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范文
  • 文秘范文
  • 党团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心得体会
  • 合同范文
  • 节日大全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汉字意思
  • 其他范文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咬文嚼字 正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12 19:35:32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

    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
    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

    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解题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根据文意划分一下层次。

    明确:八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除了最后一段是总结性的话语外,主体内容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四、研习课文 1.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准备好的胶片上用投影显示或直接写在黑板上。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参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
    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
    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示主题,中心论点在第三段才出现。二是本文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分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题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三是学生的习惯思维,中心论点不是标题,或在开篇,就一定在最后。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最好让全班同学都来参与评析。

    分析思路:第

    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

    三、

    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

    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2.欣赏品味,延伸提高 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2)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明确:文章

    三、四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4)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平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切地使用语言文字。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朱先生在文章结尾的谆谆教诲,对于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对于整个文学事业,其指导意义都是很大的,遵循这个教导,一个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以上内容并非标准答案,只是供教师参考,用于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3.组织讨论练习题

    一、二两题。

    提示:本课的练习题设计很有匠心。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有利于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题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辨析,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故选作课堂讨论练习,这样,既可对全文内容作一梳理,又可培养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练习题第一题的完成,要指导学生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学会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明确: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

    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练习第二题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不同问题的不同实质,只要能比较,能够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参考。

    明确:朱光潜先生与马南邨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光潜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南邨的观点单指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就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感情,最精确地表情达意。“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品。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的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再说,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五、课堂延伸练习

    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价。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答案:
    1.b(见课文)

    2.b(a项有“套板反应”之嫌,b项文字虚写却恰到好处,使人产生联想,更增美感)

    3.a(a项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特点,更增动感,b项一般化,难以产生联想义) 4.b(a项“嘴巴下”啰嗦,b项简洁明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比较、赏析和品味,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对作家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诲,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于创新。

    七、布置作业

    1.从自己的习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

    2.鼓励学生制作小卡片,对文中的事例、分析、观点、结论进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两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分析: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结论:点铁成金。

    观点:文学的文字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你认为哪段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 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 ,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习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习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习,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习,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自习时讨论完成练习题

    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问题。

    古文与白话(节选) 朱光潜

    现代人作诗文,不应该学周殷盘庚那样诘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
    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较为精妙有剪裁。语言是情思的结晶,诗的语言亦应与日常语言有别。说话时信口开河,思想和语言都比较粗疏,写诗人时有斟酌的余暇,思想和语言也都比较缜密。散文应比说话精练,诗更比散文精练。这所谓“精练”可在两方面看出,一在意境,一在语言。专就语言说,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①),说话通常不必句句谨遵文法的规律,作诗文时文法的讲究则比较谨严。其次(②),说话所用的字在任何国都很有限,通常不过数千字,写诗文时则字典中的字大半可采用。没有人翻字典去说话,但是无论在哪一国,受过教育的人读诗文也不免常翻字典,这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丰富了。

    “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也比较守旧,因为说的是流动的,写的就成为固定的。“写的语言”常有不肯放弃常规的倾向,这是一种毛病,也是一种方便。它是一种毛病,因为它容易僵硬化,失去语言的活性;
    它也是一种便利,因为它在流动变化中抓住一个固定的基础。在历史上有人看重这种毛病,也有人看重这种方便。看重这种方便的人总想保持“写的语言”的特征,维持它和“说的语言”的距离。在诗的方面,把这种态度推到极端的人主张诗有特殊的“诗的文字”。这论调在欧洲假古典主义时代最占势力。另外一派人看重“写的语言”守旧的毛病,竭力拿“说的语言”来活化“写的语言”,使它们的距离尽量地缩短。这就是诗方面的“白话运动”。在欧洲文学史上发起过数次的白话运动。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行吟诗人和但丁所提倡的,一个是浪漫运动时期华兹华斯诸人所提倡的。但丁选定“土语”为诗,同时却主张丢去“土语”的土性,取各地“土语”放在一起“筛”过一遍,筛出最纯粹的一部分来另造一种“精练的土语”为诗之用。我觉得这个主张值得深思。

    1.作者说提倡“作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这里的“危险”指什么?

    2.第一段中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每处不超过5个字)

    3.作者为什么说但丁的主张值得深思?

    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作诗应该怎样处理“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原因是什么?

    5.下列关于使用语言,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说的语言”既有毛病,也有方便。

    B.“白话运动”对写诗无利。

    C.书面语言应该破除僵化,保持活性。

    D.“写的语言”会使写诗走向极端。

    E.诗文的语言要能够精练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写出的诗粗浅芜杂或写出的诗不精练、无剪裁。 2.是文法(或讲究文法)

    是用字(或用字丰富)

    3.赞同但丁“筛选”语言的作法,但不赞同专选“土语”写作的作法。 4.写诗所用的应该是活的“写的语言”而不是“说的语言”,因为写诗时情思比较精练。

    5.CE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wendou.com)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校,让学生体味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

    2.着意培养学生品鉴语言文字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文艺美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锻句炼字。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文人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执着。那么,对字词的细密推敲,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或者效果呢?是结构工整?音节和谐?还是有着一些其他联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例子(幻灯展示)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眼看朋辈成新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组句子各有什么区别,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开放之盛,春意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上了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眼看”只是单纯的叙述。而“忍看”不仅为平淡的表述带来视觉上的新意,更是浓重地表达出悲愤意味。

    以上两例都是文人们在遣词造句上面的匠心独具,一字之别,不仅成就了名篇佳句,更是展现了大家们精深的文学素养。

    下面我们再来看以下一例(幻灯展示)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三句话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而在表达效果上,又有什么不同(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wendou.com)

    呢?(学生自由讨论)

    好,经过讨论,我想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在揭晓谜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成语

    咬文嚼字(板书)

    (提问)有谁来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 解说(幻灯片):

    “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正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美学专家朱光潜老师的一篇名为《咬文嚼字》的短文。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先生阐述的是“咬文嚼字”的那一层意义?还是他赋予了这个词什么新的内涵呢?我相信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并受益匪浅!

    关于朱光潜的介绍,已通过学习资料发给大家,请大家在下面仔细阅读。(幻灯片)

    给出时间,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幻灯片)

    二、重点解析(幻灯片)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表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表明: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表明:不同字眼,意味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 (表明: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表明: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三、文章结构内容分析(幻灯片)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

    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wendou.com)

    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四、学以致用、引申(幻灯片)

    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注重咬文嚼字值得我们学习,如 (1)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2)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贾岛

    (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4)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

    引导学生品鉴(幻灯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dawendou.com)

    (2)《故乡》“飞出了八岁的宏儿”

    (3)《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与“射、照、落”等字比较

    (4)朱自清《背影》写父亲买橘子的几个动作“攀”“缩”“倾”

    (5)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6)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7)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请学生再列举一些例子,并加以评说……

    小结(幻灯片)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

    学习本文,给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指明了一条路径,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认识到,在写作中,那种心里清楚而笔下写不出的说法不过是推委之词,心里真正想清楚了,笔下自然就能写出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多动脑筋,把要写的意思想明白。

    【配套教学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修改。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1、使用教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三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

    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

    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7、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

    8、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p.1 课题]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ppt课件演示:p.2 ]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

    [ppt课件演示:p.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

    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ppt课件演示:p.4]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ppt课件演示:p.5]

    明确:①郭沫若改字 ② 王若虚改句

    ③贾岛“推敲”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

    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1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pt课件演示:p.6]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咬

    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ppt课件演示:p.7]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 福楼拜)

    ②王若虚该句

    (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pt课件演示:p.8]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贾岛“推敲”

    [ppt课件演示:p.9]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⑵ 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①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②“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ppt课件演示:p.10]

    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ppt课件演示:p.11—p.15]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ppt课件演示:p.16]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咬文嚼字》课文原文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姢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②:“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③:“你这贱 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

    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zi zhū)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⑤: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zū),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⑥,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

    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⑦,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cén)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

    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⑧——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在初中语文的每篇文章中,只要我们大家认真去学习,我们大家都会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今天大家认真看看咬文嚼字原文一定会有收获的。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精神。

    2、借鉴吸收本文的分析方法。

    【教学设想】1、允许求异,总体上欣赏并理解本文的见解。

    2、与马南邨“不求甚解”理论对照吸收

    【教学重点】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小老鼠看书(谜底: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来源于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扣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这位美学大家,文艺理论家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看看课文,看看我们今天又会有什么收获呢?

    二、分析文章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归纳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

    明确:课文第三段。“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2、从文章内容看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咬文嚼字”的原因何在呢?(浏览课文)

    明确:

    (1)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为了说明这些原因,作者举出了哪些实例?(熟悉课文) 明确: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4、既然朱光潜先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咬文嚼字”这种读书和作文的新途径,那么,我们就也来把这篇文章“咀嚼咀嚼”,可能会有新发现,就以他给我们举的几个例子来讨论一下:

    1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明确:前三个,不论“是”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要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完成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所以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或者增加,万不可为了简洁而简洁。

    现在我们也举几个例子: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女奴抱着幼子被人追杀,她奔跑的速度是超常的,凌汛期的密西西比河横在眼前,她大呼一声把眼一闭跳上浮冰,又一块一块跳过去。这里的情境是特定的。

    一个小孩在阳台边玩,不慎滑下,小孩的母亲从马路那边见状飞奔过来,就在孩子落地的一刹那接住了。后来记者让她再“表演”,她无论如何也跑不过来了。

    有一个人在路上提靴子,正有一辆吉普车冲他过来了,他在倒下的同时用手托住了车的一侧。吉普车转向而去,仅碾下了他的一只靴底。然而原本他的力量很平常。

    这些正是李广射虎的“激变能力”的佐证,原文情节缺一不可。这就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我们再三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外。

    原文(《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经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小黑板)

    作者是否有穿凿附会之处呢?贾岛写访友所见,据说他曾做过和尚,那么这个“僧”是不是作者所认为的僧?值得我们考究,由此看来作者那一番联想就是子虚乌有白费力气了。迁移到另一个诗境中去可能行得通。但不管怎样作者仍然教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意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先看原文(《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小黑板)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

    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

    2 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我们总不可以咬嚼别人的成文,只作欣赏才和批评家,还需将咬文嚼字的能力结为成果,落实在作文的实践中去。说明要创新,要发常人所未能发,必须咬文嚼字。

    5、我们给大家举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

    如: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由“眼看”到“忍着”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忍看”含有反问语气,悲愤的感情表达就更强烈。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出了江南的勃勃生机,而且这“生机”给读者以动态之感,春天就有一种变化的过程。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一个“闹”字,给读者展示了杏之红,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加上有“声”的意味。使读者不仅得到的视觉享受、还能有听觉冲击力的享受,让多种感觉被彼此相通,从而达到多重审美效果。

    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希望以后老师发下作文后先别忙着完成下一次的作文,回头看看老师的评语和文中所作的修改,多花点儿时间“推敲”,说不定也能咀嚼出一些味道来。

    三、总结

    《汉语大词典》中云:“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不重视实际,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但朱光潜在文中赋予它褒扬义,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而不求甚解也常被用来指摘别人的学习毛病,马南邨先生也赋予它褒扬意义。

    这两位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有益的教诲:朱先生教给我们精读的方法,教我们阅读写作时严谨创新的精神;
    马先生教我们博览的方法,告诉我们阅读时重在积累和会意。实际上,我们在读书时,这两种方法可以交互使用,只是该用什么方法时就用什么方法。

    好,希望大家都能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参考资料: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1、学贯中西的一代名家。1916年在南昌高等师范中文系。1917年香港大学攻读教育学。1922年在上海、浙江教学。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对陶、丰子恺等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办开明书店和《一般》(后改名《中学生》)杂志。后来去英国留学,同时在巴黎大学注册,广泛涉猎西方文化。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建国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并兼多种职务。

    2、中国“美学”的真正鼻祖。建国后,朱先生一直研究美学,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美好理论体系,尤为可贵的是,他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指导美学研究,即使在国际上也独成一派。

    3、游刃有余的人生态度。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个座右铭使他坦然应对一切,虚怀若谷,游刃有余。也许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被讥为科场“十恶”。文宗开成二年被谤,责为遂州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参军,

    3 卒于任所。曾以诗投韩愈,与孟郊、张籍等诗友唱酬,诗名大振。其为诗多描摹风物,抒写闲情,诗境平淡,而造语费力。是苦吟派诗人。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言:指期约。

    【简析】

    此诗以“推”、“敲”一联著名,至于全诗,因为题中用一“题”字。加上诗意原不甚显,故解者往往不得要领,讥其“意脉零乱”。我们且不管那个“题”字,先读尾联,便知作者来访李凝,游览了他的“幽居”,告别时说:我很喜欢这里,暂时离去,以后还要来的,绝不负约。由此可见,认为作者访李凝未遇而“题”诗门上便回,是不符合诗意的。先读懂尾联,倒回去读全篇,便觉不甚僻涩,意脉也前后贯通,不算有句无篇。

    诗人来访“幽居”,由外而内,故首联先写邻居极少,人迹罕至,通向 “幽居”的小路野草丛生。这一切,都突出一个“幽”字。“荒园”与“幽居”是一回事。“草径入荒园”,意味着诗人 已来到“幽居”门外。次联写诗人月夜来访,到门之时,池边树上的鸟儿已入梦乡。自称“僧”而于万籁俱寂之时来“敲”月下之门,剥啄之声惊动“宿鸟”,以喧衬寂,以动形静,更显寂静。而“幽居”之“幽”,也得到进一步表现。第三联曾被解释为“写归途所见”,大谬。果如此,将与尾联如何衔接?敲门之后未写开门、进门,而用诗中常见的跳跃法直写游园。“桥”字承上“池”字,“野”字、“云”字承上“荒”字。“荒园”内一片“野色”,月下“过桥”,将“野色”“分”向两边。

    “荒园”内有石山,月光下浮起蒙蒙夜雾。“移”步登山,触“动”了石根云气。“移石”对“过桥” ,自然不应作“移开石头”解,而是“踏石”之类的意思。用“移”字,实显晦涩。这一联,较典型地体现了贾岛琢字炼句,力避平易,务求奇僻刻深的诗风。而用“分野色”、“动云根”表现“幽居”之“幽”,还是成功的。特别是“过桥分野色”,构恩新奇,写景如画,堪称警句。

    《唐诗纪事》卷四十云:“(贾)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 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久之。”“推敲”一词,即由此而来。这段记载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却能体现贾岛“行坐寝食,苦吟不辍”的特点。

    4

    咬 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使用教材: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三单元 第8课《咬文嚼字》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

    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7、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

    8、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课件演示:P.1

    课题]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
    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
    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PPT课件演示:P.2 ]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 [PPT课件演示:P.3]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明确:

    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PPT课件演示:P.4]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PPT课件演示:P.5] 明确:①郭沫若改字

    ② 王若虚改句 ③贾岛“推敲”

    ④苏轼《惠》诗 ⑤“套板反应”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
    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①郭沫若改字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1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PT课件演示:P.6] 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咬

    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PPT课件演示:P.7]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 福楼拜) ②王若虚该句

    (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 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PT课件演示:P.8]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贾岛“推敲” [PPT课件演示:P.9]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⑵ 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①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②“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PPT课件演示:P.10] 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
    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
    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PPT课件演示:P.11—P.15]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PPT课件演示:P.16]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
    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七)作业设计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

    郭沫若改字

    —— 不同情感

    文字修改

    王若虚改句

    —— 不同意味 咬文嚼字

    贾岛“推敲”—— 不同意境

    苏轼《惠》诗——正面

    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反面

    三、

    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

    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识字教学设计(共8篇)

    识字3教学设计

    字体设计教学设计(共5篇)

    字母教学教学设计(共3篇)

    相关关键词: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正文 高中咬文嚼字ppt 语文就是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 咬文嚼字 教学设计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