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历史教案
  • 生物教案
  • 美术教案
  • 音乐教案
  • 地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科学教案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军路 正文

    重走红军路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0-12-29 17:31:3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重走红色之路,争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

    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五四青年节之际,局机关党委组织青年党员赴岳西县进行“重走红色之路,争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走进“三生福地,净土岳西”,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山区腹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岳西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反动势力猖獗,到处滥施淫威,但是偏僻之地也有利于革命力量的潜伏集结,当三十年代第一次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之时,以王步文、储应时、高敬亭为代表的岳西进步青年也开始了启发民智,传播革命进步思想,走上了一条为百姓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最让人铭记的是整个战争年代岳西共有3万8千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岳西成为红28军的政治、经济、后勤补给中心,岳西人民与28军战士同生死、共患难,节衣缩食为部队提供粮食物资,英勇无畏的掩护红军战士,养护红军伤病人员,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功勋。

    学习期间,当我在烈士陵园读到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临刑前写下的“复苏爱妻:我为革命而死了,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以及战友为他写的挽联“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儿无愧;
    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时,内心深受震撼,内心感叹如此的生命情怀,如此的革命志向,如此的人生价值,正是当代青年党员立志为民,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楷模。

    进入新时代下的岳西,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我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一体的县份,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境内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4.1%,拥有山林泉瀑,奇花珍本,古寺石刻,峡谷山寨,休闲度假养生游和乡村农家旅游、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五河镇思河村是此次考察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全村21个村民组,315户,1160人,其中贫困户131户,397人,贫困人口占比34%。一直以来,村民仅依靠传统手工造纸业、石灰石开采维持基本生计。2000年左右,村党委适时做出决定,立足改革创新,相继发展起了锡箔加工、桑蚕种植、高标准毛竹种植、茶园示范基地、红色农家旅游,依托境内水电站2000平米水面搞起鱼类养殖,依托精准扶贫发展集体光伏电站,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大山深处陆续走出了20名大专生,11名本科,2名研究生,相信在不远的几年内思河人民定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人居优美、生态美好的幸福山村。

    两天时间,老区人民立志脱贫、改革创新、奋勇拼搏的精神如春风般扑面而来,让人的斗志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岳西,确是一方红色的土地,奋进的土地!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3篇

    导读:本文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3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篇1)

    xx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壮举,擎起了熊熊的革命火炬,一直在世人的心目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行进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一直吸引和召唤着后来人,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曾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探寻红军的足迹和长征的精神。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xx年xx月xx日至xx日分省院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行25人,赴四川红原、若尔盖、松潘、北川等地开展实践锻炼活动,我们也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征程。

    我们从成都出发,追寻着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足迹,我们一路走来,体验了因海拔高,氧气稀薄产生的轻度高原反应,也亲眼见到了当年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原,亲历了时而烈日高照,时而风雪弥漫、寒流滚滚的草原无常气候。我们参观了许多红军长征遗址和纪念馆,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对红军战士们充满了敬意,更让我们又一次对长征精神有了新的感悟。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精神支柱。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

    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正在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力拼搏。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同样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需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因此,新的时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国际政治风云多变的情况下和各种复杂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也才能经受住各种大风大浪的严峻考验,成为一个合格的、坚定的共产党员。

    二、牢牢记住党的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要顾全大局,一切服从组织安排。我们沿路上参观了著名的“巴西会议”遗址,听取了有关“巴西会议”的介绍。1935年8月底,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和巴西一带,党中央在巴西先后召

    开了4次重要会议,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巴西紧急会议。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张国焘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的危险处境。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政治局会议结束后,当晚在寺院大雄宝殿前的院坝内召开了中央直属纵队和干部团的部分指战员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党中央决定坚持北上的路线是正确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站在“巴西会议遗址”前,我已感受到了当年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似乎听到了当年开会激烈的争吵声……历史证明,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赢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三、长征精神为我们党的组织发展提供了启示。众所周知的史实是,71年前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时有8.6万余人,历经一年的艰苦跋涉胜利到达陕北时,仅剩6000人,但他们却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正是凭着这批精华所抱定的必胜信念和不屈斗争,才打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这就启示我们,无论一个政党还是一支军队,是否有战斗力,关键是要看这个政党、这支军队的质量如何。我们做组织发展工作,还是应持慎重态度,严把质量关,要把党外优秀的、有远大抱负的、信念坚定的同志吸收到我们党的队伍,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保

    证党组织的坚强和力量。

    四、要培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今天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很大成绩,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之后,一些人淡化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观念,滋长了奢侈腐化、铺张浪费的歪风。他们盲目地用我国的低收入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消费相攀比,甚至醉心于“能挣会花”,生活上大肆挥霍。有些党员干部经不起权和利的诱惑,道德观念沦丧,精神支柱错位,理想信念崩溃,热衷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至陷入贪财、贪色、贪物、胡作非为的境地,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员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行为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踏在先烈们洒过热血的土地上,我们一直在思考着,体悟着长征精神的博大和精髓,同时也在反省自己。作为科研战线党务工作者,我们怎样真正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修养,加强组织建设,为推进我院“创新xx”和“十三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精神支撑。党的“十xx大”即将召开,新的历史任务即将开始,长征精神将伴随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奋勇

    前进。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篇2)

    xx年xx月xx日,公司组织去古田—连城—长汀开展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古田山到连城,还是长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红色之旅对于我们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龙岩,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老区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通过两天的行程,我走了许多以前红军走的路,也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么的累!特别是在xx号早上,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我们去爬松毛岭战役,我们走的好辛苦,就这样机械地走着,只能感觉到脚疼,肌肉的紧张。慢慢的,在不知不觉就走到山顶。当时我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走,我们才身负自己的水都觉得不好受,他们的那种

    艰苦我能想象得到吗?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来到了长汀。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饭。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如果每个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革命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篇3)

    在隆重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今年xx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xx电视台“百万青少年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一段报道行程,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这段光辉的征程,十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我和同事xx也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路上看教育”的报道活动,历时20余天,爬雪山、过草地……,主要对红军长征

    路四川境内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这次长征路我主要集中在贵州境内的赤水境内,尽管两次所走的地点不同,时间长短也不一,但感受却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了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一下飞机,一

    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时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受,可亲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路”报道的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公路已与十年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可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几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的农民,一会儿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小猪的,…….,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的艰辛与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们“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通知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排我们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做了一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清楚

    真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实情况,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利完成;还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访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们,那点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和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关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年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助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来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担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

    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书,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就是无论如何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面貌,让我们的孩子在像样的教室里读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这也让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这次采访,我不再把主要目标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关注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行动上,应该说,在赤水这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红军精神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不过,我们在大街上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们调查的二十来个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红军曾经经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来,弘扬红军精神的宣传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两次踏上长征的征程,我深深领略到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把传播长征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使命。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2018年10月26日在校团委的组织下,作为“青马工程”优秀学员很荣幸的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在大理宾川红色革命基地,我们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浓浓的“红色”氛围。坐着大巴车还未下车我们便看到了一些身穿革命时期红军衣服的工作人员。下车后更是深深的可以说被震撼到了。和我们同去的有其他一个组织,他们在举行任命仪式,当时他们的团长正在进行入职发言,从他们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了这次活动与以往不同,这次活动是那么的真实。

    我们换上了红军的衣服,然后选了团长,接着我们在老师以及团长的指挥下有序的参加了红二六军团经过大理时的遗址,我们参观了当时的红军战士睡觉以及指挥部的地方,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当时革命的艰苦,以及红军战士的艰辛。接下来我们有序的去了食堂,当地的老乡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在吃饭的同时另外一支部队正在进行任命仪式。他们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叫声正在表达他们去“重走长征路”的决心。

    吃完午饭,我们也开始了任命仪式,随着三声有有有的声音,以及十送红军的歌声响起,我们正式走上了“重走长征路”的征程。整个队伍整整齐齐,所有的“同志”步伐一致,巨大的太阳很快便照在了我们身上。不久有同志便扛不住了,我本认为她会放弃,然而她十分淡定的说了一句:“没事,我可以的”。当时我便被深深的震撼到了,我没想到这位女同学有如此的恒心和毅力。

    终于我们到达了终点,给养得到了补充,接着我们进行了拉歌,一首首红色经典的深情献唱让我更加感受到了革命的魅力。下山后我们来到会议室,听到一位老伯伯讲了当时红二六军团经过大理的具体情节,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军民鱼水情。在这次活动的背后首先感谢校团委的组织,其次自己真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自身具备的素质还差很多,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自我要求也需要更加严格。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同时认真学习我党的最新方针与理论知识。团结同学,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争做基础理论知识强和工作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两强性人才。

    应用技术学院 张建强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追寻着当年红军长征翻越梦笔山的足迹,我们克服了因氧气稀薄产生的轻度高原反应,爬雪山、顶雨雪、冒寒流,团结互助,亲身体验了爬雪山之苦。我们参观了两河口会议会址、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听张旭敏老师讲授了《红军长征在阿坝》,更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阿坝州停留1年零4个月艰苦、悲壮的行程。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红军的艰辛,对红军战士们充满了敬意,更让我们又一次对长征精神有了新的感悟。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一、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当年红军

    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

    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三、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长征路上,无论党和红军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各族群众给予红军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甚至流血牺牲。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几路红军长征过境、留驻川西北期间,当地藏、羌等族群众节衣缩食,为红军筹粮2000多万斤,牦牛等各类牲畜20多

    万头,土盐及猪膘等必须生活物资。后来,毛泽东同志多次讲到这段历史,高度评价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时藏、羌人民的无私支援,赞誉其为“牦牛革命”。长征中,红军严守群众纪律,沿途秋毫无犯;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肝胆相照。正因为这支队伍一心为民谋利益,一心为国担大任,群众才把他们视为子弟兵,才会倾其所有提供帮助和支持。人心向背定成败,军民团结无人敌。

    踏上先烈们洒过热血的土地,我们热血澎湃,思绪万千,细细领悟着长征精神的精髓。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到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时代的长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

    新的辉煌。

    小学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超市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培训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共7篇)

    相关关键词: 军路
    相关热词搜索: 军路 走红 外出 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