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小学数学复习课该怎么上

    时间:2020-07-30 08:10:1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复习课该怎么上

     1. 复习课体裁的形式

     有关复习课采用哪一种体裁组织教学需要根据复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 点来确定的,有些知识点的内容适应于安排情境串的形式,有些内容则适应题 材变式的形成,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条件来确定的。

     如有关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复习的内容是“东、南、西、北”四个 方向,按照一般的复习流程,首先,交流四个方向如何确定,它与我们生活的 习惯动作有什么联系?然后,出示有关四个方向的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材 料上具体建筑物之间的方向与位置;最后,安排一些习题进行练习与评析。但 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小学的胡老师,她在设计这一节复习课时,则采用情境的故 事安排复习的内容。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⑴学生课前设计画动物园的小建筑; ⑵交流设计图中组合成一个动物园的大情境;⑶学生叙述各设计图中建筑物的 方向;⑷创设游客游园的活动,复习四个方面与简单的路线图。在这一节课上, 从设计材料的呈现,到材料的运用即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情境,而且也出自于学 生的参与研究,因此,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其投入的积极性是相当的高。类 似这样的设计,不仅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可以安排,同时,在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领域可以安排。如一年级下学生在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时,教材安排的“我和小树一起长”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情境材料。

     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将这一材料配合一定的过渡性语言连接,学生不仅可以复习 百以内数的认识,还可以复习相关的加减法。

     当然,复习采用情境不是唯一的,有时将一个材料通过不同的问题解决, 也会起到有效的复习作用。如北京海淀区二里沟小学的吴老师,她在设计长方 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时,没有安排具体的情境,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牛 奶盒作为体裁,通过提出解决牛奶盒中的各种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教学 的主要环节如下:⑴讨论牛奶盒的特点,复习长方体的基本特征;⑵制作一个 牛奶盒需要多少纸板与包装 4 盒牛奶需要的纸板,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⑶计算牛奶盒内所装的牛奶,复习体积(容积)的计算;⑷叙述日常生活中的 现象,综合复习各种相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所以说,在复习课上采用什么是需要具体的内容来确定的,而不是统一的。

     即使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也可以设计用不同的体裁开展复习。

     2.复习课如何梳理知识

     从新课与复习课两者进行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解这一知识产生的过程,让 学生认识其本质特点,而后者则是梳理这一知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即知 识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复习课的目标制定上,教师需要有十分清晰的教学目 标指向。至于具体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如何帮助他们构建认知的网络,这 也需要根据复习的年段与内容来确定的。

     如四年级在学习小数的除法后,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就有两个方面的目标 需要考虑:一是众多的小数除法计算题计算方法思路的整理;二是各种计算中 常见错误的提示。根据这一目标的确定,这一节复习课可以安排三个主要环节: ⑴出示一组小数除法的计算题,如 23.4÷3 、23.4÷0.3 、24÷48、 24÷0.48 等题目,学生在练习后师生进行核对;⑵对题目进行分类,根据除数 的特点,这些题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另一类除数是小 数的除法;⑶讨论两类题目的联系,从而得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仍然按整 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而除法是小数的需要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然后再进 行计算(见下图);⑷讨论除数转化中的常见错误,罗列各种具体的实例,师 生共同说一说形成错误的原因。

     这样安排复习课,它是针对某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设计的,当然,随着学 生的年龄增长,到了高年级后,需要系统地整理与复习,那么也可以通过知识 点之间的联系图的形成安排复习。如对数的认识,学生到了六年级后,基本学 完了整数、小数与分数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数的发展的角度,帮助学 生一边复习,一边逐步呈现数的发展图,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人类对数的认识的 过程以及这些数之间的互相联系。又如学生在学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教 师也可以通过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逐步呈现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 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面积公式逻辑推导的过程图。同样,对于问题解决 的内容,教师也可以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如哪些问 题适合运用列表的策略,哪些问题适合作图进行解答,哪些问题需要运用假设 的方法进行解答等。所以说,复习课上的学生网络知识构建并不是一定要呈现 网络图,它是与复习内容的范围大小、复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关的。

     问题 3:复习课怎样设计习题

     对于复习课上的具体题目设计,确实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正如 这位教师提出的,安排一些学生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学生上课时会产生 厌恶的情感,所以说,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复习, 习题的设计是十分地关键。

     一般地说,习题的设计要考虑趣味性,即学生感到有趣。如辽源市福镇路 小学的于老师,她在组织学生复习计算时,除了安排一些计算外,为了提高学 生做枯燥计算的兴趣,她将计算的答案与问题结合起来。在计算一组题之前巧 妙地设计了 4 个小问题: ⑴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是多少?⑵我们学校共有多少 位老师?⑶我们二年组共有多少名学生?⑷我们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这几道 题一出示,学生们楞住了,这样的问题谁会知道呀,正在学生为难之际,她出 示了 4 组计算题,告诉他们把每组的结果连起来就分别是这 4 道题的答案。由 于有了这样一个外面因素的影响,同样的计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大不一样。

     在复习课上,除了考虑趣味性,更应考虑思维的发展性,这是数学学科的 本质所决定的。如在两步计算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

     2+3×4,2×6-4。这类题目本身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考评学生法 则掌握的情况。那么,在复习的时候,能不能将这类题进行变式,如提供给学 生四个数:2、3、4、6,让他们自己组成一个算式进行计算。这样,原来被动 的学生就会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给出的 条件中再增加一个条件,即根据这四个数,要计算结果是规定的数。这样对发 展学生思维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在复习课上,也应注意学生纠错的习题安排。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总有一些常犯的错误,因此,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如 其分安排一些学生重点练习的题目,包括学生已经做过的练习。对学生来说, 并不是做了题后,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有些题目需要经常地练习,才能逐步 形成一定的技能。不然,很可能将复习课演变成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学生收获 空空洞洞的现象.

     4.复习课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没有统一的学习方 式,这主要根据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也没有学习方式高级 与低级之分。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复习时,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 使他们能成为复习课上的主动参与成员,而不是仅凭教师安排的被动学习者。

     如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的宋老师设计的《五年级上整理与复习(三)》 这一节,把分数的加减法与组合图形两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自己整理与复习,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从已经整理的 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到,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他们自己喜爱的程度,通过小动物 的形象,将这两个单元所学内容的联系用十分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同时,又 整理出每个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方面。由于学生有了自己整理的过程,因此在正

     式的教学时学生充分讨论的效率会大幅度地提高。更为重要地是学生在整理的 过程中,他们自觉内化所学的知识、自主发现知识间互相联系的能力都远远超 过教师手把手的复习。

     当然,这个班级的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教师长期培养的 结果。所以说,对学生整理与复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在期中与期末时期进行 实施,它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地渗透类似的方法。如一节课结束后,能让 每个学生简单地写一写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一个知识点结束后,让他们整 理一下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一个单元结束后,全班每个 学生能用概括地用语言交流主要所学的内容。只有长期地将这种渗透潜伏在平 时的教学中,那么到了期中、期末、或者学段结束时,学生才有能力与同伴合 作自主地开展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5.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为学生今后终身的发展打好基础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也涉及到各种 方面,仅从复习课这一角度分析,学生有三个方面的科学态度与习惯需要教师 的关注与培养。

     是会经常概括所学的内容。即这一阶段学些什么?它们与前面所学的知 识有什么联系?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不是 一天、二天就会见分晓,正好上述所讲的,它需要教师长期的渗透与培养。

     是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对每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由于他 们各种能力的局限性,所以在概括知识时可以会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 方。虽然教师的复习时可以帮助他们概括,以求得合理与完善,但同伴间的一 种经常性的交流,能从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时并不是教 师能完成的,他需要依靠学生间的交流才能得以充实。

     是会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如果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学所习题的内 容,那么他们就应该具备认识题型结构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常说的学生内化过 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来说,能够根据所学的内容出好题,他们需要认识每 道不同形式题的本质特点与联系,这样学生在出题的过程就会进一步去区分不 同题型的差异,所以说,在课堂上,教师能把一些出题权交给学生,既可以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进一步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相关关键词: 小学思政课怎么上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