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小升初
  • 中考
  • 高考
  • 英语
  • 考研
  • 四六级
  • 单元
  • 节日
  • 母爱
  • 诚信
  • 父爱
  • 环保
  • 家庭
  • 感动
  • 成长
  • 感恩
  • 梦想
  • 爱国
  • 写景
  • 写人
  • 叙事
  • 状物
  • 议论
  • 说明
  • 抒情
  • 观后感
  • 诗歌
  • 读后感
  • 想象
  • 素材
  • 名言
  • 段落
  • 哲理
  • 诗词
  • 成语
  • 赏析
  • 基础
  • 演练
  • 教学
  • 文本体式的差异与阅读课型的选择

    时间:2020-03-01 07:56:59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文本体式的差异与阅读课型的选择
      
      作者/贺克春 田卫华
      
      (1.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14000;2. 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214000)
      
      摘要:文本体式之异,实际上是文本阅读目的之异。根据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信息类文本阅读两种类型,前者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审视与定向、发现与建构、鉴别与欣赏、拓展与延伸,后者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定向、准备与预习、获取信息、解释并整合信息、反思与评价、拓展与应用。
      
      关键词:文本体式阅读课型教学流程
      
      不同体式的文本有不同的阅读取向,这也就决定了不同体式的文本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不论什么样的文本,教学流程一律是“整体感知—理解文本—探究文本”。即使是说明文、议论文乃至一些应用文的阅读教学,也仿照记叙文、散文的套路,动辄就是整体感知、探究主题,甚至不遗余力地分析开头是如何精彩、过渡是如何自然、结尾是如何巧妙,以及句式如何丰富、比喻如何贴切、语言如何生动等等。这种千篇一律的方式阻隔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本质上是“非文本”的。
      
      关于文本体式,国际上有近似的认识和划分方法。比如,根据阅读情境或者阅读目的的不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将阅读材料分为“为文学体验或娱乐而阅读”的文学型文本(包括小说、故事、传说等)和“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的信息型文本(包括广告、说明书、网页等);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将阅读材料分为“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的文学型文本和“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信息型文本;日本国语教育界把阅读教材分为说明性文章教材和文学性文章教材两种类型,其中,文学性文章以诗歌、童话、小说为主,说明性文章则是包括一切有关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等方面题材内容的文章的统称;而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阅读评价手册》,则将阅读分为文学鉴赏型阅读、了解信息型阅读和操作型阅读三类。
      
      文本体式之异,实际上是文本阅读目的之异。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国外的做法,笔者区分出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以及与之相关的文本类型:为文学体验和审美鉴赏而阅读,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学生“为文学体验和审美鉴赏而阅读”,主要目的是理解和欣赏文学性作品,阅读的材料属于文学类文本(或文学型文本),具体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学生“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主要目的是了解周围的世界,阅读的材料属于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统称为信息型文本),具体有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论文、评论、杂文等。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也相应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是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流程如图1。
      
      (一) 审视与定向
      
      即通过对课程目标、学习对象以及学习主体等教学要素的分析,明确教学的起点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就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而言,教学起点与目标的设定自然要考虑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情的特殊性,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文本的社会价值和教学价值。例如,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社会价值是审美享受,但当它进入教材后,重点就不再只是审美享受,还有语文审美价值。
      
      总的来讲,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类文本的能力。一方面,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并分析作品的形象,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艺术表现力,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采取与之相匹配的阅读鉴赏策略;能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当然,具体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上,我们应有所侧重,要根据“这一篇”文章和“这样”的学生来确定具体的有利于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行为目标。
      
      (二) 发现与建构
      
      PIRLS评价框架确定了读者在阅读中要使用的四个理解过程:关注并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进行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本环节相当于前三个过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教学内容是“课文说了什么”、“作者对其所说的持什么态度”,即要求读者找到文章中明确陈述或潜藏的意义,进而建立起对文本意义更深入、更全面的把握。比如:读小说,我们要看写了什么故事,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呈现了怎样的情感发展逻辑,揭示了什么主题;读散文,要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明了什么理;读诗歌,要看写了什么事,用了什么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读戏剧,要看写了什么故事,有什么矛盾冲突,表达了什么主题,等等。
      
      (三) 鉴别与欣赏
      
      就语文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文本体式的差异与阅读课型的选择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