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当前位置: 天一资源网 > 劝学 正文

    孙权劝学面试教案模板(共7篇)

    时间:2020-10-05 07:43:1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重点: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

    预习:

    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 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 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 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 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

    六 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孙权、吕蒙)

    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

    ──对话。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

    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

    七 总结。

    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全班齐读。

    (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5)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模仿表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②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③课后背诵全文。

    《孙权劝学》教案

    廖猛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积累“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方式:引导,讨论、合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世英杰关云长,失意荆州吕子明。一个让曹操都为之钦佩关云长却败在了吕子明之手,那吕子明是谁,让我们走进文本了解一下。

    (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成都玉林中学语文教研组

    1 共1362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全文。明确几何(何人何事何目的„„)

    听完范读后,全班明确: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全文就一个字:学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

    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大惊——结友

    三、课文研析

    1、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人物特定的语气。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2、人物性格赏析

    孙权:循循善诱、关爱部下、勤奋好学

    成都玉林中学语文教研组

    2 吕蒙:虚心听劝、学有所进 鲁肃:爱才、敬才

    启示: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③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④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四、课文小测 结合学案,连句译文

    五、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吕蒙就学及鲁肃赞学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品德,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六课后反思:

    成都玉林中学语文教研组 3

    《孙权劝学》教案

    张春晓 文登市三里河中学

    内容分析: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
    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知识目标 :

    1、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
    能力目标 : 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 : 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
    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 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风春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你知不知道你是哪个电视剧的主题曲?对,就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话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 ,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工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依赖,可他就是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他进行了劝说,究竟劝说的效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一起从《孙权劝学》中寻找答案。

    二、简介文学常识: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三、新授:

    (一)准确翻译原文,识记重点词语。

    1、生自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2、生对照书下注释理通文意。

    3、小组交流。

    4、质疑问难,师生齐解决。

    5、生口头译文。师适时纠正。

    (二)揣磨品味课文。

    1、孙权劝学的过程与结果分别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资料可以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过程:指出“学”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揣磨人物语气,应该如何读出文中的对话?

    (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鲁肃:感叹;
    吕蒙:自豪。)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归纳形成板书:

    《孙权劝学》

    劝 证

    孙权——————吕蒙——————鲁肃 重 必 要 要 性 性

    (三)拓展;

    1、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2、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有何收获?

    (四)作业:

    想象作文;
    吕蒙巧遇方仲永。

    (五)总结: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虽然英雄已去,但他们的豪情与才智却奖被人们永世传诵。

    师赠诗句: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作者,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和方法: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

    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朗读教学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时代。“乱世出英雄”,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知道的三国英雄人物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通过《孙权劝学》的学习,去认识其中的三位:孙权、吕蒙和鲁肃。

    (板书)孙权劝学

    二、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

    (2)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三、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照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板书) 孙权 -- 劝学

    吕蒙 -- 就学

    鲁肃 -- 叹学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四、课文研析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劝吕蒙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现身说法) 4.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侧面描写)

    5.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向学、知错能改;
    鲁肃——敬才、爱才)

    6.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②涉(

    )③邪( )④孰( )⑤遂( )⑥岂(

    ) 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②涉猎:

    ③才略:

    ④大兄: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5.(1)《孙权劝学》选自《

    》,《

    》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1362年间的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

    》《

    》《

    》《

    》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布置作业

    1.课外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下节课互相交流。 2.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关心部下、耐心规劝)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虚心向学、知错能改) 鲁肃--叹学(敬才、爱才)

    《孙权劝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现在,我们学习《孙权劝学》(板书《孙权劝学》)。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司马光(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2、(一读)范读课文,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⑴、学生大声自由朗读、点名读,大家评价。

    ⑵、提示字音:卿(qīng) 涉(shè) 孰(shú) 遂(suì) 为(wéi) 更(gēng)多音字;

    ⑶、找出通假字:邪-耶,表反问语气,语末助词,译成“吗”;

    3、(二读)下面我们齐读;
    ⑴、请同学们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⑵、四人一组,找出小组问题,自己的问题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一组一个代表,说不全的可以补充。

    ⑶、重点句子,找出,画出,对不懂的字句或字义,找开课件,教师用黑色加粗的条纹加重;

    ⑷、在译句子时重点词不能漏译;

    咱们对号入座,调整顺序的有,蒙辞以军中多务,博士一词是官名,可以留用(国号、年号、官名、人名、书名等可以照录不译);

    ⑸、文言中古今异译,但:只,只是,今是转折性连词;

    ⑹、找一找古今异译的词;

    ⑺、文言文译文五字法,展示课件,并找人读取;

    ⑻、一起朗读课文,出示课件中的四幅图,

    一、孙权劝吕蒙学习图,

    二、孙权现身说法图,

    三、鲁肃与吕蒙论议图,

    四、吕蒙与鲁肃结友图。

    4、(三读)

    研讨:⑴、怎样读出语气?

    因为这篇文章是写人叙事的文章,要读出语气,就要从语言上下功夫,我们看看孙权的语言,我们结合孙权的身份。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学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第一句,严厉、关心的语气;

    第二句,怒气;

    第三句,语重心长,现身说法。

    这一段,孙权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告吕蒙,我们认为孙权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

    孙权,爱惜人才,好学,关爱部下,善劝;

    我们再看吕蒙,坦诚、豪爽、知过能改、肯于努力学习、能听取意见;

    鲁肃,论职位、论才能都高于吕蒙,爱才、敬才、有礼。

    ⑵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师生之间互动)

    ⑶、文中出现了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找同学造句子。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四、拓展升华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也不少,请找出一两则,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结合我们所学的《孙权劝学》,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学习。

    五、(四读)总结全文 附:板书:

    孙权劝学

    孙权

    吕蒙

    鲁肃 爱才

    坦诚

    爱才 关爱部下

    豪爽

    敬才 善劝

    知过能改

    文人雅士

    好学

    有礼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肖凤歌

    教材分析: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孙权劝学》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第四篇写的是文学家群像,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和治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主体的分析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很简单,所以,我安排了一课时。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所以,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策略的制定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难点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用了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学生翻译完课文以后,我用课件出示重点字词,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方法直观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习目标: 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阐述 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反复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3、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独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的信赖,可他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

    二、一读——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请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自评,读得怎么样?)

    过渡:读好一篇文章,不但要把字音读准确,还应该读出什么?(重音、节奏、感情)。要想读得更好,还要明白课文内容,可能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字词的意思不明白,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三、二读——读懂课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译课文。

    2、学生互译。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共同解决。

    4、是出示重点词句,学生翻译。(抢答形式)

    解释加点的字词:

    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遂拜蒙母

    翻译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卿今者才略,非复无下阿蒙!

    四、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真要把这篇文章读好,还要读出语气。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我们要读出语气,就要在人物的语言上下功夫。

    1、找出有关孙权、吕蒙、鲁肃的对话,各自练读。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要重读强调)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豪)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惊讶不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指责中带有自豪)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

    4、学生再次练读

    5、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言为心声,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苦口婆心的劝说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什么特点?通过鲁肃的极力夸赞,可以看出鲁肃有什么特点?

    五、延伸:

    学习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小结:

    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的劝学,体现出孙权的善劝,我们从鲁肃对吕蒙的夸赞,可以看出鲁肃的爱才、敬才,从吕蒙的变化可以看出孙权劝学是成功的。

    七、课堂小练笔 我们学过《伤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方仲永与吕蒙相比,恰恰相反,一个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吕蒙,他们会演绎出怎样一段故事呢?请以《穿越时空的相遇》为题,写一篇2百字的小片段。

    板书

    权 —————→

    蒙 ————→ 鲁

    (语重心长)

    (自豪、自得)

    (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

    虚心接受意见

    爱才、敬才 勤奋、好学 善劝

    课堂同步练习:这一部分体现了教学评价

    一、文史大观园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宋代______ 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 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

    古代的“经”特指 ____、____ 、_____、______、《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 3、

    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

    感情

    孤:对象:

    感情:

    大兄:对象:

    感情:

    二、词汇万花筒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今义:
    3、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三、探究训练营 1、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3、

    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4、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孙权劝学》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第四篇写的是文学家群像,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和治学的方法。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章比较简单,所以,我安排了一个课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反复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难点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用了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2、一读——读通课文。

    3、二读——读懂课文。

    4、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5、延伸。学习了这篇文章,文中的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发?

    6、小结。

    7、作业布置。

    首先,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为学生学习这一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我通过三次读,由易到难,步步深入,攻克这节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延伸,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学习本课的感受,从而实现了第三个目标。作业布置方面,我结合前面学过的《伤仲永》与课文相比,让学生大胆想象,以《穿越时空的相遇》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以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设计非常简单,由于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所以,教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登封市第三轮课 堂教学达标评优 活动参评教案设计孙权学

    授课人:肖凤歌单

    位:颍阳初中时

    间:

    2010年3月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阅读课文,,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 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2.导语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 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 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 大有长进。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 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 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 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 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 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 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 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 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10.当场背诵全文。

    四、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 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

    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即更刮目相待()

    (二)把课文分为两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_____ 第二段:_____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 2.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请用下列成语造句。

    1·吴下阿蒙:____ 2刮目相待:____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 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 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 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 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 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孙权劝

    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 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总结

    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内容:孙权劝学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遂(suì)

    (2)形似字区别

    (3)解词

    权谓吕蒙曰(告诉)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事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孰若孤(谁 比得上)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蒙乃始就学(才 开始从事)

    卿今者才略(语气词,不译)

    士别三日(分别)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 到)

    见事之晚(认清事物)

    (4)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同“耶”,语气词)

    (5)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6)多义词辨析

    (7)古今异义

    【重点句子分析】

    本文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

    (2)阅读知识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作者用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遭遇处境紧密相连。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者,其作品多体现平民百姓的疾苦;
    而那些无意仕途的作者,文笔就较轻松,多山水风景、儿女情长的作品;
    至于一些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作者,常会在作品中抒发郁闷伤感之情。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对文言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也很重要。每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由于年代久远,文字上的障碍已经不少,若对内容理解再有困难就更不利于学习了。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背景知识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的意思。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层(“初”……“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2)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当涂掌事”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课文写作特色】

    1.笔墨简约,言简意赅。

    2.运用对话,刻画人物。

    【课本习题提示】

    一、示例: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权谓吕蒙曰( )

    A.叫做 B.说 C.告诉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

    A.告辞 B.言辞 C.推辞

    ③见往事耳( )

    A.看见 B.了解 C.见识

    ④孰若孤( )

    A.第二人称,你

    B.比得上,如,好像

    C.这个

    D.假如,如果

    ⑤蒙乃始就学( )

    A.于是,就 B.才 C.却,竟然

    ⑤及鲁肃过寻阳( )

    A.经过 B.到 C.离开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表示什么语气,并指出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哪个语气词相近?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 刘 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①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暗

    ①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

    ②解释下列词语。

    暮( ) 戏( ) 问于师旷( )闻( ) 善( ) 为人臣( )

    ③“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

    ④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意在说明一个_的道理。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_,由绚烂到__________。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__________。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果粒,牢记着他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zhuì( )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里,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最恰当的,分别将其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

    ①安详 ②安逸 ③平静 ④平淡 ⑤体尝 ⑥体察

    (2)根据拼音把相应的汉字写在其后的括号里。

    (2002,山西)

    辨析:这是一道检查同义词辨析和汉字识记的题,同样离不开日常的语言积累。解答时,一靠语感,二要联系语境,单纯从词义角度理解,是不灵活的。“激越”、“安详”与“绚烂”、“平淡”是两组相对应的表示一个动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两个词语,语义、语境都相吻合。“体尝”的意思是“体会品尝”,下文中的“苦涩”、“甘甜”两个词是你选择它的提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④⑤;
    坠。

    例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 A.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C.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

    D.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

    (2002,杭州) 辨析:这是一道考查语言逻辑的题目,只要掌握做题的规律,找到突破口,就会非常简单。空白处的前一个词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适;
    “因为”后的两个原因中,“看电视剧和小品”与上文的“写电视剧、小品”联系紧密,所以应放在前边,而且“相声创作酬金低”也是一个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题应选C。

    【易错例题分析】

    例 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 )

    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

    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

    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D.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今春风沙肆虐,再次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警示:这四个词我们都不陌生,日常使用率较高,因而无形之中就会养成一种使用的习惯。由于大家的年龄特点,思维跟不上表达,往往随心所“语”,而不去探究正确与否,所以,答题时容易受平时表达习惯的影响,产生错觉。“和睦”一词的意思是“相处融洽友爱;
    不争吵”,用来形容“笑容”显然不合适,“温和”较恰当,所以正确答案是A。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qīng卿相 jī唧唧 liè猎奇 là腊月 (2)①古时王侯的自称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②只 粗略地阅读 ③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道,当权。

    ④重新 ⑤认清事物 (3)①c ②c ③b ④b ⑤a ⑥b (4)D (5)①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②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③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6)①他的,代词 自己,代词;
    代词,代下文所言的事 助词,的 ②晚 戏弄 向 听说 好 做 ③字面意义:(讲得)好极了。深层意义:赞扬、佩服师旷关于学无止境的劝戒。

    ④少年好学,(就)好像初升太阳的光华;
    壮年好学,(就)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芒;
    老年好学,(就)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

    ⑤比喻、排比 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不懈追求,任何时候都会有所收获15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阳超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全班齐读。

    (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5)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模仿表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②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③课后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河北省围场第二中学 于春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

    (板书)孙权劝学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3.找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

    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

    孰若孤(谁、比得上)

    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四、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文中侧面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阅读全文,了解对比的写法

    5.此文对我们21世纪中学生有何启发

    五、小结 新一代的中学生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建设出一个发达富强的国家,必须坚持努力长期刻苦学习,用“才略”去完成之。

    板书:

    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 议论──结友(惊赞)

    、孙权劝学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

    教学具体过程:

    一、导入课文。

    音乐导入:《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
    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

    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出示目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

    2、读准字音 卿 岂 邪 孰 遂

    3、学生朗读课文。

    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

    1、积累词语:

    谓,对„„说 卿,君对臣的称呼,你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辞,推托 以,拿 多务:事情多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 但:只不过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历史 耳,罢了。

    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乃,于是,就 就,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论议,谈论议事 才略,才干、谋略 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更,重新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何,怎么

    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

    了解过去的历史

    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选择“在线阅读”或“下载”:

    教师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模板(共7篇)

    面试备课教案模板(共7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教案模板(共7篇)

    劝学教案教学设计(共14篇)

    牛津小学英语面试教案模板(共7篇)

    相关关键词: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教师中心稿) 中国古代劝学诗20首 古代劝学诗十首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劝学 教案 孙权 面试 模板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