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赏识教育周弘 正文

    周弘:赏识教育法

    时间:2020-08-09 08:25:4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周弘:赏识教育法2007-03-03 10:32周弘简介:

     周弘是中国南京市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答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其著作《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一出版即风靡全国。

     一个素质教育的奇迹: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许多人很难想到在这样一个故事中竟然有两个传奇:从小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的教育16岁成为大学生,并被美国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声——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而仅初中毕业的父亲不仅办起了“婷婷人中人聋儿幼儿圆”,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

     周弘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属于“什么都被耽搁了”的老三届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当过兵,当过翻砂工,南京机床技术员,进过“7.21”工人大学。

     1980年6月27日,他的世界被彻底改变了,因为他有了一个不普通的女儿——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全聋在全世界都是康复禁区,唯一的出路是上聋哑学校。

     周弘深深体会到聋人父亲的痛苦,来看病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听力,只有婷婷是双耳全聋,只能听到100分贝以上的声音。有的聋童父亲一听到医生色宣判甚至会出现出崩地裂的幻想,周弘则是抱着孩子,不敢看婷婷的眼睛,他全身颤抖一路抱着孩子回了家。他说自己着辈子没混好,本指望孩子有出息,但是……他绝望了。

     婷婷像别的聋童一样自卑,来客人时像小动物一样躲在桌底下。从小直到哭昏过去,大人们都无法知道她要干什么。彻底改变周弘的是电视剧《血疑》。大岛茂为了有碍1%生存可能的女儿幸子,付出了无尽的父爱,而自己的女儿不过是耳聋。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美丽的。他决心一定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的门。

     一开始周弘走的是“治聋”的路子,边给孩子治疗,边读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婷婷的耳朵挨了万多针,结果没有一点起色。于是周弘开始治哑。一次背着3岁的婷婷,一路着路灯不停地向婷婷耳朵大喊:“灯——”见一个喊一个,为了发准“哥”着个音,婷婷学了3年。

     语言是思想的基础,既然女儿听不见,聋人的视觉特别好,于是周弘开始教女儿文字学习。除了上班,周弘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到了婷婷的教育上。

     周弘发明了母语玩字法,他把对女儿说的每一句话写在墙上、地上、桌子上、身上、手上。看见星星就写星星,看见孩子哭就写哭,每次到大自然中玩,妇女俩都玩得满身是字回来,他从不问孩子认了多少字,语言却进入孩子的潜意识。

     正是因为聋儿反而更依赖文字,婷婷靠着这根绳索终于来到了光明的声音世界,也开发了心智。在普通的小学,婷婷连跳两级。

     在婷婷的教育过程中,有一本重要的书对周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铃木镇一的《儿童早期教育》。

     “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自信。”无尽的夫爱让周弘改变了:“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来到人间的。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了:“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上,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的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当8岁的婷婷背出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

     当婷婷有一次数学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每篇作文,周弘都用红笔将好句子划出来让婷婷高声朗读,让全家热烈鼓掌,周婷婷高兴得梦中都想好句子。

     婷婷的智商是105,远低于所谓天才儿童的130,但周弘告诉婷婷:“智商只能测记忆力,无法测悟性、灵感。而你正是这方面的天才。”

     周弘说他也许是中国第一个觉醒的父亲。“不是我教育了孩子,是孩子教育了我。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以为我们无法教育自己,成年人被破坏了,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苦难的教育,让我们对任何事物艘从负面考虑,对苦难的想像力无限放大,这不准那不准,任何事物都往里想,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感受力没有了,而童心是任何事都往好处想……和女儿在一起我一点点成长,我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拣了回来。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儿残疾;我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拣了一个宝。”

     将女儿看成是天才,并真诚地去赏识她,赞美她,鼓励她,是周弘教育孩子最大的特点。

     “在教育婷婷中的最大体会是赏识自己的孩子。”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中国的孩子受的是物质的溺爱,精神上的挫折教育。我们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忘记了孩子的优点。”

     在这些思想理念的培养下,周婷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婷婷在6岁就认识了2000对个汉字,进普通小学,并跳了两级;8岁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16岁成了中国第一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被美国加牢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声——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在人民大会堂7000人的表彰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引起轰动。

     人称婷婷“神童”、“超常”,周弘则清醒地知道女儿只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所有的孩子超出正常的发展,而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种种的压抑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种观点与威特的天才教育法不谋而合。

     婷婷成功了,但是这套方法是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呢?是否能够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婷婷呢?

     “婷婷是了不起的孩子,别的孩子也是了不起的;婷婷能做到的,别的孩子也能做到!”周弘把婷婷看做是一棵树,他从这棵树上看到了一片森林,于是创办了南京婷婷聋童学校,向全国招生。

     学校实性的是“追蝴蝶”的教育法,学校的标语只有:“老师你快乐吗?”孩子你快乐吗?祝你们时时快乐日日好心情。”没有上下课,流动的课程完全根据学生心情兴趣而定,玩数学、玩语文、玩鸭子,是混沌灵性教育。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聋童创造了一又一个奇迹,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出现了一批批周婷婷式的早慧儿童,被媒体称之为“周婷婷现象”。

     一个周婷婷的出现是奇迹,一个又一个周婷婷的出现是希望。聋童尚偶如此潜力,为什么多一双耳朵的孩子却爬得这么慢、这么累呢?

     这一现象震撼了许多健全孩子父母的心灵,他们纷纷上门取经,结果不仅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早慧聋儿,而且许多杂绝望中苦苦挣扎的所谓“差”生,很快燃起了希望之火,命运产生奇迹般的变化。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驱使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为了改变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使用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原本备受命运朝嘲弄的父女,反而更多地享受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从一个周婷婷的成功到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儿,从听障孩子的成长到健康孩子的转化,从孩子心灵的舒展到家长心态的回归。周弘在不断发展自己,他的事迹也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周弘开始了对中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的思考。

     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却往往导致:

     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

     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

     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却往往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

     求知本是人间最大的快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

     周弘陷入了沉思。他在教育实践同时,通过演讲和报告会与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

     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全国劳模、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倾听了周弘的一场报告,非常激动,与周弘进行了彻夜长谈。

     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恰当表达心中早已认定的教育理念,概括这一系列成功的教育实践。

     当今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生存。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理念。

     面对日趋严重的道德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呕提出了“学会关心”的理念,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关注。

     当今中国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数家长、孩子充满了抱怨、焦虑,是否应该大声疾呼“学会赏识”?

     一缕曙光驱走了心中的黑暗,照亮了一片清澈的前程。赏识教育诞生了!

     在周弘眼里,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侃侃而谈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在“行”的教育理念中,典型的教育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棒、你能行。典型的教育动作是:竖起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赏识教育的形象标志便是拟人化的大拇指,面对大拇指大孩子心灵舒展,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关于赏识教育,周弘说过许多这样动人的话:

     在爱的海洋里,在和女儿学习、游戏的天伦之乐中,我发现了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用这种神奇的教育方法我把女儿由哑女培养成了所谓的“神童”。教育女儿的传奇经历,令我激动,生命像火一样燃烧,后来我把这段教育历程概括成两句话: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捡了一宝。即不幸生了一个残疾女儿,有幸发现了一个宝藏。大家肯定关心,是什么灵丹妙药让一个听障孩子成为正常孩子也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童”?我讲了以后你们一定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这是一种最神奇、也是最普通的方法,一种最新鲜、饿是最古老的方法,是我们家长本来就有的、却没有发现,本来使用过、缺无意中又遗忘的方法。

     所以,我经常对家长讲“父母曾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从你自己身上挖掘你曾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因此,赏识教育——

     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的教育。

     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是肯定的教育。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曾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注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这点个故事应证了周弘在赏识教育法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是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小孩子在无意识中按照爸爸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周弘举了一个在奶奶和婆婆家判若两人的孩子的例子。

     一个孩子在婆婆和奶奶家判若两人。

     每次在婆婆家,婆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实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婆婆!”

     可到了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剃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什么原因?

     婆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婆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原因和奥秘在哪里呢?

     周弘书:“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模糊,父母都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你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你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你就小题大做,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与周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不是以孩子为镜子,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寻找自己的素质与管教艺术的问题,而是一味抱怨这不好那也不行,对子女进行百害而无一益的摧残,把一个个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0世纪初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路易.诺勒被人称为“20世纪初国际间惟一权威公判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鼓励与期望。小诺勒早年丧父,母亲对小诺勒给于厚爱,同时也寄予厚望。她对孩子总是情深意切,循循善诱,利用一切机会,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启发他,教育他。

     由于母亲的教育与熏陶,诺勒自小就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深恶痛绝。他考入大学法律系后,就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暴,不怕权势,宁死也要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律师。

     与此相反,有一位父亲,大学毕业,还从事教育工作。孩子都非常聪明、可爱、活泼。可叹的是这位爸爸有个致命的弱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潜在的能力,稍不遂他意,孩子就要经受打、训。更要命的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天生不是成才的料。”结果弄得孩子失去了信心,柔嫩的心灵抵不过世俗的“咒骂”,最终成了一个庸才。

     而后,他更像个得胜的预言家,每日摇头晃脑,口中仍是振振有词:“说对了吧!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似乎,只要心安理得认为“早有预见”,一切责任就都归于孩子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类父亲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快料,”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成才,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哀叫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快料”的恶棒,把自己与子女都毁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只是一块石头。

    相关关键词: 赏识教育周弘
    相关热词搜索: 赏识教育周弘 教育法 赏识 周弘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