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类
  • 会计类
  • 资格类
  • 医学类
  • 公务员
  • 学历类
  • 外语类
  • 计算机
  • 金融类
  • 分清“上海”的四个概念

    时间:2020-02-15 07:50:2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分清“上海”的四个概念  ■葛剑雄  最近有报道称:根据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上海历史上首次综合性考古成果展———《上海考古新发现》特展,有关专家肯定,上海最早的城镇其实并非如文献所记载的出现在唐代,而是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发现确凿地证明了这一点。  不断获得的考古新发现的确极大地丰富了上海的早期历史,特别是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漏和不足,上海的历史就是这样不断地补充和更新。但在此过程中,始终必须注意在特定的时间内“上海”一词所代表的不同空间,区别不同含义的“上海”。  现在研究或讨论上海的历史时至少涉及四个不同的“上海”———目前作为中央直辖市的上海市、1958年前的上海直辖市、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开埠前的上海。这四个概念不仅空间范围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差异。如果不注意区别,甚至随意混淆,就无法进行连续性的论述,更难以作出比较,毫无科学性可言。  一、开埠前的上海  指“上海”作为一个地名出现,至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这一阶段中的上海。  讲一个地方的历史,一般应该从这个地方出现或形成开始。目前能够发现的史料中,“上海”作为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中。这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记录,但根据内容,可以推断在上海设立主管征收酒税的“酒务”应在天圣元年(1023年)以前。因此,谭其骧先生认为:“从聚落的最初形成到发展到够资格设置酒务,又当有一段不太短的过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计至迟当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纪。”这个聚落之所以得名上海,是因为它位于松江(吴淞江)下游一条支流上海浦的岸边。(详见谭其骧《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载《文汇报》1962年6月21日)  现在往往因循前人、特别是西方人的误说,称上海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城市的。其实,即使就这个最早的聚落而言,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它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在河边形成的聚落自然不能排除居民以渔业为生的可能,但从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看,也完全可能是从事农业生产、航运或手工业的。  在北宋、南宋,这个聚落属于华亭县,到南宋末年设立上海镇后依然如此。直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立上海县,上海这个地名的空间范围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扩大到原华亭县的北部。随着周围新县的设立,在元、明、清时期上海县的辖境有过多次变化,一般都是有所缩小。但到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初,上海还是松江府所属的一个县。上海县是从上海镇发展起来的,更与小渔村毫无关系。而且在这五个半世纪中,上海县至少已是中国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个中等的县,甚至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县。不过除了因拥有“江海之会,南北之中”的地理优势,因而清朝已在上海设置了海关以外,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县城相比,还没有显著的特点。  如果我们要讲这一阶段上海的历史,当然只能指上海县所辖的范围,而不能用以后扩大了的概念。至于上海县设立前这一范围的历史,应该属于当时的华亭县。在追溯上海县历史时,可以涉及它的前身,但那毕竟不是它的本身,这与一个地方空间范围没有改变仅改变名称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  指1843年开埠至目前这160年间的上海。  1843年的上海县城可以称为城市,但不属于近代城市。能不能说近代上海是从上海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呢?也不能。  作为近代上海的主体部分———英租界、法租界和以后的公共租界,都建在上海县城之外,这些地方此前是乡村,包括一些集镇。而且租界的设立和扩大是外来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上海县城的扩大或延伸。租界的主权实际上操在外国人手中,不属于上海县或江苏省管辖。租界中的城市形态、功能、管理等各方面主要是外来的,而不是本土的移植。上海的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移民构成,原来的居民所占比例不足30%,连新形成的上海话也不同于县城的方言。1928年起中国政府在租界外江湾一带所建的“新上海”大多停留在规划,建成部分并未形成新的城市,更没有取代租界部分。解放后的上海市区虽已包括原上海县城在内,但主体部分依然是原租界范围。因此,近代上海与上海县城的关系只是地域毗邻,而不是主从关系或母子关系。抗战后租界取消(名义上是1942年取消的),原租界部分与上海县城连成一体,解放后上海城市区进一步扩大,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主体部分始终没有改变。  所以讲近代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追溯到1843年前。一定要说的话,也只能说是这一空间范围的过去,连“前身”也不存在。  说上海这座近代城市是从小渔村演变而来的固然荒唐,说它是由上海县城发展起来的也不符合事实。当然,它与上海县城并非没有关系,一是地处县城的郊外,一是在发展之初得益于县城的设施和供应。  160年来,上海这座城市的确是在不断扩大,但扩得再大,也不能包括以上海命名的行政区的全部范围。即使在1958年之前,作为行政区的“上海市”也都包括一部分郊区,也不能将“上海市”都当成这座城市。一般来说,一座城市应该是连成一片的,而不是指一个地区中不相连的不同城市,即使它们相距不远。国际上一些大城市往往由不止一个城市组成,或者是在一个不大的地区中的城市群,有的城市之间实际已经连成一片,但这些城市并不会被当作同一座城市。而上海的中心城区与上海市范围内的其他城市至今没有相连,距离有数十公里,如松江的旧城和新城、正在建设的临港新城,只能看成上海市范围内的另一座城市,而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  三、1958年前的上海市  指1927年至1958年间的上海市辖境。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后改为上海市,1949年后延续。上海市的辖境前后也有变化,但基本上没有包括属于江苏省的10个县在内。1958年前的“上海”一般就指这一范围,此后往往还沿用这一概念,很多误解和矛盾就因此而产生。  由于在这个“上海市”中的郊区农村范围不大,所以尽管当时也存在将上海城市与上海行政区混淆的现象,但实际的差异不是很大,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四、1958年后的上海直辖市  1958年,原属江苏省松江专区的10个县划归上海市,使上海市的辖境扩大到6300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由中央政府直辖的一级行政区,但由于使用了“市”作为名称,所以从一开始就与城市混为一谈,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例如,人们常说“上海是一个有1600万(或近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实这些人口并不都生活在城市,而是居住在包括崇明岛在内的农村。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上海是一个有1600万人口的行政区。”就像重庆直辖市设立后,一家通讯社向全世界宣布,重庆已取代上海,成为中国人口最多(3000万)的城市。两种说法的错误并无二致,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就城区(或中心城区)的面积而言,尽管现在已从一百多平方公里扩大到数百万平方公里,在上海市的辖境中也只占少数。  所以,我们在与上海有关的一切论述或论证中,都必须注意区别作为一座城市上海和作为行政区的上海市,不要将两者混淆。如果为了夸大某些结果或成就,故意这样做,就更不可取了。如以前的学者说上海是2000年来才成陆的,是指1958年前的上海,而发现了6000年前文化遗址的地方是1958年扩大进上海市的,广富林遗址所在松江也不在1958年前的上海市范围之内,所以当时学者的说法并没有错。又如,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可以说上海市的辖境已有6000年的历史,但不能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有了6000年历史。上海城市的历史只能追溯到上海这个地名出现、上海这个聚落形成之初,而不能与今天上海市境内其他城市的起源混为一谈。例如,有人以松江县城的历史比上海县城长为由,认为应该将松江作为上海城市的起源,其实毫无道理。按照这种逻辑,要是苏州划进上海,难道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就可以加长到2500多年吗?      


    相关关键词: 分清“上海”的四个概念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