科学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木兰 正文

    教案语文木兰诗模板

    时间:2020-12-05 06:18:3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初一语文教案

    木兰诗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

    问: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4、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四、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板书设计 :

    停机叹息 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 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 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 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 胜利归来

    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

    回到家乡 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 谨慎机警

    ——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

    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初中语文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李文芳

    教学目标:

    1、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节拍等,力求声情并茂,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3、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兰诗》,在《乐府诗集》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大家记得她是——花木兰。这节课我们要来继续了解她。

    二、听读文本,感悟美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图片赏析(探讨图中木兰之美?):

    小结:木兰是个内外兼修的女子,不仅外在美,而且还有内在美。

    2、小组讨论并归纳: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木兰美在哪里? 例如: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1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名利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

    小结:——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木兰真的是集合了很多很多优良品质,不仅比男儿都强,还具有所有女性都有的传统美德,勤劳﹑孝顺﹑质朴,在作者笔下近乎是一个完美的女子形象。

    四、复述表演,走近木兰。(课堂活动)

    五、体验反思,互动释疑:(观看花木兰动画片视频)

    千百年来,木兰一直是深受中国人们尊敬的女性,因为她勇敢、质朴、勤劳,她的精神激励了成千上万中华儿女保家卫国。那么,在外国又如何呢?同样,也有很多故事来讲述木兰。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在战争中可能有怎样的故事呢?

    可能受人欺凌,也可能被发现是女儿身······

    2、木兰回到家乡后恢复女装,伙伴们吃惊,朝廷知道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可能重赏,可能重罚······

    六、赞美木兰的话(一句话)。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列举大家熟知的女英雄图片)

    八、齐背《木兰诗》:用我们的背诵来唱响木兰的赞歌。

    木兰精神值得传颂,现在让我们怀着对木兰的敬爱之情,一起再来背诵《木兰诗》。

    《木兰诗》教案设计 江西安远县重石初中:廖益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

    1.教师带表情范读。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教师请学生对范读进行点评。

    3.解决生字词。教师重点强调

    “十二转”的“转”读zhuà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旧时裳”中的“裳”读“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可汗”,读kâhán,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4.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5.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节:

    木兰停机(叹息 )决心( 替父从军

    )从军(准备 )奔赴(战场 )十年( 征战 )拒赏(高官厚禄 )与亲人(团聚)。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6)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1)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6)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学生讨论明确:

    (1)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2)(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六,体验交流互动释疑

    教师请学生任选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说话练习。

    (课件展示)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2.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师总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

    七、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2)完成《训练与测评》的练习 (3)完成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板书设计

    深明大义

    木 果敢坚强

    兰 英勇善战

    诗 不慕名利

    谨慎机敏 雄

    第10课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三、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四、

    二、简介背景

    五、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七、

    三、配乐朗读

    八、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九、

    四、复述故事

    十、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十一、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
    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
    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教后记: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抓住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情味的特点,背诵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不是那么的枯燥。

    10木兰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3.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一段美国迪士尼动画巨片《木兰诗》的一个片断作为激趣手段。

    二、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四、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五、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

    六、小结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

    二、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加强基础训练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错着来理解?

    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

    5.研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出郭相扶将”是爷娘互相搀扶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关系?“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文学创作需要想象,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花木兰”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

    五、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二、三

    2.自编6—8道理解性默写填空题

    3、假如你是木兰十年征战时的战友,请写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木兰的形象。

    4、假如当年的木兰来到我们身边,你将怎样欢迎她?还将怎样跟她当面交流?

    木兰诗教学课件

    木兰诗教案模板(共20篇)

    木兰诗改写 精选15篇

    教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高中语文诗歌

    相关关键词: 高中语文《木兰诗》教学反思 木兰诗教学设计与反思 木兰诗教学反思后记 木兰草原游记作文大全 木兰草原游记
    相关热词搜索: 木兰 教案 语文 模板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