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研究

    时间:2020-08-26 08:34:1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国际化。在越来越多的交流与合作中,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借鉴、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补充形式,对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培养模式

      

      (一)合作培养模式

      按照中外合作办学相关规定,合作项目在国内实施完整的或主要的教育教学过程,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国内院校普遍采取“双校园”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即前期在国内,后期在国外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2+2”、“2+3”、“3+1”、“3+2”等形式。通过这种留学方式,高中毕业生在国内学习两、三年,然后赴国外学习一、两年毕业并获得相应的国外大学学士学位。由于留学第一阶段在国内学习,所获学分外方大学认可,不需要读外文预科,因此可节省不菲的费用和一定的学习时间,这种模式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认可。

      (二)商务学院的合作办学案例

      商务学院采取的培养模式是“3+1”合作办学的框架。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录取工作,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学生的入学分数需达到北京市普通文(理)二本的分数,才能被录取。学生在本科期间修满其专业前三年所应得的学分,第四年在国外的合作学校学习一年,所选课程成绩合格,双方互认学分,学生可以取得双方学校的学士学位。如果有一方的课程没有合格,双方将都不授予学位。直至课程成绩合格再颁发两方的学位。获得学位的学生很多都选择继续再读一年,获得英国的硕士学位。

      大批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一方面为学院带来良好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学生从合作办学中获益匪浅,10年来以来,商务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始终保持了10%~15%的高留学率和高读研率,出国留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接近100%,拿到学位后,有近85%的学生选择用一年的时间继续在英国或其他国家攻读硕士学位,首创了本硕连读国际直通车――5年获中外3个学位的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存在于中国学生、外籍教师、中方教师、中方管理人员几者之间,起着沟通内外、联系左右、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的保证,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保证教育主导权的同时,努力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在高校管理方面的一些有益经验,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提高。特殊的课程设置、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以及严格的评价体系,使教学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具有涉及面广、种类繁杂、随机性强等特点。包括考试管理(双方课程期末补考)及与合作校方邮件、信函联络等工作。课程安排是否合理,外籍教师是否合格,以及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学理念差异因素等教务管理工作的好坏、成绩的优劣、工作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和运作效率。教务管理工作在中外合作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参与项目的中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交流人数和规模的上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经费问题和人员问题,制度的缺陷和越来越多的问题会让交流工作的管理面临各种复杂的新情况和新困难。唯有加强管理,完善交流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顺利而高效地做好在校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工作。

      (一)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为加强交流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制度化建设,从2007年开始,商务学院经过2年多的调研和改革试点,在2009年初先后制定了《开具成绩单管理规定》(暂行)京联商[2009]2号,《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试行)京联商[2009]8号及《国际交换生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京联商[2009]9号文。解决学籍管理中的如下问题:(1)出国所具备的条件;(2)出国前补考;(3)出国学习的监控(课程学习、考核与成绩管理);(4)毕业生的资格审查;(5)出国留学学生提前参加毕业前补考;(6)交换生选拔的范围和条件;(7)交换生的选课继承籍管理;(8)交换生项目申请审批;(9)出国留学学生开具中英文成绩单的流程及办法。

      (二)调整培养模式、对接专业试点。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为办学双方将来在教学、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但是,少数学校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认识不足,只重视学生派出,忽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没有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考虑。

      商务学院注意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在09级新生中进行了试点。试点专业的培养计划是按照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的,课程是引进的原版教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相应调整,同时也适合国内的教学。

      (三)双语教学与全英班级。自合作办学之初,商务学院就在部分专业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选用英语原版教材。比如,西方财务会计课程。学院为合作项目的发展需要,鼓励教师们开展双语教学,给予一定的政策导向,接下来,开设的双语课程逐渐增多,几乎涉及所有的专业,都有3-5们双语专业课程,近几年来开始过渡为全英语课程,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全英语授课,有些基础课程也尝试全英语授课,例如线性代数课程。自2006年以来,学院在部分系进行试点,设立全英班,自学生入学就采用全英语教学,四年来,收到了显著效果,06级全英班学生的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为90%左右,而07级全英班学生在刚刚考完的6月份英语四级中,一次性全部通过,也从一方面反映了全英语授课的效果。这样大大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交流项目时语言的适应性。而其他班级的部分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也保证了毕业生是双语兼通的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认同。这些举措不仅促进国际理解,也营造了国际交流的氛围。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具体地落实和完成。几年以来,学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英语国家院校进行语言和专业培训,骨干教师约一半都有出国考察进修的经历,这使教师们能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在国际上的研究动向,从而保证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加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除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以外,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推动教学、科技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学院每年都派出6位专任教师去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海外高校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2005年以来先后有70名教职工出国、出境,对9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进行考察、访问或进修、攻读学位。这样一批专业教师在提高我院的整体

      

      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尚存在不足及今后发展的建议

      

      随着合作的深入发展,规模的扩大,问题随之出现。缺乏有效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学校还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国际化办学制度。在国际化办学的运作程序、监督考核、激励约束以及信息服务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方面,还未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校发展战略的调整进行及时的补充和修正,导致一些院系或部门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操作缺乏规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化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和拓展。

      结合商务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学与课程国际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原版教材引进工作;推行国际通行的教学方式,采用长期、短期等形式引进外籍教师,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促进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接轨。

      (二)积极致力学生国际交流。在学生国际交流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支持力度,争取出国出境交流的学生比例有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要营造本校国际化教学氛围,引进国际化教育理念,建立国际化教育的制度环境。

      (三)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国际交流。更多的建立与海外大学的交流项目,资助、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去海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参与学习进修、科研训练、实习、考察等活动。以便更好的了解国外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及习惯,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适用的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文件。

      (四)继续完善《本科交换生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管理办法》等系列合作办学的管理规定,从政策上保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五)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竞赛、文化交流等活动。比如商务学院的“英语活动月”、参加CCTV的英语演讲大赛等。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它将是一个中外双赢局面。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中外合作项目运行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提高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指导和培养、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