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汉字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以《三字经》为例

    时间:2023-01-22 13:40:07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国 琦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独一无二的汉字教学显然是最具特色的,但是它复杂的笔画、结构以及图画性的特点却让它成为公认的教学难点。我们认为,若将单纯的汉字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结合,透过中华经典挖掘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或许会破解汉字“难认、难写、难记”的问题,让汉字的学习更有趣。在众多的文化经典中,《三字经》脱颖而出。作为中华瑰宝,《三字经》不仅是我国儿童汉字认识和文化教育的重要读物,也是很多蒙童教育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吴倩认为,“《三字经》关于为什么教、怎么教、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都融入了儒家伦理思想,体现了中国社会以伦理为本位[1]。”陈梦圆在《传统蒙学理论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中说道:“儿童学习完《三字经》,就能够了解到天文地理、生活常识、国学传统以及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教会儿童做人处世的道理[2]。”这些学者肯定了《三字经》在蒙童识字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也肯定了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然而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却很少有学者对《三字经》作出研究,更鲜有人将《三字经》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国际中文汉字教学进行融合。可见,在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刻不容缓的今天,将《三字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融入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中,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作为文化的记录者,汉字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一保存并传承了下来。与此同时,随着中华文化经典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汉字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与汉字的国际推广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同样,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汉字教学与文化经典更是密不可分的。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的特殊性在于其表意性质。由于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复杂性以及笔画、部件在构字方面空间位置的千变万化,汉语学习者难免产生畏难情绪。而每一个方块字的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内容,若能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选取合适的语料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生动地完成汉字教学过程,而且能够做到适时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把中华经典著述推向世界。对教师而言,首先应洞悉所教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再在优秀典籍中寻找包含这些汉字的语料,然后精选其中简明易懂的句子,在课堂中或直接将其作为教学内容讲授,或引用过来作为补充内容讲解,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引入汉字教学,是教学策略上的创新,更是中华文化传播的客观需要。

    (一)《三字经》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三字经》有“小型百科全书”之称,全文三言成句、言简韵谐、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表述生动、通俗易懂、方便记诵,极具韵律美,在内容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伦理哲学、历史典籍、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方面,素材选取广泛。

    《三字经》版本众多,为了方便数据统计,我们选用了古诗文网的版本进行研究。该版全文248 句,其中包含人物故事的句子22 句,又有60 句讲述中国朝代更迭,总计有82 句在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占《三字经》句子总数的33.06%。且这些历史故事在中华文化中属于百姓常见、熟知的内容。因此,在学习《三字经》后,学习者可以掌握很多基本的中华文化,也就是说,《三字经》完全有资格成为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起点。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于2016 年发布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总目标,并将其中的文化能力分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能力与国际视野四部分。《大纲》虽将目标层层分级,但目标描述的实质内容大同小异。以一级文化能力目标为例,其中的文化知识部分提到了学习者应“初步了解简单的汉语故事、典故中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部分提到了“接触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不难看出,《三字经》中的文化内容与这些表述恰好对应,通过学习《三字经》,学习者能够达到《大纲》中对文化能力方面的要求。

    (二)《三字经》在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中的文化价值

    汉字与中华文化是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常规的汉字教学,侧重于教汉字的拼音、读法、书写,而附属于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涉及较少。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教学材料的选取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教学材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甚至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便可以弥补传统汉字教学的不足。《三字经》中饱含了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字字明理,其中不乏一些凝练了民族精神的关键字,例如“仁”“孝”“忠”“义”“信”。从宏观上来说,这些汉字代表着光辉思想和传统美德,属于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从微观上来说,这些汉字内部的理据性所体现的细节之处,不仅能够让学习者更扎实有效地识记汉字,还能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识。

    那么这些细节从何而来呢?教师可以从汉字的构造入手,将《三字经》中这些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字眼进行部件拆分,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文化内容,层层解析其含义和外延。例如,“仁”字由单人旁和部件“二”构成,孔孟之道把“仁”当作一种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标准。也就是说,两个或多个人相处,需要以“仁”的道德来相互约束,不能有不仁的行为,“仁”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从整体上来看,《三字经》中的文化要素可以丰富汉字教学内容,《三字经》中的汉字也能够完美展现中华文化精髓。这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正体现了《三字经》在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中的文化价值。

    (一)《三字经》收字方面的合理性

    《三字经》全文1 440 字,将重复出现的汉字仅保留一个(以下简称“去重”),实际容纳647 个汉字。其中仅出现1 次的汉字有399 个,出现2 次及以上的汉字有248 个。该结果说明,学习者在学完一遍《三字经》后,至少能对248 个字做到二次复习,从而强化了对汉字的识记。现将《三字经》中出现5 次及以上的汉字算作高频字并进行统计,如表1 所示。

    表 1 《三字经》高频字(出现次数≥5)统计表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三字经》中的高频字大多具有笔画简单、现代生活中常用的特点,体现了其用字的科学性。另外,《三字经》中的高频字大多数都有实义,且这些字在文中的含义与现代中的含义基本一致,说明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适用性。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将这些汉字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做适当扩展和补充。例如,在讲授“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时,可以结合购物、算数等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并把更多表示数字的汉字纳入到教学中来。

    我们发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国际中文教材中,《发展汉语》与《汉语教程》应用较为广泛。为了进一步调查《三字经》所收汉字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Ⅰ、Ⅱ)、中级综合(Ⅰ、Ⅱ)、高级综合(Ⅰ、Ⅱ)和《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下)、第三册(上、下)中的词汇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以上12 本教材的词汇表进行去重,可以得到《发展汉语》词汇表总收字2 155 个,《汉语教程》词汇表总收字1 534 个。将《三字经》去重后的647 个汉字和两套教材词汇表去重后的汉字进行比对,可知《三字经》去重后所收字在《发展汉语》词汇表总收字中占字490 个,在《汉语教程》词汇表总收字中占字419 个。也就是说,《三字经》所收汉字的75.7%出现在了《发展汉语》内,64.8%出现在了《汉语教程》内。《三字经》中大量汉字都存在于当下热门教材中,这刚好证明了《三字经》融入汉字教学是可行的。教师在讲练教材中相应的生字时,可以引用《三字经》中适用的句段作为教学材料,这不仅让汉字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增加了课堂中的文化色彩。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21 年7 月1 日实施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以下简称《标准》),并将学习者的中文水平分为“三等九级”。其中一至三级为初等,四至六级为中等,七至九级为高等。在汉字表中,一至六级每级收字300个,七至九级共收字1 200 个,总共收字3 000 个。本文将《三字经》去重后的6 47 个汉字同《标准》进行对比,得出二者收字的重合情况如表2 所示。

    表 2 《三字经》(去重后)中出现在《标准》汉字表重合统计

    总体来看,《三字经》所收汉字与《标准》汉字表内汉字共重合587 个字,也就是说《三字经》所收汉字的90.7%都在《标准》范围之内。只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好取舍,对重点生字做详细讲解,并对非常用汉字做一笔带过处理,是可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从表2 的数值和所呈现的趋势中可以发现,《三字经》在初等汉字中所占比例最高,且重合占比随中文水平等级的提高逐渐下降。这提示我们,在《三字经》引入汉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输入。

    (二)《三字经》符合“字本位”的国际中文教学理念

    关于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字本位”问题,学界有过多次探讨。20 世纪90 年代,白乐桑指出:“无论在语言学和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教材的编写原则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不承认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不正确地处理中国文字和语言所特有的关系,正是汉语教学危机的根源[3]。”此后,“字本位”理论由徐通锵正式提出。白乐桑认为,在“字本位”的教学模式中,字音字形字义和以字组词应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这就使得学习者对集“音、形、义”为一体的汉字有更加完整的理解。

    《三字经》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其三言一句的特点不似现在大多数教材那样语文一体,从对话或篇章的角度引出汉字(如,以“你好”作为开篇第一课),而是突显了单个字组合与衍生的能力,并且暗含了从简到繁的识字顺序。例如,在“三光者,日月星”这句话中,“者”作为词缀在全文中多次与其他汉字组合出现;
    “三”笔画最少、书写最容易,出现在最前面,可以先行学习。这样的体例符合“字本位”之说。另外,《三字经》以字为本位,也方便了学习者直接了解同形多音字。在“词本位”的教学中,一个字的读音基本是由它所在词的意义决定的,学习者往往只能整体认读词,而忽略了单个字的读音。当出现同形多音字时,学习者容易因为不了解其在不同词中的读音而产生偏误。而《三字经》在“字本位”的教学中,可以直接围绕单个字进行讲解。例如,讲到“读”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将“详训诂,明句读(dòu)”和“如六经,始可读(dú)”中的两个“读”作为范例进行讲练。

    总之,从“字本位”教学理念来看,《三字经》应用于国际中文汉字教学是可行的:它的字数是合理的,用字也较为科学,而且字本身还包含了相当多的文化知识,这就从汉字理解与输入的角度,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中华文化经典从华夏的历史长河中走来,不仅底蕴深厚,更是历久弥新。在文化强国的旗帜引领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应更加重视中华经典,让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焕发生机。《三字经》不仅承载着汉语的书写符号,也饱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三字经》应用于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中,既能利用文化促进汉字教学,也能在汉字教学中实现文化传播。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便能让学习者在学好汉字的同时,增强其了解和理解中国民族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主动性。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环境下,中国正在更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个进程中,《三字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其力量不可忽视。

    猜你喜欢 三字经学习者汉语 学汉语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11期)2022-05-31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意林·少年版(2020年2期)2020-02-18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知识文库(2019年24期)2019-12-30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6期)2019-10-09追剧宅女教汉语课堂内外(高中版)(2017年9期)2018-02-24汉语不能成为“乱炖”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朗朗韵味话经典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相关关键词: 有汉字谐音的歇后语 十四画五行属木的汉字 五行属木的汉字大全 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 汉字
    相关热词搜索: 汉字 为例 中华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