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第一章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说

    时间:2020-08-27 08:06:3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第一讲 课程导入,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导入: 提问:同学们了解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通俗地讲,就是人生的战略管理。有规划的人生更有方向、更成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从目前来说,是帮助同学们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考研、出国、就业,哪一个更适合自己?如果就业,什么样的单位适合你,而你又符合单位要求?从长远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无论考研、出国,大家都需要了解。所以这门课取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教学安排周 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备 注1第一讲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讲授与讨论2 1第二讲 自我认识与就业选择讲授与讨论2 2第三讲 职业环境认知讲授与讨论2 2第四讲 简历的制作讲授与讨论2 3第五讲 简历辅导活动课2 3第六讲 面试技巧与礼仪讲授与讨论2 4第七讲 模拟面试活动课2 4第八讲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分享及考试讨论2二、考核方式1、就业指导课成绩组成:成绩=平时成绩(50分)+考试成绩(50分)2、平时成绩由考勤(20分)、生涯人物访谈作业(10分)和简历(20分)组成。3、考勤评定(按百分制打分)。出勤6次以上,得满分;缺勤2次,得50分;缺勤3次,无考试资格。三、生涯人物访谈 访谈时间:2015年3月初——2015年3月末课程结束 访谈要求:1、每个小组在感兴趣的某一个职业领域选取一名职场人士进行采访。(如果寻找职场人士较为困难也可以选取在考研、就业、创业三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在校毕业生代表作为访谈对象。不建议选择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作为访谈对象。)2、每个小组形成并上交一份访谈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自拟题目(不要笼统冠以“**生涯访谈”字样),严禁抄袭。每位组员则需要撰写一份访谈心得,要求字数1000左右。电子版及纸质版于最后一节课上交,占课程总成绩的10%。3、最后一节课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的汇报及分享活动。各小组可提前制作PPT并派代表上台进行分享,时间5分钟。4、关于访谈的具体要求及范例的文件夹放在桌面上,各小组负责人下课后可来拷贝,并组织组员学习,讨论,做好任务分工,确保完成任务。生涯任务访谈分享时将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与物质奖励。

      生涯人物访谈,就是通过对某一类行业或职业中一位或数位工作者的深入交流,以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是一种了解职场切实有效的方法。生涯人物访谈的作用,就是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职业的特性、入职标准、工作方式等情况,印证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职业信息;借鉴被访者的生涯决策和职场感受,有助于自己的职业选择判断和决策;认识自己和职场要求的差距,并有针对性地设法弥补提升;结识职场人士,拓展求职人脉。生涯人物访谈方法步骤:第一步:确定访谈内容:访谈前先对自己意向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个大致认识,确定访谈希望了解的内容和方向(行业/企业/职业/职位方面信息);第二步:确定访谈对象:根据访谈内容确定不同的访谈对象,亲朋好友、父母的朋友、校友、师兄师姐、或其他结识的职场人士,既可是已经签约的在校毕业生、创业者、初入职场的人士(最好3年以上),也有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中高层人士;第三步:选择访谈方式:结合访谈者实际情况选择访谈方式,包括面对面访谈、书面访谈(电子邮件、MSN、QQ等)和电话访谈,并提前与被采访者预约好;第四步:准备访谈的清单:为了提高访谈的效率,需要事先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和内容任务设置不同的访谈内容清单;第五步:进行访谈: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注意尊重被访谈者,合理安排访谈的内容和顺序。视情况对谈话进行录音或书面记,提问要灵活变通,注意观察被访谈者的工作环境,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第六步:结束访谈:礼貌地表示感谢,当面、书面、邮件、短信均可,可赠送小礼物,最好向被访谈者反馈自己的访谈收获;第七步:整理访谈的结果:及时将生涯人物访谈的经过、所收集的资料和心得,整理撰写成《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生涯人物访谈建议清单:职业信息方面生涯经验方面1、工作性质、任务或内容1、个人教育或训练背景2、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时间2、投入该职业的决策过程3、所需教育、个人资格或经验3、生涯发展过程4、所需训练、技能4、工作心得体会(酸甜苦辣)5、收入或薪酬范围、福利5、对工作的整体看法6、竞争状况及就业机会6、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体会7、组织文化和规范7、未来的职业规划8、相关进修和升迁机会8、对后来人的建议9、未来发展前景

      分组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提前将学生分为6-9组,便于开展课上与课下活动。分组方式,可以依据自然班学号顺序分组,学生自由组合分组,也可以在课堂上由学生毛遂自荐担任组长,组长自己招募组员。教师可要求各组设置小组组名、小组口号、小组队歌,小组标志等。具体方式,由授课教师自行决定。

     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教学目标: 1.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背景。

      2.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激发大学生求职的自主意识。

      3.介绍新常态背景下的就业策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实现全方位、多途径就业。

     教学内容: 1.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新常态; 2.全国就业形势--就业新常态; 3.就业新常态下的就业政策与对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宏观经济形势及就业形势 2.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与互动

     具体内容:

     一、经济新常态 (一)新常态的由来

      ---- 2014年5月,首次提出(习近平):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 2014年7月,再次提出(习近平):习近平7月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再次提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2014年11月,首次系统阐述(习近平):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在习近平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新常态: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提新常态。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报中,有三处提到新常态:“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 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阐述新常态的九大特征(二)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从消费需求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2.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三)何谓新常态?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习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把握,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经济新常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所谓旧常态,是指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因素累积,并带来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也是十八大以前长期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症”。中国领导人将这种挑战形容为“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直指:“这次不是景气循环周期的下行区间,而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迎来换挡期,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会呈现高速增长,但时间不会拖太久。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能简单归于增速下降几个百分点,而是经济结构再平衡、增长动力实现转变等多方面表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称,与增长速度放缓相适应,中国经济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也将趋好。过去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GDP增长、就业增长、就业率三个变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样的资金,投在基建、地产和重化工业所产生的GDP所能创造的就业,远远小于用来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所能创造的就业。有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2年,第二产业每亿元GDP吸纳就业980人左右,而第三产业达1200人。图一:2004-2014全国上半年GDP增速图 解读:中国经济网整理10年来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图二:2004-2014全国上半年二三产业比值图 解读:中国经济网通过梳理历年数据发现,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46.6%。图三:2004-2014全国上半年消费/投资GDP贡献率图 解读:而需求结构方面,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比首次超过投资。从今年半年数据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而出口则为负2.9%。中国外贸出口增幅已从20%以上回落至5%至10%的增长区间。“一个与过去30年大不相同的经济增长结构开始浮出水面:逐步转向以消费、服务业为主,更多地依靠内需,更多地从要素效率提升获取动力。”

     (四)新常态新机遇1、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我国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3、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前三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4、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如由于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60%以上。

     (五)存在的风险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1、旧常态(老问题、老风险): “三期叠加”、 “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症” 。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因素累积,并带来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也是十八大以前长期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症”。

     2、新矛盾和新风险:比如房地产的“去泡沫”、影子银行与地方债务的“去杠杆”、产能过剩“挤水分”等等

     二、就业新常态就业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矛盾依然突出1、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大,数量逐年增多,且这种情形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年度2002年200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人数(万)145212660680699727749未就业毕业生数量统计年度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毕业生数(万)280238413495559611630660680累计未就业数(万)1503004105207309401115120012342、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 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2003年底统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二)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旺盛2014年5月28日,人社部发布的《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1.4%;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8.5%。第三产业占就业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跃居第一,此后逐年增加,现在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

     (三)二三线城市成为就业热土从宏观经济对地区影响看,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饱和的影响,东部地区企业遭遇“结构性减速”,特别是大学生比例再次下降,逃离“北上广”的趋势再次出现;而西部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增长速度明显,并且与之相连的中部地区也表现优异,均超越东部成为人才向往的热点地区。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城市分布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主动离开北上广进入二三线城市就业,这与70、80后的被动离开是不同的。2011年愿意到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占46%,现在达到61%,而愿意到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1年的53.8%降低到2013年的38.7%。人才流动佐证了中西部的崛起。另外中西部职位需求增长分别达26%和29%,高于东部25%的增幅。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9.4%,选择国外、中国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1.5%。

     智联招聘发布《就业信心指数2014一季度分析报告》显示,二三线中部城市,岗位机会最多。大企业饱和,一线城市人才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岗位只有15%。二三线城市接过增长“接力棒”,成为2014年第一季度的招聘主力军。同比2013年增长20%。而且,三四线城市的人才需求也高于一线城市,增幅为19%。报告预测,随着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配套政策逐步落地,可以预见未来数年二三线城市企业的招聘量都不会太低。与之相应的,是东部城市的活跃度降低。反倒是中部与西部城市对人才需求更旺,同比增长分别为25%和24%。众多企业的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比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代工、能源、材料和化工等,这无疑会带动招聘需求。这也印证了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部地区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另一组数据,更好地反映了这一现实。在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和合肥6个城市中,三线中部城市合肥最缺人,2014年第一季新增岗位同比增长高达41%。另外,就浙江而言,宁波比杭州更有活力,人才需求增长28%,高出杭州6个百分点。(四)鼓励创业成为就业常态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表示将鼓励扶持大学生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也要求,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是教育界的新思路,而是长久以来的想法。早在1999年通过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里就明确写道:“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只是在一段时间里,由于一些传统意识的影响、社会观念和教育思维未及时更新等原因,创业并未普遍化,少数名牌大学的中途休学创业者还被媒体炒作,成为争议的焦点。但现在社会观念正在加速变迁,大学生创业不仅见怪不怪,而且日益得到各方肯定。

     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落实长期的计划,也是要应对现实的压力。近年来在毕业季一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得到全社会关注,而明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将给予大学生更大空间,选择最合适自身的发展道路,有创业潜质的人创业,学术型人才在知识的道路上深挖精钻,角色分工,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优化。

      在中国,创业既应该成为大学生一种主动的人生追求,也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主动培养的一个方向,这样可以让大学教育更“接地气”,更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文凭主义都在引起深思——文凭因为其可测度性,成为雇主甄别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标准,而这又把学生的动机引向文凭主导的方向。文凭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并不代表全部。因此,我国需要把创业这条路更好地铺开。现在的政策引导正当其时。

      据报道,《通知》还建议高校聘请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等指导学生创业。的确,高校和行政部门要为大学生创业做好护航工作,破除现在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些因素,为创业的工商登记提供便利,确保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的落实。学校管理者应该鼓励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创业企业融资模式进入校园,高校自己也可以设立创业风险基金,满足创业的资金需求,还可以采取学校和学生合作的方式,吸引学生进入校办的经营组织创业。总之,要通过多种措施,实现让更多人愿意创业,也让更多人成功创业的效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就业。只有就业形势稳定,中国向着新常态的调整才会有稳固的“托底”,而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提供就业的一支生力军。所以,鼓励大学生创业也是中国走向新常态的一部分,由此激励的创新,也符合新常态强调激发内生动力的总精神。(五)新兴产业成就业“蓄水池” 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实情况,我国经过多方论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具体包括节能环保、新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工信部在2011年12月制定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细分,具体包括7个产业门类、34个大类、152个中类、470个小类、332个次小类,共721种产品。此外,还单独列出物联网作为一个产业门类并划分为4大类20个小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由此对就业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就业数量具有促进作用。首先,产业发展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劳动力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具有同向和同步的变动趋势。作为我国未来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我国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将超过150万。其次,高产业关联属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就业增长。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作为未来主导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创造出对其他行业的产品需求,促使其他行业扩大生产规模,继而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的增加。另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技术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会进一步扩大社会分工的范围,创造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使同技术相适应的各种新职业应运而生,为就业提供了扩容空间。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数量体现了就业的外延性,而就业质量则反映了就业的内涵特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质量问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来看,它与 “绿色就业”、 “体面劳动”等高质量就业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其发展对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清洁技术使用对促进绿色就业具有积极作用 绿色就业是近年在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旨在鼓励健康、节能、环保产业的就业,以减缓人类面临的环境危害为目标的职位。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环境也为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未来10年-2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不仅生态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会影响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人类社会、经济实现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作为产业升级的高级层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使人类发展水平提高而不导致环境污染的增加。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将相应扩大。据罗兰·贝格公司的分析,到2020年,全球环境产品与服务市场预计将在目前每年1.37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2.74万亿美元。仅仅在欧洲和美国,在建筑物节能方面增加的投资就将新增200万个-350万个绿色就业机会。

     其次,新兴产业发展将带来更多体面劳动机会。目前在我国,人们早已不再是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自我实现的一个途径。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在推进体面劳动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恰恰符合体面就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而非低成本的劳动,故人力资本的附加值相对较高,企业必须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劳动报酬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人才,由此劳动者也能够在这些企业中获得更加体面的工作,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双赢。

     同时,高发展潜力有利于确保总体就业的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给就业的可持续提供了可能,为稳定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尽管由于高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会带来一些摩擦性失业的出现,但是总体而言,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能够推动全社会持续有效的就业创造,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充分满足劳动者的就业发展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劳动要素的有效配置,构筑劳动与人口、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系统的和谐发展关系。三、就业新常态下的就业政策与对策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精英意识1、大学生就业观念主要问题(1) 职业期望值偏高大学生毕业后都想从事工资待遇好,工作不累的工作,却不愿意从事那些工资较低、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大多数学生还是想到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因为其收入高,待遇好,比较稳定。大多毕业生愿意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愿意去科研单位、自主创业和支援西部的人数则不多。在就业期望地域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去发达地区工作,认为发展机会比较多,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2)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部分大学生面对当前社会上的竞争和就业压力,选择了读研继续深造或是其它方式躲避就业,虽然读研和继续深造是有志学生提升自我的一个不错选择,但的确有部分学生是为了逃避社会压力而选择继续求学的。这样的学生大多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心理自卑,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面对用人单位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择业与就业。(3)功利化思想严重大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个人发展机会”、“经济收入”、“工作地点”和“工作的稳定性”,这表明大学生就业考虑的因素很现实,而不再关注是否专业对口,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等。就业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取代了自己的理想,所有的目标都围绕着金钱和利益转动,造成了“眼界高、能力低”的现状,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4)就业依赖心理严重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他们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很多大学生在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来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愿付出自己的努力,而是想通过父母的关系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2、大学生应主动转变就业观念(一)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由社会精英向普通一员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当代中国教育早已不同以往阶段,高校以开放的姿态吸纳更多的学子进入大学,昔日“天之骄子”的身份已经不同往日。大学生应该把自身看作是一名具备一定知识素养的社会普通一员,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寻找就业岗位,珍惜和把握每一个就业机会。(二)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由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目前,中国面临着“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部分学生存在“非专业对口”工作不做的心理。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更多的是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唯有跟上企业需求的转变步伐与节拍,把自己塑造成既通晓专业知识,又能应对各项工作的通用人才,用真才实干为自己的求职增添动力。(三)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由光鲜岗位向广阔天地的转变。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精简、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然而,部分大学生择业时还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光鲜的“北上广”一类的繁华大城市。他们认为大城市工作选择多,更容易成功。二是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有体制内的岗位。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吸纳人才渠道的变化,促使大学生就业观念也要适应形势而变。认清职场世界,拓展职业渠道1、中小企业就业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中小企业共有800 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解决了全国90% 的就业问题,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但中小企业普遍经济实力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因此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人员的稳定性差、流失严重。2、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吸纳、使用、培养和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创造的就业岗位吸纳了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稳定,保障齐全,福利丰厚,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主选目标。但同时,国有大中型企业受自身体制机制的约束,走向人才市场招聘的频次越来越少,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3、面向基层就业和项目就业目前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人才极其短缺,因此,政府实施的“免费师范生”、“选聘生”、“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等就业项目,不仅解决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习实践正成为许多有志青年的理想选择。但基层工作的级别低,进步慢,待遇低,工作重,生活差,被歧视等困难导致毕业生难以扎根。4、自主创业自2003 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一系列政策,各高校也在积极营造校园创业氛围。通过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提供各种创业教育培训,让大学生增加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使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这些措施的刺激下,新一轮的自主创业的热潮正在高校涌动,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进行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针对于自主创业的要求,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问题在于实践经验不足,且普遍缺乏资金支持,使得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低。5、出国留学与升学面对就业的困境,选择出国留学或升学来缓解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数百万,30 年扩大100多倍。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留学热进一步升温。受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等形势影响,大学生考研族越来越多,他们期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深造,不断提升素质,积蓄力量,待学有所成后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出国留学或升学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对有些家庭来说可能负担较重,另外,毕业后终究还是要面对就业问题。6、入伍服义务兵役2009 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公安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等军地部门联合出台了许多关于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报效祖国。在新政策的鼓舞下,大批高校毕业生走进军营,走进军队,走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不仅解决了高校的部分毕业生就业,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军队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但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需满足一定的政治条件和身体素质要求,报名有一定的门槛,不是每个毕业生都符合条件。7、灵活就业大学毕业生除以上就业渠道外,还有一些其他灵活的就业方式,一是小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就业;二是由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进一步变革引起的就业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灵活多样就业形式; 三是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就业,包括自雇型就业,自主就业和临时就业。这些就业形式的特点是稳定性较差,对毕业生没有吸引力,不是就业的主要渠道。夯实专业基础,锤炼职业素养1、职业素养的含义所谓职业素养,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素养既包含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专业创新能力,也包含政治意识、道德意识、职业认同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独立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吃苦意识、竞争意识、抗挫折意识等诸多方面。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一般来说,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2、培养职业素养的意义培养职业素养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其重要内涵的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余地渐宽,超越学历之外的劳动力职业素养问题逐渐为用人单位所关注。现在很多人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当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技能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一方面,大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四处寻觅、抱怨找一个合适的新员工难。多数企业在招聘一些重要岗位时,更多的考虑是为企业输入所需求人才,实现合理配置,以实现企业长足发展,因此,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道德品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录用标准。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又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就会有被录用的可能。但现实是不容乐观的,大多数毕业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普遍达不到雇主的要求,学生们在校的时候更多地专注于技能的养成而忽视了基本工作能力,但这恰是职场中很重要的素质。企业对一些新员工评价低,大部分原因是其工作态度,而非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欠缺。大学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的自主择业过程中,职业素养好的学生往往会受招聘单位的欢迎,比较容易就业,而职业素质差的学生可能难以就业。在求职过程中,部分学生专业水平较低,不能通过专业测试;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专业测试,但终因不善沟通、不注重细节、不讲诚信等职业素养的欠缺最终失去就业机会。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职业素养缺失,从而导致就业状况不理想。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迫切社会任务。3、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1) 科学创新能力。科学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新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科学创新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活力,科学源于事实,成于思维。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将为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敢于抒发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要通过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外独立进行的研究性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求异,学会创新。大学生只有具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才能在职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2. 爱岗敬业精神。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一些个人才华、学识出色的人事业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态度中有致命的缺陷——缺乏敬业的工作态度、缺乏忠诚度和主动性。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课内到课外。要通过职业规划和榜样激励,通过“了解专业、亲近职业”系列活动,对专业学习、就业准备有清晰的认识,培养职业认同意识,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兴趣和热爱。3. 团队合作精神。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和他人的帮助。很多日本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根源不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种弥漫于企业的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团队的效率在于每个成员配合是否默契,而这种默契来自于团队成员的互相欣赏和熟悉。如果达不到这种默契,团队合作就不可能真正成功,团队成员的个人前途也将渺茫。在课堂上,要开展合作性学习,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信任和欣赏,学习其他人的积极品质,取长补短。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能让学生交流思想,强化团队体验;在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实习中,应有意识地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要通过一系列集体活动,在与其他成员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同时达到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成功感受,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奉献和服从意识。奉献精神是一种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我们每个人无论岗位如何、能力大小,都在有意无意地自我奉献着,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他人奉献的成果。可以说,社会离开奉献就不能前进,人们没有奉献就无法生活。大学生完成学业步入工作岗位,首先是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一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可以获取社会各个用人单位良好的信任,从而在职场大显身手。服从意识是社会组织所必需的,是一个组织正常运作的保证,服从意识也是考验一个人忠诚度和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奉献和服从意识往往是大学生最为欠缺的,要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着手。5. 职业技能素质。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进入相应行业的重要资本。目前,大学生对技能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简单认为经过了四年的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强实践素养,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必须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体验,知识才会转化为技能。四、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1. 以课程学习为载体,培养职业素养。首先,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理性的从业观念。其次,加强专业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将来的就业或进一步从事研究工作。新生从入学开始,如果能懂得专业课的重要性,就可以在未来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做到有的放矢,围绕专业课,逐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专业,为未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使学生养成好学上进的优良品质,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2. 指导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职业规划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要求自我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筹划未来,为自己选择一条真正适合的事业发展道路,最终实现职业理想。3. 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强化职业意识。要积极参与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学习、实践和锻炼,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要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自强、自立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通过严格自我管理,强化时间观念,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通过习惯养成,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行动。总之,社会的进步和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要在社会和高校的合力培养下,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成长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关键词: 贫困户就业培训政策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