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伽马射线 正文

    【伽马射线吸收实验报告(20200814093123)】

    时间:2020-08-20 12:44:5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实验 3:伽马射线的吸收

     实验目的1. 了解 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2. 测量 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3. 学习正确安排实验条件的方法。

     内容

      选择良好的实验条件,测量60Co(或137Cs)的 射线在

     一组吸收片(铅、铜、或铝)中的吸收曲线,并由半吸收厚度定 出线性吸收系数。

     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的方法求线性吸收系数。

     原理

     1. 窄束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主要有三种效应:光电效应、康 普顿效应

     和电子对效应(当 射线能量大于时 , 才有可能产生电子对效应) 。

     准直成平行束的 射线,通常称为窄束 射线。单能的窄束 射

     线在穿过物质时,其强度就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 射线的吸收。

     射线强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

     r Nx x

     I I 0e r I 0e

     ( 1 )

     其中Io,I分别是穿过物质前、后的 射线强度,x是射线穿过的 物质的厚度(单位为cm) , r是三种效应截面之和,N是吸收物 质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 是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 rN , 单位为 cm 1)。显然 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吸收 射线能力的大小。

     由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某一时刻的计数率 n 总是与该时刻 的 射线强度I成正比,因此I与x的关系也可以用n与x的关系 来代替。由式我们可以得到

     x

     n n0e

     ( 2 )

     In n=ln no- x

     ( 3 )

     可见,如果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吸收曲线, 那末这条吸收曲线 就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线性吸收系数 。

     淳反,*

     淳反,*

     圏1 y射絲的吸收

     由于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的截面都是随入射 射 线的能量E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而变化,因此单能 射线的 线性吸收系数 是物质的原子序数Z和能量E的函数。

     ph c p

     (4)

     式中ph、 c、 p分别为光电、康普顿、电子对效应的线性吸收 系数。其中

     phZ5

     ph

     Z5

     图2给出了铅、锡、铜、铝对 射线的线性吸收系数与 射线能 量的关系曲线。

     物质对 射线的吸收系数也可以用质量吸收系数 m来表示。

     (?2 2 Iff 10 ^0 潮獅 fM

     圏 2 铅、锡^ 铜、铝越丁射线的瞅牧系故和龍哥关系

     此时指数衰减规律可表示为

     l°e

     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m —单位是Cnf/g ,p是物 质的密度,它的单位是g/cm2)。Xm表示物质的质量厚度

     (7 )

     (7 )

     (Xm x.,单位是g/cm2)。因为

     rNN

     rN

     Na(

     T( ph

     p)

     式中Na是阿佛加德罗常数,A是原子核质量数。所以质量吸收系 数与物质和物理状态无关,因此使用质量吸收系数比线性吸收系 数要更方便些。

     物质对 射线的吸收系数也常用“半吸收厚度”表示。所谓

     “半吸收厚度”就是使入射的 射线强度减弱到一半时的吸收物 质的厚度,记作d1。从(1)式可以得出d1和 的关系为

     2 2

     di 巫 0693

     由此可见,d1也是物质的原子序数Z和 射线能量Er的函数。

     2

     通常利用半吸收厚度可以粗略定出 射线的能量。

     由上可知,要求线性吸收系数时,可以由吸收计算斜率的方 法得到,也可以由吸收曲线图解求出半吸收厚度从而推算得到。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用作图方法求得线性吸收系数的,其特点是直 观、简单,但误差比较大。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最小二乘方法直线 拟合来求得线性吸收系数。

     !&

     !&

     0 q.§ " r』n" 茁必

     熊量.!kV

     囹3 半吸枚厚度旳丁射线能畐的关乘

     对于一系列的吸收片厚度x1、x2…xk (假定Xj没有误差),经 计算得到一系列的计数率i丛,这里ti是相应于Ni的测量时间,

     ti

     利用(2)式

     n°e

     In n=ln n°

     令 y=ln n

     则 y ax b

     其中斜率 (即为 )与截距b的计算中心公式为

     [W][WxIn n] [Wx][WIn n] [W][Wx2] [wx]2 u [W In n][Wx2] [Wxln n][Wx] b 2 2

     [W][Wx2] [Wx]2

     式中[Wx]

     k

     WiXi ( Wi表示yi In ni的权重),其它类似。

     Wi的计算如下(假定本底不大和本底误差可以忽略)

     Yi In ni5H

     Yi In ni

     5

     Hi

     W?\

     1

     2

     Yi

     Ni

     In ni

     a和b的标准误差为

     _ [W]

     ■. [W][Wx2] [Wx]2 Y

     ] [Wx2]

     :[W][Wx2] [Wx]2 Y

     式中YY

     式中Y

     Yi

     Yi,其中

     2 .关于吸收实验条件的安排

     上面的讨论都是指的窄束射线的吸收过程。从实际的实验

     条件来看,探测器记录下来的脉冲数可能有五个来源(见图4),

     图中

     1 y吸收示.竜屈

     透过吸收物质的射线;

     由周围物质散射而进入的 射线;

      与吸收物质发生小角散射而进入的次级 射线;

      在探测器对源所张立体角以外的 射线被吸收物质散射

     而进入;

     本底。

     其中只有第一类射线是我们要的透射强度, 因此选择良好的实验 条件以减少后四类射线的影响,就成为获得准确结果的主要因素。

     实验时要合理的选择吸收片与放射源, 吸收片与探测器之间的相 对位置以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装置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见图5

     探测器,(计数管探头,FJ-365,—台及计数管,FJ-104 , 一支或Nal (TI )闪烁计数器,FJ-367, 一个);

     自动定标器,FH-408, 一台;

     放射源,60Co (或137Cs)毫居级,1个;

     吸收片,铅、铜、铝,若干片。

     步骤

     调整装置,使放射源、准直孔、探测器的中心处在一条 直线上。

     选择吸收片的合适位置,使小角散射的次级 射线影响较

     小(称为良好的几何条件)和影响较大(称为不好的几何条件) 的两种情况下,各做一条对铅材料的 吸收曲线,各点统计误差

     要求 < (2-3) %

     在良好的几何条件下, 做一条对铜或铝的 吸收曲线, 各 点的统计误差要求 <(2-3)%.

     测量 射线在铅和铜中的吸收曲线时, 所加吸收片的总厚 度应不小于三个半吸收厚度,对铝要求不小于两个半吸收厚度。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最差几何条件铁材料

     Linear model Poly1:

     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 ,

     p2 = ,

     Goodness of fit:

     SSE:

     R-square:

     Adjusted R-square:

     RMSE:

     WJ#<Cfn)亘匚一

     WJ#<Cfn)

     亘匚一巅fc<冢44

     最优几何条件铁材料

     Lin ear model Polyl:

     f(x) = p1*x + p2

     Coefficie nts (with 95% con fide nee boun ds):

     p1 =

     p2 =

     Good ness of fit:

     0 0 &

     0 0 & 1 1.5 2 2.6 3 3.5

     Wj#(cm)

     R-square:

     Adjusted R-square:

     RMSE:

     最优几何条佯鉄商料伽勻服収曲线 B.5

     8

     7.5

     1

     6 5

     6

     最差几何条件铅材料

     Lin ear model Poly1:

     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 ,

     p2 = ,

     Goodness of fit:

     SSE:

     R-square:

     Adjusted R-square:

     RMSE:

     9.5

     =r一錚克碑环士

     最湼几■可無畔各材料伽2啦収由M

     15

     厚度㈣}

     最优几何条件铅材料

     Lin ear model Polyl:

     f(x) = p1*x + p2

     Coefficie nts (with 95% con fide nee boun ds):

     pl = ,

     p2 = ,

     Good ness of fit:

     SSE:

     R-square:

     Adjusted R-square:

     RMSE:

     最讥几“可奈斗沿初料伽2嚼妝田找

     爵小二乗睦扭合直线

     [: 07 U4 (J b 0 U 1

     厚度㈣)

     方法一:

     Fe:u 仁 d1/2=u 仁 Pb:u2= d1/2==

     方法二

     从计数值达到初始值的一半:

     最优几何条件铁: d1/2=

     最优几何条件铅: d1/2=

     结果分析: 从铁和铅的吸收曲线上看,最优和最差的斜率相近,且最 优条件斜率大, 这是符合理论的。

     至于从计数值上直接看 出半吸收厚度与方法一对于铁相差较大, 统计涨落大的原 因还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平均加铁的厚度太大, 导致不够 精细。

     思考题

     1. 什么叫 射线被吸收了为什么说 射线通过物质时没有确定的 射程

     2. 什么样的几何布置条件才是良好的几何条件在图 5 所示的实 验装置图中吸

     片的位置应当放在靠近放射源还是靠近计数管的地方

     3. 试分析在不好的几何条件下, 测出的半吸收厚度是偏大还是偏 小为什么

     4. 试述本试验中的本底应如何测量。又本底的误差应如何考虑

     5. 如果事先并不知道 射线的能量,怎样才能合理地选择每次添

     加的吸收片厚

     度,使测量结果既迅速,结果也比较准确

     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能量耗尽在靶物质里。

     伽马射线与

     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有着显著的不同。伽

     马光子不带电,它不像带电粒子那样直接与靶物质原子电子发生

     库仑碰撞而使之电离或者激发,或者与靶物质核发生碰撞导致弹 性碰撞能量损失或者辐射损失,因而不能像带电粒子那样用核阻 止本领和射程来描述光子在物质中的行为。

     使得小角散射少,使周围散射进来的伽马射线少的布置条件才是

     良好的几何条件。应该放在远物质的地方。

     偏大。小角度

     在每次加铁片或者铅片读完数后,关上放射源,再度一次数。然 后数据处理时一一对应减掉。

     可以先加两片薄的吸收片看计数率变化,两倍厚度增加知道计数

     率减少合适为止。

    相关关键词: 伽马射线
    相关热词搜索: 伽马射线 吸收 实验 报告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