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文化生活》课程的文化品性

    时间:2020-02-29 07:44:3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文化生活》课程的文化品性
      
      作者/孟庆男
      
      课程与文化密切相关,课程既承载着文化,又传承着文化。《文化生活》课程正是这样一门充满文化意蕴的课程。这一课程无论是从它的自身来看,还是从它的教学过程来看,都体现了其应有的文化品性,即课程设置上的文化品性、课程目标上的文化品性、教学内容上的文化品性。
      
      一、课程设置上的文化品性:文化精神得以体现
      
      何谓文化精神?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文化精神是各种文化形式的本质,它贯穿于语言文字、服饰、建筑、音乐、绘画、工业外观设计等宏观和微观的文化形式之中。正由于人们对各种文化形式具有一种文化敏感,才形成人们对文化本质的把握。二是文化精神是一种基本的文化观念,它通过一定的伦理观念、天人关系观念、入神关系观念、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等体现出来。
      
      高中《文化生活》课程在设置上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它遵循了思想政治课设置上的传统文化理念,也就是它考虑到了本门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性质。本课程并不是纯粹的文化知识性课程,而是进行文化建设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时代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体现着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品格。时代精神既是时代之潮流,又是时代之精华,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导引的作用。
      
      《文化生活》课程在设置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本课程的设置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往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文化”这一专题,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却设置了《文化生活》的内容。之所以设置这门课程,就是因为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现象已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层面。因而,设置这一课程既体现了课程的德育性质和人文价值,又凸显了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的时代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二是本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这主要表现在《文化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文化生活为背景的,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反映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与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并为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服务。
      
      2.《文化生活》课程设置体现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人类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是人的本性及其生命价值的展现。人文精神既是一种行为状态,又是一种理想目标,既是一种处世心境,又是一种生命承诺。
      
      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其本身就蕴含着人文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着人文精神的教育,而新课程改革中《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则进一步彰显了本课程自身的这种人文精神及其教育内涵。可见,人文精神已成为《文化生活》课程的一种重要精神。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从课程设置的目的来看,《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主要不是为了传授专门的文化知识本身,而是要通过文化知识的教学传播文化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即把包含人的价值理念、理想追求等的人文精神提升出来,担负自己应尽的文化精神使命。也就是,要把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本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二是从课程设置的原则来看,《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坚持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这是一种充满人文意蕴和人文精神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本课程教材的编制既注重了教材丰富的信息量,又没有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又没有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上两点充分表明,《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对人文精神给予了极大的关照。
      
      3.《文化生活》课程设置体现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精神。创新精神作为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中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这首先表现在《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一个创新,也就是它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结构,使原有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增加了新的学科内容。其次,表现在《文化生活》课程的设置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的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这理应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但过去我们的课程内容中却没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最新成果,这次新课程改革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审时度势地增添了文化生活这一课程内容,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课程目标的文化品性:文化价值得以显现
      
      文化价值是指客观事物以自身的文化属性来满足主体某种文化需要的意义性。课程目标的文化价值是指课程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某种文化意义。由于旧课程对文化属性的关注和挖掘不够,因而旧课程目标所显现出来的文化价值也就较为弱化;而新课程改革由于特别注重了对课程文化的研究,因而新课程目标所显现出来的文化价值也就较为强化。《文化生活》课程目标的文化价值主要是通过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显现出来的。
      
      1.课程知识目标的文化价值。
      
      无论是旧课程还是新课程,知识目标的设定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我国过去的课程是建立在知识本位的基础上的,故非常偏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客观性。这是旧课程在设定知识目标时所存在的不足。《文化生活》课程虽然也设定有知识目标,但与旧课程不同的是,该课程所设定的知识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文化生活》课程的文化品性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