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时间:2020-02-23 07:55:18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初中  陈芝红
    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具体到某一学科,创新教育仍然十分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对:激发求知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大胆放手,创造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益补充,这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新意识 实践与思维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具体到某一学科,创新教育仍然十分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激发求知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让•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兴趣是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与实践的倾向性心理特征。兴趣的产生和学生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伴随着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一旦长期稳定存在,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动力源,使学生内在的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动员起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并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可以这样说,激发求知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出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其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方时,可用这样的一个故事引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大部分学生和国王一样,认为米应该不多,国库里肯定有;少部分学生将信将疑不敢肯定;还有几个事先学习过新知识的学生大声说没有。教师这时适时揭开迷团,告诉大家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应有(2—1)粒米,以100粒/克米计算,约为1844.67亿吨。学生们都“哇”的一声叫起来,纷纷翻开课本阅读,所以好的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创新
    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组合,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的学习心理特征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学”,通过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发现、探索、讨论、研究的过程中,从而自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总之,数学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数学活动。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中,我们作了如下教学尝试:
    发现问题:教师先拿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让学生找出生活中与之相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确定平行四边行的定义。
    提出问题:满足哪些条件的四边形可以判定为平行四边形?
    学生独立探索,分组讨论;
    组与组之间交流探索结果,教师引导小组之间注意吸取别人的“成果”;
    师生共评:学生不仅找出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三种教材上注明的方法,还发现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判别方法。学生对照教材,对自己的探索欣喜不已。
    小结:A、学生作知识小结,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6种判定方法;B、师生工作方法总结:观察—猜想—推理—验证。
    通过这种创造性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还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新才能。
    2、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学生善于创新
    数学和数学应用的有机组合,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应用性的思维型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立足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完善充实到教学中去,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给出了日本数学心理学会议代表所设计的公开课的一个题目:“在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矩形荒地上要设计建造花坛,要求花坛所占面积恰好为荒地的一半,试给出设计图,并根据图形列方程求解,”这种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型问题,打破了“陈规旧习”的束缚,适合各种层次学生自由发展,最大限度调动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有的利用矩形的轴对称性设计,有的利用三角形与矩形等底、等高关系来设计,有的选择圆形花坛,有的选择菱形花坛,有的选择矩形花坛,每一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解决问题,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面对这个热情的场面,我深刻认识到,若我们在教学中多编选这种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动脑思考,动手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大胆放手,创造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益补充
    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提供更多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操作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多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过程,把实践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创新。例如:在测量中(八年级),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测量学校的旗竿的长度,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方法,并说出哪一种方法误差最大,是如何造成的。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哪一种形状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的活动,既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再如,在进行“函数表达式”的教学时,恰好学校附近的大商场都在大搞打折之风,我选择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20元,茶杯每只5元,为刺激消费,给出两种优惠方法:⑴买一只茶壶赠送一只茶杯⑵总打9.2折。若我班开联欢会,需购买茶壶4只,茶杯若干只,你应怎样购买”?这种以问题情境中自然地引出了如何建立函数表达式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结论并不是脱离现象的抽象。它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进而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需要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还需要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参考文献:
    1、谢菊英,《 从一道题目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学教研(数学)》,2006年第4期
    2、周朝辉,《“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理化学习》,2003年第1期。
     

    相关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