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初探

    时间:2020-03-01 07:55:3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初探

      郭 延

      摘 要:本文试从职业技能形成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职业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利于职业学校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实训教学。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 职业技能 形成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要探讨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形成这一问题,首先要给职业技能的概念作一个准确、科学的界定。职业技能是人们在从事某一专门的职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协调配合构成的,并通过反复训练形成的定型化、自动化的、并巩固下来的一种符合规范的动力定型的活动方式。行为的自动化、规范化是职业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一般来说,人们的职业技能是从职业生产劳动中获得并形成的。而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在校的实训教学、模拟生产实训课题训练、毕业顶岗生产实习等特定环境获得并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探讨、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形成过程,是职业学校实习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熟知和掌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这一问题的探讨、研究必将有助于职业学校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必将有利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必将从更深层次认真做好职业学校实训教学工作。

      本文试从职业技能形成的基本要素着手,分析、研究、探讨职业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利于职业学校科学、有序、高效、目标明确、方法前卫地开展实训教学工作。

      二、形成职业技能的基本要素

      1.动作的准确性

      动作的准确性就是动作的方向性准确指向目标点,动作肢体移动的轨迹指向应与所要求的动作相一致,准确到位。这里说的“准确到位”,是指正确的操作姿势与合理的操作方法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控制与动作、四肢与心智协调一致的结果。因此,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实习时,尤其是进行基本技能实训时,必须注意培训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和科学的操作方法。

      2.动作的协调性

      动作的协调性,是指操作者对自己动作能进行控制与协调,四肢与心智等方面能反映正确目标,做到互相协调一致,有条不紊,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职业学校实习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动作的速度

      动作的速度,是指在动作准确、协调的基础上还得有一定的动作频率。动作速度还表示一定的操作熟练程度,也是提高工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情况下,学生实习初期动作速度还不稳定且不协调。因此,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动作速度和时间工效观念,注意让实习学生的动作频率趋于合理、协调、平稳。

      4.动作的自动化

      操作者能在外界情景产生刺激时,产生近乎条件反射的动作,即为动作的自动化。这个阶段也称为技能的操作熟练阶段。这时,操作者不把注意力集中于工具的使用、动作姿势和用力强度上,而是考虑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这一阶段,可以说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就算基本实现了。

      5.动作的创新性

      操作技能的最高阶段是“熟能生巧”,这一阶段不仅产生高质量的自动化效应,而且具备创造性功能。这是操作者运用多种技能、技巧,大大提高熟练程度和发挥创造性的阶段。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风,使之尽快掌握职业技能,尽快成为企业需要的生产技能应用型骨干人才。

      三、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导下,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训课题训练,进行反复实践而形成的。要掌握一定职业技能,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1.局部动作模仿阶段

      在这一实训教学阶段,学生主要是模仿特定的动作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是掌握行动方式或行为模式的一种学习方式。职业技能的形成正是从掌握个别动作开始的。

      在实习教学的初期,工序单元课题实训是针对学生的基本功练习的。在操作中学生开始只注意个别动作,而顾及不到动作之间的协调,无法驾驭动作细节,经常会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会产生多余、错误的动作。

      在此阶段,专业实习教师要教导学生按照讲授要求和教师演示的操作姿势,进行模仿,并反复练习。教师要着重强化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并在巡回指导中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加强个别指导,防止学生在基本操作姿势和操作方式上形成不良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个别动作与整体技术的联系,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全面掌握职业技能打好基础。

      2.动作的交替阶段

      此阶段是学生初步掌握操作动作的阶段,也是复合课题综合作业练习阶段。随着工序、动作的难度与复杂程度逐渐加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练习时间也随之增加,之前已掌握的一系列局部动作要逐步连接起来。在这个阶段,虽然学生已经逐渐掌握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单元动作做一初步的连接,但是各个动作之间还是缺乏协调,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完整,常出现暂时的停顿,进行中还需想一想下一个动作怎样去做。在此阶段,专业实习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指导,及时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减少多余动作,减小各动作的相互干扰,使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得到提高。随着学生技能的逐步形成,动作对象与肢体动作联系更加牢固,操作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形成整套动作。

      3.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此阶段是学生在专业实习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技能操作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各个动作互相协调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感觉技能的控制作用减弱,动作技能近于自动化。学生的紧张状态和多余的动作基本被消除,注意范围扩大,并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形成初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