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影响教案

    时间:2020-09-23 08:45:33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影响

     黄祖辉等

      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课题调研的数据,分析了根食、果蔬、畜禽三类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化经营、治理结构以及经营绩效方面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揭示了产品类型差异对合作社经营的影响,得出根食合作社的产业化类型倾向于“政府扶持型”,果蔬合作社的产业化类型倾向于“横向联合型”,畜禽合作社的产业化类型倾向于“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结论,提出我国农民合作社应根据经营产品特性选择交易费用小、流通效率高的营销渠道以及选择适宜的产品加工模式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不同产品类型合作社提升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品类型;专业合作社;产业化;治理结构;经营绩效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91. 06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0. 72%.这些合作社中的一部分建立了饲料加工厂、农机作业队、产品加工厂(如稻米加工厂、面粉加工厂)等经营实体,具有一定水平的服务功能。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由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拓展,进行包装、储藏、加工、流通等产业化经营。

      现实中,经营不同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治理结构以及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产品类型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提升路径也不尽相同,本文运用课题组对黑龙江、四川、浙江省的2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分析了粮食、果蔬、畜禽三类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治理结构以及经营绩效的差异与趋同,揭示了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影响,以期对不同产品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升发展提供参考。

      一、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影响

      (一)相关理论

      首先,自然风险使农产品的收成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农业生产者面临产量风险(yieldrisks)和技术风险,形成重要的农业生产风险(Perry& Johnson 2000)。为了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农业经营主体将参与纵向协调(赵德余、顾海英,2005 ; Boehlje&Schrader,1998;Moschini & Hennessy,2001)。不同的农产品生产中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同,使得交易它们的不确定性不同,进而造成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差异化的纵向协调等经营策略以适应本产业的需求(Hohhs &Young,1999)。Anthony Winson (1990)认为,玉米、大豆等在生产过中需要使用昂贵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物适宜实施后一体化经营,而番茄、黄瓜、苹果、梨等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农作物适合契约型生产方式。Leathers (1999)认为,生产过程中信息收集成本低、信息收益高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适宜前向一体化经营。Runsten & Key(1996)发现面粉加工等传统农产品生产适合契约生产方式,而香蕉、冷冻蔬菜加工等经济作物生产适合前向一体化的模式才能获得足够的原料供应。

      据全国人大农村委员会课题组的研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2004年我国在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领域,合作组织数量和参与纵向协调的倾向远远低于在种植业的数量。其次,在交易频率高的产品中,交易费用被分摊到连续的交易阶段中(Hohhs1997),使得投机主体行为相对困难,因此经营不同农产品的农民合作社交易频率不同,其纵向协调策略也存在着差异(王亚静,2007 )。徐旭初(2005)认为,奶牛养殖者每天都需要销售牛奶,进行纵向协调并且实施合作销售降低交易成本的愿望就很迫切。

      (二)相关案例分析

      1.粮食专业合作社

      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如果遇上不好的天气条件(如旱涝灾害、虫害等),极易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所以,粮食专业合作社实施后向一体化经营的愿望特别迫切,通过统一整地、统一机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来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没有组建前,没有银行贷款的支持,农民只能使用传统的劳动力投入的生产方式,玉米亩产量停滞不前。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和统一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具,分发挥整地机、播种机和标准化育秧大棚的作用,粮食综合产能大大提高、抗灾能力显着增强。遇到秋涝冬雪和春季回暖慢等不利气候条件时,合作社得以抢回积温,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减产反而增收的成绩。

      例如,2012年秋收后,合作社利用大机械对土壤加深耕层,统一深松30一35厘米,彻底打破了犁底层,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2013年7月黑龙江省再次遭遇夏涝,由于合作社之前进行的土壤改良工作,雨水直接渗进地下对农作物的影响大大降低,至少每亩玉米减少损失100公斤。此外,该社还投入资金建成“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采取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运用的技术,起到了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作用,土地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平,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保证粮食的丰产丰收。目前该合作社统一规模经营3万亩玉米,平均每亩产量达1112公斤,增产200一400公斤,社员户均增收5000元,是一个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

      2.果蔬专业合作社

      从事水果和蔬菜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与粮食行业比起来,水果和蔬菜容易患上的疾病种类更多,更容易受农田害虫侵害而减产。同时果蔬种植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更苛刻,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减产的风险也更大。例如柠檬种植周期长,栽下后要4至5年才能产果,对比一年种一至两季的水稻而言,更长的生产周期意味着遇到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风险更大。因此,从事果蔬产品生产的农民希望从合作社中获得各项种植、生产过程中的服务,以规避自然风险,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愿望比种植粮食的农民更加迫切。此外,果蔬生产基地建设比起粮食生产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需要同时做好山、水、田、林、路,或是修建完善高科技“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因此,从事水果和蔬菜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后向一体化的程度要比粮食专业合作社大。

      以四川安岳县新世纪柠檬专业合作社为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果蔬专业合作社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做法。四川安岳素有“中国柠檬之乡”的称号,产鲜果10万吨,占我国柠檬鲜果产量的80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金205万元,正式社员50人,有6名农艺师,辐射9个柠檬基地乡镇,带动果农种植柠檬13万株,种植面积1760亩,年产值704万元。单从这些数据上看,该合作社算不上一个大规模的合作社,想要很好地实施后向一体化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单凭合作社自身的力量很难办到。但它却借助于地区从事同行业-柠檬生产的产业集群作用,通过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互帮互助,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实现了为社员提供各项生产服务的目标,顺利地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经营。2011年7月,“安岳县名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柠檬联合社由12个成员合作社和2个龙头公司组成,承担起了柠檬生产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民培训等建设项目。安岳县新世纪柠檬专业合作社作为联合社的重要成员,充分享受到了柠檬联合社项目建设的成果。如柠檬联合社与安岳县农业部门联手成立“安岳柠檬科学研究所”,定期对柠檬主要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又如,柠檬联合社与四川省农科院、农业厅合作编制《四川省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柠檬》一书,并在会员合作社生产过程中推广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再如,柠檬联合社还推动建成全国唯一的柠檬检测中心,研究制定农药等有害物残留检验检测技术规程,严格控制柠檬鲜果中的有害物残留。在这些联合社搭建的技术框架下,新世纪柠檬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安岳柠檬”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

      上述是新世纪柠檬专业合作社通过“横向联合”有效推进柠檬生产后向一体化的过程。就合作社内部提供的服务而言,主要包括统一使用经过多代选育的尤力克柠檬新株系种苗,专设“生产部”对柠檬生产过程实施管理,负责带领、指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统一对社员进行柠檬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实施病虫害、柠檬炭疽病、黑斑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治,以及建立柠檬专用农药、化肥销售服务点,向社员平价销售统一的生产投入品。此外,该合作社自建年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的柠檬加工厂,还有选择地进行深加工,开发出了柠檬香精油、柠檬果胶、柠檬酒、柠檬果醋、柠檬饮料、柠檬茶等系列产品,提高了其附加值,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道路。由于该合作社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发挥地区产业优势和联合社强大服务功能,为社员提供完善的后向化服务与内在化服务,成为果蔬类专业合作社的成功案例。

      3.畜禽专业合作社

      就畜禽养殖业而言,除了洪灾火灾等异常气候产生的减产风险外,各种动物疾病也威肋、着畜禽的安全。如2013年我国H7 N9禽流感爆发,国家规定对疫点和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禽类进行强制扑杀,截止2013年5月共扑杀了26万只家禽。

      虽然国家遵循一定的标准对被扑杀的禽类给予补助①,但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国家补助对于挽回养殖户损失的效果十分有限。为了降低畜禽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和气候异常引发的双重风险,该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常通过产业链纵向整合,一方面帮助农民建造养殖基地、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兽药,并向养殖户推广先进喂养技术以降低畜禽患病率、提高出栏率。另一方面,与实施后向一体化的种植业合作社不同,畜禽专业合作社平摊在单位产品上的统一提供投入品的成本较高。因为建设畜禽养殖基地的花费高昂,同时,受到动物生理特征的限制,笼舍能容纳的畜禽数量却有限。此外,畜禽是活的有机生命体,统一提供幼患、饲料、兽药的价格以及各种防疫检查的价格也比种植粮食的投入品要高。由此可以认为,畜禽专业合作社投入物的资产专用性使得其对后向一体化的需求比种植业专业合作社更大。为了顺利推进后向一体化,很多畜禽养殖合作社都寻求与农业龙头公司的合作,以弥补自己的资金不足。

      “浙江丽水市绿园丰年畜禽养殖合作社”在这方面作了成功的探索。2004年5月,应林翠等20户养鸡户发起成立了丽水市绿园丰年畜禽养殖合作社,注册资金20万元。合作社以浙江绿园禽业公司为依托,在各个饲养基地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品牌出售、统一屠宰加工”等一体化经营。整个饲养过程从鸡苗、饲料、免疫、药品、服务、深加工均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了产品质量,“处州绿圆”牌土鸡被评为绿色食品。现在该社己辐射5个县区的20多个村,吸纳社员110人,带动农户1000多户,年产肉鸡250万羽[Dal,荣获“2008年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具体说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1)采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依靠公司提供的担保贷款,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来发展养殖业。为了解决基地建设融资难问题“丽水市绿园禽业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元成立”丽水市三和农牧担保公司“,专门为合作社和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有力支持了农户扩大再生产。合作社成立以来己获得公司提供的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大大提高。

      (2)统一提供优质苗鸡。按照合同订单要求,绿园丰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绿园丰年本鸡、三黄鸡和白羽鸡的鸡苗统一由绿园禽业有限公司下属的”丽水绿园种禽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种禽公司采用全电脑巷道式孵化机,精确控制温度选育提纯苗鸡,同时实施严格的防疫制度,对苗鸡进行全面的免疫检测和鸡白痢净化,确保了提供给合作社饲养的苗鸡质量优良。

      (3)统一提供饲养技术。根据鸡的不同生长期阶段,向社员提供适应苗鸡生长的各种饲料,而这些饲料全都来自”浙江绿园禽业有限公司饲料厂“。该饲料厂拥有先进的饲料流水生产线,是当地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与浙江大学等多家院校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开发了”处州绿园“牌全价颗粒配合饲料并提供给该合作社。

      (4)统一提供购销服务。按照合同约定,合作社以合同价格统一回收社员的商品鸡,并根据社员的股份进行利润再分配,免去社员饲养肉鸡的后顾之忧,确保了社员的利益和收入增长。同时龙头公司浙江绿园禽业公司在丽水市开办省级”放心禽产品消费店“,在消费地直销安全放心的禽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第五,统一提供加工服务。合作社依托浙江绿园禽业有限公司的年产5000吨肉鸡分割产品的流水线和符合最新卫生标准的熟食加工车间的禽类加工厂,将合作社生产的成鸡深加工成安全卫生、风味独特的禽产品,包括绿园香鸡、绿园百草鸡、绿园盐水鸡等品种的即食整鸡和包括鸡翅、鸡脸等品种的冷冻系列鸡肉产品。这些产品畅销市场,其中绿园香鸡2003 - 2006连续4年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影响

      (一)股权集中度

      调查显示,合作社持股5%以上的成员数占成员总数的比例指标上,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均值依次是14.84%,15.69%,19.86%,这说明畜禽合作社有握有高份额股权的人数较多,即股权集中度最高。从图1合作社持股5%以上成员数的散点图春‘少于10人”区间段的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占本类别合作社的比例依次为56.32%、70. 43% ,75. 00%,畜禽合作社又最高。说明畜禽合作社单个合作社内大股东总人数密集地集中于10人的范围内而不是盲目扩大,再次证明他们的股权集中度很高。

      究其原因,是畜禽养殖业一般要建造养殖基地并配备养殖所需的各种检验检疫仪器,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若大股东人数过多容易出现股东之间的权益摊薄,只有股权适当集中,才能够激励投资。从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占合作社股份5%以上社员的总出资额”均值看,依次为58. 11万元、59. 97万元、78.23万元。可见,畜禽合作社大股东出资额是最高的。另一方面,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生产者社员的股份比例”依次为61. 02 % , 70. 49 % ,63 . 20 %,果蔬合作社的生产者社员持股比例最高。

      原因是果蔬种植对劳动力的投入要求较高,生产者社员持股可以激励社员劳动的积极性。

      (二)民主管理度

      从图2的“2010年召开成员大会的次数”来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次数依次为3. 39,2. 22,2. 94,从“平均每年召开成员大会的次数”来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次数依次为3. 56,2. 11,2. 81 0半良食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的次数无论是调查当年,还是历年平均值,都是最高,说明粮食合作社社员民主管理合作社事务的程度较高,社员更能参与到合作社经营管理决策中,享有更高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权。原因之一是粮食合作社只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制度标准来运行,才有可能被评为示范社,进而获得更多的财政扶持。以上两个测量社员民主管理度的指标均是畜禽合作社居中,果蔬合作社最低。原因可能是果蔬合作社易于标准化生产,生产各环节需要讨论的事项较少。从“成员大会的表决方式”看(数值1代表“一人一票”,数值2代表“一股一票”),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值依次为1. 35 ,1. 40,1. 68.表明畜禽合作社按股投票的比例最高,这再次印证了畜禽合作社因资本需求大,在治理权分配中侧重资本激励的判断,与此同时,从畜禽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的次数看,表明他们还是赋予社员相当多的知情权。

      (三)盈余分配

      从“按交易额返还的比例”来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数依次为58. 50% , 52. 25% ,63. 50%,畜禽合作社最高,果蔬合作社最低。从散点图来看,盈余分配按交易额返还比例大于60%的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占本行业接受调查的合作社的比例依次为70% ,58.3% ,90%,仍然是畜禽合作社最高,果蔬合作社最低。这些数据显示出三种产品类型合作社存在一项显着趋同,即分配按交易额返还比例大于60%的合作社都占本行业合作社的大多数。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此做了明确规定,即合作“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盈余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而且还是由合作社服务社员的本质规定性所决定的。

      由于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是合作社利润的重要来源,因此,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就成为社员对合作社贡献的重要依据。畜禽合作社按交易额分配的比例最高,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样本合作社与农业龙头公司都签订购销协议,公司必须负责全部收购社员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利润主要是来自畜禽产品加工后的增值,合作社将生产环节的利润尽可能回馈给社员,有助于激励农户生产优质畜禽,确保产品品质。样本中果蔬合作社按交易额分配的比例较低的原因是因为不少果蔬合作社自主开拓营销渠道,合作社盈余的很大部分用于营销费用。至于粮食合作社按交易额分配的比例居中,主要是因为许多粮食合作社的产品相当部分由国家粮库以粮食保护价收购,仅有部分产品用于市场销售,因而按交易额分配给社员的比例介于畜禽和果蔬之间。

      三、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的影响

      从图3的资本规模上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最新出资额依次为156. 44万元、139. 57万元、184. 55万元。由于畜禽合作社需要建造笼舍,粮食合作社需要购买农机,所以这两类合作社的出资额要比果蔬合作社高。从固定资产上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固定资产总值依次为409. 85万元、245. 12万元、421. 19万元,表明粮食和畜禽合作社的专用性资产较多。从散点图上看,粮食和畜禽合作社存在固定资产总值远高出其他同业合作社的样本点,而果蔬合作社固定资产总体分布态势较平均,原因是样本中的果蔬合作社大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主要依靠横向联合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且大多由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过渡而来,样本之间存在差异,但不如得到国家扶持的粮食合作社、龙头公司领办的畜禽合作社与没有得到扶持、领办的合作社之间的差异那么显着。

      从图4的成员规模上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的平均成员数依次为200人、434人、109人。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平均带动当地非社员农户数依次为688人、1614人、630人,可见,无论是成员数,还是带动非社员数,最多的都是果蔬合作社。原因是从事果蔬生产的合作社大多是生产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参与种植农户多,合作社容易吸引农民入社和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果蔬种植业。粮食合作社成员数居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同一农村社区里经常组建多个合作社,于是分散了加入同一个合作社的社员数。

      畜禽养殖合作社和果蔬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数分别是正式社员数的5. 78和3 . 72倍,而粮食合作社为3 . 44是最少的,说明粮食合作社的正外部性效应不大,进不了合作社的农户可以自己组织新的合作社,这也是同地区粮食合作社数量较多的一个原因。

      图5表明,从合作社的年经营收入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平均年经营收入依次为606. 22万元、1483.35万元、1667.83万元。从年纯盈余上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平均年纯盈余依次为149. 79万元、294. 22万元、92. 02万元。从社员(农户)人均年纯收入看,粮食、果蔬、畜禽合作社平均年经营收入依次为3. 00万元、2. 18万元、3 . 72万元。畜禽合作社纯收入最高、纯盈余最少,这并不表明畜禽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差,而是畜禽合作社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在动物笼舍的维护和畜禽的防疫治疗上,动物饲料价格也随着国际粮价的走高而不断攀升,以致合作社盈余不多。同时,由于公司与畜禽合作社大多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关系,公司方面往往留存多一些利润,用于防疫检疫方面的技术研发,增强社员抵抗疫情风险的能力。此外,合作社将盈余更多返还社员,以鼓励社员的饲养积极性,这也是畜禽合作社社员收入较高的一个原因。值得指出的是,果蔬合作社纯盈余最高,但社员收入最少。原因是他们将经营利润的很大部分花费在技术研发,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和营销网络拓展。至于粮食合作社纯收入最低,纯盈余居中的原因在于粮食合作社经营产品特殊,能够得到国家的多种补贴,进而降低了经营费用。

      四、产品类型差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

      本文通过案例描述与数据分析,对粮食、果蔬、畜禽三类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化经营、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三个方面的差异与趋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一)半良食合作社通过购买农机设备和修建农田基础设施来为社员提供服务,同时,国家对粮食产业的扶持与管制比较明显,粮食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经营绩效并不是很高。但粮食合作社积极开展规范化制度建设,进而相对而言,社员享有最高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权,民主管理程度也最高。由于政府介入多,粮食合作社的产业化类型属于“政府扶持型”.

      (二)果蔬合作社虽然产品价格较高,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在技术改良推广和营销渠道拓展方面,产业化水平和经营绩效均居中。果蔬合作社的生产标准化水平较高,各个生产环节需要社员参与讨论的事项较少,以至于民主管理度较低。果蔬合作社社员规模以及带动当地同业农户数量均很高,在发挥同业生产的规模效应,为社员提供技术改良等服务方面具有特色,果蔬合作社的产业化类型属于“横向联合型”.

      (三)畜禽合作社与农业龙头公司结成“公司+合作社”联盟较为普遍。在纯收入指标上畜禽合作社较高,但纯利润却较低。这并不意味畜禽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差,而是因为公司与合作社己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公司方面往往留存多一些盈余进行防疫检疫方面的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员,增强社员抵风险的能力,这也是畜禽合作社社员收入较高的一个原因。与其它两类合作社相比,畜禽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度居中,但按股投票的比例最高,原因是畜禽合作社的资本需求量大,因而在治理权分配中比较注重资本激励。畜禽合作社的产业化类型基本属于“龙头企业带动型”.

      (四)专业合作社应根据经营产品特性选择交易费用小、流通效率高的营销渠道。农产品的质量信息分布在买卖双方间是不对称的。当今消费者日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他们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搜集导致交易费用上升。由于不同农产品自然属性不同,质量信息搜集费用也不同,导致合作社最适宜的营销渠道有差别。粮食的品质较容易判定,经由市场交易的成本最小,进而粮食合作社采取市场交易效率较高。畜禽产品是有机体产物,饲养过程中生产信息传递比较复杂,为了降低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畜禽合作社对销售渠道往往采取一体化的形式,通过申请质量认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以及建立冷链系统缩短流通环节、甚至在消费地设置直销网店以确保产品的品质。本文中的绿园丰年畜禽养殖合作社就是依托龙头公司选择适宜的销售模式的成功典型。

      (五)专业合作社应根据经营产品特性选择适宜的产品加工模式,走各具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前文案例中,粮食合作社产地直销是地处黑龙江粮食主产区的天然区位优势,粮食产品进行适当的粗加工即可降低运输中的损耗和获得正常利润;果蔬合作社的加工需要更进一步,除了分级、筛选、精美包装外,还可以将初级农产品深加工成果汁、果酱等加工食品,甚至化妆品以获得倍增的商业利润;而畜禽产品对加工设备的要求最较高,加工程序最相对复杂,技术含量最也高,需要投入的人工最多。案例中的绿园丰年畜禽养殖合作社由于依托了龙头公司的加工车间,才得以将合作社的畜禽产品深加工成消费者喜爱的食品。畜禽合作社通过建立“合作社+公司”这一产业化模式获得设备上、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较轻松地获得产品加工增值的巨大利润,同时也为公司提供可靠的原料农产品,是一种值得采纳的双赢模式。

      (六)研究表明,由于产品类型不同,这三类专业合作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产业化类型,治理结构和盈利模式。因此,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政府应对不同产品类型的合作社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不能搞“一刀切”的单一化政策。对粮食合作社来说,比较适宜搞单个合作社水平的规范化建设和财政扶持。对果蔬合作社来说,应鼓励合作社与合作社的横向联合,在联合社的层面上给予扶持。对畜禽合作社来说,应鼓励他们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多出台一些鼓励社企对接的政策。只有推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才能起到良好的政策效果,使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