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类
  • 会计类
  • 资格类
  • 医学类
  • 公务员
  • 学历类
  • 外语类
  • 计算机
  • 金融类
  • 小说教学论文 在比较中求异创新品读洪宗礼《祝福》一课的教学

    时间:2020-03-05 08:32:24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小说教学论文 在比较中求异创新品读洪宗礼《祝福》一课的教学
      
      董旭午
      
      (江苏省泰州中学,225300)
      
      摘要:洪宗礼老师教学《祝福》一课,突破了小说教学的常规程式,举重若轻,化繁芜为简明,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求异的方法,反复比较、细心辨微、理性归纳,全面而深入地探究《祝福》的内容、情节、章法和语言,领会小说塑造人物、安排情节等方面的妙处,启迪创新思维,培育独立思考的精神,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小说 比较 品读
      
      教学小说,一般需要介绍有关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讲解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洪宗礼老师教学《祝福》一课,突破了这样的常规程式,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求异的方法,来领会小说塑造人物、安排情节等方面的妙处,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课堂传真
      
      师 今天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上一节课,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熟悉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对第二部分的三段,又划分了层次,了解了大意。现在我们一起运用比较求异法,来分析鉴赏这篇小说。先请大家比较一下,祥林嫂两次来鲁镇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变化。谁先比较一下她性格方面的变化?
      
      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不开一句口”,“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第二次来鲁镇,逢人便说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听。
      
      师 性格上的变化非常明显:过去不爱说话,现在到处絮叨。现在再来比较祥林嫂两次来鲁镇体质上的变化。(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请一位同学把自己画出的有关语句给大家读一读。
      
      生 第一次来鲁镇,“手脚都壮大”,“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第二次来鲁镇,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特别在捐了门槛还不许参加祭祀活动之后,“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师 体质上的变化,也反映在面色上。看看祥林嫂两次来鲁镇,面色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次来鲁镇,“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第二次来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特别是在沦为乞丐之后,脸上更“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体质上、性格上特别是心灵上的变化,更集中反映在眼神的变化上。现在,我们比较一下祥林嫂随着遭遇的变化而表现在眼神上的前后差异。
      
      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第二次来鲁镇,还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讲述她日夜不忘的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只是直着眼睛”。在听了柳妈说死后将要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的命运以后,“两眼便都围着大黑圈”。特别是捐了门槛后还不许参加祭祀活动,这一打击,使她“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在沦为乞丐、濒临死亡前夕,“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师 作者将祥林嫂性格、体质、精神上的变化对比着写,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生 更加深刻地看到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惨。这是旧社会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黑暗势力残酷迫害造成的结果。
      
      生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祥林嫂内心的痛苦。精神上的打击,造成性格上的变化、体质上的过早衰老。
      
      生 鲁迅先生观察的精细、刻画的入微,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特别是通过眼神的变化,细致入微地反映了祥林嫂遭遇的不幸、内心的凄苦,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 祥林嫂两次向人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看来相同,实有差异。现在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读祥林嫂先后讲的这两段话。
      
      (两名学生分别朗读。)
      
      师 大家比较一下看,祥林嫂两次讲的是同一件事,措辞上、说法上有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生 祥林嫂第一次讲“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第二次讲“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加了一个“就”字。“就”是随即、立刻的意思,加了这个“就”字就把祥林嫂的爱子之心和痛悔之情更加深刻而强烈地表现出来。
      
      生 第一次讲“我叫阿毛,没有应”,第二次讲“我叫阿毛!没有应”。逗号改为感叹号,间接陈述改为直接引话,更加真切地表现出祥林嫂当时呼喊爱子阿毛的情景,突出了她至今无法忘记当时所有细节的悲痛的心情。
      
      生 第一次讲“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第二次讲“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第二次讲,把“果然”一词移到了句子前面,更加突出了事情果不出所料、仅有的一线希望也遭破灭的悲痛。而且,在“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的前面,加上了“可怜他”三个字,我们仿佛听到了祥林嫂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
      
      师 粗粗看来,我们都以为祥林嫂两次讲的是同一件事,说的也是同样的话。现在通过比较,发现同中有异,使我们不仅对祥林嫂的感情理解得更深,而且对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匠心也领会得更透彻。
      
      师 鲁迅先生在写祥林嫂一步步沦于死亡的过程中,多次写到她命运的转机。现在请大家进一步研究,作者在写祥林嫂悲惨的遭遇时是怎样交织着写她命运中曾经出现的几次转机的?
      
      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是好景不长,她很快被婆婆捉了回去,卖进深山。
      
      生 祥林嫂被迫改嫁,遭遇不幸,然而“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真是交了好运了”。可是“好运”不久,男人死于伤寒,孩子被狼吃掉,大伯赶她出门,又只得来鲁镇做工。
      
      生 “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自认为可以赎了这一世的罪名,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谁料四婶还是认定她不干净,不让她动祭祀用具。这一打击使“她的变化非常之大”,“精神也更加不济”。师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受到哪些启发?生祥林嫂获得的欢乐是短暂的,遭遇悲惨则是经常的。在那种吃人的社会里,祥林嫂要获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和做人权利也不可能。
      
      生 鲁迅先生在写祥林嫂一步一步沦于死亡的历程中,交织着写了她几次短暂的欢乐,似乎命运有了转机,这样欲擒故纵、欲抑先扬,显然有映衬的作用,使这一悲剧表现得更动人,更能催人泪下。师小说写富人祝福、祥林嫂死去,这是一种映衬,强烈的对比映衬。这一点,建议大家课后再去研究。小说三次写四婶喝止祥林嫂接触祭器,语序、口气也不相同。现在,请一个同学朗读四婶喝止祥林嫂拿祭器的话。
      
      (学生朗读略。)
      
      师 请大家先比较一下,第三次和前两次喝止的口气和神情有什么不同?
      
      生 前两次称呼“祥林嫂”在前,命令“你放着吧”在后;第三次命令调到称呼的前面,而且由“慌忙说”变为“慌忙大声说”。
      
      师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 这样写,使人强烈地感到祥林嫂刚想伸手去触碰祭器,四婶就立即恼怒与慌乱起来。这一次沉重的打击,使祥林嫂失去了一切做人的希望。
      
      师 再请大家比较一下:第一次和第二次喝止祥林嫂触碰祭器的措词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次说的是“我来摆”,第二次说的是“我来拿”。“摆”的是杯筷,“拿”的是烛台,动词用得很准确。
      
      师 大家都看过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祝福》。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同一题材、同一题目,搬上银幕以后,和小说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生 小说中祥林嫂是先死了丈夫,后死了儿子;影片中将丈夫和儿子的死,几乎安排在同一时间内,这样使矛盾更集中。
      
      生 小说中阿毛脚上穿的小鞋,只在祥林嫂讲述的故事中被提到过两次。影片中小鞋多次出现,祥林嫂为阿毛做鞋,试鞋的大小;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小说教学论文 在比较中求异创新品读洪宗礼《祝福》一课的教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