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

    时间:2020-09-13 11:30:0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英语教育在中国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影响力已超越一门语言的意义,寄托着国家与个人改变命运的梦想。但是现今英语教学的模式和质量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人的母语水平下降同样令人忧心――高学历人才的文章中语句不通、辞不达意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的现象更是近在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可见一斑”(谢小庆,2013)。这段很有启示意义的话告诉我们,英语学习者一方面要学习好外语,一方面也要好好掌握母语。从2013年12月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六级试卷的翻译部分作出调整,由原来的单句翻译改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翻译内容涉及到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从此调整可见,我们迫切需要改进中国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中,我们也要不断向世界提供自己的悠久文化。

      一、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

      2004年4月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试行)》明确了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的要求,“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英美及其外国文化输入的同时,也要适当融人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2010,肖龙福等)。在2007年7月高教厅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育理应融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语言知识的灌输,实际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了“饱含知识”的语言知识上了,很少顾及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甚至基本无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英语课堂的介绍。结果造成学生具备了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却无法实现用英语进行畅通的交流,更不用说用准确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李岚清曾在1996年的全国外语教学会上感慨德说:“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但连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都回答不出来”(2007,吴淑琼)。这不是我们的学生英语基本功学的不扎实,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如:“稀饭”、“馒头”、“豆浆”、“油条”等。当被问起西方的汉堡、牛排、沙拉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罗列出很多西方的食物名称。

      在今年的新型四六级的辅导课堂上,每每谈到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大学生们总是捉襟见肘,报以羞赧的一笑。平时只忙于学习英语单词,背英语长难句子,滔滔不绝于西方的各种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而自己民族的特色呢?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服装,民族音乐,几大菜系,茶文化等了解甚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无所知,如:清明节,元宵节,刺绣,旗袍等。就连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且备受西方人敬仰的孔子的英文译名,为数不少的学生也感到陌生,更别提老子,孟子是谁,四书五经是那几本书了。再看看我们穿的衣服,欣赏的电影,迷恋的美食,追捧的明星,欢庆的节日,哪一样不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呢?种种现实情况表明,现阶段的高校大学英语课堂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华文化浩瀚如海,博大精深,我们却忽视了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造成学生不能用英语恰当得体地介绍中国的悠久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并且了解外国文化,在特定的环境中合适地运用外语的交际者,而不是要求学习者遵循外国的行为准则,抛弃本民族文化价值,变成文化虚无主义的

      ‘假洋鬼子’”(2009,揣琼,王向东)。虽然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普通话”的优越地位,其传播各国经济文化的作用。汉语一时还无法替代。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英语这一传播媒介,向学生传授中国深厚的文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自豪感,进而向世界介绍我们的悠久灿烂文化,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的共识

      通过这次四六级的翻译辅导训练,英语教学中适当导人中国文化知识学习是必需的又是可行的。2013年12月的这次四六级翻译部分的调整是一个新的契机,把对大学生了解掌握母语文化知识提到一个新的认识上来。在翻译的辅导训练课上,也能感受到学生对富有中国特色词汇的译语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引领学生欣赏具有中国民族色彩的国学经典,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以及建筑艺术等。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人类的思维规律具有一致性。既然各种语言之间有共性,各种文化特征也有覆盖的部分,存在文化共核。(鲍志坤,1997)”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外国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能够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重视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适当时候能够用英语表达以及弘扬中国文化。

      另外,九十年代以后,外语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国内外开始出现从单纯的“目的语文化”研究转向“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作用。凸显了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缺失,甚至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中国文学失语症”,例如从丛在200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肖龙福,2010),显然,中国的外语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呢?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途径

      首先,大学英语教材及所选的阅读材料集趣味性、信息性、实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社会焦点等方面。所以,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一篇英语课文所蕴含的西方文化时,适时地引入中国相对应的历史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Culture这篇文章时,可以对比地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标志象征。在展示美国自由女神的美丽和坚毅时,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长城的雄美和壮阔;向学生介绍美国白宫的庄严和典雅,可以介绍中国故宫的悠久和神秘。还有,当学到关于思想教育的英语文章时,英语教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库中任取一端,例如,新视野第一册第三单元的AGood Heart to Learn,讲述的父亲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总之,可以通过实际的课堂学习,加深和强化民族文化知识。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途径地获取文化信息。关注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CCTV-9),很多中英双语的阅读材料和双语电影,一些专题讲座,有趣的课外活动也能很好地扩充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用掌握地道的英语文化词汇表达中国的文化知识。如双语阅读丛书《每天读点中国文化》。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中国哲学与文化》,也可以在课外适当介绍一些华人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文章,比如加拿大华裔女作家赵廉的《中国结》,谭恩美的《幸福会》等,这些都是获取母语文化的很好渠道。

      第三,作为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主体,英语教师要加强母语文化素养。英语教师的文化储备直接影响其教学活动,所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尤其是作为年轻的英语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外语知识和教学方法,更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实,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担负起传播母语文化的重任,以适应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相关关键词: 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