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科技兴国演讲稿 正文

    十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技兴国战略

    时间:2020-09-02 08:00:2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十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技兴国战略

     高考热点预测

     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资料 考查的知识点 2003年 全国 单选 植树造林实施环境保护 国家职能、普遍联系 2003年 春考 简答 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三大产业、企业效益、综合国力、创新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2003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商、可持续的发展观。2002年5月——2003年10月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主要成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技兴国战略仍然是2004年高考的重点。

     社会热点透析

     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热点聚焦]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

     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

     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

     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前,也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生

     存和发展。努力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在总结上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历

     程后的正确选择。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实质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紧缺结合进来,实现良性循环,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一)经济学角度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怕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解放发展生产力,最终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从上世纪以来经济发展走过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威胁的弯路中的出的正确选择。它的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需要,也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

     4.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全面反思自身经济发展历程和社会经济行为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它的实施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三)政治学角度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说明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二、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

     [热点聚焦]

     2003年7月24日,《中国21世纪初可持

     续发展行动纲领》公布。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

     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

     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

     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

     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

     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

     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第一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点,充分体现了党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经济学角度

     1.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管理,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3.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经济发展上走出一条科技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二)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危机等情况,总结中外发展经验教训,我国经济发展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有极为重要意义。

     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到生态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到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把事物看成过去、现在、未来的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5.科学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6.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提出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深化和发展,它的实施必将对人们实践活动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三)政治学角度

     1.国家职能。经济建设职能、精神文明建设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对人负责原则。

     3.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

     三、人才战略

     [热点聚焦]

     2003年12月19日,全国人才会议北京召开。中央专

     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在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还

     是第一次。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

     我们党人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阐述了实施人才工作的根

     本任务、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是新阶段指导人国人才工

     作的纲领性文献。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

     各类凡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高

     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抓住机遇应对日益激烈的国标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增强

     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

     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一)经济学角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者,特别是各类高素质的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提高经济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的集约型转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培养使用好各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政治学角度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使用好各类人才,是国家实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

     四、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热点聚焦]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科技推广和应用,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去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保证。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发展的新机制,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与人才汇集机制。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科技进步和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与发展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界对科技与创新投入偏少,企业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二是科研效率不高;三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重科技、引进,轻研发;四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力度不够。

     (四)2003年4月15日,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温家宝总理与美、英、日、法、德等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的《元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表示视贺。

     (五)2003年11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证实,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我国SARS疫苗研究获重大突破。动物试验显示,疫苗不仅完全抵抗SARS病毒攻击,而且没有毒副作用,国家将批准SARS疫苗进入临床。

     [与教材结合点分析]

     (一)经济学角度

     1.社会主义本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我国工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必须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水平提高,努力提高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

     3.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运行机制,加强科技与市场的联系,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调控力度,通过制定政策,统筹规化、合理引导,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

     4.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注重发展高科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哲学角度

     1.物质与意识关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由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是目前国际科技发展形势和我国科技现状决定的。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技进步和创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政治学角度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党确定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体现了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先进性质,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2.国家职能。国家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体现了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国家职能。

     3.国际竞争的实质。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神舟五号与航空航天

     (参见三、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

      ①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党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③国家重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国家实施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职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国家投巨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事实说明: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B..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C.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D.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8.国家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

     B.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C.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内需

     D.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各民族共同繁荣

     10年中,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2.2%;世界主要江河一半以上水流量大幅度减少或被严重污染;过度耕作使世界23%的耕地严重退化;由于二氧化碳等大量排放,全球气候温室效应严重。据此回答9-11题:

     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正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表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C.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向前推移 D.内因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10.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但它却不参加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拒不执行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协议书》。因为美国认为这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过多的环境保护可能会抑制美国的经济增长。这表明

     A.应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D.美国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

     11.2002年9月3日,朱鎔基总理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上宣布:中国政府已核准《京都协议书》,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负责态度。中国政府核准协议书的做法说明

     ①中国经济不发达,受到的影响小②在国际事物方面,中国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中国政府艘实际行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03年2月11日,山西省运城市林业局将12.4万只麻雀惨遭毒杀案移交当地公安部门立案审理。据此回答12-14题

     12.麻雀的收购者黄某从2002年10月13日至28日,共收购残害12.4万只麻雀,加工冷冻后高价发往广东。这种行为

     ①违背了普通联系的道理,破坏了生态平衡②表明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③是为了金钱不惜一切手段的拜金主义的表现④反映了人们的自然性受社会的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为快速捕获麻雀,黄某把一种白色毒药免费发放给村民,教唆农民拌上谷子撒在麻雀时常活动的田地里,然后把成批毒死的麻雀卖给消费者。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A、违背了市场交易的自愿原则B、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C、不利于消费观念的转变D、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了精神消费

     14.受利益诱惑,有4个乡镇的十几个村的部分村民参与了这一谋财害命的营生。对待这些村民

     A.应坚决予以打击镇压 B.必须加强民主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

     C.促使他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D.加强价值观教育,增强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非选择题

     15.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运用政治常识的道理,说明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16.北方某海滨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他们拒绝了海内外投资高达2亿美元可能造成污染的项目上百个。他们认为,美好的生活环境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实际上这会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民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开发区就这样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1)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开发区为什么如此重视美化环境?

     (2)“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其经济效益却是长远的。”这一观点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怎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材料一: 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国 家 初级技工 中级技工 高级技工 中 国 60 35 5 发达国家 15 50 35 材料二: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约35%以上,从业人员8000万人。但大多数制造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是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材料: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亿万人才,呼唤亿万人才,造就亿万人才,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3)、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亿万人才,呼唤亿万人才。

     美丽的九寨沟

    相关关键词: 科技兴国演讲稿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