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XX全委会报告_1

    时间:2020-08-23 08:18:2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XX全委会报告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努力奋斗

      中共江油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材料之一

      中共江油市委十二届三次

      全体会议材料之一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在中共江油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宋开慧

      同志们:

      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报告工作。中共江油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发展形势、安排

      XX年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谱写江油跨越提升新篇章,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XX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XX年,是新一届市委工作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克服复杂严峻形势影响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协调推进江油各项事业整体跃升的不

     平凡一年。一年来,在省委和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常委会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全市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城乡环境有了新提升、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荣获“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市委”、“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等称号,进一步巩固了科学发展的好势头、政通人和的好局面。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了八件大事:

      高点起步、扎实开局,西部一流经济强市建设展开新画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找准了中央、省委、绵阳市委要求与江油工作的结合点,抓住了全局工作的着力

      点,涵盖了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符合江油实际、符合人民期盼。大会确立的发展定位、制定的宏伟目标、提出的战略举措,在全市上下迅速凝聚为“把江油建设得更好”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着力打造“五个强市”的强大合力,激发出加快推进跨越提升的豪迈士气。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发展为主路径、主引擎,以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为着力点和突破点,大力实施“经济转型加速年、项目建设突破年、充分开放合作年、企业服务深化年”,加快建设“李白故里、特钢新城”,呈现出多点联动、协调发展、全面发力的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29%,为到XX年主要经济指标在XX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创新思路、强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开创新局面。以争创“两化互动”示范区和排头兵为动力,着力在“创新”上做文章、在“互动”中求突破,以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为工业化提供坚实的载体,“两化”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一是“五年再造一个工业江油”实现新开端。始终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四定”责任制,切实强化要素协调和服务保障,不断增

      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工业在逆境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26亿元、增长21%,规模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20%,工业化率达到%。坚持产业布局园区化,投入亿元建设工业园区、四个产业带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园区被列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重点培育基地”,“一园四带”多点支撑、“1+3”产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已经形成。坚持技改升级优存量、延伸链条扩增量,深入实施“1223”工程,着力壮大总量和产业集群,攀长钢新区、汇通能源装备等总投资61亿元的33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建成投产10个,完成技改投资46亿元、增长18%,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5户、达到177户。坚持产业发展高端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个,著名商标达到21个。二是50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架构实现新拓展。坚持建新城、优旧城、扩规模、提品位“四个同步推进”,现代诗意山水园林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大力实施“东扩、南进、西展、北控”工程,城南、城西11平方公里“两个产城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框架渐次拉大。太平场等7个旧城区改造全面启动,人居条件加快改善。东西环线建成通车,涪江五桥加快前期,城市一环线已具雏形。西山公园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即将完工,涪江三级闸坝下闸蓄水、滨江路和昌明河岸整治扎实推进,山清水秀的城市生

      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中润·恒大一期商贸城开业运营,TCL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城市业态不断丰富、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川西北县级城市三产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长19%,继续保持全省和绵阳领先。组团化推进青莲、大康旅游镇,武都、厚坝工业镇,以及九岭、新安现代农业镇等特色小城镇建设,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

      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呈现新景象。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着力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标准化、优势产业特色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再次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市”称号。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领,梯次推进全域新农村建设,绵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新安现代农业公园成为引领丘区发展的新标杆,10个山区乡镇在特惠政策支持下加快发展。坚持整合项目、集成投入,“全省全域灌溉试点县”建设掀起新高潮,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7亿元,新增蓄水能力280万立方米,塔九路开工建设,新建乡村道路190公里,整理土地万亩,囊括“大禹杯”绩效考评五个一等奖,被评为“四川省水利先进县”。坚持产村相融、集中连片,着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一

      县委书记罗德在中共垫江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的报告

      :牢牢把握主体功能定位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富民兴垫提供不竭动力

      罗德

      (XX年9月2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专题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讲三点意见。

      一、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垫”总任务,以“工业经济推进年”为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狠抓“工业经济推进年”和“五个十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运行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GDP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开创垫江历史最好水平,在地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一,商品房完成投资总额、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等三项指标创历史之最。工业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一园四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加强,长安汽车综合试验场建成投用,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进展顺利,重庆铜材生产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天圣制药“大输液”项目、富源化工“1520”扩能工程、中昆铝业、富灿机械、三丰药用玻璃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投产,雅特力柴油机、鼎发LNG、正清玻璃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增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五点三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成为全市唯一国家命名的水稻制种基地县,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功在我县召开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和农机展示会,得到市委领导充分肯定。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劳务外包向全市推广,初步形成重庆粮仓、都市菜园、花果之乡,食品加工和劳务经济“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们坚持把城乡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长安大道、明月大道等城市干道建设,文毕大道、南阳大道建设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文化路、青年路、碧园路等道路工程建设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城市发展正在步入“二环时代”。集休闲、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文化公园建成投用,牡丹湖湿地公园加快建设,迎春河、桂溪河整治初见成效,市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市违法建筑、乡镇小产权房得到有效遏制,乡镇场镇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建设实现良性滚动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事关民计民生的各项工作,高考重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800人,创直辖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获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县和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县人民医院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级甲等医院复评,人民群众对民生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我们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四大对接”大调解体系,推行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密防控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活动,全县所有乡镇组建24小时治安巡逻队巡防,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我们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严明党的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23条实施意见并结合实际坚决贯彻落实。积极配合市委巡视组完成巡视任务,着力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干部群众核心价值追求。严格执行党管干部原则,注重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执行力。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扎实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办理群众反映事项977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行政效率。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探索出的理论成果荣获中组部、新华总社联合全国45家党报党刊共同举办的“红船杯”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理论成果二等奖,开创垫江党建历史先河。

      在全县97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新局面。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822元和5275元,增长%和%,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以全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垫江科学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是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进一步明晰定位,完善思路,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努力推动垫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市功能区域划分战略部署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按照全市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这五大功能区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相互依托,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我县处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同渝东北其他10个区县一道被赋予努力建设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的全新定位,符合垫江实际,为垫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第一,深刻理解科学划分功能区域的重大意义。全市功能区域划分是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尊重规律,根据国内外加快区域发展经验和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全面的、综合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市委立足重庆实际,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对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对区县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明确;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人口分布等“五位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发展战略部署。五大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重庆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加强重庆与周边省市的协调合作,加快成渝城市群及成渝经济区等建设;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分类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全市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事关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

      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意义十分重大。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第二,加紧完善发展思路。全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必将拉开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开启重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生态涵养发展区”强调的是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与保护,在生态涵养与保护中加快发展。这完全符合垫江一直以来坚持并遵循的发展路径,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赋予垫江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的初衷。垫江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一员,虽然明确为全市大格局中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的功能定位,但发展仍然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第一要务。市委《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要求:增强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开县等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意见》的表述,本身就至少给我们指明了三条发展路径,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做大做优做靓县城;三是要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开发,使工业园区成为发展的主战场,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要加紧完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垫”,在渝东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三,务必抓好规划对接。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县和重庆近郊县,垫江既享受市上“两减、两不变、四强化”的政策支持,又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伴随高铁时代的来临、重庆城镇化和产业转移步伐加速,垫江必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功能区域划分《意见》明确提出“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要求把功能区域划分和区县功能定位充分体现和贯彻落实到各类规划中。因此,要及时、全面地对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保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事关长远、牵动全局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全方位展开系统谋划与研究论证,切实抓好衔接落实,在此基础上,县级各相关部门要及时修编、完善我县的各类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垫江未来发展争取和留足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认真研究发展对策。区域功能划分掀起了全市区域竞相发展热潮,带来全市发展大格局的重新洗牌。在新一轮发展与保护的大比拼中,能否抢占先机,赢得发展与保护双丰收、双胜利,关键取决于先人一拍、快人一步、高人一筹。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真正把市委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的要求和政策弄准吃透,找准结合点,把握关键点,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在垫江落地生根。要根据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结合垫江实际,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以最快的速度摸清全县发展基础和潜力所在,认真分析清楚机遇与挑战,加紧启动全县生产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路径选择、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形成最新的理论成果,拿出在规划上、政策上、产业上与全市功能区域划分联动和对接的方案和实施意见。与此同时,要紧盯市上“两减、两不变、四强化”政策金矿,尽快制定完善我县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投资、土地、项目等配套政策,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第五,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坚持以考核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全县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基本标准。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进一

      步优化、完善我县现有考核办法,形成导向鲜明、重点突出、务实管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动力,释放活力。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扶贫开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考核权重大、分值高的新增指标变化,找准定位,尽快制定和完善实实在在的应对方案和保障措施,以考核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二)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切实把行政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第一,准确把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健全完善符合垫江实际的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行政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重点把握好六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度,更好地为企业、社会和广大群众服务。二是坚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该政府管的要坚决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去干预,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三是坚持权责一致。科学界定、合理划分不同部门之间的职权,避免多头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权责对等。四是坚持公正透明。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监督政府。五是坚持依法治县。将政府全部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六是坚持有序推进。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做到既积极又稳妥,保证改革事项抓一件成一件。

      第二,优化政府机构设置。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实现机构设置精简、统一、效能。要认真对照市政府改革方案,结合垫江实际,按照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强化机构职责整合,明确部门职能定位,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做到权责一致,力求机构更精简、职责更清晰、管理更高效。要在全市实施方案的统一指导下,抓紧开展机构改革的前期调研工作,积极稳妥制定完善我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平稳过渡、无缝连接。要严格落实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财力用于改善民生。

      第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难点所在。要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强化市场监管职能,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进流程再造,建立“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机制,实现所有行政机关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一个分管领导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全县所有审批事项入驻到位,审批权限授权到位,全力打造“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环境最优”的发展环境。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逐步实现“不见面审批”,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办法,可通

      过委托、承包、规划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促进公共事务管理向“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方向转变。

      第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决策执行的过程监督和反馈纠偏机制,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实践检验。严格规范执法,着力解决执法职权交叉和多层多头执法问题,清理整顿和整合行政执法队伍,树立行政机关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严格落实政务公开、行政问责、政府绩效管理等制度,促进行政权力运行和政府工作透明化,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垫江科学发展

      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垫江站在了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在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总体原则指导下,紧紧围绕“壮大产业、保护生态、建好城镇、做实民生、促进和谐”的总体思路,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始终坚定加快发展信念,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做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具有垫江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效益农业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全市农产品主产县的功能定位要求,也是未来垫江农业的必然选择。要以工业化的思路谋划现代农业,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充分利用优越的农耕条件和产业基础,以服务城市为导向,在规模、品牌、效益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升级重庆粮仓、都市菜园、花果之乡、食品加工和劳务经济“3+2”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以“五点三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建设重庆粮仓、都市菜园、花果之乡。要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同时,重点建设水稻生产、玉米生产、粮食制种、特色杂粮四大基地,粮食播种稳定在100万亩、产量40万吨左右。加快建设菜篮子工程,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80万吨,建设蔬菜、生猪、家禽、水产四大基地。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发展五花(牡丹花、荷花、油菜花、李子花、柚子花)两果(垫江白柚、优质柑桔),建设花卉苗木、垫江白柚、优质柑桔、设施水果基地,形成五花竞放、百果丰硕的美丽景象。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二是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依托高粱、白柚、榨菜、生猪、蜜本南瓜等特色农产品,积极引进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支持现有企业技改扩能升级,大力发展粮油、蔬菜、畜禽、水果等农产品加工,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提高我县及周边种养殖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盐井溪水库、龙滩水库等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生产便道建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推广农业机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耕作效率。切实提高冬闲田复种指数,增强稻田系统综合功能。四是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坚持一手抓输出,一手抓回引,支持、鼓励农村劳动力走出垫江创业、就业,不断做大劳务输出经济。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回引资金、技术、人才返乡发展,加大强化模式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劳务外包培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向更多区县推广,努力使劳务外包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

      第二,坚定不移抓好工业经济。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不相悖,工业仍是垫江加快发展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少雄

      (XX年1月26日)

      各位代表:

      我受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过去五年的工作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而艰难的不平凡历程。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决定和任免等职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中央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五年来,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5件,修改56件,废止9件,批准成都市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64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83个,开展了15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备案审查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1052件,任免和批准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84人,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

      一、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切实推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常委会全力以赴、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常委会迅即作出部署,动员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迅速投身抗震救灾。常委会主任和各位副主任第一时间赶赴映秀、汉旺、清平、唐家山、紫坪铺等抢险救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人、抢通保通、卫生防疫、安臵群众和灾区维稳等重要工作。在处臵汶茂路塌方、都汶路罗圈湾及映秀泥石流等重大次生灾害战斗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灾区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奋力保卫恢复重建成果。常委会广泛开展视察调研,及时总结推广灾区科学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动依法重建、科学重建。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同时,向灾区捐募钱款达亿元。

      及时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立法。震后第9天即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抢救、传承和发展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及时的法制保障。震后第74天,作出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目前已有3400多名婴儿顺利诞生并健康成长,受到灾区群众和海内外的广泛好评。结合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实践

      新情况,制定志愿服务条例,引导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修改防震减灾条例,对捐建、援建工程项目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者拆迁、拆除等作出明确规定。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开展监督。连续三年听取和审议全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连续两年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研,听取和审议有关专项工作报告;先后四次审议批准省政府预算调整方案,批准发行政府债券,筹措重建资金630亿元。对价格法和省价格管理条例、防震减灾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促进灾区物价平稳、社会稳定和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委要求开展督导检查,推动20万因灾失地农民耕地、宅基地和长远生计的解决。专题调研灾后重建和产业振兴、园区建设等情况,形成“5〃12”汶川特大地震法制建设研究专著和通信行业应急机制建设、大型灌区灾后重建工作、灾后旅游重建等一批调研报告,提出建议意见300多条。

      二、积极促进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加快实现四川科学发展

      常委会通过开展立法、监督、决定和调研工作,努力促进四川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催生发展动力。为坚持突出主题主线,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听取和审议“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十二五”规划

      编制的报告,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建议意见。听取和审议年度计划、财政、审计等专项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决定。为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组织召开一系列交通枢纽法制保障座谈会,多次视察高速公路服务区、公路加油站和铁路建设,考察机场、港口、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成都地铁等,制定公路法实施办法、港口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形成加快推进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公路加油站建设升级和四川口岸建设的思考等调研报告,推进全省交通建设再上新台阶。

      为推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决策部署落实,听取和审议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农村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报告。开展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对亭子口、向家坝、小井沟等20多个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形成我省XX年来开工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修改技术市场条例和专利保护条例,开展企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投入等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倡导科学方法,提高全省公民科技素质,夯实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

      积极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制定城乡规划条例,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发挥规划在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听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决议,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推进我省“两化”互动发展和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听取天府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汇报,提出加强产城结合、突出区域特色、超前谋划基础设施、保护耕地和水源地的建议。开展成都平原土地利用及保护情况调研,提出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等建议,得到省委采纳。

      为推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听取和审议全省工业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调研电子信息、油气化工、汽车制造及“白酒金三角”、攀西优质烟叶基地,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建议意见。听取和审议全省公共投资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加强投资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招商引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为省委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开展。

      为促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听取和审议“三农”投入、农村土地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等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发展四川农产品区域品牌、珍稀树

    相关关键词: 全委会分组讨论报告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