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申请报告
  • 研究报告
  • 党政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述廉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考察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自查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学习报告
  • 老师,您会关注优秀生吗?

    时间:2020-02-21 10:55:5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建省东山县前何中心小学 何坤平

      在平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我们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学生",精心雕刻,促进"后进生"进步。而对心目中的"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刻苦,求知欲强,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遵守纪律等,给人以一种"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教师给予他们关心爱护备至,忽视对成长在掌声和鲜花的优秀学生的教育,关注他们心理问题。其实,这种 “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恰恰老师身旁一枚"定时炸弹"。

      从报上披露优秀生的一些案例看,优秀学生不是由于承受能力低,就是心理出现问题等问题,让人堪忧。笔者以为教师应适当给优秀学生一些挫折教育,增强他们耐挫力,多关注优秀生的思想变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加强挫折教育

      优秀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在工作学习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常深得到老师器重。教师的偏爱,学生的赞赏,导致优秀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产生"唯我独能,高人一等"的错误思想。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极易产生感情的波动,痛苦、忧郁,甚至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和心理损害。这也是造成他们将来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如,一位在掌声掌声中成长的优秀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总是比别人高,心里飘飘然,老是看不起同学。当时,我接到这个班级,便让他写一篇作文《瞧,我们这个家》。他欣然接受任务,一会儿功夫就交差。说真的,他的文笔不错。我看他脸上得意的神情,知道如果不拉他一把,这个学生不是优秀的人才。于是,我大刀阔斧地把他的文章改得面目皆非,并无情地指出文章存在的毛病。从这样事中,他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培养他耐挫力。如,一位优秀生在考试中总是第一名,而在期中检测中,结果只拿了第四名,她对这一切感到不可思议,受不了这的"打击",几乎不能自拔。我就给她找了一些有关心理健康和名人面对困难等方面的书籍,指导她阅读。这位同学很快便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会了和同学和睦相处,学会了面对挫折,从中吸取了教训,战胜了自我,又愉快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

      优秀生的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更需要老师及时的帮助,对他们一点一滴的教育指导,正是教师爱心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向上。

      教师应培养他们坦荡的胸襟,不断地提高其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抗击挫折的信心和能力。

    二、关注优秀学生思想、心理

      优秀学生有一种心理优势:在人们的印象与舆论中,他们学习好,将来一定大有前途。我们要让这种心理优势转化为自我教育与调控的力量,这样学生的心智才能健康地成长。教师平时要重视对优秀生自身修养的教育。如一位班长,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有一次,学校举行元旦晚会,让同学们自愿报名参加,有一位很活跃但身体很胖的女同学想报名参加跳舞,他当众笑着说:"就你这身材,跳肥猪舞还差不多!"气得那位女同学当即哭了起来。

      老师知道这件事以后,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怎样尊重别人?"这个问题。通过讨论,使这位学生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主动向那位同学道了歉,两人又和好如初。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了对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提供展示舞台

      优秀生一般在学业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一点有时也会让学生产生狭隘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舞台,教给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课外阅读,满足他们的求知求新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让书籍充实着学生年轻的心灵。特别是在阅读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学生会在自我比较与反思中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或是投入到自己喜欢阅读的类别中去。让他们在阅读中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给优秀生更多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会使学生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潜力中成长,潜力的发现和能力的增长会使学生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尊严、自我成功的积极体验。这种不可捉摸的巨大的心灵力量往往会激励学生更积极投入到一项活动中去。如可以让学生参加班刊编辑、竞赛活动、帮助学困生等一些挑战性的活动,学生会在参与中不断地发现着自己,提高着自己。

      知心家庭教育培训中心郭涵业说,教师对优秀生的夸赞应适可而止,过多夸赞在某种程度增加了优秀生的心理压力。拥有一批优秀学生,的确是教师的幸运和自豪,在欢喜的同时,别忘了多关注优秀生的心灵,与学生交流,多一些心理辅导,多一些爱心,优秀生会更加优秀的。


    相关关键词: 老师,您会关注优秀生吗?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