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重读《沙之书》札记

    时间:2020-03-03 08:08:5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非凡想象的逻辑理路和现实依托 ——重读《沙之书》札记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赵婷 詹丹
      
      《沙之书》入选中学语文选修教材后,关于此篇小说所体现的非凡想象引起许多讨论,也是教材编写者力图引导阅读者予以关注的,其附录的“思考与实践”,就设计了“《沙之书》在哪些方面显示出了博尔赫斯非凡的想象力”这样的思考题。①而讨论这种“非凡想象”的内在理路和现实依托,或者说,揭示“非凡”中的“平凡”因素,尤其棘手。本着人略我详的讨论取向,我们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发表出来,但愿得到方家的指正。
      
      一、小说何以从数学概念开头
      
      《沙之书》收录于博尔赫斯出版的最后一部同名小说集《沙之书》中,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他小说创作的压卷之作,而其以一本奇特之书为题材,也是对他一生与书相伴的读书生涯的总结,并或多或少切近他曾较长时间担任图书馆员和馆长的职业特点②,作者在小说中对叙述者身份信息的透露,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
      
      既然他要在小说中写一本带有多重总结意味的书,要用小说的形式来写一本“书中之书”的圣书(王央乐的译本),就不能把这本书写得太具体,不能让它混同于其他任何一本平常之书。作者的巧妙处在于,当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接触这本书的起始,就交代说自己并不懂书中的文字,从而避免了对该书的具体内容作过多纠缠,而把对“沙之书”的特点介绍,指向了抽象。当然,作为一本物质之书,其外形的特点依然具体,可以触摸。
      
      小说开头一段话,特别耐人寻味: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今天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
      
      这里,我们固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理解作者所说的真实和虚构的关系,但是,把数学的点线面内部关系的无限切分,赫然置于小说的开头,虽然被作者谦称为不是一种最好的开头方式,但起码暗示了我们可以从数学关系来理解“沙之书”本身的物的真实与虚构。
      
      就物的真实性而言,这本书的外观装帧和内部印刷与其他书没有太大的区别,“八开大小,布面精装”,“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等等。异乎寻常的重量,虽然说明了它的与众不同,但起码并没有超越一个人手提的重量。换言之,在该书的物质层面,在该书尚未被翻阅时,它的边界都显示了一本书的有限性以及完全能够被读者所掌控的特点。
      
      但是,当这部书被“我”打开且翻阅时,其虚构的无限性就马上显示出来了。不但无法找到页码的起点和终点,似乎有无数页面从翻阅中生长出来,且页码的前后之间毫不连续,更难以找到已阅过的任何一页。“恒河沙数”是古印度人极言其多的常用词,用沙形容该书,是因为出自印度的“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但如果我们把这一比喻仅仅理解为是无限之多,似乎还是简单化的。如同这本奇特之书有一个平常的可以掌控的“八开本”物质边界,恒河可见的有限性却因其内含沙数的无限性,使得有限与无限间形成了一种张力。
      
      从数学概念来说,有限之面的内部可以切分成无限之线,有限之线的内部又可以切分出无限的点,如此类推,才是作者暗示我们读者领悟他创作构思的真正用意。在这里,博尔赫斯用第一人称作为“沙之书”读者身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另一个博尔赫斯作为“沙之书”作者的真正身份。(www.fwsir.com)即,这篇《沙之书》小说的众所周知的作者,当然也是出现在小说中的那本奇特的无限之书的隐含作者。而从数学概念内部来无限切分的玄思妙想,其实早在博尔赫斯学龄前的几岁时,已经掌握。他在自传中提到了具有诡辩色彩的芝诺的数学思想:
      
      我还只有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利用棋盘为我讲解了赛诺(一般译为芝诺)的诡辩论:阿基琉斯和乌龟,飞矢不动和运动的不可能性。③
      
      在“阿基琉斯和乌龟”这则例子中,芝诺提出了捷足的阿基琉斯跑不过乌龟的诡辩式的数学命题,因为需要超越乌龟,就先要超越全路程的部分,而从数学关系看,内在的部分是可以无限切分的,正是这种难以穷尽的局部无限性,使得阿基琉斯难以在总体目标上超越乌龟。⑥虽然这种只强调时空关系的无限分割忽视了连续的整体性,否认在现实的整体中两种关系的对立统一,在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形而上色彩。但是,恰恰是这种看似违反常识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思议的现象,才给了现实与虚构间以极大的张力,使得小说创作构思的想象力被大大激发出来。
      
      二、推销员的自言自语意味着什么
      
      推销“沙之书”的人有一句自言自语,看似含义简单,但同样值得仔细推敲。这句话是:
      
      如果空问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有不少教师认为,即使在博尔赫斯生活的年代,时空的无限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所以这里推销员的自言自语,不过是因为从书的无限想到了世界的无限。而“我们”在其中的任意性,使得“我”与推销员的相遇也变得十分偶然,不可能有重见的机会。小说中,叙述者也交代了这一点。这样说,当然有一定道理,但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
      
      由于这句话是紧接着对书的页码无穷多的描述而出现的,所以这自然让人联想到,这里的无限时空,是“沙之书”构成的内部的无限时空,而面对书本构成的无限时空,其先于“我们”的存在,使得时空与“我们”的关系,很自然地就转化成“沙之书”与读者的一种关系。虽然书的无限性已然成为一个事实,但是,当书本封闭没有读者去翻阅时,这种无限性是无法得到实现的,它只是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存在。一旦读者打开书本并且翻阅时,这种无限的潜能才充分释放出来。博尔赫斯在论《书》的一文中曾写道:
      
      人们取来一本书,打开它,这本身就有美学的含义。让词语躺卧在书中,让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僵卧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毫无意义。倘若我们不打开它,书又有什么用呢?它仅仅是一卷纸或是一卷皮而已。但是,如果我们去读它,就会出现新奇的东西,我以为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内容。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任何人也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因为河水是在不断变换着,而我们并不比河水的变化更小。我们每读一次书,书也在变化,词语的含义在变化。此外,每本书都满载着已逝去的时光的含义。
      
      但是,由于在“沙之书”中,符号的意义无法知晓,翻阅书的举动已经变得抽象化,所以博尔赫斯所说的“美学的意义”在《沙之书》这篇小说中就体现得更具哲学意味。也因为书的流淌如河、如时间的流逝难以把握,所以在无法确定对象的前提下,读者如“我们”,也只能成为一个个无法确定下来、没有客观标准维系的任意一点。这种不确定性、这种任意性,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就是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小说向读者展示的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阅读的深入(在不懂文字的前提下,这种阅读其实是一种表面的翻阅),叙述者除了领悟到“沙之书”是一个可怕的怪物外,也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怪物,而这两者恰恰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的不确定性,在“我”打开书本前是无从知晓的。当推销员提醒“我”翻阅书本要注意书的特点时,当“我”购下此书后通过记笔记来力求发现这本书的一些可控规律而终于失败时,这本书的无限性连同阅读者自身的不安感,才一并呈现到叙述者自己的面前。
      
      这样,书的无限变化性是在读者的动态阅读中才得以充分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说,作为小说作者的博尔赫斯以读者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一人而兼双重乃至多重身份(推销员又何尝不是与叙述者有相同感受的读者?),这不单单是小说的一种叙述策略,也具有这篇小说特定意义生成的逻辑必然。换言之,“沙之书”的无限性,是在作者意义上的博尔赫斯与读者意义上的博尔赫斯互相合作中才得以实现的。从读者的意义上来谈作者意义的博尔赫斯,构成博尔赫斯一篇随笔《我和博尔赫斯》的主要内容⑥,也成为艺术处理《沙之书》小说内容的一种特有张力。而时下一些语文教学的教案或者教学实录,忽略小说内部的隐含作者与读者之于“沙之书”的生成性关系和不可分割性,只强调小说旨在说明人们面对异己之物无限时的恐惧和逃避,将主体与客体一分为二并加以对立,还是把小说理解得较为机械和肤浅了。⑦需要一提的是,从读者的意义来揭示书本的意义,强调读者对一本书的无限价值的生成性,未必就是受读者反应理论的直接影响。也许就博尔赫斯而言,这种观点更有特殊的思想逻辑渊源。因为他终生服膺的哲学家是英国经验主义者贝克菜。贝克莱关于“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理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博尔赫斯,并引导他特别关注书以外的读者感受,从而从这一角度阐发了一本书的无穷价值。
      
      三、结尾描写隐含怎样的现实重影
      
      “沙之书”最终被藏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重读《沙之书》札记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