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2009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

    时间:2020-02-23 07:57:2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
    范文先生网精心收集----www.fwsir.com,谢谢参考!
    2009年4月
     

    目  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
    二、发展观的源流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
    (一)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2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3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 7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情基础 7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 8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背景 10
    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0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0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2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5
    (四)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7

     

     
    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发展观的源流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二战以后,关于发展的观点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逐渐发展到以社会综合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最后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类发展观。发展观的趋势越来越人性化,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经济发展只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
    1.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
    二战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并开始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力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全球,这种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以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为目的,忽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看来,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是解决贫困、不平等和不民主的灵丹妙药。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社会不公平、人的异化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造成了“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是“恶的增长”,使经济难以持续发展。
    2.以社会综合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
    在反思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教育、人的寿命、就业、社会公正、环境等等的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谴责经济发展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警告了经济增长的极限。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出版专著论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出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随后通过了两个国际性文件,一个是《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ICUN,1991);另一个是《21世纪议程》(Agenda 21),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详细的说明。
    以社会综合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把人们关注的视野引向经济领域以外的教育、医疗、社会公正、环境等领域,但是这种发展观忽视了人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人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发展问题的曲折探索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以及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之一。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形成的一些颇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和设想,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已经开始初步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深入思考了怎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实行什么方针等有关发展的重大问题。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我们党开始对国家发展问题进行探索。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曲折探索,提出了走特殊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关于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看法和观点。当然,这些内容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中也没有完全贯彻下去,但它毕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所迈出的第一步。
    2.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提出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是明确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两个文明的发展目标。
    从党的十二大之后,到党的十三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基本轮廓初步形成的时期,其标志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阐释,及“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订。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分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目标。
    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谈话,谈话在关于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对党的发展理论和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提出了发展机遇论和科技动力论。这一时期党的发展观是以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发展观。在这一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从1992年的十四大到1997年的十五大期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对发展观进行了新的探索,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从1997年十五大后到2002年十六大,党中央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观点,使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得到重大的发展。
    4.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走向成熟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决定了发展的道路、模式和战略,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精华的进步成果。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根据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对这一发展观做出了精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明确表述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次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科学发展观被正式写进党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走向成熟。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情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2] [3]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2009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