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山东章丘刁镇发壮大村集体经济

    时间:2020-08-18 08:19:4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六策“造血” 三力“补血” 四制“活血”

     山东章丘刁镇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驾驭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三驾马车。但当前,村集体经济经营能力较弱、积累速度较慢、发展后劲乏力等现状,使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为此,山东章丘刁镇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坚持“六策造血、三力补血、四制活血”的思路,一村一策,广开渠道,努力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扶强经济薄弱村,提升壮大富裕村,培养造就经济强村,不断增强村级组织引领发展、服务民生能力。力争年内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三年内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谋路——因地因时因需 六策“造血”

     “手里没有米,哄鸡鸡不理”一些村想为群众办实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因囊中羞涩而一筹莫展。为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尴尬,引导各村从本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因需而变,发挥优势,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壮大一个经济实体,造福一方群众。

     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引导曹庄、茄庄、白衣、前刘、北芽、南芽、道口等村充分挖掘村内山林、水面、风景等自然资源潜力,在政府统一规划和许可的前提下,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它资金参股进行开发,开发后由集体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以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引导各村对村集体闲置的场所、校舍、仓库、院落、厂房等设施,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盘活,使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变成村集体的“银行”,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发展“土地增值型”集体经济。引导张官、刁西等村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土地有效流转,独自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增收。如张官村成功流转土地1860亩,建设集观光、种植、养殖于一体的东方商人生态农庄,规划鲜食采摘园、健康养殖园、观赏休闲园、生态美食园等园中园,除给予群众每亩1429元的补偿外,还让失地农民重操旧业进园打工挣工资,实现了集体与群众的双赢。引导尹家、沈家、左家等社区建设村抢抓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机遇,改造“空壳村”,将宅基地土地收归集体,置换企业用地、保留适当建设用地,增加集体收益,改善群众生活。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土地整理,通过土地运营生财。规范承包村集体预留机动地,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

     发展“服务创收型”集体经济。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支部+公司+农户”等模式的优势,引导张官、刘官、柴家、道口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比较成熟的村,兼顾服务农民和有偿、微利的原则,打破村级界限,吸收溪柳、前刘、后刘、时东、小辛、请十户等村,种植韭菜、樱桃、加工型大葱等品牌农产品,为其提供生产、技术、信息、销售、管理等服务,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本村及周边村集体经济收入。引导各村发挥村级组织管理和服务优势,组建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彩印、炒货、篷布、眼镜、养殖等特色产业,通过提供服务增加收入。

     发展“区位拉动型”集体经济。靠企业吃企业。明水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中的化工园区,毗邻旧军办事处旧北、旧东、旧西、旧南4个村,引导4村“两委”与园内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为企业提供绿化保洁、基建施工、餐饮服务、用工需求等基础服务,新上产品配套加工、物流运输、商贸流通等项目,共同分享发展成果。靠社区吃社区。近年来,刁镇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新开工盛唐世家、张官、文祥社区17万平方米,目前,刁镇社区建筑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小区管理迫在眉睫,蕴藏巨大商机。加快引导巩家、溪柳、前刘、后刘等驻地村,成立物业服务公司,优化物业管理,通过提供有偿服务增收。靠漯河吃漯河。今年,我们投资近亿元,实施了漯河综合整治、湿地公园及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漯河将成为刁镇发展的又一条大动脉。引导白衣、田福、田官、崔家、夏侯、张官等沿岸村,主动融入城区开发建设大局,按照城镇规划,开发集体商住房、公共事务房,以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发展“招商办厂型”集体经济。激活村级招商的内生动力,采取土地入股、厂房入股、提供投资土地等措施,通过招商引资建造厂房、市场、仓储等二、三产业载体,兴办各类生产、生活资料市场,发展配套服务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如周贾村抢抓刁镇原建材市场搬迁的机遇,在沿S321、S242线交汇处,规划建设占地600亩的新建材市场、装饰材料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吸引客商入驻。目前,已成为山东省境内最大的农村使用散装水泥示范园区。在实现自身增收的同时,还辐射带动王三、王四、王福等邻村提供住房装饰装修服务,促进了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引导各村充分挖掘外地参军、经商、学习、生活的能人,定期沟通交流,特别是抢抓其节假日返乡时机,宣传章丘,推介章丘,吸引他们发挥信息灵通、关系广泛的优势,为章丘发展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同时,大力引导各村引进总部型、税源型项目,通过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奖励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发展“资本经营型”集体经济。刁东、刁西、张官3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过300万元,且有一定积累,属经济强村。如何提升壮大富裕村?途径有三:一是入股分红增收。引导其将富余资金通过参股控股合资等形式,投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获取分红,以存量扩充增量,以增量优化存量,实现保值增值,稳妥发展。二是物业租赁增收。引导其用足用好非农建设用地,通过建造标准厂房、农民公寓、农贸市场、商铺等物业资产,或异地繁华地段购置商业用房出租的形式,发展集体产权物业经济,努力培育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股份制改造增收。引导刁西村将银鹰炊具、汇丰铸造2家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将资产变股权,村民当股东,实行资本经营,建立产权明晰、综合经营、民主管理、合理分配的股份制经济实体。

     增力——聚智聚力聚人 三力“补血”

     经过对全镇村级组织集体经济收入状况、支出结构和债务情况的调查摸底,刁镇5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5万元的有24个,(其中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有8个)占全镇村级组织总数的47%。对这些村,采取聚智聚力聚人的策略,通过部门包村、强村带村、干部驻村的方式,为村级经济发展增实力、聚合力、注活力。

     实行部门包村,为村级经济发展增强实力。在济南市“千村(社区)提升工程”、章丘市“城乡互联、百村共建”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对24个经济薄弱村,镇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个,镇直各部门分别联系1个,根据联系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充分发挥部门单位的职能作用及组织协调功能,帮助经济薄弱村争取项目、招商引资、筹集资金、培养人才,使经济薄弱村借助机关部门的优势快速实现产业发展,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推进强村带村,为村级经济发展聚集合力。深入开展“百村牵手”行动,按照“帮党建带出好队伍、帮规划带出好思路、帮项目带出好产业、帮民生带出好成效、帮管理带出好机制”的“五帮五带”要求,送信息、带发展,建立“以强帮弱、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村级互帮互助新机制,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自身发展能力。

     选派干部驻村,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第一书记”驻村的基础上,抽调镇机关24名中青年干部,到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帮扶指导经济薄弱村理思路、明方向、谋发展。同时,整合社会力量,积极组织引导工商企业和农村项目对接,鼓励农村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激励——多予少取放活 四制“活血”

     发展村集体经济,重在激发村干部群众和村级组织的活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引导空壳村强身健体、薄弱村进位提升、富裕村提质增效,努力营造思想在转变、出路在涌现、企业在发展的浓厚氛围。

     财政扶持机制。细化村级台账划分,党委政府引导村“两委”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行补助,向经济薄弱村重点倾斜(如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对经济强村镇财政每平方米补助12元,对经济薄弱村每平方米补助15-30元,对“空壳村”每平方米补助30-50元),帮助其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对有发展项目的村在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

     项目落实机制。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项目,执行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如所引项目通过章丘市论证会,从项目引进、落地、投产、达效的过程中,镇政府一条龙服务。引办村只需穿针引线,就可提前支取项目投产达效后的部分收益。

     经济奖励机制。对引办成功的项目,按照税收地方留成30%奖励引办村,10%奖励引办人,30%返还企业,镇财政留存30%;对镇域城建工程,优先由具备资质要求的经济空壳村承包。

     人才储备机制。注重在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能带领村集体和党员群众上项目的致富能人中,选拔村“两委”班子成员,接受培养锻炼。

    相关关键词: 镇壮大村集体经济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