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五篇灵文 正文

    许文灵课题申评书

    时间:2020-08-21 08:54:1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课题类别 课题编号

     

     西峡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 评 书

     课 题 名 称《小学数学“解疑合探”环节探究》

     主 持 人 姓 名 许 文 灵

     主持人所在单位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通 迅 地 址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1、11、20

     西峡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填表说明

     一、申报表各项内容须打印或用钢笔如实填写。语言要准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辩。

     二、申报表需报送一式二份。复印件一律用A4纸复印,左侧装订。

     三、每项课题主持人限1名,课题组成员不超过3人。

     四、每人最多只能参与两项课题(限主持申报一项)。

     五、凡不能按期完成上个五年规划或上年度立项课题者,不得主持申报本次课题。

     六、各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申报工作。

     

      联系电话: 0377西峡县教科所)

     

     一、简表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解疑合探”环节探究》 主持人姓名 许文灵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82.9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联系电话 通迅地址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邮政编码 474563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工作单位 陈晓波 女 1982、9 中学二级教师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杜 菲 女 1983、6 中学二级教师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张 坡 男 1980.10 中学二级教师 西峡县双龙镇山涧小学 课题成果形式 报告、论文 预计完成时间 2013.2

     二、课题论证

     提示:研究的缘由或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前人或同行的研究情况);研究内容(主要思路、重要观点、重要概念的界定等);.创新程度,理论或实践意义;.研究基础(研究者就本项研究所做过的相关工作)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解疑合探”这一环节是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甚至激烈的争论。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解疑合探”旨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解疑合探”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合探组织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时机不当。在解疑合探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进行合探,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合探,有的教师在应该由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3)、 合探形式化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现象之一::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这样的合探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

     现象之二:没有学生合探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很明显,这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

     (4)、合探泛滥化

     合探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探而合合探。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好像一有问题都要让学生合作探讨才能完成一样。

     (5)、评价片面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偏重于对合探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合探自由化

     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是谁的思维严密、谁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教室里嘈杂声一堆;有的小组里张三怎样说,李四就怎样说,人云亦云;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讨论与己无关。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

     (二)、解决方法: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二是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探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合理引导、训练学生学会合探。

     在进行合探的初期,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不能友好相处、讨论过于喧哗、远离讨论问题等。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六会”: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的合探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合探。要为学生的合探提供充裕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探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探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探才有成效。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合探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解疑合探”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2、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解疑合探”的理论学习研究,使广大教师接受和内化有关理论成果,转变教育者的观念,破旧立新。

     (二)、通过“解疑合探”的数学学习指导模式的研究,将理论转化为教学中的技术形态,借以解决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争取在教学中有新的发现、创新。

     (三)、通过“解疑合探”的课堂教学研究,寻找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关训练、方法和指导策略。

     (四)、 通过“解疑合探”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的活力

     (五)、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探索的灵感

     四、研究的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发现。

     2、合作性原则,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3、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研究的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解疑合探”中的误区,从中探索“解疑合探”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解疑合探”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解疑合探”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解疑合探”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六、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本实验定期为一年,时间为2012月1月—2013年2月。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建立课题组,确定研究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确定人员分工,责任到人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2、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2月)布置实验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方案对实验班进行施教,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学习的结果进行讨论,评价,及时修正实施方案。

     3、总结阶段(2013年3月)对整个实验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并撰写相关论文。

     七、预期效果

     1、撰写关于解疑合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论文。

     2、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解题能力预测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试验,使课题组成员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主持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2010年,许文灵参与的课题《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研究》荣获西峡县课题一等奖。2011年,许文灵参与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习作训练》荣获南阳市一等奖。

     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中心校高度评价我校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很实用,效果良好。

     研究人员能力及时间保证: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研究、组织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级、县级获奖。

     4、资料设备及科研手段:

      目前已有部分资料,当前需要进一步对资料进行筛选,使之系统化,同时补充新资料,可作为本课题的起步使用。

      四、有关方面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立

     项

     评

     审

     意

     见 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9

    相关关键词: 五篇灵文
    相关热词搜索: 五篇灵文 评书 课题 许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