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

    时间:2020-07-28 08:15:56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

     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媒体作为重要的媒体力量,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渠道。网络媒体如何扬长避短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应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内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

      挑战:网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冲击

      网络媒体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同时,对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网络传播力量的不均衡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①东欧各国剧变,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东欧各国逐步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以致最终在全球意识形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相对而言,美国政党能够在当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能够始终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诚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坦言:美利坚是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注意他们的意识性格特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取决于社会形态本文由.L.收集整理的性质和处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由于我们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同时这种斗争和较量也是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尖锐的。

      网络媒体作为当今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力量发展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了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西方国家凭借其在媒体技术、资本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以及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主导地位,竭力传播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

      2.网络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加速了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兴起,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取代,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地注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将是个人越来越多地使用媒介而不是为媒介所利用。他的预言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网络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舆论一律的信息空间,凭借信息发布完全开放和信息获取快捷便利的特点,提供了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主权国家对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垄断封锁和控制性筛选。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各种思潮并起和交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和舆论控制能力,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契机:网络时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机遇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有挑战必然有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营造的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进入网络舆论阵地,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克服过去相对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引导和整合作用。

      1.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搭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

      媒体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③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和观念真正为人民群众接受并且内化为处事规则和行为习惯,就要依靠媒体广泛的传播,通过媒体在理论和群众之间建立良性畅通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机制。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历史学家认为,前苏联的解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意识形态的宣传鼓动和它所面对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

      网络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作为一个以实现非歧视性的互联互通为原则的应用程序的操作平台,网民不仅能够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还能够针对各种问题发表意见,通过网络进行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快捷传播,从而形成相对一致的信念和态度。这种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构建了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拉近了受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距离,促进了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2.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沟通的时效性,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

      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而言,在即时性方面占尽优势,快捷的信息传递速度,使某地发生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世界各地。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受众总是能够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获得新闻信息,从而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受众不仅仅可以快捷便利地获悉别人的意见和评论,还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即时发表看法。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有

     助于我们全时掌握舆论态势,根据舆论态势及时疏导人民群众的情绪,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思想反应,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同时,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舆论危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例如2011年北京王府井的茉莉花闹剧,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居然出现在220事件的现场,并被我国网民用手机等录下了视频。事后,一个叫做四月青年的网站及时披露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现场的视频和照片。这些照片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洪博培和美国政府只得不断解释和掩饰。

     对策:网络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着力点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这个世界。意识形态虽无形,但承载和传播的媒体有形,需要通过管理来规范其传播行为,把握正确的方向,切实维护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1.加强网络力量建设,打破网络传播力量的不均衡

      信息时代,传播能力依然是抢占舆论引导先机、争夺话语权、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的关键因素。首先,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建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中提出:我国应集中力量建立一批重点网站。它们的信息量要大,覆盖面要广,服务功能要强,知名度要高,其中包括以外文为主的网站,为外国访问者寻找我国所有新闻单位的网页提供搜索引擎,给予导航服务,还要为驻外使领馆提供信息资源。要加强对我们新闻域名的自我宣传,扩大我新闻宣传网站的知名度。其次,进一步推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虽然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丰富、访问量大、知名度高的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但是当有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人们仍然倾向于传统媒体的网站,这是由于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效应,所以要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网络传播能力。第三,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也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我们必须培育多层次的社会化力量和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成为国内互联网治理和国际互联网博弈的强大生力军。

      2.培育先进网络文化,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凝结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产生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的意识形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适应。先进文化是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沃土。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来自全球文化的影响。恰如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提到的,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使经济上的强势国家亦不能幸免于此。网络媒体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传播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当然,还要注重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完善网络立法,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是当前互联网管理的国际通行惯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也并非完全的自由地带。依法治理网络乱象,澄净网络空间,事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要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一方面,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立法,并且初步建立了互联网法律制度。我国已经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30多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基本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全球性决定了仅仅某个国家的立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网络传播国际性问题的,我国在加强网络立法的同时,还要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公正公平的互联网秩序,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法律框架,共同遵守,联合行动,确保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和安全畅通。

     

    相关关键词: 统计局网络意识形态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