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机评测
  • 专项体验
  • 对比评测
  • 拆机
  • 手机
  • 5G
  • 软件
  • 发布会
  • 小道消息
  • 专题
  • 导购
  • 行情
  • 手机报价
  • 产品大全
  • 品牌大全
  • 怎样观察生活,了解万物:观察

    时间:2020-03-02 08:30:2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怎样观察生活,了解万物:观察
      
      同学们,什么叫“观察”呢?“观察”,除了有“看”的意思以外,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打两个形象的比喻说吧,它就好像了解万物的“窗口”,又好比拍摄照片的“镜头”。要想获得充足的习作材料,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光靠视觉——眼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动五官,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一齐工作。认真地观察、了解,研究一切人物、事情和事物(动物、植物、静物),使头脑里同时得到多种获取材料的通道。做到不但观察形态,听音响,辨别味道,而且感觉事物的冷暖,将这些感觉,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画面。
      
      那么,究意怎样观察生活,了解万物呢?
      
      这里,向你们介绍几种观察方法。
      
      1.定点法
      
      “定点法”,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同学们知道,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了解到的情况也就不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远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它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又各不相同。
      
      又如唐朝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的那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很显然,这是作者站在低处仰望时所见到的景象,所感受到的情形。如果站到山的顶峰俯视,那就不会见到这种“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和“银河落九天”的景象和气势了。
      
      运用“定点法”观察,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选择最合适的观察点。选择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观察,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根据观察的对象和周围的环境来决定。比如:观察建筑物的顶部,就要站在高处,观察底部,就要站在低处:观察四壁,就要站在中间……
      
      (2)要注意观察的次序。任何景或物,都要占据一定的位置,不可能一下子把全部情况都看到。所以,观察时,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
      
      (3)要注意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做到从整体着眼把握特征,从部分人手突出重点,有面有点,有总有分。这样,下笔时才能中心明确,集中联想,想象时才能不漫无边际,想入非非,离题万里。
      
      2.定序法
      
      “定序法”也叫“顺序法”。就是按照一定顺序逐一观察的意思。
      
      这种方法,不但适用观察人物、事件、活动,而且也适用观察景物。但是,观察的对象不同。具体情况不同,顺序也不一样。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按照暗堡封路、请求炸堡、冲到桥下、舍身炸堡、打开通道的事情发展顺序;《高大的皂荚树》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方位和地点顺序等等。
      
      有时候,同一种事物,又可以把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观察,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照天没亮、中午、黄昏的时间顺序和决定攻下高地、隐蔽在山沟里、烈火中壮烈牺牲、部队夺取高地的事情发展顺序;《钻石》是按照地里、家里、县委大院的地点顺序和捡到钻石、打定主意、献给国家的事情发展顺序;《课间十分钟》是按照东墙边、球台左边、西墙边的方位顺序和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的分类顺序等等。
      
      运用“定序法”观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握观察人、事、景物和其它物的观察规律。一般的说,观察人,多数按照从外表到内心;观察事,多数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再配合上时间,地点顺序;观察景物,多数按照方位顺序、地点顺序或分类顺序;观察其它物,多数按照方位顺序等。
      
      (2)要注意适当选择。(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运用什么顺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况,如:同是观察人物,《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照从外表到内心的顺序;《詹天佑》又是按照材料的分类顺序。
      
      (3)几种顺序结合运用,要以一种顺序为主,其它顺序配合,千万不要一会儿以甲为主,一会儿又以乙为主,多条线索混用。
      
      3.移步法
      
      “移步法”也叫“移位法”。就是在观察的时候,不断移动脚步,改换观察的位置。通过或远或近,或上或下,或内或外的移动,尽量把握观察对象的全貌,以及远近、高低、内外的不同风姿。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就是运用这种方法获得材料的。作者通过脚步的移动,观察位置的变化,按照登上台阶、进了大门、穿过大厅、从大礼堂出来、又参观几个会议厅、走出大门的顺序,把整个大会堂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观察得全面、细致,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的风姿都一一展现在眼前。
      
      再如《草原》,作者按照看到草原、快到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等地点、方位顺序,不但注意了脚步移动后的景物变化,而且注意了草原的人物。
      
      运用移步法,要特别注意脚步移动、方位变化后的景物变化,使各个部份的特点和整体特点都历历在目,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概貌法
      
      “概貌法”也叫“总分法”。它是按照总体、局部、总体的顺序观察的,也就是先从事物的整体着眼,然后再从构成总体的各个局部细看,最后再把各个局部归结起来,重新回到总体,取得既全面又深刻的认识。
      
      开始观察总体得到的认识是肤浅的、笼统的、粗糙的,然而它毕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局部观察的出发点。各个局部的细致观察,是对总体观察的印证和充实。既具有代表性,又具体、生动。在这个基础上的再总体观察,比第一次的总印象会更深刻,更本质,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写文章时,才会更鲜明,更具体,更真实。
      
      这种方法应用得非常广泛,如《放风筝》、《富饶的西沙群岛》、《林海》、《詹天佑》、《花潮》等。下面仅以《花潮》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花潮》,作者在第一次观察时得到的大概面貌是:“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然后又从正面、侧面做了具体、局部的细微的观察。在正面观察中,作者发现了:“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茵,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后山一条大路,两旁都是海棠。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心情”,真是花多,花盛如潮;“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阳光下,花移影动,让你越发感到“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真是花态、花势如潮:而且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人语声、蜜蜂的嗡嗡声、黄莺的歌声、琴声、笑声……“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真是声如潮,情如潮。
      
      正面观察之后,作者又做了侧面观察,也就是从人多:老爷爷、老奶奶、青年、少年。感情浓:有的留恋不舍,左右观察;有的驻足观赏,仔细端详;有的贪心,一嗅再嗅。老爷爷自语、低吟;老奶奶珍惜地摘下一朵,簪在发髻上;青年们如同来赴盛会:小学生们叫啊、跳啊,都“被这一望无际的花海惊果了”。真是人如潮,情如潮。
      
      最后,又从正面、侧面的观察,回到总体,从花如潮,人如潮中发现了“春光似海,盛世如花”。这样,就由花观察到人,由人联想到盛世,揭示了伟大的时代。
      
      这种有总有分,分后又合的观察方法,很有实用价值。运用“概貌法”,应注意以下四点:
      
      (1)首先总的观察整体,捕捉事物的总体特征,体会初步的感受。
      
      (2)再从几个方面,或几个类别去观察,对整体感受进行充实,使这种感受具体化,用几个代表性的实例加以证实。
      
      (3)注意融进自己的感受、体会,把观察、体验结合起来,由物到情,物与情相结合。
      
      (4)最后再回到整体,把上面的观察、感受深入一步,提高认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5.内外法
      
      “内外法”的观察方法是:外表——内里——外表。就是从外表,从现象入手,透视、研究内里,然后再把对内里的分析、研究情况,用来指导观察外表,将内外的观察完美地结合起来。如观察人,看一个人的外表(外貌、语言、动作)容易,但是看一个人的内里(思想、品质、心现活动)却非常困难。而看不透一个人的内里,我们就永远也不会了解这个人。这么说,内’里是不是就深不可知了呢?不是的。它总是要外露的,不外露的内心是不存在的。外表是由心理支配的,不同的外表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所以要通过外表上的特征去探索心理的特征,做到以外表为突破口,为依据,见到外边思考里边,知道了里边再观察外边,将内在、外在尽量完美地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怎样观察生活,了解万物:观察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